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8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耳道罕见良性梭形细胞肿瘤2例
1
作者 刘磊 宋惠芸 陈请国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12期813-814,816,共3页
1临床资料病例1。男,63岁,因“左侧外耳道不适11个月”入院治疗。患者1年前出现左侧外耳道入口处轻微涨痛,期间多次来医院就诊,诊断为“外耳道炎”或“外耳道疖肿”,给予局部及全身抗生素和激素治疗,效果欠佳。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左... 1临床资料病例1。男,63岁,因“左侧外耳道不适11个月”入院治疗。患者1年前出现左侧外耳道入口处轻微涨痛,期间多次来医院就诊,诊断为“外耳道炎”或“外耳道疖肿”,给予局部及全身抗生素和激素治疗,效果欠佳。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左侧外耳道后壁广基隆起,隆起处皮肤充血,外耳道狭窄,鼓膜可窥见,其余部位未见明显异常。中耳CT平扫:左侧外耳道旁可见结节,大小约11 mm×9 mm,边缘尚光整,外耳道变窄,局部颞骨未见明显破坏(图1A)。MRI平扫和增强:左侧外耳道后壁可见结节状长T1长T2信号,边缘清晰,增强可见明显强化(图1B)。完善术前检查后于2022-04-21在全麻耳内镜下行“左侧外耳道新生物切除术”,术中沿着耳道隆起表面做一纵向切口,分离皮下组织后可见灰白色椭圆形肿物,表面光滑,包膜完整,完整取出,大小约13 mm×12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耳道(external auditory canal) 神经鞘瘤(Neurilemmoma) 筋膜炎 结节性(Fasciitis Nodul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内镜下外耳道冲洗联合酮康唑纱条对霉菌性外耳道炎的治疗效果分析
2
作者 林森 陶冉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7期117-120,共4页
目的研究耳内镜下外耳道冲洗联合酮康唑纱条在霉菌性外耳道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00例霉菌性外耳道炎患者,运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耳内镜下外耳道冲洗治疗,观察组采用耳内镜下外耳道冲洗联合酮... 目的研究耳内镜下外耳道冲洗联合酮康唑纱条在霉菌性外耳道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00例霉菌性外耳道炎患者,运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耳内镜下外耳道冲洗治疗,观察组采用耳内镜下外耳道冲洗联合酮康唑纱条填充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炎性相关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脂联素(ADP)、抵抗素(RES)]水平,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6.00%高于对照组的62.00%(P<0.05)。治疗后,观察组hs-CRP(2.07±0.21)mg/L、HMGB1(1.08±0.05)mg/L、RES(6.02±0.89)ng/ml低于对照组的(5.89±0.26)mg/L、(2.82±0.28)mg/L、(7.58±0.88)ng/ml,ADP(11.88±1.52)mg/L高于对照组的(9.08±1.27)mg/L(P<0.05)。观察组总复发率4.00%低于对照组的18.00%(P<0.05)。结论采用耳内镜下外耳道冲洗联合酮康唑纱条对霉菌性外耳道炎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提升治疗效果,改善炎性相关因子水平,复发率比较低,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内镜下外耳道冲洗 酮康唑纱条 霉菌性外耳道 炎症因子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前皮瓣转移修复外耳道皮肤缺损12例效果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毕景云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8-68,共1页
关键词 外耳道皮肤缺损 皮瓣转移修复 耳前 外耳道新生物 中厚皮片 外耳道狭窄 修复缺损 大腿内侧 局部血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内镜下清理联合醋酸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初次真菌性外耳道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徐珊 谢优霞 黄凤荣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5期17-19,共3页
目的:探究初次真菌性外耳道炎应用耳内镜下清理联合醋酸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22年7月至12月于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就诊的100例初次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n=50)及对照组(n=50)... 目的:探究初次真菌性外耳道炎应用耳内镜下清理联合醋酸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22年7月至12月于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就诊的100例初次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n=50)及对照组(n=50)。试验组给予耳内镜下清理联合醋酸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对照组给予外耳道冲洗联合醋酸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随访6个月的复发率、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以及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56.00%(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为2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试验组的总复发率为16.00%,低于对照组的30.00%(P<0.05);试验组总体生活质量在治疗后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满意度为94.00%,对照组为6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内镜下清理联合醋酸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用于治疗初次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治疗后6个月内的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内镜 醋酸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 初次真菌性外耳道 不良反应 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内镜下清洗结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局部涂抹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梁波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2期41-44,共4页
目的:观察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采用耳内镜下清洗治疗结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局部涂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东平县中医院耳鼻喉科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以随机字母表分组方式分成试验组和参... 目的:观察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采用耳内镜下清洗治疗结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局部涂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东平县中医院耳鼻喉科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以随机字母表分组方式分成试验组和参考组,参考组患者采用单一耳内镜下清洗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单一耳内镜下清洗治疗结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局部涂抹治疗,对比两组指标。结果:试验组的耳道瘙痒、耳内疼痛、分泌物增多等症状评分较参考组下降,对比显示差异明显(P<0.05);试验组的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水平较参考组降低,对比显示差异明显(P<0.05);在患者真菌转阴率方面,试验组(87.50%)相比于参考组(70.00%)升高,对比显示差异明显(P<0.05);在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试验组(95.00%)远高于参考组(72.50%),对比显示差异明显(P<0.05);在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个月复发率方面,试验组(10.00%、2.50%)均低于参考组(27.50%、17.50%),对比显示差异明显(P<0.05)。结论:使用耳内镜下清洗结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局部涂抹治疗可切实消除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的症状和耳内真菌,治疗安全性、有效性均更高,更易于促进患者病情恢复,保障患者健康,应在临床治疗中予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性外耳道 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 耳内镜清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耳道腺样囊性癌误诊一例
6
作者 郭光良 曹燕平 《临床误诊误治》 2005年第4期293-293,共1页
关键词 外耳道腺样囊性癌 误诊 急性外耳道 脓性分泌物 外耳道疖肿 听力下降 医院就诊 对症治疗 听力减退 生命体征 腹部检查 专科检查 抗感染 左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院外耳道炎患者外耳道分泌物中病原菌的检出情况及其耐药性分析
7
作者 唐晓燕 张经宇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8期872-875,共4页
目的:分析医院外耳道炎患者外耳道分泌物中病原菌的检出情况及其耐药特点,为临床外耳道炎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3年7月医院收治的178例外耳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外耳道分泌物进行微生物培养和... 目的:分析医院外耳道炎患者外耳道分泌物中病原菌的检出情况及其耐药特点,为临床外耳道炎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3年7月医院收治的178例外耳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外耳道分泌物进行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患者外耳道分泌物中病原菌的检出情况及其耐药情况。结果:178例外耳道炎患者外耳道标本中共检出12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61株(占49.19%,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和粪肠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57株(占45.97%,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合真菌6株(占4.84%);药敏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和粪肠球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四环素、左氧氟沙星、氨苄西林和红霉素的耐药率均较高(≥75.00),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00%,对庆大霉素、利奈唑胺、利福平、呋喃妥因、莫西沙星、环丙沙星、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则相对较低(≤25.00%);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头孢唑林、氨苄西林、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均较高(>60.00%),对厄他培南的耐药率为0.00%,而对妥布霉素、美罗培南、氨曲南、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则相对较低(<20.00%)。结论:医院外耳道炎患者的致病菌中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的比例相当,且其耐药性均较强,临床应定期开展相关病原学监测,以指导临床更精准的抗感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耳道 病原菌分布 耐药特点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骨外耳道后壁重建术在Ⅲ期外耳道胆脂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珂 潘滔 +4 位作者 刘庆松 张绍兴 柯嘉 朱丽 马芙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3-165,170,共4页
目的探讨软骨外耳道后壁重建术治疗外耳道后壁破坏乳突受侵的Ⅲ期外耳道胆脂瘤的效果。方法 2012年3月~2016年4月共收治11例12耳Ⅲ型外耳道胆脂瘤侵犯乳突患者。3耳骨质破坏范围大,行传统的开放式乳突切开+耳甲腔成形术;9耳病变局限,在... 目的探讨软骨外耳道后壁重建术治疗外耳道后壁破坏乳突受侵的Ⅲ期外耳道胆脂瘤的效果。方法 2012年3月~2016年4月共收治11例12耳Ⅲ型外耳道胆脂瘤侵犯乳突患者。3耳骨质破坏范围大,行传统的开放式乳突切开+耳甲腔成形术;9耳病变局限,在彻底清除乳突病变后,取耳屏软骨行外耳道后壁重建术。结果 12耳均在术后获得干耳。3耳开放手术的干耳时间分别为50、58、65 d;9耳软骨外耳道后壁重建术干耳时间26~44 d,(33±5)d。11例随访6~53个月,(23±15)月,未见胆脂瘤复发,无外耳道塌陷及狭窄。结论对于Ⅲ期外耳道胆脂瘤,利用软骨行外耳道后壁重建术能够有效地在清除病变的同时重建外耳道形态,恢复其正常生理结构和功能,获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耳道胆脂瘤 软骨 外耳道后壁重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内镜下外耳道清理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霉菌性外耳道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9
作者 徐帅 张杨 +1 位作者 张勇 范崇盛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9期209-210,共2页
目的观察耳内镜下外耳道清理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霉菌性外耳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52例霉菌性外耳道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82例)和B组(7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耳内镜下清理外耳道,A组患者联合派瑞松外耳道布药治疗,B组患者联合氟康唑滴耳... 目的观察耳内镜下外耳道清理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霉菌性外耳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52例霉菌性外耳道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82例)和B组(7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耳内镜下清理外耳道,A组患者联合派瑞松外耳道布药治疗,B组患者联合氟康唑滴耳液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A组痊愈73例,显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3%,B组痊愈49例,显效8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81.4%;A组总有效率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霉菌性外耳道炎采用耳内镜下局部负压吸引及盐水冲洗清理干净后耳道内派瑞松布药治疗,最大的优点是清除病变彻底,对患者损伤小、药物用量少且作用持久、全身吸收少,能有效控制真菌感染,疗效好,复发少,是目前霉菌性外耳道炎的首选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耳道清理 耳内镜 抗真菌药 霉菌性外耳道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照明外耳道冲洗器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黄敏 彭明先 +1 位作者 周密 陈国英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8期98-100,共3页
目的设计可照明的外耳道冲洗器并探讨应用效果。方法将420例耵聍栓塞需外耳道冲洗的门诊患者,按处方号奇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0例。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可照明外耳道冲洗器行外耳道冲洗,对照组采用传统注射器冲洗。结果观察组紧张... 目的设计可照明的外耳道冲洗器并探讨应用效果。方法将420例耵聍栓塞需外耳道冲洗的门诊患者,按处方号奇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0例。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可照明外耳道冲洗器行外耳道冲洗,对照组采用传统注射器冲洗。结果观察组紧张恐惧及眩晕呕吐、疼痛、外耳道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操作中遵医配合显著优于对照组,冲洗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采用可照明外耳道冲洗器进行外耳道冲洗,能减轻患者对冲洗的恐惧感及损伤,简化冲洗次数及提高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耵聍栓塞 外耳道冲洗 可照明外耳道冲洗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院湿型外耳道感染患者分泌物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药敏情况分析
11
作者 李德祥 朱燕孜 易丽美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6期660-663,共4页
目的:分析医院湿型外耳道感染患者分泌物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药敏特点,为临床外耳道感染患者的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于都县中医院收治的34例湿型外耳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双耳的湿型分泌物... 目的:分析医院湿型外耳道感染患者分泌物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药敏特点,为临床外耳道感染患者的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于都县中医院收治的34例湿型外耳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双耳的湿型分泌物进行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患者分泌物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药敏情况。结果:34例湿型外耳道感染患者耳道分泌物中共检出病原菌89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70株(占78.65%,以头葡萄球菌、耳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杆菌19株(占21.35%,以大肠埃希菌、尿素放线杆菌为主);药敏结果显示,头葡萄球菌、耳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苯唑西林、复方磺胺甲噁唑、庆大霉素、米诺环素、利奈唑胺、利福平、替加环素、替考拉宁的敏感率均较高(>75.00%),对青霉素G、红霉素、四环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的敏感率均较低(<20.00%);大肠埃希菌、尿素放线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替加环素、头孢他啶、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头孢曲松的敏感率均较高(≥80.00%),对氨苄西林、青霉素、头孢西丁、头孢唑林、头孢替坦的敏感率均较低(≤20.00%)。结论:外耳道感染的致病菌主要为革兰阳性菌,其对多数所试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较好,但也存在多重耐药的情况,临床在治疗时仍应尽量根据其药敏特点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确保获得理想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耳道感染 湿型分泌物 病原菌分布 药敏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外耳道狭窄伴外耳道或中耳乳突胆脂瘤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5
12
作者 郑雅丽 郭继周 +1 位作者 戴海江 赵守琴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2年第5期266-268,共3页
目的 :探讨先天性外耳道狭窄及伴中耳畸形外耳道、中耳乳突胆脂瘤病人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31例病人中 9例为单纯先天性外耳道狭窄伴发外耳道胆脂瘤 ,进行外耳道胆脂瘤根治术 ,并行外耳道成形术 ,其中 7例行外耳道成形 +鼓室成形术 ;... 目的 :探讨先天性外耳道狭窄及伴中耳畸形外耳道、中耳乳突胆脂瘤病人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31例病人中 9例为单纯先天性外耳道狭窄伴发外耳道胆脂瘤 ,进行外耳道胆脂瘤根治术 ,并行外耳道成形术 ,其中 7例行外耳道成形 +鼓室成形术 ;2 2例为先天性外耳道狭窄伴发中耳畸形和中耳乳突胆脂瘤 ,在根治胆脂瘤的同时 ,行外耳道成形术 ,其中 13例进行鼓室成形术 ,随访 3个月到 1年。结果 :7例外耳道成形 +鼓室成形术者 ,成功率为 85 .7% (6 / 7) ;13例进行乳突根治术 +鼓室成形术者 ,成功率为 76 .9% (10 / 13)。凡鼓室成形术成功者听力均提高 15 d BHL(语言频率 5 0 0~2 0 0 0 Hz)以上。结论 :先天性外耳道狭窄伴发外耳道胆脂瘤或中耳胆脂瘤病人 ,在彻底清除胆脂瘤的基础上进行鼓室成形术 ,可以提高病人的听力 ;术中发现中耳畸形常有面神经遮盖卵圆窗或无卵圆窗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外耳道狭窄 外耳道成形术 中耳乳突胆脂瘤 治疗 外科手术 鼓室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耳道胆脂瘤治疗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红立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33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外耳道胆脂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病理确诊的35例外耳道胆脂瘤的临床诊治情况。局限于外耳道的外耳道胆脂瘤20例(I型),行外耳道胆脂瘤清除术;侵及中耳的外耳道胆脂瘤15例(II型),行乳突根治术及鼓室成形术。... 目的探讨外耳道胆脂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病理确诊的35例外耳道胆脂瘤的临床诊治情况。局限于外耳道的外耳道胆脂瘤20例(I型),行外耳道胆脂瘤清除术;侵及中耳的外耳道胆脂瘤15例(II型),行乳突根治术及鼓室成形术。所有病例随访3个月~3年。结果单纯外耳道胆脂瘤患者,术后无复发;侵及中耳及乳突的外耳道胆脂瘤,手术成功率为86.7%(13/15)。结论外耳道胆脂瘤根据侵及范围,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耳道胆脂瘤 乳突根治术 外耳道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道吹风机联合咪康唑给药治疗外耳道真菌病
14
作者 王心涛 杨明福 +3 位作者 张克辉 黄海 温娴松 黄振河 《现代医院》 2016年第11期1598-1599,共2页
目的探究治疗外耳道真菌病时使用耳道吹风机联合咪康唑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3年5月-2016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132例外耳道真菌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6例)实施外耳道吹风机联合咪康唑的治疗,对照组(66例)实... 目的探究治疗外耳道真菌病时使用耳道吹风机联合咪康唑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3年5月-2016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132例外耳道真菌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6例)实施外耳道吹风机联合咪康唑的治疗,对照组(66例)实施单纯咪康唑治疗,同时对两组患者耳部患处组织进行病原学检测,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痊愈率、好转率、无效率、总有效率、复发率等参数情况,评价两组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2 w的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随访后,发现对照组复发10例,复发率为15.2%;观察组复发4例,复发率为6.1%。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复发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的治疗手段相比,外耳道吹风机联合咪康唑在治疗外耳道真菌病时,更能缩短用药时间,提高患者疗效,值得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耳道吹风机 咪康唑 联合给药治疗 外耳道真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耳道表皮样瘤误诊误治八例分析
15
作者 石丽亚 王向阳 莫志峰 《临床误诊误治》 2009年第S1期103-103,共1页
外耳道表皮样瘤(EACC)是耳部较少见较特殊的一种疾病,发病率低,在临床上很容易误诊为一般外耳道疾病而延误治疗。我科1998~2006年收治8例曾在外院误诊误治的EACC,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耳疾病 外耳道 表皮样瘤 误诊 外耳道栓塞性角化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耳道重建术中钛金属管网状支架的应用及护理配合
16
作者 白燕芳 刘小玲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钛金属管网状支架在外耳道重建术中应用效果,总结手术护理配合措施。方法 9例(9耳)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患者行外耳道重建术,同时内置钛金属管网状内支架支撑外耳道。术后保留钛金属管网状支架,1年后取出。护理人员术前实施针对性... 目的探讨钛金属管网状支架在外耳道重建术中应用效果,总结手术护理配合措施。方法 9例(9耳)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患者行外耳道重建术,同时内置钛金属管网状内支架支撑外耳道。术后保留钛金属管网状支架,1年后取出。护理人员术前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完善手术准备,密切监护生命体征;术中士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积极配合手术医师;术后开展体位护理、负压引流观察和出院指导。结果术后随访2年,全部病例新成形的外耳道形态好,无再度狭窄或闭锁。结论外耳道重建术中应用钛金属管网状支架,对预防术后外耳道再度狭窄或闭锁效果好。围手术期护理配合是确保手术顺利、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耳道重建术 钛金属支架 手术配合 先天性外耳道闭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手术后发生外耳道狭窄、闭锁的分析
17
作者 孙小龙 郑妍 朱丽娜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4期45-46,共2页
目的对耳手术后发生外耳道狭窄、闭锁的病因、病变特点及治疗方法予以探讨。方法 9例耳手术后发生外耳道狭窄、闭锁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9例患者中6例发生外耳道闭锁,3例发生外耳道狭窄,对6例闭锁患者半年后再次... 目的对耳手术后发生外耳道狭窄、闭锁的病因、病变特点及治疗方法予以探讨。方法 9例耳手术后发生外耳道狭窄、闭锁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9例患者中6例发生外耳道闭锁,3例发生外耳道狭窄,对6例闭锁患者半年后再次实施外耳道成形术,取得了良好治疗效果;而对于3例外耳道狭窄患者,对其实施局部药物处理之后,患者的病情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对于中耳疾病及原发外耳道疾病,如果手术过程中处理不当,或者是手术后换药不及时,复诊不及时等都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外耳道狭窄或者是闭锁;对于出现闭锁或者是狭窄的患者,针对其特点,积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具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手术 外耳道狭窄 外耳道闭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难治性霉菌性外耳道炎的护理体会
18
作者 李桂琼 朱菁菁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5年第8期146-147,共2页
近年来,真菌性外耳道炎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可能与滥用抗生素和激素药物、全身和局部抵抗力下降以及不洁挖耳史有关。常见有曲霉菌及白色念珠菌等,主要症状表现为耳痒,耳内不适,分泌物阻塞耳道时影响听力。此病患者多在门诊就... 近年来,真菌性外耳道炎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可能与滥用抗生素和激素药物、全身和局部抵抗力下降以及不洁挖耳史有关。常见有曲霉菌及白色念珠菌等,主要症状表现为耳痒,耳内不适,分泌物阻塞耳道时影响听力。此病患者多在门诊就诊,诊疗好转后患者容易过早结束治疗导致病情反复.病程长者可因外耳道皮肤增厚而听力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性炎症 外耳道清理 外耳道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耳道乳头状瘤中的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6
19
作者 兰建云 邵伟伟 +1 位作者 袁苏娟 胥传海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391-393,共3页
目的外耳道乳头状瘤(papilloma of the external auditory canal,PEAC)发病率占外耳道良性肿瘤的第1位。文中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在PEAC发病中的作用及HPV检测在PEAC中的意义。方法观察45例PEAC中挖空细胞及异... 目的外耳道乳头状瘤(papilloma of the external auditory canal,PEAC)发病率占外耳道良性肿瘤的第1位。文中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在PEAC发病中的作用及HPV检测在PEAC中的意义。方法观察45例PEAC中挖空细胞及异型增生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并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分别检测HPV低危型(6/11)DNA,HPV高危型(16/18)DNA。结果PEAC不伴挖空细胞、PEAC伴挖空细胞、PEAC伴挖空细胞同时伴异型增生组织中HPV低危型(6/11)DNA感染率分别为16.7%、80.6%、66.7%,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高危型(16/18)DNA感染率分别为0%、16.7%、66.7%,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低危型(6/11)DNA的检出率与性别有关(P<0.05)。结论HPV感染是PEAC致病的重要因素,积极开展抗HPV感染的治疗对减低PEAC的发病,防止其复发及癌变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外耳道 乳头状瘤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内镜下清理联合派瑞松外耳道灌注治疗儿童外耳道真菌病的临床疗效初步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观权 许德瑜 +1 位作者 李楚凌 赵凤丽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10期217-219,共3页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清理联合派瑞松外耳道灌注治疗儿童外耳道真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门诊2015年9月~2016年12月诊治的60例外耳道真菌病儿童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35耳),给予耳内镜下清理联合派瑞松外耳道灌注;对照...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清理联合派瑞松外耳道灌注治疗儿童外耳道真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门诊2015年9月~2016年12月诊治的60例外耳道真菌病儿童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35耳),给予耳内镜下清理联合派瑞松外耳道灌注;对照组30例(33耳),给予耳内镜下清理联合派瑞松外耳道涂抹,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复发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愈后,两组患者分别随访3个月,试验组30例35耳,治愈34例,好转1例,无效0例,复发1例,有效率100%,复发率2.9%;对照组30例33耳,治愈22例,好转5例,无效6例,复发7例,有效率81.8%,复发率21.2%。试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内镜下清理联合派瑞松外耳道灌注治疗儿童外耳道真菌病的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内镜 派瑞松(曲安奈德益康哇乳膏) 外耳道灌注 儿童外耳道真菌病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