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源制剂对烤烟生长生理和产量、质量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4
1
作者 宋鹏飞 韩富根 +4 位作者 赵东方 彭丽丽 张凤侠 王校辉 史金钟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19-1023,共5页
为烤烟上部叶扩展和植物生长物质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以云烟87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烟株打顶后外源制剂对烤烟叶片生长、顶叶生理指标、生物量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制剂有效增加顶叶的生长速率、顶部及全... 为烤烟上部叶扩展和植物生长物质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以云烟87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烟株打顶后外源制剂对烤烟叶片生长、顶叶生理指标、生物量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制剂有效增加顶叶的生长速率、顶部及全株叶面积,喷施制剂后IAA含量变化很大,后期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较低,MDA含量升高,化学品质改善,烟叶可用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外源制剂 生长发育 产量 品质 调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烤阶段喷施外源酶制剂对烟叶品质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郑杰 张傲杰 +5 位作者 王平平 郭春生 叶亚军 龚廷锋 艾绥龙 张立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3-72,共10页
【目的】探究初烤阶段添加外源酶制剂后烟叶品质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规律。【方法】以汉中烟区云烟97(B2F等级烟叶)为试验材料,在初烤阶段变黄期末期(42℃)喷施外源酶制剂,以喷施等量蒸馏水为对照,通过测定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中性香... 【目的】探究初烤阶段添加外源酶制剂后烟叶品质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规律。【方法】以汉中烟区云烟97(B2F等级烟叶)为试验材料,在初烤阶段变黄期末期(42℃)喷施外源酶制剂,以喷施等量蒸馏水为对照,通过测定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中性香气物质以及16S rDNA测序,分析了外源酶制剂对烟叶中细菌群落物种多样性组成、指示物种及其相关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喷施外源酶制剂处理烤后烟叶的烟碱、总氮含量显著降低,而还原糖和钾含量增加,中性致香物质总量提升了18.9%,苯丙氨酸类致香物质和美拉德反应产物总量显著提高。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细菌门水平上,喷施外源酶制剂处理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奇球菌门(Deinococcota)和梭杆菌门(Fusobacteriota)的相对丰度都有较大提高,其中奇球菌门和梭杆菌门提高较为明显;在细菌属水平上,喷施外源酶制剂处理的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Methylorubrum)、阿尔塔米拉金色单胞菌属(Aureimonas)、根瘤菌属(Rhizobium)、马赛菌属(Massilia)和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的相对丰度都有明显提高。与对照相比,喷施外源酶制剂烟叶存在指示物种和差异显著的细菌菌群,在细菌门水平上,喷施外源酶制剂烟叶的指示物种为杆菌门(Armatimonadota)、硝化菌门(Nitrospirota)和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ota);在细菌属水平上,其指示物种有67种,主要有厌氧芽孢杆菌属(Anoxybacillus)、热杆菌属(Thermicanus)、水生泉芽胞杆菌属(Fontibacillus)、乳球菌属(Lactococcus)。【结论】在初烤阶段喷施外源酶制剂能够协调烟叶化学成分和增加致香物质含量,烟叶中细菌群落多样性也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外源制剂 烟叶品质 微生物多样性 初烤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酶制剂在反刍动物上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25
3
作者 解祥学 杜红方 +4 位作者 陈书琴 汪兴玉 王敏 陈东理 任丽萍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11-1019,共9页
反刍动物能够将人类不能利用的粗饲料转化为优质蛋白质——肉和奶,这对农业以及人类社会有着重要意义。但是这种转化效率与植物细胞壁的消化率有重要关系,目前植物性原料消化率较低,影响了转化效率。在反刍动物饲粮中补充外源酶制剂具... 反刍动物能够将人类不能利用的粗饲料转化为优质蛋白质——肉和奶,这对农业以及人类社会有着重要意义。但是这种转化效率与植物细胞壁的消化率有重要关系,目前植物性原料消化率较低,影响了转化效率。在反刍动物饲粮中补充外源酶制剂具有提高植物纤维消化的潜力,从而提高饲粮的利用效率。本文总结了外源酶制剂应用现状、作用模式以及发展方向,认为目前外源酶制剂在反刍动物应用上有积极的结果,也存在效果不明显的报道,这可能与酶谱、添加水平、添加方式、底物类型以及宿主的生产水平等方面有关。同时阐述了外源酶制剂是在饲喂前、瘤胃中、瘤胃后的不同环境中起到作用,但详细机制还需要继续深入探究。综上所述,尽管酶制剂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以提高饲料消化率为目标的酶制剂仍将会是反刍动物添加剂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制剂 反刍动物 瘤胃 植物细胞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纤维酶制剂对青贮玉米体外发酵特性以及甲烷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25
4
作者 陈兴 茅慧玲 +2 位作者 王佳堃 吴晨晖 刘建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14-221,共8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添加外源纤维酶制剂对青贮玉米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利用压力读取式体外产气系统,添加11种纤维酶制剂,包括5种纤维素酶(CEL-1、CEL-2、CEL-3、CEL-4、CEL-5)和6种木聚糖酶(XYL-1、XYL-2、XYL-3... 本试验旨在探究添加外源纤维酶制剂对青贮玉米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利用压力读取式体外产气系统,添加11种纤维酶制剂,包括5种纤维素酶(CEL-1、CEL-2、CEL-3、CEL-4、CEL-5)和6种木聚糖酶(XYL-1、XYL-2、XYL-3、XYL-4、XYL-5、XYL-6),对照组不添加酶制剂,纤维素酶组添加水平为30 U/g,木聚糖酶组添加水平为40 U/g。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纤维素酶显著降低了底物的潜在产气量(P<0.05),但是显著提高了产气速率(P<0.05),其中添加CEL-1提升产气速率达82.5%;但除XYL-3显著降低了潜在产气量(P<0.05)外,添加木聚糖酶对其他产气参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除了XYL-4对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效果不显著(P>0.05)外,酶制剂组的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都显著提高(P<0.05)。添加XYL-1、XYL-4和CEL-5显著提高了总挥发性脂肪酸的产量(P<0.05),XYL-3和XYL-4均显著降低了乙酸摩尔比和乙酸∶丙酸(P<0.05),显著提高了丙酸摩尔比(P<0.05),但仅XYL-4显著提高了丁酸摩尔比(P<0.05)。体外培养6和12h时,不同酶制剂对甲烷生成的影响呈现较大的变异性,培养到24 h时,酶制剂对甲烷生成的影响变得不显著(P>0.05)。由此可知,添加外源纤维酶制剂可提高青贮玉米的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降解率,并可在培养前期改变甲烷的生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纤维酶制剂 体外发酵 青贮玉米 反刍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刍动物外源酶制剂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范小红 郝力壮 +7 位作者 刘书杰 柴沙驼 张晓卫 牛建章 王迅 冯宇哲 崔占鸿 孙璐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14,共7页
酶制剂是一种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对动物消化过程、疾病预防、调节体内代谢平衡、提高养分降解率、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动物健康等方面有着其他添加剂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对酶制剂作用机理以及生产工艺的深入研究和使用效果的进一步凸显... 酶制剂是一种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对动物消化过程、疾病预防、调节体内代谢平衡、提高养分降解率、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动物健康等方面有着其他添加剂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对酶制剂作用机理以及生产工艺的深入研究和使用效果的进一步凸显,酶制剂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反刍动物生产。论文就酶制剂在反刍动物体内的作用机理、酶制剂的应用效果及新方法对酶制剂鉴定进行综述,为酶制剂在反刍动物中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刍动物 外源制剂 作用机理 应用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酶制剂在反刍动物中应用的主要问题及作用机理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谢春元 杨红建 +1 位作者 黎大洪 岳群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17-20,26,共5页
本文对引起外源酶制剂作用效果的变异因素(如酶制剂的种类、动物日龄及日粮等)和可能的作用机理进行综述。
关键词 外源制剂 反刍动物营养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酶制剂评定的方法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艾琴 左建军 +1 位作者 赵江涛 冯定远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6-20,共5页
目前,外源酶制剂的评定方法主要包括酶活评定、稳定性评定、酶应用的生产性能评定、体内养分消化率评定(全收粪法和回肠末端收粪法)以及体外模拟法测定的评定。其中酶活和酶制剂的稳定性主要应用于产酶菌种筛选以及酶制剂化学性质的基... 目前,外源酶制剂的评定方法主要包括酶活评定、稳定性评定、酶应用的生产性能评定、体内养分消化率评定(全收粪法和回肠末端收粪法)以及体外模拟法测定的评定。其中酶活和酶制剂的稳定性主要应用于产酶菌种筛选以及酶制剂化学性质的基础评估,酶应用生产性能的测定主要应用于大生产评估,由于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直观性,成为广大养殖户和饲料厂验证酶制剂效果的主要手段和措施。而体内养分消化率和体外模拟法的评定由于其操作复杂、工作量大,因此仍然限制于实验室的应用研究中,但相对前三种评定方法,该两种方法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和相关性。因此文章重点从基本概念、方法分类、二者相关关系以及家禽消化道对酶制剂评定的影响方面综述了该两种方法利弊,以期为外源酶制剂评定的方法学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制剂 方法学 生物学法 体外模拟法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酶制剂在反刍动物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书然 张铁鹰 +1 位作者 陈志伟 敖长金 《饲料工业》 2007年第20期11-14,共4页
多年的试验研究表明.添加外源酶有助于提高单胃动物对日粮养分的利用率(特别对肉鸡日粮)和改善其生产性能;但是在反刍动物日粮中的应用很少。反刍动物瘤胃内的微生物能分泌一系列的纤维素降解酶,能将纤维素逐步降解成供宿主动物利... 多年的试验研究表明.添加外源酶有助于提高单胃动物对日粮养分的利用率(特别对肉鸡日粮)和改善其生产性能;但是在反刍动物日粮中的应用很少。反刍动物瘤胃内的微生物能分泌一系列的纤维素降解酶,能将纤维素逐步降解成供宿主动物利用的单糖.所以人们认为简单地添加外源酶制剂不会提高纤维分解率;并认为,外源酶在瘤胃中能被蛋白酶或被小肠蛋白酶水解而失活。但是,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发酵工艺的进步.许多优良菌种的发现和应用.使得饲用酶种类、活力和稳定性均有所提高.为提高反刍动物粗饲料的利用率和改善其生产性能创造了条件。但纤维复合酶在反刍动物上的应用还存在着若干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日粮的成分、酶的种类、酶的活性、酶的添加量、酶的稳定性、应用方法。本文就酶在反刍动物瘤胃液中的稳定性、添加方式和添加量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刍动物日粮 外源制剂 应用 纤维素降解酶 反刍动物瘤胃 蛋白酶水解 生产性能 肉鸡日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酶制剂在反刍动物上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王红云 高占锋 付才 《饲料工业》 2006年第2期23-25,共3页
关键词 反刍动物日粮 外源制剂 生产应用 20世纪60年代 生产成本 饲料成本 催化活性 单胃动物 科研人员 经济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酶制剂提高茶叶品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梁晓岚 《广东茶叶》 2000年第1期9-11,共3页
关键词 外源制剂 茶叶 品质 使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酶制剂在反刍动物中的作用机理及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润霞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6年第12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外源制剂 反刍动物 应用 饲料利用率 机理 动物营养 生物催化剂 添加酶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胁迫下外源性制剂对玉米发芽率和幼苗形态的影响
12
作者 杨慧莹 刘玉涛 +4 位作者 王宇先 高盼 徐莹莹 徐婷 王俊河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9期27-36,共10页
为降低玉米生产中的环境风险,针对东北春玉米春季低温冷害发生频率高的问题,选取4个不同品质玉米品种以及配置植物激素类、抗生素类以及植物激素和抗生素混合11种制剂进行组合并进行低温胁迫处理,测定低温胁迫下的发芽率、植株鲜重、干... 为降低玉米生产中的环境风险,针对东北春玉米春季低温冷害发生频率高的问题,选取4个不同品质玉米品种以及配置植物激素类、抗生素类以及植物激素和抗生素混合11种制剂进行组合并进行低温胁迫处理,测定低温胁迫下的发芽率、植株鲜重、干物重以及根长、根条数等形态指标,筛选出高效的耐低温制剂。结果表明:11种制剂在6和7℃时,所起的作用最明显。德美亚1号和嫩单13对抗生素类制剂响应最好,京科糯2000和垦粘1号对植物激素类制剂响应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胁迫 外源制剂 角质型玉米 糯玉米 苗期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酶制剂对动物肠道健康的改善
13
作者 窦君霞 《山东畜牧兽医》 2009年第6期67-68,共2页
酶制剂以其独特的生物学功能和天然绿色倍受关注,添加外源性酶制剂可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同时日粮中添加外源性酶制剂还伴随有肠道菌群发生变化。本文从外源性酶制剂(不包括植酸酶)与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相互作用机制,说明外源性酶制剂... 酶制剂以其独特的生物学功能和天然绿色倍受关注,添加外源性酶制剂可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同时日粮中添加外源性酶制剂还伴随有肠道菌群发生变化。本文从外源性酶制剂(不包括植酸酶)与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相互作用机制,说明外源性酶制剂可以改善动物肠道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性酶制剂 动物肠道 改善 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复合酶制剂对发酵后茄芯烟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琚绍煊 时向东 +5 位作者 王骏 王俊 刘路路 蔡兴华 郭文龙 丁松爽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9-76,共8页
为探究工业添加外源复合酶制剂对发酵后茄芯烟叶品质的影响,本试验以2020年德雪3号上部一级未发酵的茄芯烟叶为材料,用150 U/g中性蛋白酶分别与果胶酶、纤维素酶组成不同复合酶制剂处理,分析研究烟叶堆垛发酵30 d后不同复合酶制剂处理... 为探究工业添加外源复合酶制剂对发酵后茄芯烟叶品质的影响,本试验以2020年德雪3号上部一级未发酵的茄芯烟叶为材料,用150 U/g中性蛋白酶分别与果胶酶、纤维素酶组成不同复合酶制剂处理,分析研究烟叶堆垛发酵30 d后不同复合酶制剂处理对烟叶常规化学成分、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感官质量评价方法对其效果进行评定。结果表明,与对照(不施酶制剂)相比,各外源复合酶制剂处理发酵后茄芯烟叶总氮、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增加,蛋白质和烟碱含量均有所下降;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均有所增加,香气质提升,刺激性、杂气下降,余味更加干净且甜润感增强。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外源添加150 U/g中性蛋白酶和90 U/g果胶酶复合制剂处理(NP1)发酵后烟叶综合品质得分最高,其次为NC3处理(150 U/g中性蛋白酶和150 U/g纤维素酶)。感官质量评价NC3处理总得分最高,最有利于提高发酵后茄芯烟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芯烟叶 外源复合酶制剂 雪茄烟叶发酵 化学成分 感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酶制剂在作物生长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姜一 许伟长 +4 位作者 李明 万翠 马攀登 胡银龙 郑先福 《陕西农业科学》 2021年第5期89-92,共4页
文章综述了外源酶制剂在作物生长中的研究成果,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为外源酶制剂在作物生产行业中的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 外源制剂 制剂肥料 作物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酶制剂的作用机理及在羊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源 岳炳辉 +2 位作者 李万栋 黄晶 黎晓磊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122-125,共4页
添加外源酶制剂能够显著提高反刍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和对蛋白质的利用率,但目前以奶牛、肉牛方面的研究为主,在羊生产中缺乏相应的研究。文章就外源酶制剂国内外研究概况、对反刍动物的作用机理以及对羊生产性能、瘤胃微生物发酵参... 添加外源酶制剂能够显著提高反刍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和对蛋白质的利用率,但目前以奶牛、肉牛方面的研究为主,在羊生产中缺乏相应的研究。文章就外源酶制剂国内外研究概况、对反刍动物的作用机理以及对羊生产性能、瘤胃微生物发酵参数和微生物种群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外源酶制剂在羊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制剂 作用机理 羊生产 瘤胃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酶制剂对烟叶醇化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
17
作者 张磊 王浩军 《南方农业》 2014年第03X期112-112,140,共2页
采用正交和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了添加不同剂量的α-淀粉酶、纤维素酶、果胶酶及酸性蛋白酶外源酶制剂对烟叶醇化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发现,组合添加外源酶制剂对常规化学成分影响不显著,单一添加酶制剂可以有针对性地调节烟叶化学... 采用正交和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了添加不同剂量的α-淀粉酶、纤维素酶、果胶酶及酸性蛋白酶外源酶制剂对烟叶醇化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发现,组合添加外源酶制剂对常规化学成分影响不显著,单一添加酶制剂可以有针对性地调节烟叶化学成分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外源制剂 烟叶醇化 常规化学成分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烤阶段酶制剂不同喷施方式下烟叶中挥发性代谢物的差异分析
18
作者 郑杰 王平平 +5 位作者 郭春生 叶亚军 张傲杰 龚廷锋 艾绥龙 张立新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65,共10页
为明确初烤阶段(变黄期)外源酶制剂不同喷施方式下烤后烟叶中挥发性代谢物的差异变化规律,本试验以陕西烟叶主要产区商洛市洛南县的云烟99(B2F)为供试材料,运用液相色谱-质谱(LC-MS)联用技术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研究酶制剂不同喷施... 为明确初烤阶段(变黄期)外源酶制剂不同喷施方式下烤后烟叶中挥发性代谢物的差异变化规律,本试验以陕西烟叶主要产区商洛市洛南县的云烟99(B2F)为供试材料,运用液相色谱-质谱(LC-MS)联用技术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研究酶制剂不同喷施方式(LN和LN-A)和对照(LN-CK)烟叶中挥发性代谢物的差异。结果表明,外源酶制剂喷施方式对烟叶中挥发性代谢物的相对含量产生显著影响,从各样品烟叶中共检测出578种挥发性代谢物,其数量由多到少依次为萜类(99种)、酯类(91种)、杂环化合物(88种)、烃类(63种)、酮类(52种)、醛类(42种)、有机酸(21种)等。PCA和OPLS-DA分析结果显示,LN-CK与LN、LN-CK与LN-A、LN与LN-A之间的代谢物表现出良好分离,分别存在177、121种和175种显著差异代谢物,其中,LN与LN-CK相比,上升的有142种,下降的有35种;LN-A与对照相比,上升的有71种,下降的有50种;LN-A与LN相比有56种上升,119种下降。基于样本间的S-Plot图和火山图,从LN-CK与LN、LN-CK与LN-A、LN与LN-A三组各筛选出20个相对含量差异显著的挥发性物质成分,可用于比较两种酶制剂喷施方式的不同效应,可为外源酶制剂喷施方式的选择提供技术支撑。总起来看,LN这种外源酶制剂喷施方式能更好地正向影响挥发性代谢物种类进而提升烟叶香气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外源制剂 喷施方式 代谢组学 挥发性代谢物 差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刍动物酶制剂的应用及体外评定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书然 张铁鹰 +1 位作者 陈志伟 敖长金 《饲料工业》 2008年第14期12-16,共5页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外源酶可以增加反刍动物饲料消化率,应用外源酶制剂可以作为提高反刍动物饲料利用率和生产性能的手段和方法(Beauchemin等,2003)。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对反刍动物酶制剂的研究逐渐展开.研究的重点主要是在日...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外源酶可以增加反刍动物饲料消化率,应用外源酶制剂可以作为提高反刍动物饲料利用率和生产性能的手段和方法(Beauchemin等,2003)。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对反刍动物酶制剂的研究逐渐展开.研究的重点主要是在日粮中添加酶制剂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及血液指标等的影响.包括酶的种类、酶的添加量、添加方式等方面。由于奶牛具有复杂的消化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制剂 反刍动物 应用 动物生产性能 体外 饲料消化率 饲料利用率 添加酶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刍动物饲料酶制剂作用模式及其技术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5
20
作者 冯定远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8,共8页
反刍动物瘤胃发酵与合成特性和饲料原料的复杂性,决定了外源酶制剂在反刍动物日粮中使用与一般单胃动物有根本差别,有必要建立反刍动物特异的饲料酶制剂技术体系,这是源于反刍动物酶制剂作用模式的特殊性,它包括外源酶对体内酶特别是瘤... 反刍动物瘤胃发酵与合成特性和饲料原料的复杂性,决定了外源酶制剂在反刍动物日粮中使用与一般单胃动物有根本差别,有必要建立反刍动物特异的饲料酶制剂技术体系,这是源于反刍动物酶制剂作用模式的特殊性,它包括外源酶对体内酶特别是瘤胃微生物酶的补充而降低高生产水平时瘤胃功能的压力、外源酶作用日粮成分产生原位益生元维持瘤胃微生态、多种形态酶制剂的集合解决复杂饲料原料消化、大体积粗饲料酶消化预处理结合精饲料酶制剂添加、过瘤胃技术让部分酶制剂在瘤胃后段肠道发挥功效等作用模式。反刍动物酶制剂技术体系包括4个解决方案:“集合酶技术”“酶菌同构技术”“粗料酶预处理与精料添加酶结合技术”“过瘤胃酶制剂技术”等,根据饲料原料和日粮特性、动物种类、生理状况、生产水平和环境条件等,技术体系方案可单独运用,或组合实施,在高产反刍动物特别是高产奶牛产奶前期有明显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刍动物 外源制剂 酶作用模式 技术体系 瘤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