-
题名对外语教学法的思索
- 1
-
-
作者
张静泉
-
出处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63-65,共3页
-
文摘
外语教学研究领域流派林立,争论激烈。按理应是越研究越清楚,但是总感到有一个无形的桎梏束缚着我们。为取得外语教学的最佳效果,我们应当反思,另辟蹊径,揭开学习第二语言的奥秘,按规律设计外语教学过程。
-
关键词
外语教学法
外语教学过程
母语学习
第二语言
教学研究领域
课堂设计
外语交际
情感变量
自然习得
正常语速
-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研究外语学习心理规律优化外语教学效果
- 2
-
-
作者
许志安
-
机构
天津实验中学
-
出处
《山东外语教学》
1987年第3期78-81,共4页
-
文摘
外语教学过程,是师生有目的、积极主动参加的双边活动。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处于支配的地位,起主导作用,学生虽处于被支配的地位,但他们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以学生学习过程的规律为依据,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才能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很好的发挥;也只有当教师了解了学习心理规律,才能正确地处理教材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好老师与学生的关系。
-
关键词
外语教学效果
外语教学过程
学习过程
心理规律
教学方法
语言操练
外语教学心理学
学习效果
负迁移
学习语言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外语学习中的错误分析理论
被引量:2
- 3
-
-
作者
戴忠信
-
出处
《山东外语教学》
1988年第1期60-65,共6页
-
文摘
一、导言人们在学习外语时,常常说一些有错误的话,写一些有错误的句子。除了“走嘴”和“笔误”的原因之外,其大部分错误是能够被认识分析的,并可以概括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一套外语学习过程的错误分析理论。对于外语教学大纲的制定,外语教材的编写,外语教学法理论的形成以及外语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来说,外语教学过程的理论是一个核心的理论。
-
关键词
错误分析理论
学习过程
外语教学过程
外语教学法
外语教材
母语知识
语言规则
课堂教学
对比分析法
外语知识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外语电教软件的编制原则及其评估依据
- 4
-
-
作者
巴源
刘申
-
出处
《山东外语教学》
1988年第Z1期138-142,共5页
-
文摘
随着外语教学的逐步深入,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各种各样的现代化教学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目前,教学媒体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录象机、电影放映机、电子计算机等;二是幻灯片、投影片、录音磁带、录象磁带、电影片、磁盘等。人们习惯把前者称为硬件(hardware),而把后者称为软件(software)。硬件和软件在整个外语教学过程中缺一不可,两者相互依存,互为一体。
-
关键词
外语教学过程
软件制作
教学方法
编制原则
录音磁带
教学媒体
视听说教学
评估依据
投影片
教学目的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浅介三段五步法——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体会
- 5
-
-
作者
刘玉萍
-
出处
《山东外语教学》
1987年第3期63-67,28,共6页
-
文摘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言是交际工具,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以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交际的能力。在理工科大学英语教学中,长期以来存在一种过分强调阅读,忽视听说的倾向,对学生多方面技能的培养重视不够。
-
关键词
英语听说课
阅读水平
五步法
介三
口头交际
听力材料
听力理解过程
第二语言习得
文化知识
外语教学过程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中学英语能力训练中的整体观念
- 6
-
-
作者
姜铭鼎
-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1988年第3期43-47,共5页
-
文摘
在以实践为基本特征的英语教学中,能力训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仅仅认识到这点还很不够,这里关键是对如何实施能力训练,要有整体性构想,并善于从整体观念出发,处理好训练中的有关问题。只有这样,训练实施,才能游刃有余,稳操胜算,收到好的训练效果。本文拟从局部与整体关系入手对能力训练作些探讨,以求教于同行。一、处理好专项训练与整体性训练的关系,把主要着眼点放到针对整篇课文的整体性训练上来。从语言教学角度上看,任何一篇英语课文都包括局部和整体两个方面。在局部方面,
-
关键词
教学角度
交际性
专项训练
TEACHER
外语教学过程
THINK
教师主导作用
《大纲》
训练效果
人类交际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