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置反硝化工艺外碳源投加串级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马勇 彭永臻 +1 位作者 王淑莹 王晓莲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4-218,共5页
反硝化反应需要以有机碳源为电子受体.由于污水厂的进水负荷时刻在变化,当进水碳氮比较低时,需要外投加碳源.为了有效地控制外碳源投加量,提出了由两个PI控制器组成的外碳源投加串级控制策略,可以控制出水硝酸氮浓度以及缺氧区末端硝酸... 反硝化反应需要以有机碳源为电子受体.由于污水厂的进水负荷时刻在变化,当进水碳氮比较低时,需要外投加碳源.为了有效地控制外碳源投加量,提出了由两个PI控制器组成的外碳源投加串级控制策略,可以控制出水硝酸氮浓度以及缺氧区末端硝酸氮浓度.由Matlab/Simulink模拟表明,该控制器具有良好的动态品质、抗冲击负荷强,可快速响应进水负荷的变化,能在降低出水硝酸氮和总氮浓度的同时,大大降低外碳源投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反硝化工艺 外碳源投加 串级控制策略 MATLAB/SIMULINK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脱氮工艺中外碳源投加控制器的建立与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马勇 彭永臻 王淑莹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4年第9期106-110,共5页
反硝化需要以有机碳源为电子供体,当污水厂进水COD/TN较低时将会抑制反硝化反应的顺利进行,为了提高脱氮效率,需外投碳源。为了有效控制外碳源投加量,本文根据活性污泥数学模型建立了外碳源投加前馈—反馈控制器,确定维持缺氧区... 反硝化需要以有机碳源为电子供体,当污水厂进水COD/TN较低时将会抑制反硝化反应的顺利进行,为了提高脱氮效率,需外投碳源。为了有效控制外碳源投加量,本文根据活性污泥数学模型建立了外碳源投加前馈—反馈控制器,确定维持缺氧区末端硝酸氮浓度为1mg/L时,能实现以尽可能少的外碳源投量大大降低出水硝酸氮和总氮浓度的目的。模拟表明该控制器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响应快,易于在线控制,可显著提高污水厂脱氮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脱氮工艺 污水厂 脱氮效率 硝酸氮 反硝化反应 活性污泥数学模型 抗冲击负荷能力 有机碳源 浓度 外碳源投加控制器 ASM1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氧化还原电位作为缺氧-好氧法工艺反硝化反应模糊控制的参数 被引量:8
3
作者 马勇 彭永臻 +1 位作者 王淑莹 王晓莲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9-43,共5页
以淀粉废水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氧化还原电位(ORP)作为缺氧-好氧法(A/O)工艺反硝化反应模糊控制参数的可行性,研究表明缺氧区末端硝酸氮浓度与ORP值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以作为A/O工艺内循环回流量和外碳源投加的模糊控制参数,并建立了... 以淀粉废水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氧化还原电位(ORP)作为缺氧-好氧法(A/O)工艺反硝化反应模糊控制参数的可行性,研究表明缺氧区末端硝酸氮浓度与ORP值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以作为A/O工艺内循环回流量和外碳源投加的模糊控制参数,并建立了ORP模糊控制器。单独控制内循环回流量维持反硝化区末端ORP值为(-86±2)mV,或单独控制外碳源投加量维持反硝化区末端ORP值为(-90±2)mV,可实现A/O工艺脱氮的最优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工艺 氧化还原电位 内循环回流量控制 外碳源投加控制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