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3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源过氧化氢(H_(2)O_(2))影响非生物胁迫下植物生长与生理代谢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殷缘 程爽 +4 位作者 刘定豪 邓晓霞 李凯月 王竞红 蔺吉祥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
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 H_(2)O_(2))作为一种重要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信号分子,通过调控氧化还原反应参与细胞应答各种胁迫信号,在植物抗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适量的外源H_(2)O_(2)能够缓解非生物胁迫对... 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 H_(2)O_(2))作为一种重要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信号分子,通过调控氧化还原反应参与细胞应答各种胁迫信号,在植物抗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适量的外源H_(2)O_(2)能够缓解非生物胁迫对植物的伤害,甚至可加快其生长和发育进程,例如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等。此外,H_(2)O_(2)具有无色无毒、强光下易分解等环境友好特性。因此,深入探索其在非生物胁迫下对植物生长与生理代谢的影响尤为重要,对于未来广泛应用H_(2)O_(2)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和抗逆性等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基于此,本文归纳与总结了在非生物胁迫条件下外源H_(2)O_(2)调节植物生长与生理的研究进展,从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果的生长过程以及光合作用、抗氧化防御系统的生理响应两大方面进行综述,旨在明晰植物的响应机制,以期为未来H_(2)O_(2)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过氧化氢(h_(2)o_(2)) 非生物胁迫 植物生长调节剂 生长 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_(2)O_(2)-丁基玫瑰红B-Fe^(2+)体系的荧光猝灭法测定血清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2
作者 蒲文静 白莹 +2 位作者 董娜 张爱菊 张小林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0,共4页
利用H_(2)O_(2)-Fe^(2+)可以快速使丁基玫瑰红B(BRMB)发生荧光猝灭,而过氧化氢酶(CAT)对该猝灭有抑制效应,提出了基于H_(2)O_(2)-BRMB-Fe^(2+)体系的荧光猝灭法测定血清CAT活性的方法。取血清样品10μL,加入1 mmol·L^(-1)H_(2)O_(2... 利用H_(2)O_(2)-Fe^(2+)可以快速使丁基玫瑰红B(BRMB)发生荧光猝灭,而过氧化氢酶(CAT)对该猝灭有抑制效应,提出了基于H_(2)O_(2)-BRMB-Fe^(2+)体系的荧光猝灭法测定血清CAT活性的方法。取血清样品10μL,加入1 mmol·L^(-1)H_(2)O_(2)底液0.50 mL,于30℃恒温反应15 min,再依次加入0.02 mmol·L^(-1)BRMB溶液0.70 mL、0.1 mol·L^(-1)冰乙酸-乙酸钠缓冲液(pH 4.2)1.00 mL和0.01 mol·L^(-1)Fe^(2+)溶液0.08 mL,于室温反应20 min后用水定容至10 mL,测定体系在590 nm发射波长处的荧光强度F;以煮死酶液为对照,按照同样的方法测定其在590 nm发射波长处的荧光强度F0。结果表明:CAT活性在0.005~0.05 U·mL^(-1)内与体系荧光强度差值F-F0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k)为1.2×10^(-3)U·mL^(-1);方法用于6份不同年龄健康人群血清CAT活性分析,测定值为31.50~72.30 U·mL^(-1),与碘量法基本一致,CAT活性的加标回收率为95.2%~102%,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1.7%~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 活性 h_(2)o_(2) 丁基玫瑰红B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H_(2)O_(2)结合蛭石引发对低温下无籽西瓜种子生理及转录组的影响
3
作者 李灿鹏 方珂 +4 位作者 熊程 周燕 向左芹 戴思慧 何长征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27,共11页
为提高西瓜种子低温下的萌发能力,以黑马王子无籽西瓜种子为材料,通过1%、3%、5%、7%、9%、11%、13%、15%的H_(2)O_(2)溶液浸种2 h后进行蛭石引发,并以清水浸种2 h后进行蛭石引发为对照,分析15℃低温条件下对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1... 为提高西瓜种子低温下的萌发能力,以黑马王子无籽西瓜种子为材料,通过1%、3%、5%、7%、9%、11%、13%、15%的H_(2)O_(2)溶液浸种2 h后进行蛭石引发,并以清水浸种2 h后进行蛭石引发为对照,分析15℃低温条件下对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15℃下西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随着H_(2)O_(2)浓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9%H_(2)O_(2)处理时达到最高,分别为91%和80%,显著高于对照;种子中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与发芽率相似,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了152.5%、157.6%、73.4%。H_(2)O_(2)处理后蛭石引发的丙二醛含量达到一个最高值,但随着H_(2)O_(2)浓度增加降低了种子丙二醛含量。对9%的H_(2)O_(2)和对照进行转录组测序,发现共有1468个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差异基因在GO分析中主要富集在翻译、胞质大核糖体亚基和核糖体结构等功能上;KEGG分析显著富集在苯丙烷生物合成、类黄酮素生物合成等功能上;H_(2)O_(2)浸种后上调了苯丙烷生物合成通路中的关键酶基因及转录因子的表达,促进种子内信号转导和次生代谢物的合成,增强了种子的适应性和抗逆性。综上,H_(2)O_(2)浸种蛭石引发有效提高西瓜种子在低温胁迫下的萌发能力,可以作为西瓜早春育苗应对低温胁迫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蛭石引发 转录组 差异表达基因 h_(2)o_(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O_(2)制备皂角米多糖及其结构表征和抗氧化活性研究
4
作者 吴雯雯 蒲龙林 +2 位作者 朱德全 邹大江 姚秋萍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9-145,151,共8页
通过响应面法优化H_(2)O_(2)制备皂角米多糖的工艺,并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探讨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H_(2)O_(2)制备皂角米多糖的最佳条件为H_(2)O_(2)体积分数3.0%、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7 h,在此条件下皂角米多糖得率为36.30%... 通过响应面法优化H_(2)O_(2)制备皂角米多糖的工艺,并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探讨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H_(2)O_(2)制备皂角米多糖的最佳条件为H_(2)O_(2)体积分数3.0%、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7 h,在此条件下皂角米多糖得率为36.30%±0.76%,重均分子量为162 kDa。皂角米多糖由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其中甘露糖与半乳糖含量比值为2.14。制得的皂角米多糖主要由t-Galp、t-Manp、1,4-Manp、1,6-Glcp、1,4-Glcp、1,4,6-Galp组成,含量分别为5.49%、20.60%、43.06%、1.25%、2.79%、26.80%。当H_(2)O_(2)提取的皂角米多糖质量浓度为5.00 mg/mL时,其对DPPH·、·O-2的清除率以及还原力分别为87.40%±1.89%、83.28%±1.96%和0.723±0.0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角米 多糖 h_(2)o_(2) 结构表征 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型ZnO/CdIn_(2)S_(4)光催化剂制备H_(2)O_(2)偶联苄胺氧化的超快电子转移飞秒吸收光谱研究
5
作者 杨祎 周欣 +3 位作者 谷苗莉 程蓓 吴珍 张建军 《物理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1-102,共12页
光催化合成过氧化氢(H_(2)O_(2))是一种至关重要的清洁能源转化过程,涉及对氧气的两电子还原。然而,这一过程常常受限于缓慢的水氧化反应,后者需要光生空穴的参与。为了应对此挑战,我们设计了一种双功能的S型ZnO/CdIn_(2)S_(4)异质结体... 光催化合成过氧化氢(H_(2)O_(2))是一种至关重要的清洁能源转化过程,涉及对氧气的两电子还原。然而,这一过程常常受限于缓慢的水氧化反应,后者需要光生空穴的参与。为了应对此挑战,我们设计了一种双功能的S型ZnO/CdIn_(2)S_(4)异质结体系,将H_(2)O_(2)生成与增值的苄胺(BA)氧化反应进行耦合。在此双功能光催化系统中,CdIn_(2)S_(4)中的光生电子可以高效地还原O2生成H_(2)O_(2),而ZnO中的光生空穴则选择性地将BA氧化为N-亚苄基苄胺。得益于S型异质结的优势,相比于纯ZnO或CdIn_(2)S_(4),优化后的ZnO/CdIn_(2)S_(4)光催化剂展示出显著更高的H_(2)O_(2)生成速率(386μmol·L^(-1)·h^(-1))和BA转化率(81%)。飞秒瞬态吸收光谱(fs-TA)结果说明,ZnO/CdIn_(2)S_(4)复合材料在光的激发下,在ZnO导带(CB)和CdIn_(2)S_(4)价带(VB)之间发生超快S型电子转移。此外,ZnO的VB空穴和CdIn_(2)S_(4)的CB电子的及时消耗,有助于加速ZnO/CdIn_(2)S_(4)S型异质结界面中的电荷转移。本文中ZnO/CdIn_(2)S_(4)S型光催化体系的创新设计为高效的双功能异质结光催化系统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并引入了一种利用fs-TA光谱研究S型异质结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产h_(2)o_(2) S型异质结 选择性苄胺氧化 fs-TA光谱 电子转移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外源H_(2)O_(2)对豌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6
作者 王志科 李玉梅 +1 位作者 王亚波 武亚弟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7-82,共6页
为了明确干旱胁迫下外源过氧化氢(H_(2)O_(2))对豌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缓解效应,本试验采用双层滤纸培养皿法,研究0.03%、0.06%、0.09%、0.12%、0.24%H_(2)O_(2)浸种对干旱胁迫(4%PEG,P)下豌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结... 为了明确干旱胁迫下外源过氧化氢(H_(2)O_(2))对豌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缓解效应,本试验采用双层滤纸培养皿法,研究0.03%、0.06%、0.09%、0.12%、0.24%H_(2)O_(2)浸种对干旱胁迫(4%PEG,P)下豌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PEG胁迫显著抑制豌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幼苗芽长、根长和鲜重均显著下降,可作为鉴定干旱胁迫的浓度。0.03%H_(2)O_(2)浸种处理(0.03H+P)能显著提高干旱胁迫下豌豆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促进幼苗芽和根的生长,提高芽和根中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增加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综合看,0.03%H_(2)O_(2)浸种处理(0.03H+P)能够显著缓解干旱胁迫对豌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提高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干旱胁迫下的氧化损伤,增强其抗旱性,但高浓度H_(2)O_(2)浸种缓解抑制的效果不明显。因此,0.03%H_(2)O_(2)可作为缓解干旱条件下豌豆萌发和生长的适宜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过氧化氢(h_(2)o_(2)) 豌豆 种子萌发 幼苗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Pc/g-C_(3)N_(4)Z型异质结可见光催化氧化苄胺偶联联产H_(2)O_(2)研究
7
作者 刘宇昂 李心忠 +1 位作者 游锦芳 杨艳辉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4-150,157,共8页
通过将酞菁钴(CoPc)在K/Na掺杂的g-C_(3)N_(4)纳米片表面自组装制备了一种稳定的CoPc/K/Na@CN Z型异质结复合材料,将其作为可循环光催化剂,在室温、60 W蓝光LED灯照射下实现了苄胺直接光催化氧化为N-亚苄基苄胺联产H_(2)O_(2)。在最佳... 通过将酞菁钴(CoPc)在K/Na掺杂的g-C_(3)N_(4)纳米片表面自组装制备了一种稳定的CoPc/K/Na@CN Z型异质结复合材料,将其作为可循环光催化剂,在室温、60 W蓝光LED灯照射下实现了苄胺直接光催化氧化为N-亚苄基苄胺联产H_(2)O_(2)。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得到N-亚苄基苄胺和过氧化氢,苄胺的转化率为97%,过氧化氢产率为113.7μmol/(g·h)。在简单离心、溶剂洗涤并在真空下干燥后,将CoPc/K/Na@CN异质结复合材料回收利用5次,其光催化活性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结 g-C_(3)N_(4) 酞菁钴 苄胺氧化 过氧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评价Fe^(0)/H_(2)O_(2)处理染料废水的生物毒性变化
8
作者 贾艳萍 马艳菊 +2 位作者 郑如 郭嘉炜 张兰河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322-4332,共11页
通过分析小球藻的生长指标(生长率和抑制率)、光合作用指标(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蛋白质含量、多糖含量和抗氧化酶活系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等指标的变化,以典型的三苯甲烷类染料(结晶紫)... 通过分析小球藻的生长指标(生长率和抑制率)、光合作用指标(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蛋白质含量、多糖含量和抗氧化酶活系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等指标的变化,以典型的三苯甲烷类染料(结晶紫)和吩嗪类染料(藏红T)作为研究对象,考察染料废水经Fe^(0)/H_(2)O_(2)工艺处理前后的生物毒性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时间延长,小球藻生长率下降,抑制率上升,染料废水原水显著抑制小球藻细胞的生长.与原水相比,处理后的出水中小球藻的叶绿素a升高22.01%,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降低12.97%和16.02%;SOD和CAT含量升高15.13%和12.5%,MDA含量降低23.97%.原水中小球藻的蛋白质含量较低,处理后出水中小球藻的蛋白质含量较高;与原水相比,出水中小球藻的多糖含量呈降低趋势.通过EPI Suite软件进行藻类毒性预测可知,结晶紫与藏红T降解的中间产物对鱼类、水蚤和绿藻的毒性明显降低.因此,Fe^(0)/H_(2)O_(2)体系可有效降低染料废水的生物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球藻 Fe^(0)/h_(2)o_(2) 染料废水 预测 生物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绿色氧化剂过氧化氢工业炸药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陈愿 陈金华 +2 位作者 徐森 刘大斌 汪泉 《火炸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16,I0005,共13页
为促进工业炸药的绿色发展,用绿色氧化剂过氧化氢(H_(2)O_(2))部分或全部替代硝酸铵(AN)形成新型工业炸药,可以减少NO_(x)的生成量,改善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是最有应用潜力的工业“绿色炸药”。在此基础上,综述了H_(2)O_(2)基混合炸药的... 为促进工业炸药的绿色发展,用绿色氧化剂过氧化氢(H_(2)O_(2))部分或全部替代硝酸铵(AN)形成新型工业炸药,可以减少NO_(x)的生成量,改善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是最有应用潜力的工业“绿色炸药”。在此基础上,综述了H_(2)O_(2)基混合炸药的研究进展,从H_(2)O_(2)/H_(2)O纯溶液、H_(2)O_(2)/Fuel液体混合物和H_(2)O_(2)/Fuel胶状物3个方面介绍了H_(2)O_(2)基炸药的爆轰性能,分析了H_(2)O_(2)/Fuel基炸药中H_(2)O_(2)的分解特性,对比了H_(2)O_(2)/Fuel基炸药与传统AN基炸药的爆轰性能,并阐述了H_(2)O_(2)基爆炸物的冲击起爆机制;通过对H_(2)O_(2)基炸药爆炸性研究进展的阐述,分析了H_(2)O_(2)基“绿色炸药”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基础性能表征不充分、起爆机制不明确等;展望了H_(2)O_(2)在工业炸药中的发展前景。附参考文献103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工业炸药 过氧化氢 h_(2)o_(2) 硝酸铵 AN 绿色炸药 爆轰性能 起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盘管式流量逆变微反应器中光化学合成H_(2)O_(2)的研究
10
作者 马骏 金央 +2 位作者 李军 陈明 王玉滨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56,共7页
为了绿色可持续地便捷化合成H_(2)O_(2),采用盘管式流量逆变微反应器(CFIMR)进行光激发苯甲醇(BA)合成H_(2)O_(2)的强化研究。系统研究了CFIMR光反应系统中,原料单次停留时间、光强和累计停留时间对光激发BA合成H_(2)O_(2)效率的影响,... 为了绿色可持续地便捷化合成H_(2)O_(2),采用盘管式流量逆变微反应器(CFIMR)进行光激发苯甲醇(BA)合成H_(2)O_(2)的强化研究。系统研究了CFIMR光反应系统中,原料单次停留时间、光强和累计停留时间对光激发BA合成H_(2)O_(2)效率的影响,通过反应-萃取耦合和气-液两相流强化等方法进行了进一步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CFIMR中,在50 s的最佳单次停留时间下,H_(2)O_(2)平均合成速率(r)为0.5633 mmol/(L·min)。在最佳的辐照方式下,BA单相流的累计停留时间达到200 s时,BA相中H_(2)O_(2)浓度高达1.7623 mmol/L。通过引入反应-萃取耦合过程优化技术,简化工艺流程,r可达0.3762 mmol/(L·min);在pH=1.0的酸性条件下,r达到最高[1.2041 mmol/(L·min)];最佳H_(2)O/BA体积流量比下r为0.4580 mmol/(L·min);采用气-液两相流强化方法,r高达0.8832 mmol/(L·min)。CFIMR内BA单相流、H_(2)O-BA两相流和空气-BA两相流三种方式的r分别达到常规的光激发BA合成H_(2)O_(2)的151.06%、100.88%和236.85%。结果表明,在高光子通量密度和优异混合传质性能的CFIMR内光化学合成H_(2)O_(2)具有操作灵活和高效快速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管 微反应器 光化学合成 h_(2)o_(2) 苯甲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毒酚阿拉伯糖苷缓解过氧化氢诱导的猪肠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机制
11
作者 刘瑞 朱永平 +9 位作者 李芳 段文静 刘伯帅 李德锋 朱晓艳 孙浩 王成章 王志昌 史莹华 崔亚垒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035-4051,共1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花椒毒酚阿拉伯糖苷(Xan)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猪肠上皮细胞(IPEC-J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IPEC-J2细胞活力,将IPEC-J2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Xan组、Xan+H_(2)O_(2)... 本试验旨在研究花椒毒酚阿拉伯糖苷(Xan)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猪肠上皮细胞(IPEC-J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IPEC-J2细胞活力,将IPEC-J2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Xan组、Xan+H_(2)O_(2)组和H_(2)O_(2)组,每组3个重复。采用流式细胞术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IPEC-J2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试剂盒检测抗氧化酶活性及炎性因子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测定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olt)检测Nrf2信号通路蛋白和凋亡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1)与0μmol/L Xan组相比,10μmol/L Xan组的IPEC-J2细胞活力无显著差异(P>0.05);IPEC-J2细胞内ROS含量显著降低(P<0.05),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因此,后续选用10μmol/L Xan处理IPEC-J2细胞。2)与Control组相比,Xan组的IPEC-J2细胞内ROS含量显著降低(P<0.05),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升高(P<0.05),Nrf2、HO-1、醌氧化还原酶1(NQO1)、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HO-1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3)与Control组相比,H_(2)O_(2)组的IPEC-J2细胞中ROS含量显著升高(P<0.05),CAT和T-SOD活性及T-AOC显著降低(P<0.05),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5),Nrf2、HO-1、NQO1、CAT和SOD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Nrf2、HO-1、NQO1和B淋巴细胞瘤-2(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Kelch样ECH关联蛋白1(Keap1)和B淋巴细胞瘤-2相关X蛋白(Bax)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4)与H_(2)O_(2)组相比,Xan+H_(2)O_(2)组的IPEC-J2细胞中ROS含量显著降低(P<0.05),CAT和T-SOD活性及T-AOC显著升高(P<0.05),IL-1β和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Nrf2、HO-1、NQO1、CAT和SOD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Nrf2、HO-1、NQO1和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iNOS、Keap1和Bax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Xan可以通过激活IPEC-J2细胞内Nrf2信号通路,增加抗氧化酶的表达,降低ROS和炎性因子含量,从而发挥其抗氧化作用,并可以通过调节Bcl-2/Bax信号通路发挥抗细胞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毒酚阿拉伯糖苷 过氧化氢 IPEC-J2细胞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富电子Pt^(δ)−壳层的空心AgPt@Pt核壳催化剂:提升光催化H_(2)O_(2)生成选择性与活性
12
作者 王玉 石海洋 +3 位作者 陈子涵 陈峰 王苹 王雪飞 《物理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3-113,共11页
铂(Pt)作为优异的氧还原助催化剂,在光催化产H_(2)O_(2)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然而,Pt对O_(2)的吸附能力过强,易使O―O键裂解,从而降低2电子氧还原反应(ORR)生成H_(2)O_(2)的选择性。在本研究中,通过调节助剂结构改变Pt的电子结构,从而削... 铂(Pt)作为优异的氧还原助催化剂,在光催化产H_(2)O_(2)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然而,Pt对O_(2)的吸附能力过强,易使O―O键裂解,从而降低2电子氧还原反应(ORR)生成H_(2)O_(2)的选择性。在本研究中,通过调节助剂结构改变Pt的电子结构,从而削弱Pt―O键的强度。本文通过两步光沉积法在BiVO_(4)的(010)面上连续修饰了铂和银助催化剂。由于在此过程中存在置换反应,最终合成了一种具有中空AgPt合金核和富电子Pt^(δ)−壳(AgPt@Pt)结构的协同催化剂。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修饰空心结构AgPt@Pt助剂的BiVO_(4)产生H_(2)O_(2)的速率达到了1021.5μmol·L^(−1),且其对应的量子效率(AQE)为5.07%,是Pt/BiVO_(4)光催化剂(35.7μmol·L^(−1))的28.6倍。此外,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表明:AgPt合金向Pt壳转移电子,生成富电子的Pt^(δ)−活性位点,进而增加了AgPt@Pt助催化剂中Pt―Oads反键轨道的占有率。这种电子再分布削弱了O_(2)在Pt上的吸附强度,促进了2电子ORR反应,并显著提高了H_(2)O_(2)的生成效率。这一合成策略为制备具有更高H_(2)O_(2)选择性的铂基纳米助催化剂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富电子Pt^(δ)− o_(2)吸附 h_(2)o_(2) BiVo_(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S/g-C_(3)N_(4)的合成及其可见光催化制H_(2)O_(2)性能的研究
13
作者 赵路 于炳坤 王亮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3-408,共6页
光催化合成H_(2)O_(2)因其绿色、可持续的优点而备受关注,其中,构建高效的光催化剂是关键,石墨相g-C_(3)N_(4)作为新型半导体材料,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可见光响应能力,逐渐发展成为光催化研究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本论文... 光催化合成H_(2)O_(2)因其绿色、可持续的优点而备受关注,其中,构建高效的光催化剂是关键,石墨相g-C_(3)N_(4)作为新型半导体材料,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可见光响应能力,逐渐发展成为光催化研究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本论文采用浸渍法制备了NiS/g-C_(3)N_(4)光催化剂,表征结果表明,NiS的引入增加了g-C_(3)N_(4)的反应活性位点,构建了丰富的电荷传输通道,有利于界面光生载流子的迁移与分离。NiS/gC_(3)N_(4)用于在可见光下光催化合成H_(2)O_(2),此过程不需要引入额外的牺牲剂。实验结果表明,NiS/g-C_(3)N_(4)(3%)在120 min内H_(2)O_(2)产量可达到141.81μmol/L,是块状g-C_(3)N_(4)的3.8倍。通过所制备样品光催化产H_(2)O_(2)的循环实验,对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采用光催化产H_(2)O_(2)反应过程中活性基团的捕获实验来探究光催化反应的机理,基于结果分析提出了NiS/g-C_(3)N_(4)异质结光催化产H_(2)O_(2)的双通道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_(3)N_(4) NIS 光催化 h_(2)o_(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O_(2)-中温预处理对餐厨垃圾有机物释放及发酵产酸的影响
14
作者 吕新 尹相智 +2 位作者 张铭慧 万家麟 苗瑞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7-92,I0004,I0005,共8页
针对餐厨垃圾厌氧发酵过程中有机物不易释放的问题,考察了H_(2)O_(2)-中温预处理对餐厨垃圾理化性能及厌氧发酵产酸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投加0.25%(质量分数)H_(2)O_(2)和60℃条件下预处理后,餐厨垃圾的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增长率... 针对餐厨垃圾厌氧发酵过程中有机物不易释放的问题,考察了H_(2)O_(2)-中温预处理对餐厨垃圾理化性能及厌氧发酵产酸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投加0.25%(质量分数)H_(2)O_(2)和60℃条件下预处理后,餐厨垃圾的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增长率为76.3%,氨氮质量浓度为354 mg/L,在后续的厌氧发酵过程中稳定阶段挥发性脂肪酸(VFAs)产量约为50000 mg/L,增长率接近400%。然而,随着H_(2)O_(2)投加量增到2.00%,餐厨垃圾中有机物得到了进一步释放,SCOD增长率增至166.3%,但强氧化作用会将餐厨垃圾中的有机氮转化为氨氮,导致氨氮急剧增加到2106 mg/L。过量氨氮抑制了厌氧发酵系统的水解酸化速率,导致VFAs产量难以提升。因此,H_(2)O_(2)-中温预处理过程中,餐厨垃圾有机物的释放及氨氮的变化是影响发酵产酸能力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厨垃圾 h_(2)o_(2)-中温预处理 有机物释放 厌氧发酵 挥发性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O_(2)高效活化及其在烟气脱硫脱硝的应用研究进展
15
作者 毛星舟 盛石伟 +4 位作者 高嘉奕 袁博 郝润龙 付东 赵毅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4-769,775,共7页
综述了添加剂、物理场和催化剂等方式活化H_(2)O_(2)产生活性氧物种的具体机制及其在烟气脱硫脱硝领域的应用及发展状况,详细分析了热、紫外光、微波、均相和非均相催化剂等活化方法影响H_(2)O_(2)活化效果的关键因素,提出设计并优化物... 综述了添加剂、物理场和催化剂等方式活化H_(2)O_(2)产生活性氧物种的具体机制及其在烟气脱硫脱硝领域的应用及发展状况,详细分析了热、紫外光、微波、均相和非均相催化剂等活化方法影响H_(2)O_(2)活化效果的关键因素,提出设计并优化物理场催化反应装置、构筑复合型铁基催化剂及载体型催化剂是提高自由基产率和H_(2)O_(2)利用率的有效途径,最后归纳了各活化方法的优势与不足,指出设计和开发具有丰富活性位点和优异抗中毒性能的非均相催化剂是实现H_(2)O_(2)高效活化和一体化脱硫脱硝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_(2)o_(2)活化 紫外光 微波 催化剂 脱硫脱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聚氰胺泡沫支撑的S型硫铟锌镉/硫掺杂氮化碳异质结的绿色H_(2)O_(2)合成:协同界面电荷转移调控与局域光热效应
16
作者 王伟康 吴亚栋 +4 位作者 张建军 孟凯 李金河 王乐乐 刘芹芹 《物理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7-148,共12页
绿色光催化合成过氧化氢(H_(2)O_(2))是替代高能耗蒽醌工艺的理想途径,但其在无牺牲剂体系中受限于快速载流子复合与氧化还原能力不足。本研究报道了一种原位化学浴-水热法制备的三聚氰胺泡沫(MF)负载的硫掺杂氮化碳(SCN)/硫空位修饰硫... 绿色光催化合成过氧化氢(H_(2)O_(2))是替代高能耗蒽醌工艺的理想途径,但其在无牺牲剂体系中受限于快速载流子复合与氧化还原能力不足。本研究报道了一种原位化学浴-水热法制备的三聚氰胺泡沫(MF)负载的硫掺杂氮化碳(SCN)/硫空位修饰硫铟锌镉(CZIS)S型异质结(CZIS/SCN/MF),用于无牺牲剂H_(2)O_(2)光合成。通过原位辐照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自由基捕获电子顺磁共振(EPR)、飞秒瞬态吸收光谱(fs-TA)及理论计算,证实了其S型电荷转移机制。具体而言,硫掺杂可调控氮化碳骨架的局域电荷分布,强化SCN/CZIS异质结界面内建电场;同时,CZIS中煅烧引入的硫空位作为光电子陷阱促进电荷分离,并保留光生空穴用于H_(2)O氧化,从而实现无牺牲剂H_(2)O_(2)合成。结合MF三维多孔框架的光热效应,优化S掺杂浓度和SCN用量的CZIS/SCN/MF催化剂在纯水中H_(2)O_(2)产率达3.46 mmol∙g^(−1)∙h^(−1),显著优于多数无牺牲剂体系。该研究为无牺牲剂光催化体系中的界面电荷协同调控与能量转换强化提供了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型异质结 过氧化氢合成 光热效应 三聚氰胺泡沫 无牺牲试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HCl-H_(2)O_(2)体系中全湿法短流程高效分离回收废旧银铜焊条中的铜银
17
作者 卞国军 《湿法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39,共8页
含银二次资源的高效利用对于弥补我国银矿资源不足、缓解供需矛盾、保障国家战略金属供给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废旧银铜焊条,研究了在HCl-H_(2)O_(2)体系中浸出分离铜银,并制备高纯AgCl,考察了各因素对铜银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含银二次资源的高效利用对于弥补我国银矿资源不足、缓解供需矛盾、保障国家战略金属供给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废旧银铜焊条,研究了在HCl-H_(2)O_(2)体系中浸出分离铜银,并制备高纯AgCl,考察了各因素对铜银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_(2)O_(2)过量系数为1.3、HCl过量系数为1.4、液固质量比为11∶1、浸出温度40℃、浸出时间3 h优化条件下,铜浸出率达99.38%;浸出渣为粒径2~4μm不规则的球状颗粒,主要物相为AgCl,主要成分为Ag和Cl,总质量分数占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银铜焊条 hCL h_(2)o_(2) 分离 回收 氯化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铜阳极泥H_(2)O_(2)高效浸出金铂钯新工艺
18
作者 程郅璇 张福元 +3 位作者 徐娟 马勇齐 何世伟 胡雨欣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9-939,共11页
铜阳极泥是回收Au、Ag、Pt、Pd等国家战略储备金属的重要原料。本文针对现有铜阳极泥湿法浸出贵金属存在溶液盐度高、浸出率偏低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基于脱铜阳极泥的物相组成和理化特性,提出HCl-H_(2)O_(2)体系高效浸出金铂钯同步相... 铜阳极泥是回收Au、Ag、Pt、Pd等国家战略储备金属的重要原料。本文针对现有铜阳极泥湿法浸出贵金属存在溶液盐度高、浸出率偏低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基于脱铜阳极泥的物相组成和理化特性,提出HCl-H_(2)O_(2)体系高效浸出金铂钯同步相转变银的新工艺,考察多因素对Au、Pt、Pd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Cl浓度5.5 mol/L、H_(2)O_(2)用量1.11 L/kg、液固质量比5∶1(g∶g)、80℃反应5 h的优化条件下,Au、Pt和Pd的浸出率分别达到98.73%、99.50%和99.56%,浸出渣中Au、Pt、Pd的含量分别降至63.76 g/t、0.17 g/t、0.49 g/t;经HCl-H_(2)O_(2)浸出后脱铜阳极泥的微观形貌显示球状颗粒明显变小,主要物相由PbSO4、单质Ag和Ag_(2)Te相变为PbCl_(2)和AgCl,物相转变过程可充分释放被包裹的贵金属,有利于提高Au、Pt、Pd的浸出率和Ag的后续分离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铜阳极泥 贵金属 h_(2)o_(2) hCL 高效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皮浆弱碱性过氧化氢漂白工艺研究
19
作者 刘江 侯敏杰 +3 位作者 胡永康 刘传富 张春辉 蓝武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40,共13页
本研究以实验室自制构皮浆为原料,使用Na_(2)CO_(3)-H_(2)O_(2)工艺进行漂白实验,分别探究了H_(2)O_(2)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构皮浆漂白效果的影响。为了提高最优工艺参数的精准度,对Na_(2)CO_(3)-H_(2)O_(2)工艺进行响应面法优... 本研究以实验室自制构皮浆为原料,使用Na_(2)CO_(3)-H_(2)O_(2)工艺进行漂白实验,分别探究了H_(2)O_(2)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构皮浆漂白效果的影响。为了提高最优工艺参数的精准度,对Na_(2)CO_(3)-H_(2)O_(2)工艺进行响应面法优化。结果表明,在H_(2)O_(2)用量2.9%、反应时间87 min、反应温度82℃的条件下,构皮浆白度达76.6%,聚合度从未漂浆的2704下降至1886。与现有书画纸用构皮浆的次氯酸盐工艺及NaOH-H_(2)O_(2)工艺相比,Na_(2)CO_(3)-H_(2)O_(2)工艺对纤维损伤更小,漂白效率更高。以Na_(2)CO_(3)-H_(2)O_(2)工艺制备的构皮浆具有白度稳定、物理强度高、耐老化性能更好、所抄纸张润墨性能良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皮浆 h_(2)o_(2)漂白 Na_(2)Co_(3) 响应面 书画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过氧化氢的仿生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戴钰萍 高学飞 +3 位作者 朱兆连 黄琪媛 韩欣雨 高燕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9,39,共9页
传统的蒽醌法制备过氧化氢(H_(2)O_(2))存在易产生“三废”等问题,而电化学氧还原反应(ORR)产H_(2)O_(2)更为绿色清洁,但是H_(2)O_(2)选择性低、效率不高。在生物体内,O_(2)先通过NADPH氧化酶或者CoQH_(2)-细胞色素c还原酶接受电子,反... 传统的蒽醌法制备过氧化氢(H_(2)O_(2))存在易产生“三废”等问题,而电化学氧还原反应(ORR)产H_(2)O_(2)更为绿色清洁,但是H_(2)O_(2)选择性低、效率不高。在生物体内,O_(2)先通过NADPH氧化酶或者CoQH_(2)-细胞色素c还原酶接受电子,反应生成超氧阴离子(·O_(2)^(-)),·O_(2)^(-)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作用下与生物体内代谢反应产生的H^(+)结合生成H_(2)O_(2),该过程的电子转移速率、能量利用效率和H_(2)O_(2)选择性高。因此,模仿生物体产H_(2)O_(2)成为国内外材料应用领域的研究前沿之一。其中,金属有机框架(MOFs)和共价有机框架(COFs)与产H_(2)O_(2)酶的活性结构类似,成为产H_(2)O_(2)仿生电极材料研究的热点。本文总结了生物体内产H_(2)O_(2)的生化机制,重点探讨了MOFs和COFs的微观结构特点、产H_(2)O_(2)机制及作为仿生电极催化剂的优势,并提出下一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_(2)o_(2) 氧还原反应 NADPh氧化酶(NoX) 金属有机框架(MoFs) 共价有机框架(CoF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