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鳢诺卡氏菌病致病菌的药物敏感性及野外用药治疗(下) 被引量:1
1
作者 孟思妤 孟长明 陈昌福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7-87,共1页
2.最小杀菌浓度(MBC)11种抗菌药物在试管内对诺卡氏菌的4个菌株进行最小杀菌浓度测定结果表明,11种供试药物对诺卡氏菌的4个菌株的最小杀菌浓度在25~50微克/毫升。3.野外药物治疗效果为了验证药物在野外治疗乌鳢诺卡氏菌病的效果... 2.最小杀菌浓度(MBC)11种抗菌药物在试管内对诺卡氏菌的4个菌株进行最小杀菌浓度测定结果表明,11种供试药物对诺卡氏菌的4个菌株的最小杀菌浓度在25~50微克/毫升。3.野外药物治疗效果为了验证药物在野外治疗乌鳢诺卡氏菌病的效果,分别选择显示出较好抑菌效果的氨苄青霉素、交沙霉素和烟酸诺氟沙星等3种药物,在江苏省射阳黄沙港和浙江菱湖等地区进行了药物治疗乌鳢诺卡氏菌病的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卡氏菌病 最小杀菌浓度 药物敏感性 外用药治疗 抑菌效果 抗菌药物 供试药物 抗生素类药物 药物治疗 细菌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PIN2基因突变致Majeed综合征2例1家系病例报告 被引量:1
2
作者 江园燕 李一帆 +5 位作者 龚一女 温付洁 刘海梅 李国民 徐虹 孙利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1-84,共4页
1病例资料例1(先证者),男,2015年9月出生,2020年12月3日因“反复踝部疼痛半年,皮疹、口腔溃疡4个月”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我院),拟“结缔组织病”收入风湿科病房。患儿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脚踝部疼痛,活动时和夜间较剧,偶... 1病例资料例1(先证者),男,2015年9月出生,2020年12月3日因“反复踝部疼痛半年,皮疹、口腔溃疡4个月”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我院),拟“结缔组织病”收入风湿科病房。患儿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脚踝部疼痛,活动时和夜间较剧,偶致睡眠不安,偶有关节红肿,无跛行,余关节无异常。4个月前全身出现淡红色皮疹,部分有水疱,后破溃结痂,伴瘙痒(剧烈时睡眠不安),多次至当地医院皮肤科就诊,予外用药治疗后皮疹仍反复出现;伴口腔溃疡,每月1~2次,偶有腹痛、便秘。1周前着凉后发热1次,最高体温38.0℃,次日热退,出现阵发性咳嗽,咳痰不畅,无气促、紫绀,无腹痛、呕吐及腹泻,当地医院查血常规提示CRP高,给予抗感染治疗后好转,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至我院风湿科门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不安 阵发性咳嗽 结缔组织病 关节红肿 外用药治疗 先证者 风湿科 口腔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