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玳玳果总黄酮自微乳在大鼠外翻肠囊模型的肠吸收 被引量:2
1
作者 程清 陈丹 +3 位作者 黄庆德 曾令军 郑利 连赟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630-1634,共5页
目的考察自微乳剂型对玳玳果总黄酮在大鼠肠吸收的影响。方法建立外翻肠囊模型,采用HPLC-MS法测定玳玳果总黄酮中柚皮苷与新橙皮苷在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吸收,与非自微乳剂型玳玳果总黄酮比较。结果柚皮苷和新橙皮苷在大鼠十二... 目的考察自微乳剂型对玳玳果总黄酮在大鼠肠吸收的影响。方法建立外翻肠囊模型,采用HPLC-MS法测定玳玳果总黄酮中柚皮苷与新橙皮苷在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吸收,与非自微乳剂型玳玳果总黄酮比较。结果柚皮苷和新橙皮苷在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吸收有显著性差异(P<0.05),依次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柚皮苷和新橙皮苷在空肠的吸收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相同剂量下自微乳剂型中柚皮苷和新橙皮苷累积吸收量分别是非自微乳剂型的1.33和1.31倍。结论自微乳能显著改善玳玳果总黄酮中柚皮苷和新橙皮苷的肠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玳玳果总黄酮自微乳 外翻肠囊模型 吸收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外翻肠囊模型大鼠吸收的中药毛冬青三萜皂苷类成分电喷雾多级质谱快速分析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周中流 李建兰 杨志丽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15-1119,共5页
建立快速发现毛冬青三萜总皂苷主要吸收成分的外翻肠囊模型法,确定毛冬青总皂苷在体吸收的活性成分。采用大鼠外翻肠囊模型,收集毛冬青总皂苷给药后的肠囊液样品,采用电喷雾多级质谱快速、全面分析毛冬青三萜皂苷类成分在小肠的吸收。... 建立快速发现毛冬青三萜总皂苷主要吸收成分的外翻肠囊模型法,确定毛冬青总皂苷在体吸收的活性成分。采用大鼠外翻肠囊模型,收集毛冬青总皂苷给药后的肠囊液样品,采用电喷雾多级质谱快速、全面分析毛冬青三萜皂苷类成分在小肠的吸收。通过全扫描电喷雾多级质谱对肠囊液样品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报道,确定皂苷的结构。在肠囊中检测到5个三萜皂苷,依次为:ilexoside O(5)、ilexoside K(4)、ilexoside J(3)、ilexoside E(8)和pedunculoside(13)。电喷雾多级质谱检测条件下,发现毛冬青总皂苷肠吸收的主要成分是三萜皂苷类成分,肠吸收的其它成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翻肠囊模型 电喷雾多级质谱 毛冬青 三萜皂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离体外翻肠囊模型对豆腐果苷分肠段吸收初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萍 沈杰 +8 位作者 储冀汝 郭南 谢海棠 詹翠娇 王昌茂 杨斌 郑丹丹 胡容峰 贾元威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1年第3期258-263,共6页
目的:基于大鼠离体外翻肠囊模型探讨豆腐果苷在不同肠段的吸收情况。方法:建立豆腐果苷及其代谢产物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检测方法。在不同肠段(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的外翻肠囊模型中加入含豆腐果苷的Krebs-Ringer液,不同时间点(5,1... 目的:基于大鼠离体外翻肠囊模型探讨豆腐果苷在不同肠段的吸收情况。方法:建立豆腐果苷及其代谢产物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检测方法。在不同肠段(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的外翻肠囊模型中加入含豆腐果苷的Krebs-Ringer液,不同时间点(5,10,15,30,45,60,75,90 min)取样并测定囊内药物浓度,比较四个肠段对豆腐果苷的吸收情况。结果:所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成功应用于豆腐果苷及其代谢产物同时检测。豆腐果苷及其代谢产物吸收迅速并呈明显的时间依赖性,十二指肠段的吸收与代谢情况均高于其他肠段。结论:十二指肠肠段是豆腐果苷分肠段吸收与代谢的主要部位,这是豆腐果苷肠段代谢研究的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腐果苷 模型 吸收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体外翻肠囊法研究白及提取物中6种成分的肠吸收特性 被引量:2
4
作者 孙慧园 王昌权 +4 位作者 夏涛 梅朝叶 李月婷 潘洁 黄勇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452-1460,共9页
为研究白及提取物中4-(葡萄糖氧基)-肉桂酸葡萄糖氧基苄酯(B12)、2-异丁基苹果酸(B6)、1-[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B17)、1,4-二[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B14)、二氢菲1(B19)和1,4-二[4-(葡萄糖氧)苄基]-2-异... 为研究白及提取物中4-(葡萄糖氧基)-肉桂酸葡萄糖氧基苄酯(B12)、2-异丁基苹果酸(B6)、1-[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B17)、1,4-二[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B14)、二氢菲1(B19)和1,4-二[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2-[4-O-肉桂酰基-6-O-乙酰基]葡萄糖苷(B23)6个成分在大鼠小肠中的吸收动力学特性。实验采用大鼠离体外翻肠囊模型考察各成分在不同浓度、不同肠段的吸收特性,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联用仪(UPLC-MS/MS)法测定各成分含量,计算累计吸收量和吸收速率常数。结果表明,除B6成分的低浓度外,各成分在不同浓度、不同肠段下均表现为线性吸收,其回归相关系数(R)均达到0.9以上,符合一级吸收速率,且吸收速率常数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提示各成分吸收机制为被动吸收;在同一浓度下不同肠段的总体吸收趋势为十二指肠的吸收要大于回肠、结肠和空肠。综上,白及提取物中6种成分在小肠中均有吸收,但小肠对各成分的吸收具有选择性。本研究可为白及提取物的药物临床开发,确定药物剂型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提取物 外翻肠囊模型 吸收 吸收速率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