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视场拼接测量技术及其实现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旻 宋立维 +1 位作者 乔彦峰 余毅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069-2076,共8页
由于单台高速摄像机无法满足高速测量领域对大视场、高帧频、高分辨力和高数据量处理的要求,本文对通过外视场拼接来实现大视场角目标测量的技术进行了研究。在分析和比较各种拼接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由4个测量相机的外视场拼接实现大... 由于单台高速摄像机无法满足高速测量领域对大视场、高帧频、高分辨力和高数据量处理的要求,本文对通过外视场拼接来实现大视场角目标测量的技术进行了研究。在分析和比较各种拼接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由4个测量相机的外视场拼接实现大视场测量的系统方案。4台测量相机以"田"字型配置在跟踪架水平轴两端,拼接后在视场上实现了"一"字型大视场测量。采用提出的方案,设计和研制了外视场拼接测量系统样机。采用视场角为10°的镜头进行视场拼接,实际拼接后最大视场为40°(方位)×10°(高低);视差为360mm时,目标距摄像机大于247m无盲区,可以拍摄到完整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视场拼接 高速摄像 高速测量 测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视场拼接的单镜头大视场中波红外成像系统的实现 被引量:1
2
作者 单秋莎 苏秀琴 +4 位作者 段晶 周亮 刘凯 闫佩佩 姜凯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22-327,共6页
基于外视场拼接原理,研制一套大视场中波红外原理样机。设计一制冷型中波红外光学系统。采用光学系统出瞳与冷屏重合的二次成像结构形式,保证系统具有100%冷光阑效率。工作波段为3.7~4.8μm,焦距为40 mm,相对孔径为1:2,全视场角为21.74&... 基于外视场拼接原理,研制一套大视场中波红外原理样机。设计一制冷型中波红外光学系统。采用光学系统出瞳与冷屏重合的二次成像结构形式,保证系统具有100%冷光阑效率。工作波段为3.7~4.8μm,焦距为40 mm,相对孔径为1:2,全视场角为21.74°×17.46°(27.88°),系统总长145 mm。采用孔/反射镜分时成像的外视场拼接,实现2×1视场扩展。设计结果表明:在空间频率21 lp/mm处,轴外视场MTF>0.68,接近衍射极限。系统结构紧凑,成像质量较高。利用原理样机完成可行性和合理性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时曝光 外视场拼接 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视场拼接测量系统的视场拼接和交汇测量算法及其实现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旻 宋立维 +1 位作者 乔彦峰 余毅 《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 2010年第3期229-238,共10页
基于2台外视场拼接高速电视测量仪原型样机(硬件)提出了一种将交汇测量和拼接处理相结合的算法。根据需要对地球质心和光电测量系统建立了5个坐标系,介绍了坐标系的定义及其它们之间的变换过程,给出了目标轨迹交汇测量和视场拼接的实例... 基于2台外视场拼接高速电视测量仪原型样机(硬件)提出了一种将交汇测量和拼接处理相结合的算法。根据需要对地球质心和光电测量系统建立了5个坐标系,介绍了坐标系的定义及其它们之间的变换过程,给出了目标轨迹交汇测量和视场拼接的实例。用2台高速电视测量仪拼接的8台测量相机同时对同一运动目标进行测量,对获得的测量数据进行交汇和视场拼接处理,结果显示提出的拼接算法是正确、有效的,可以得到唯一解;地球曲率半径和地球子午线收敛两项影响因素得到了完全修正,表明交汇测量算法完全可以推广到其它光电测控仪器的交汇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视场拼接 交汇测量 地球曲率半径 子午线收敛 误差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机载多光谱相机的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10
4
作者 孙鑫 白加光 +2 位作者 王忠厚 白清兰 黄旻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160-3164,共5页
采用外视场拼接的实施方案实现了机载多光谱相机宽幅覆盖和高空间分辨率的需求.先通过探测能力估算和指标要求论证了子系统的设计参量,然后基于光线追迹的原理给出了光学子系统的设计结果.该子系统采用了6组共9片的双高斯复杂化结构型式... 采用外视场拼接的实施方案实现了机载多光谱相机宽幅覆盖和高空间分辨率的需求.先通过探测能力估算和指标要求论证了子系统的设计参量,然后基于光线追迹的原理给出了光学子系统的设计结果.该子系统采用了6组共9片的双高斯复杂化结构型式,焦距为175mm,相对孔径为1/3.6,光谱范围500~900nm,全视场角18°.该设计结果成像质量高,色差、畸变及弥散斑尺寸均满足系统拼接要求.该系统对加工装调要求适中,可为该类多光谱相机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 多光谱相机 外视场拼接 探测能力 光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