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流感嗜血杆菌外膜蛋白P6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被引量:4
1
作者 温晓艳 周芳 +4 位作者 张彦霞 乔海霞 高雪 贾晓晖 张玉妥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51-1053,1061,共4页
目的制备抗流感嗜血杆菌外膜蛋白P6的单克隆抗体(mAb)并进行鉴定。方法以重组P6蛋白腹腔免疫BALB/c小鼠,常规细胞融合技术制备杂交瘤细胞株;间接ELISA筛选阳性细胞克隆并检测染色体数目;测定细胞培养上清的mAb效价及特异性,鉴定mAb的免... 目的制备抗流感嗜血杆菌外膜蛋白P6的单克隆抗体(mAb)并进行鉴定。方法以重组P6蛋白腹腔免疫BALB/c小鼠,常规细胞融合技术制备杂交瘤细胞株;间接ELISA筛选阳性细胞克隆并检测染色体数目;测定细胞培养上清的mAb效价及特异性,鉴定mAb的免疫球蛋白类、亚类及抗原结合表位。结果获得2株抗流感嗜血杆菌外膜蛋白P6的杂交瘤细胞株α2G3和γ2C4,染色体众数分别为103与95;间接ELISA结果证明细胞培养上清最高效价分别为1∶256和1∶512,未出现与其他种类细菌的交叉反应;α2G3为IgG2b、γ2C4为IgM,均为κ型;两者可能识别P6蛋白不同表位。结论成功制备了抗流感嗜血杆菌外膜蛋白P6的mA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嗜血杆菌 外膜蛋白p6 杂交瘤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外膜蛋白P6基因真核质粒的保护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何多姣 张彦霞 +3 位作者 刘雪晴 李双霞 贾天军 张玉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18-212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nontypeable Haemophilus influenzae,NTHi)外膜蛋白P6(outer membrane proteinP6,P6)真核质粒的免疫保护性及其可能的保护机制。方法:构建pcDNA3.1/HisA-P6核酸疫苗,转染HeLa细胞;将P6质粒免疫BALB/c小... 目的:探讨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nontypeable Haemophilus influenzae,NTHi)外膜蛋白P6(outer membrane proteinP6,P6)真核质粒的免疫保护性及其可能的保护机制。方法:构建pcDNA3.1/HisA-P6核酸疫苗,转染HeLa细胞;将P6质粒免疫BALB/c小鼠后,ELISA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IFN-γ和IL-4产生水平;CCK-8法分析脾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并建立小鼠NTHi感染模型,检测小鼠鼻咽部灌洗液NTHi数目变化;HE染色法分析鼻黏膜病理变化。结果:pcDNA3.1/HisA-P6在HeLa细胞中有目的蛋白的表达,免疫后pcDNA3.1/HisA-P6组小鼠脾淋巴细胞产生的IFN-γ及刺激指数均高于pcDNA3.1/HisA、PBS对照组(P<0.05),而IL-4的表达无差异;P6组鼻咽部NTHi清除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病理显示P6组小鼠鼻黏膜组织结构基本正常,而对照组鼻黏膜紊乱、脱落。讨论:P6核酸疫苗可诱导小鼠产生明显的抗NTHi保护效应,其可能的保护机制包括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黏膜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 外膜蛋白p6 核酸疫苗 保护性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P6重组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黏膜免疫效应 被引量:2
3
作者 乔海霞 张彦霞 +4 位作者 戴明艳 张存辉 常月立 贾晓辉 张玉妥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6-221,共6页
目的:研究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重组P6蛋白的免疫原性,以确定重组P6蛋白在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研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扩增P6目的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GEX-6P2/P6,鉴定后将其转化入E.coli XL1-Blue,IPTG诱导、纯化后经SDS-PAGE、Wes... 目的:研究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重组P6蛋白的免疫原性,以确定重组P6蛋白在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研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扩增P6目的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GEX-6P2/P6,鉴定后将其转化入E.coli XL1-Blue,IPTG诱导、纯化后经SDS-PAGE、Western blot分析;纯化的重组蛋白经滴鼻方式免疫BALB/c小鼠,ELISA法检测血清IgG,肺灌洗液IgA的水平及脾细胞中IL-4、IL-10、IL-17和IFN-γ的产生水平。CCK-8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情况。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GEX-6P2/P6,并表达GST-P6融合蛋白。Western blot证明GST-P6蛋白能与菌源P6蛋白免疫小鼠后的抗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动物实验表明重组P6蛋白通过滴鼻途径既能刺激小鼠产生血清IgG,又能诱导肺黏膜产生较高的特异性IgA抗体。重组蛋白+IL-2组小鼠脾淋巴细胞所产生的IL-17和IFN-γ的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6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PGEX-6P2/P6在大肠杆菌XL1-Blue中大量表达,重组P6蛋白经黏膜免疫可以同时诱导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此实验为P6蛋白疫苗的研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 外膜蛋白p6 原核表达 黏膜免疫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OMP6优势T-B联合抗原表位及其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颖颖 王荣山 +2 位作者 陈旭 金洪星 严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53-1059,共7页
目的了解无荚膜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NTHi)临床菌株P6外膜蛋白(OMP6)编码基因(omp6)分布及其序列保守性,筛选并鉴定OMP6序列中优势T和B细胞(T-B)联合抗原表位及其免疫原性。方法采用PCR扩增NTHi临床菌株全长omp6基因,T-A克隆后测序。... 目的了解无荚膜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NTHi)临床菌株P6外膜蛋白(OMP6)编码基因(omp6)分布及其序列保守性,筛选并鉴定OMP6序列中优势T和B细胞(T-B)联合抗原表位及其免疫原性。方法采用PCR扩增NTHi临床菌株全长omp6基因,T-A克隆后测序。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OMP6序列保守性与膜定位并预测其T-B联合抗原表位。采用噬菌体展示联合免疫印迹法和ELISA分别检测重组噬菌体PIII蛋白(rPIII)展示的OMP6中T-B联合抗原表位肽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结果 35株NTHi临床菌株均能检出omp6基因,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8.3%~100%和99.3%~100%。OMP6为外膜表面蛋白,具有OMP6-2-25、OMP6-61-86和OMP6-98-126三个预测T-B联合抗原表位。Western Blot和ELISA结果显示,OMP6-2-25能与NTHi抗血清产生较强的杂交条带,96.9%(59/62)、69.4%(43/62)和74.2%(46/62)NTHi感染患儿血清标本OMP6-2-25、OMP6-61-86和OMP6-98-126抗原表位肽抗体阳性。结论 OMP6是分布广泛且序列保守的NTHi跨膜蛋白,OMP6-2-25为OMP6优势T-B联合抗原表位,可作为NTHi多抗原肽疫苗的候选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 p6外膜蛋白 优势抗原表位 免疫原性 多抗原肽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