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叶式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与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的早期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段维程 李华 +4 位作者 李亚雄 张雅永 马啸 江宇 韩燊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3-269,共7页
目的评价二叶式主动脉瓣(BAV)狭窄患者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与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SAVR)的早期临床效果及对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昆明市延安医院收治并确诊为BAV狭窄行手术治疗的104... 目的评价二叶式主动脉瓣(BAV)狭窄患者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与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SAVR)的早期临床效果及对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昆明市延安医院收治并确诊为BAV狭窄行手术治疗的104例患者,其中男性55例(52.9%)。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TAVR组(47例)和SAVR组(57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既往病史、住院资料、术前和术后随访超声心动图检测数据以及术后转归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SAVR组比较,TAVR组患者的中位年龄较大[69.0(63.0,72.0)岁比63.0(61.0,66.0)岁,P<0.001],两组的男性比例、体质指数、体表面积、术前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基础疾病及合并疾病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两组患者的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峰值流速和峰值压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的峰值流速和峰值压差均降低,SAVR组术后的LVEDD和LVEDV均降低;与SAVR组比较,TAVR组术后的LVEDD和LVEDV均较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与SAVR组比较,TAVR组术后气管插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和术后输血比例均减少,而术后瓣周漏和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术后重症监护室时间、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植入、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心肌梗死、卒中、永久起搏器植入、血管并发症、NYHA心功能分级和全因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与SAVR组(50例)比较,TAVR组(44例)的瓣周漏和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仍较高;与术后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的LVEF均显著提高(均为P<0.05)。结论TAVR与SAVR治疗BAV狭窄患者有着同样的疗效,TAVR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和住院天数短等优势,更适用于老年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叶式主动脉瓣 主动脉瓣狭窄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经导管与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联合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治疗中、高危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疗效的Meta分析
2
作者 张翔宇 耿巍 +3 位作者 李梦毓 闫少华 刘秋梅 张晨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4-469,共6页
目的:比较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SAVR)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中、高危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疗效。方法:检索Embase、Medline、Cochrane图书馆、P... 目的:比较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SAVR)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中、高危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疗效。方法:检索Embase、Medline、Cochrane图书馆、PubMed、维普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在中、高危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中比较TAVR联合PCI与SAVR联合CABG疗效的研究,检索时间为自建库至2023年7月4日。结果:共纳入6项研究,包括1项随机对照研究和5项观察性队列研究;共纳入2 137例患者,其中TAVR+PCI组833例,SAVR+CABG组1 30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SAVR+CABG组相比,TAVR+PCI组30 d心肌梗死(OR=0.65,95%CI:0.28~1.46,P=0.29)、脑卒中(OR=0.81,95%CI:0.45~1.48,P=0.50)及随访期间急性肾损伤(OR=0.38,95%CI:0.14~1.02,P=0.05)、大出血(OR=0.66,95%CI:0.22~2.00,P=0.47)风险均未显著增加,30 d全因死亡风险(OR=0.66,95%CI:0.44~0.99,P=0.04)显著降低,但长期(≥2年)全因死亡(OR=1.47,95%CI:1.12~1.93,P=0.005)及随访期间血管并发症(OR=11.48,95%CI:2.69~48.94,P=0.001)、起搏器植入(OR=3.09,95%CI:1.68~5.68,P<0.001)风险均显著增加。结论:在中、高危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中,与SAVR+CABG相比,TAVR+PCI显著降低30 d全因死亡风险,但会显著增加长期全因死亡及随访期间血管并发症和起搏器植入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 主动脉瓣狭窄 冠状动脉疾病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或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升主动脉改变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安康 张帅 +4 位作者 龚嘉淼 林宏远 朱坤 郑哲 侯剑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02-1007,共6页
目的:比较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BAV)患者接受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或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SAVR)后,升主动脉直径改变以及主动脉不良事件发生率间有无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行TAVR或SAVR的... 目的:比较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BAV)患者接受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或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SAVR)后,升主动脉直径改变以及主动脉不良事件发生率间有无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行TAVR或SAVR的≥65岁的BAV患者89例,其中行TAVR患者33例(TAVR组),行SAVR患者56例(SAVR组)。结果:TAVR组患者中位年龄长于SAVR组患者[73(70,77)岁vs.69(66,71)岁,P<0.001],男性分别占66.7%和55.4%(P=0.294)。TAVR组患者相比于SAVR组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比例更高(87.9%vs.41.1%,P<0.001),合并冠心病比例更高(57.6%vs.35.7%,P=0.045),且术前升主动脉直径更大[41(35,45)mm vs.38(35,41)mm,P=0.042]。SAVR组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长于TAVR组患者[44(33,62)个月vs.23(19,36)个月,P<0.001],随访期间两组均无主动脉不良事件发生。TAVR组患者总体生存率与SAVR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3±4.6)%vs.(91.7±4.9)%,P=0.476]。TAVR组患者与SAVR组患者超声心动图随访中位时间分别为20(12,31)个月与21(13,39)个月(P=0.744)。TAVR组患者与SAVR组患者的升主动脉直径年增长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9(-0.7,2.3)mm/年vs.0.3(-1.2,1.7)mm/年,P=0.525]。结论:对于年龄≥65岁的BAV患者,TAVR和SAVR手术均安全有效,中期生存率及主动脉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满意。尽管TAVR术后升主动脉仍然持续扩张,但扩张速率相对缓慢,且与SAVR患者相比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 主动脉扩张 主动脉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与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在中低危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中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方震 纪军 +1 位作者 张晶 何胜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86-392,共7页
目的:比较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与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SAVR)在中低危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收集关于TAVR在中危或低危重度主动脉狭窄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研究进行Met... 目的:比较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与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SAVR)在中低危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收集关于TAVR在中危或低危重度主动脉狭窄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项研究6891例患者,TAVR组与SAVR组相比,在术后1年及以上的临床复合终点事件(20.7%vs.20.5%,RR=0.82,95%CI:0.63~1.08,P=0.16)、全因死亡率(16.6%vs.15.6%,RR=0.95,95%CI:0.75~1.20,P=0.67)、心血管死亡率(9.9%vs.10.2%,RR=0.83,95%CI:0.62~1.12,P=0.23)、致残性脑卒中(3.5%vs.4.3%,RR=0.65,95%CI:0.41~1.04,P=0.07)、再住院率(12.9%vs.12.3%,RR=0.94,95%CI:0.65~1.36,P=0.73)、心肌梗死发生率(4.3%vs.3.4%,RR=1.27,95%CI:0.99~1.63,P=0.06)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TAVR组较SAVR组术后1年以上的再手术风险(1.8%vs.0.6%,RR=2.97,95%CI:1.72~5.12,P<0.01)、需永久起搏器植入的风险(20.1%vs.8.2%,RR=2.94,95%CI:1.63~5.29,P<0.01)均更高,但新发心房颤动的风险更低(13.3%vs.37.6%,RR=0.35,95%CI:0.27~0.46,P<0.01)。亚组分析显示,置入自膨胀式TAVR瓣膜较SAVR可降低致残性脑卒中发生风险(1.8%vs.3.5%,RR=0.51,95%CI:0.34~0.76,P<0.01),而置入球囊扩张式TAVR瓣膜与SAVR相比,术后永久起搏器植入风险相当(13.6%vs.11.1%,RR=1.23,95%CI:0.98~1.56,P=0.08)。结论:对于中低危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TAVR可作为SAVR的替代方案,但需要注意术后因传导阻滞导致需要植入永久起搏器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 中低危重度主动脉瓣狭窄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评估重度主动脉瓣狭窄介入和外科治疗近期效果 被引量:2
5
作者 程伟 张滢滢 +3 位作者 夏琴 胡娇娇 姚晓静 方靖琴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9-482,共4页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指标评估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和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SAVR)治疗的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9月在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接受治疗的70例重度AS患者,其中SAVR组40例,TAV...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指标评估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和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SAVR)治疗的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9月在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接受治疗的70例重度AS患者,其中SAVR组40例,TAVR组30例。比较术前1周内及术后1个月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结果两组术后1个月主动脉瓣最大跨瓣流速(Vmax)、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mPG)、室壁相对厚度(RWT)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均较术前下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术前升高(均P<0.05)。TAVR组术后LVEF、LVMI和瓣周漏发生率高于SAVR组,Vmax和mPG低于SAVR组(均P<0.05)。对比同组手术前后二尖瓣、三尖瓣中度以上反流,TAVR组由12例(40.0%)降至2例(6.7%)、7例(23.3%)降至1例(3.3%)(均P<0.05),SAVR组由15例(37.5%)降至2例(5.0%)、9例(22.5%)降至1例(2.5%)(均P<0.05);肺动脉高压,TAVR组由17例(56.7%)降至4例(13.3%),SAVR组由22例(55.0%)降至5例(12.5%)(均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AVR和SAVR在改善重度AS所致继发性二尖瓣、三尖瓣反流及肺动脉高压方面疗效相当。TAVR术后心室逆重构和血流动力学改善优于SAVR,但术后瓣周漏发生率高于SAV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 超声指标 近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康复运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沈志云 林颖 黄晨旭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057-2059,共3页
总结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早期康复运动的具体方法、内容和效果评价。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康复运动 主动脉瓣狭窄 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2
7
作者 贺毅 周海婷 +1 位作者 朱书强 吴永兵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91-996,共6页
目前,尽管严重主动脉狭窄的治疗指南仍以外科手术置换(surgical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SAVR)为治疗标准,但随着大血管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TAVI)逐渐成为高危和禁忌S... 目前,尽管严重主动脉狭窄的治疗指南仍以外科手术置换(surgical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SAVR)为治疗标准,但随着大血管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TAVI)逐渐成为高危和禁忌SAVR患者的常规治疗措施。近年来各瓣膜厂商,包括国内医药公司,对瓣膜技术极力地推进,使得TAVI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加上其并发症也得到了有效控制,TAVI有望在治疗主动脉狭窄乃至关闭不全上取代传统术式,应用前景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狭窄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瓣感染性心内膜炎瓣膜置换术后远期效果 被引量:2
8
作者 贾一琼 朱光发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22-1027,共6页
目的探讨自体主动脉瓣单独受累感染性心内膜炎(IE)对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SAVR)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SAVR的自体主动脉瓣单独受累IE患者的病历资料,同时采用倾向性评分匹... 目的探讨自体主动脉瓣单独受累感染性心内膜炎(IE)对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SAVR)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SAVR的自体主动脉瓣单独受累IE患者的病历资料,同时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非IE对照组患者,对所有入组患者进行长期随访,观察术后生存率及并发症累积发生风险,中位随访时间为69个月。结果共纳入2821例患者,其中IE SAVR患者143例(IE组),非IE的SAVR患者2678例(对照组)。IE组患者长期生存率低于非IE配对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IE患者SAVR手术后更容易发生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且缺血性脑卒中事件为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4),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死亡风险更高(HR=2.811;95%CI:1.233~6.408)。IE组患者大出血累积发生率和主动脉瓣再手术率与非IE配对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均不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与非IE对照组患者相比,自体主动脉瓣单独受累IE患者行SAVR后发生死亡、缺血性卒中的风险更高。应加强对IE患者行SAVR后的密切随访,重点预防脑卒中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 队列研究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临床研究和应用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晋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1873-1880,共8页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是过去10余年介入心脏病学发展最深广的一项技术,目前已经成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AS)且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surgical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SAVR...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是过去10余年介入心脏病学发展最深广的一项技术,目前已经成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AS)且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surgical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SAVR)有禁忌,以及高危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随着器械改进、技术进步、经验累积,近几年TAVR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临床研究显示对外科手术中危的重度AS患者,TAVR组患者主要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并不高于SAVR,甚至在接受经股动脉入路的TAVR患者中,其终点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SAVR组。同时,在低危手术风险的患者中,研究也证实TAVR显示出不劣于SAVR的治疗效果。随着TAVR的不断发展,其在二叶式主动脉瓣狭窄、衰败生物瓣膜,以及单纯主动脉瓣反流患者中的应用得到了密切关注,并且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也得到了初步的证实。但是,目前TAVR带来的主要手术并发症会影响患者的预后,如何减少诸如冠状动脉阻塞、卒中、瓣周漏、传导阻滞以及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是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以使TAVR能够更好地造福主动脉瓣疾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 主动脉瓣狭窄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治疗的终生策略 被引量:8
10
作者 丰德京(综述) 吴永健(审校)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76-1280,共5页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已成为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治疗的重要方式之一。未来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干预治疗面临多种选择,包括瓣膜类型选择(机械心脏瓣膜或生物心脏瓣膜)及治疗方式选择(外科治疗或TAVR)。基于终生管理的角度,为每一...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已成为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治疗的重要方式之一。未来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干预治疗面临多种选择,包括瓣膜类型选择(机械心脏瓣膜或生物心脏瓣膜)及治疗方式选择(外科治疗或TAVR)。基于终生管理的角度,为每一例患者制定最佳的治疗策略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了解每一种治疗策略的优劣及目前的循证医学证据进展能够帮助我们进行临床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 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生物心脏瓣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