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9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大荒精神教育在兽医外科手术学教学中的应用
1
作者 徐恩爽 葛延松 +1 位作者 王峥 郑家三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5年第1期88-91,共4页
北大荒精神是龙江优秀精神的典型代表,其主要内涵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兽医外科手术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必修课和基础课,该课程主要使学生掌握动物保定与麻醉技术、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术、疼痛管理技术和术后护理... 北大荒精神是龙江优秀精神的典型代表,其主要内涵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兽医外科手术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必修课和基础课,该课程主要使学生掌握动物保定与麻醉技术、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术、疼痛管理技术和术后护理技术,使学生初步具备从事临床实践的知识与技能。文章以兽医外科手术学麻醉章节为例,将北大荒精神贯穿于教学资源、教学模式、课程内容等教学环节中,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北大荒精神,同时实现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以及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多元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大荒精神 兽医外科手术 课程案例 课程思政 民族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学徒制视角下的《兽医外科手术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娜 张华 +4 位作者 尹伟 孙盼盼 范阔海 张振彪 李宏全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9期150-152,共3页
《兽医外科手术学》作为动物医学专业必修课,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兽医外科手术同时也是兽医临床中重要的治疗手段。为了提高兽医外科手术学实践教学质量和水平,提升学生的兽医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能,在教学过程中与企... 《兽医外科手术学》作为动物医学专业必修课,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兽医外科手术同时也是兽医临床中重要的治疗手段。为了提高兽医外科手术学实践教学质量和水平,提升学生的兽医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能,在教学过程中与企业合作,引入校外宠物医院医师导师,以“学徒制”的理念,将课堂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职业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医学 学徒制 兽医外科手术 实践教学 校企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学监护在心脏外科手术麻醉患者中的应用
3
作者 肖鹏飞 张海浩 +1 位作者 徐乃斌 蔡月英 《北方药学》 2024年第4期73-75,82,共4页
目的:探讨对心脏外科手术麻醉患者实施临床药学监护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院内在麻醉调节下行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100例,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均分为对照组(2022年1月—11月,常规监护)与观察组(2022年12月—2023年10月... 目的:探讨对心脏外科手术麻醉患者实施临床药学监护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院内在麻醉调节下行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100例,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均分为对照组(2022年1月—11月,常规监护)与观察组(2022年12月—2023年10月,开展药学监护)。比较组间负面情绪、生活质量、疗效指标、药学监护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自开展药学监护以来,观察组SAS评分(31.05±7.22)分、SDS评分(29.82±2.11)分均低于对照组;精神状态(58.29±2.68)分、劳动能力(54.45±1.87)分、睡眠质量(56.12±2.49)分、心理状态(54.02±3.82)分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拔管时间(10.36±1.46)h、下床活动时间(2.91±1.16)d、住院时间(12.52±2.28)d均短于对照组;监护服务满意度为98%,高于对照组的82%;并发症发生率为4%,远低于对照组的16%。以上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脏外科手术麻醉患者中开展药学监护的效果确切,不仅能大幅提升临床用药依从性和规范性,还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监护 心脏外科手术 麻醉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护理联合早期康复运动在脊柱微创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王晓琼 毛秀莲 +4 位作者 林虹 张雪燕 冯建兰 吴华清 谢嘉媚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4期112-114,共3页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联合早期康复运动在脊柱微创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3年7月—2024年6月于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骨科行脊柱微创外科手术的80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联合早期康复运动在脊柱微创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3年7月—2024年6月于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骨科行脊柱微创外科手术的80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早期康复运动联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功能锻炼依从率、临床指标、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功能锻炼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入院时,两组Barthel指数、数字疼痛评分表(NR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两组NRS评分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联合早期康复运动在脊柱微创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患者功能锻炼依从率高,能够促进康复,减轻疼痛,改善日常生活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早期康复运动 脊柱微创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动物外科手术学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与探索
5
作者 郭方超 雷昕诺 +3 位作者 赵爱华 王永娟 左伟勇 武彩红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4年第7期126-129,共4页
为培养动物医学专业学生专业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能力,本研究探讨了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的教学模式在动物外科手术学实践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效果。提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效为目标的教学模式,以达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扎... 为培养动物医学专业学生专业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能力,本研究探讨了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的教学模式在动物外科手术学实践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效果。提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效为目标的教学模式,以达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扎实的实践技能和创新意识的目的。为此,我们对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和考核体系进行了改革,明确了成果导向的学习目标,增加了学生探索性实践操作的比重,强化了创新思维的培养。结果显示,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OBE理念教学模式显著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成效,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均得到显著提升。结果表明:OBE理念教学模式为动物外科手术学实践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技能实践教学中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动物外科手术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分析术前血钙水平与老年心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关系
6
作者 吴建强 王征 +2 位作者 邹正丽 文智 伍长学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341-345,共5页
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分析术前血钙水平与老年心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3年10月德阳市人民医院心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66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术后住院期间是否发生谵妄将其分为发生组(52... 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分析术前血钙水平与老年心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3年10月德阳市人民医院心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66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术后住院期间是否发生谵妄将其分为发生组(52例)、未发生组(114例),采用PSM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匹配后得到组间协变量均衡的样本,单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法明确影响老年心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术前血钙水平预测老年心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效能。结果PSM后,共得到47对组间协变量均衡的样本。发生组、未发生组合并糖尿病比例、术后输注红细胞比例及白蛋白、血肌酐、血钙、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高血压、高血脂比例、手术类型、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等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OR=1.790,95%CI 1.627~1.952)、白蛋白水平低(OR=1.804,95%CI 1.516~2.092)、血肌酐水平高(OR=1.844,95%CI 1.563~2.125)、血钙水平高(OR=1.835,95%CI 1.612~2.058)、NSE水平高(OR=1.840,95%CI 1.524~2.157)、术后输注红细胞(OR=1.808,95%CI 1.458~2.254)是影响老年心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即上述指标与老年心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有关。ROC曲线结果显示,术前血钙水平预测老年心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敏感度、特异度、AUC分别为87.50%、77.30%、0.906。结论老年心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发生风险较高,术前血钙水平与老年心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密切相关,且术前血钙水平升高可能是老年心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有效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术后谵妄 老年 血钙 倾向性评分匹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德树人背景下《兽医外科手术学》课程的教学探索与实践
7
作者 郑家三 徐恩爽 +1 位作者 葛延松 贺显晶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12期174-176,共3页
《兽医外科手术学》是动物医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不仅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知识储备,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为了适应新时代“三全育人”的要求,根据《兽医外科手术学》的教学内容深入挖掘德育元素,并通过案例分析、专题讲座和临床... 《兽医外科手术学》是动物医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不仅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知识储备,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为了适应新时代“三全育人”的要求,根据《兽医外科手术学》的教学内容深入挖掘德育元素,并通过案例分析、专题讲座和临床实践等方式将教学内容与育人元素有机融合,努力探索德育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有益模式,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复合应用型兽医人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兽医外科手术 德育元素 教学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外科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中西医评估方法
8
作者 张晓彤 周永坤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6期122-126,共5页
该文主要对近年中西医评估术后胃肠功能的方法进行总结分析和前景展望,结合中医与西医诊断技术及方法,进一步认识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生理与病理,为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诊断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术后胃肠功能评估 术后胃肠功能障碍 腹部外科手术 评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现状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易爱玲 耿继兵 徐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4期116-118,129,共4页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SSI)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安徽省马鞍山市人民医院行外科手术的5 4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SSI及病原菌。根据患者SSI情况将其分为感染组(46例)与非感染组(5 374例)...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SSI)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安徽省马鞍山市人民医院行外科手术的5 4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SSI及病原菌。根据患者SSI情况将其分为感染组(46例)与非感染组(5 374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SSI的影响因素。结果 患者SSI发生率为0.85%(46/5 420)。分离出的48株病原菌中革兰氏阴性菌31株(64.58%),革兰氏阳性菌17株(35.42%)。感染组年龄>65岁、合并糖尿病、全身麻醉、切口类型Ⅲ类、急诊手术、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Ⅲ级、术前使用抗菌药物者占比均高于非感染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长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2.125,95%CI:1.104~4.090)、合并糖尿病(OR=2.585,95%CI:1.327~5.036)、手术时机(OR=2.209,95%CI:1.306~3.736)、手术时间(OR=2.704,95%CI:1.325~5.518)、住院时间(OR=2.767,95%CI:1.348~5.680)、切口类型(OR=2.159,95%CI:1.128~4.325)、术前抗菌药物使用情况(OR=0.784,95%CI:0.673~0.995)是外科手术患者SSI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年龄、糖尿病、手术时机、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类型、术前抗菌药物使用是外科手术患者SSI的影响因素,针对上述因素予以早期干预有利于减少SS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部位感染 外科手术患者 影响因素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微创心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10
作者 张奇梁 曹泽辉 +2 位作者 吴世群 王石雄 柳德斌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04-107,共4页
微创心脏外科手术中医师无法直视心脏和大血管,手术操作难度大,导致并发症增加、术者学习曲线延长。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能从形态和功能两方面评估循环系统,具有定位、定性、定时、定量的基本功能,提高了麻醉和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其在... 微创心脏外科手术中医师无法直视心脏和大血管,手术操作难度大,导致并发症增加、术者学习曲线延长。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能从形态和功能两方面评估循环系统,具有定位、定性、定时、定量的基本功能,提高了麻醉和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其在微创心脏外科手术中不仅有助于明确术前诊断、辅助股动静脉插管、改进心脏停搏液输送和心腔内排气,而且能明显降低术中心血管并发症,为微创心脏外科手术提供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微创心脏外科手术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束化护理的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心脏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11
作者 李中瑞 杨向亚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9期39-42,共4页
心脏外科手术复杂且合并症多,技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及病死风险高,因此科学、系统、规范的护理对术后患者尤为重要。集束化护理的核心优势是将一系列的护理措施标准化、流程化,从而提升护理质量,保证治疗效果。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临... 心脏外科手术复杂且合并症多,技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及病死风险高,因此科学、系统、规范的护理对术后患者尤为重要。集束化护理的核心优势是将一系列的护理措施标准化、流程化,从而提升护理质量,保证治疗效果。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临床,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缩短患者康复时间。二者结合能更好地发挥护理效果,提高临床治愈率。本文对基于集束化护理的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心脏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心脏外科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集束化护理 循证医学 心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筋膜平面阻滞在微创心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12
作者 吕彦函(综述) 李民(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87-692,共6页
微创心胸外科技术相较于传统心胸外科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时间短、患者满意度高等优点[1]。然而,患者在微创心胸外科手术后仍能感到中度至重度疼痛[2]。合理的镇痛方案能更为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疼痛。近年来,麻醉领域发展出多种新型... 微创心胸外科技术相较于传统心胸外科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时间短、患者满意度高等优点[1]。然而,患者在微创心胸外科手术后仍能感到中度至重度疼痛[2]。合理的镇痛方案能更为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疼痛。近年来,麻醉领域发展出多种新型胸部区域阻滞,作为多模式镇痛方案的一部分,主要为筋膜平面阻滞(fascial plane blocks,FP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胸外科手术 多模式镇痛 区域阻滞 患者满意度 筋膜 创伤小 微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腔气管导管和支气管封堵器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国芹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3期45-48,共4页
目的对比胸外科手术患者应用双腔气管导管、支气管封堵器实施肺隔离的效果。方法80例行胸外科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双腔气管导管隔离其肺,研究组患者利用支气管封堵器隔离其肺。比较两组... 目的对比胸外科手术患者应用双腔气管导管、支气管封堵器实施肺隔离的效果。方法80例行胸外科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双腔气管导管隔离其肺,研究组患者利用支气管封堵器隔离其肺。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定位时间、插管时间、肺萎陷时间)、肺萎陷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静脉血氧分压(Pv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肺血分流率(Qs/Qt)、肺动态顺应性(CLdyn)水平。结果研究组手术过程中定位时间(4.26±0.57)min、插管时间(124.75±14.61)s均短于对照组的(6.89±0.85)min、(173.41±19.43)s,肺萎陷时间(8.21±1.01)min长于对照组的(5.82±0.7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萎陷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PvO_(2)(61.21±6.57)mm Hg(1 mm Hg=0.133 kPa)、PaO_(2)(185.32±22.65)mm Hg、Qs/Qt(19.24±4.37)%低于对照组的(68.49±6.43)mm Hg、(214.38±21.45)mm Hg、(23.87±4.52)%,CLdyn(35.89±5.74)ml/cm H2O(1 cm H_(2)O=0.098 kPa)高于对照组的(26.23±3.14)ml/cm H_(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外科手术患者采取双腔气管导管与支气管封堵器进行肺隔离各有优势,但支气管封堵器插管耗时较短,对患者下气道损伤也比较小,但其肺萎陷的时间则相对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气管导管 支气管封堵器 外科手术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经外科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及安全性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祝娜 张静 +2 位作者 朱亚亚 贾永庆 房翠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5期55-57,共3页
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经外科手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影响安全性的因素。方法对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研究。回归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外科手术治疗,并根据术后并发症... 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经外科手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影响安全性的因素。方法对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研究。回归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外科手术治疗,并根据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为两组,即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分析并发症影响因素。结果50例患者经外科手术治疗显效35例,有效14例,无效1例,治疗有效率98.00%(49/50);共6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包括传导阻滞1例,切口感染1例,右室流出道残余梗阻;2例,肺部感染2例,并发症发生率12.00%(6/50)。两组在年龄、性别上组间差异无意义(P>0.05);在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ICU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组间差异显著(P<0.05)。并发症为因变量,心肺转流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ICU时间为自变量,对自变量赋值代入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心肺转流时间长、主动脉阻断时间长、机械通气时间长以及ICU时间长是导致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外科手术治疗虽然可以显著改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但仍存在一定并发症发生风险,主要与心肺转流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ICU时间等有关,因此,需要针对患者存在的高危因素,给予针对性干预,以此预防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外科手术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手术患者红细胞输注有效率的影响因素
15
作者 闫优萍 魏艺芳 +1 位作者 柴宝 钟丽慧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5期2786-2790,共5页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患者红细胞输注有效率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提高红细胞输注有效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接受红细胞输注的外科手术患者162例,统计红细胞输注有效率,收集临床资料,采用Lasso-logisti...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患者红细胞输注有效率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提高红细胞输注有效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接受红细胞输注的外科手术患者162例,统计红细胞输注有效率,收集临床资料,采用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外科手术患者红细胞输注有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162例接受红细胞输注的外科手术患者中,红细胞输注有效130例(80.25%)、无效32例(19.75%)。无效患者中女性、既往输血史、自身免疫性疾病史、恶性肿瘤史、感染、肝脾肿大、贫血史占比高于有效患者(P<0.05)。无效患者红细胞保存天数、输血前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高于有效患者,无效患者输血前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低于有效患者(P<0.05)。无效患者的血浆与红细胞占比与有效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sso回归分析筛选出10个因素:既往输血史、自身免疫性疾病史、恶性肿瘤史、感染、贫血史、红细胞保存天数、血浆与红细胞比例、输血前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白细胞计数,经logistic回归分析,以上10个因素均为外科手术患者红细胞输注有效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据此构建外科手术患者红细胞输注有效率的预测模型,校正曲线显示,该预测模型的校准度为0.827,一致性指数为0.809,ROC曲线显示,该预测模型预测外科手术患者红细胞输注有效率的AUC为0.918。结论根据既往输血史、自身免疫性疾病史、恶性肿瘤史、感染、贫血史、红细胞保存天数、血浆与红细胞比例、输血前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白细胞计数等影响因素构建外科手术患者红细胞输注有效率预测模型具有可靠的预测价值,能为临床提供指导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红细胞输注 有效率 影响因素 Lasso回归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潘兆全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8期27-29,共3页
目的:研究将神经外科手术用于大面积脑梗死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沂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组,分为药物参照组(37例,药物保守治疗)、手术观察组(37例,神经外科手术治... 目的:研究将神经外科手术用于大面积脑梗死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沂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组,分为药物参照组(37例,药物保守治疗)、手术观察组(37例,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相比,治疗前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3 d、7 d手术观察组均较药物参照组高(P<0.05)。两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甘露糖结合蛋白(MBP)、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对比,治疗前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手术观察组均较药物参照组低(P<0.05)。治疗后7 d,手术观察组梗死面积(23.42±3.05)mm^(2),药物参照组梗死面积(53.19±3.46)mm^(2),组间差异显著(P<0.05)。手术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较药物参照组高(P<0.05)。结论: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进行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疗效确切,利于患者神经功能、身体机能的恢复,促进梗死面积减小,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死 神经外科手术 去骨瓣减压术 梗死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分析
17
作者 鲍敏 蔡艾菲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1期127-129,共3页
目的分析行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压力性损伤(PI)的影响因素,探讨防治对策。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行外科手术的63例发生PI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0的比例纳入同期630例未发生PI的住院患者,将其... 目的分析行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压力性损伤(PI)的影响因素,探讨防治对策。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行外科手术的63例发生PI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0的比例纳入同期630例未发生PI的住院患者,将其分别纳入PI组和非PI组。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的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行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发生PI的风险因素。结果2组在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住院时间、手术时间、血清白蛋白、手术体位、活动能力及受压部皮肤情况上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BMI低、手术时间长、住院时间长、术中取侧卧或俯卧位、活动部分或完全受限均是行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发生PI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白蛋白水平高则为保护性因素(P均<0.05)。结论行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PI的发生与BMI、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体位、患者活动能力及营养状态均密切相关,临床应采取针对性的护理策略以减少P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压力性损伤 手术 影响因素 护理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电外科手术器械烧伤的管理研究
18
作者 吴晓玲 周琳 +1 位作者 许苹 王世英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1070-1073,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消毒供应中心(CSSD)电外科手术器械烧伤的管理研究。方法将2023年2-12月某三级甲等医院共1583件电外科手术器械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2023年2-6月实施FMEA前的750件手术器械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管... 目的探讨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消毒供应中心(CSSD)电外科手术器械烧伤的管理研究。方法将2023年2-12月某三级甲等医院共1583件电外科手术器械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2023年2-6月实施FMEA前的750件手术器械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法;2023年7-12月实施FMEA管理的833件手术器械作为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管理基础上联合FMEA管理,比较实施FMEA前后两组电外科手术器械烧伤的失效模式风险优先数(RPN)及医护人员对CSSD电外科手术器械处理满意率;记录并比较电外科手术器械使用过程中两组患者皮肤烧伤或切口组织烧伤程度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电外科手术器械绝缘层磨损老化、回收不及时、回收防护不当、清洗操作不规范、带电器械未做绝缘检测的RPN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施FMEA后手术室医护人员对电外科手术器械处理质量满意率明显高于实施FMEA前医护人员满意率(P<0.05)。实验组电外科手术器械使用过程中患者电外科烧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FMEA对电外科手术器械处理缺陷进行前瞻性分析,可有效降低电外科手术器械管理中的烧伤风险,提升器械管理的效果及服务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消毒供应中心 外科手术器械烧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肌评估和训练对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呼吸功能的影响分析
19
作者 顾鑫童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2期47-49,共3页
目的:分析呼吸肌评估和训练对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对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胸外科2023年1月至12月接收的100例手术患者进行研究,依据术前气道管理方法差异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术前一般... 目的:分析呼吸肌评估和训练对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对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胸外科2023年1月至12月接收的100例手术患者进行研究,依据术前气道管理方法差异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术前一般气道管理(常规呼吸道准备,积极治疗原发病,适度应用镇咳祛痰剂),观察组给予呼吸肌评估和训练管理(呼吸肌力量评估、呼吸肌训练),观察两组患者应用不同方案后对其术后临床康复疗效和呼吸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临床康复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t=4.395,P=0.036)。对照组呼吸频率、潮气量(TV)和肺活量分别为(11.36±1.58)次/min、(7.03±0.17)mL/kg、(1973.48±129.82)mL,观察组呼吸频率、TV和肺活量分别为(17.00±2.04)次/min、(8.54±1.26)mL/kg、(2686.07±138.64)mL,观察组在呼吸频率、TV和肺活量结果值上显著高于对照组(t=15.455、8.398、26.569,P均<0.05)。结论:呼吸肌评估和训练管理方法在胸外科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气道管理环节中的应用,可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可大力推广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呼吸肌 评估 训练 呼吸功能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应用内固定系统的临床效果
20
作者 哈月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4期77-80,共4页
目的探究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应用内固定系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内固定系统治疗,实验组接受可吸收内固定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 目的探究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应用内固定系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内固定系统治疗,实验组接受可吸收内固定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出院时的生活质量评分,感染率。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2.00%(P<0.05)。实验组的止血时间(20.12±3.23)h和住院时间(4.34±1.23)d均短于对照组的(35.34±5.23)h、(15.67±4.23)d(P<0.05)。实验组出院时的生活质量评分(95.45±4.42)分高于对照组的(78.12±4.56)分(P<0.05)。实验组的感染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32.00%(P<0.05)。结论可吸收内固定系统极大地改善了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效果,有助于减少患者的感染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 可吸收内固定系统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