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源诱导物ZMZ对茶树新梢咖啡碱及其他生化成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明泽 林金科 +7 位作者 吴亮宇 孙平 葛国平 叶林 傅杏花 林艺端 肖慧 鲁静 《福建茶叶》 2013年第1期25-26,共2页
本试验研究无公害外源诱导物ZMZ对茶树新梢咖啡碱及其他生化成分含量的影响。将ZMZ稀释100倍、150倍、200倍分别喷施于茶树上,以喷施清水为对照,连续喷施3次,每次间隔3天,采摘鲜叶,测定其咖啡碱及其他生化成分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 本试验研究无公害外源诱导物ZMZ对茶树新梢咖啡碱及其他生化成分含量的影响。将ZMZ稀释100倍、150倍、200倍分别喷施于茶树上,以喷施清水为对照,连续喷施3次,每次间隔3天,采摘鲜叶,测定其咖啡碱及其他生化成分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稀释150倍、200倍的ZMZ,可使茶树新梢咖啡碱含量分别降低22.95%、21.86%,降低幅度达到显著水平;氨基酸含量分别提高71.72%、56.57%,茶多酚含量相对降低8.34%、35.67%,水浸出物含量降低了5.94%、23.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诱导物 茶树新梢 咖啡碱 氨基酸 茶多酚 水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诱导物WAT对茶树新梢儿茶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林金科 卢建华 +2 位作者 吴晖 陈炜 李秀峰 《茶叶科学技术》 2005年第3期10-12,共3页
本试验研究外源诱导物WAT在福云六号茶树上的施用效果。将WAT稀释100倍、150倍、200倍、250倍、300倍分别喷施于福云六号茶树上,清水作对照,诱导1d、3d、5d后,采摘鲜叶,分析测定其儿茶素含量。试验结果表明:WAT诱导3d,稀释200倍、250倍... 本试验研究外源诱导物WAT在福云六号茶树上的施用效果。将WAT稀释100倍、150倍、200倍、250倍、300倍分别喷施于福云六号茶树上,清水作对照,诱导1d、3d、5d后,采摘鲜叶,分析测定其儿茶素含量。试验结果表明:WAT诱导3d,稀释200倍、250倍的WAT,可使茶树新梢儿茶素含量与对照相比,分别相对提高48.65%、45.11%,达极显著水平;而稀释150倍、300倍的WAT,分别相对提高23.00%、28.82%,达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新梢 儿茶素 外源诱导物 茶树新梢 诱导 儿茶素 含量 外源 福云六号 试验研究 显著水平 施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诱导物水杨酸对草坪型高羊茅弯孢霉叶斑病抗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古燕翔 王代军 《中国草地》 CSCD 2003年第4期56-60,71,共6页
在适宜弯孢霉叶斑病发病的条件下,对草坪型高羊茅热浪、黄金岛两个品种的植株喷施外源诱导物水杨酸后接种新月弯孢菌,结果表明:喷施水杨酸可以降低两个品种的弯孢霉叶斑病的发生。在平板培养中,水杨酸对新月弯孢菌分生孢子的萌发率及菌... 在适宜弯孢霉叶斑病发病的条件下,对草坪型高羊茅热浪、黄金岛两个品种的植株喷施外源诱导物水杨酸后接种新月弯孢菌,结果表明:喷施水杨酸可以降低两个品种的弯孢霉叶斑病的发生。在平板培养中,水杨酸对新月弯孢菌分生孢子的萌发率及菌丝的生长均无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认为水杨酸处理后所试品种病情指数的下降是由于水杨酸处理提高了植株的抗病性,即所试品种产生了诱导抗病性而引起的;0.01~0.1mM的水杨酸诱导处理诱抗效果达到50%以上,水杨酸诱导高羊茅抗弯孢霉叶斑病的最佳浓度为0.01mM,诱导效果可达到70%以上;黄金岛的诱导抗性要好于热浪,诱导最佳间隔期为3d,诱导抗性持久期可达到15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诱导物 水杨酸 草坪草 高羊茅 弯孢霉叶斑病 抗性 诱导抗病性
原文传递
诱导物及种间诱导对白腐菌的锰过氧化物酶(MnP)的诱导 被引量:1
4
作者 钟紫旋 刘丽 +1 位作者 张勇 罗锋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6-170,共5页
本实验通过添加外源诱导物诱导和不同白腐菌种间相互诱导两种途径来研究Trametes versicolor、Pleurotus ostreatus、Dichomitus squalens、Bjerkandera adusta四种白腐菌产Mn P活性,发现这些白腐菌在一些诱导条件下可产生大量Mn P。结... 本实验通过添加外源诱导物诱导和不同白腐菌种间相互诱导两种途径来研究Trametes versicolor、Pleurotus ostreatus、Dichomitus squalens、Bjerkandera adusta四种白腐菌产Mn P活性,发现这些白腐菌在一些诱导条件下可产生大量Mn P。结果表明,外源诱导物中,2,5-二甲基苯胺是有效的Mn P诱导剂,对四种菌产Mn P均有不同程度的诱导作用。异丙醇能提高T.versicolor、P.ostreatus和D.squalens产Mn P活性,且诱导效果优于乙醇。Cu2+能显著提高T.versicolor和D.squalens产Mn P活性。Mn2+能显著提高P.ostreatus和B.adusta产Mn P活性。不同白腐菌相互作用时,T.versicolor、P.ostreatus和D.squalens三种菌两两共培养均有明显的Mn P种间诱导效果。本研究为大量产Mn P并将其应用于工业提供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腐菌 锰过氧化 外源诱导物 种间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