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抗坏血酸预处理阻止香蕉吸芽外植体褐变的研究初报
被引量:
40
1
作者
何琼英
张东方
王润华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3期79-82,共4页
研究了抗坏血酸预处理对防止香蕉吸芽外植体褐变的可能性及其作用方式。结果表明:用抗坏血酸处理吸芽,能减轻外植体褐变,提高芽丛诱导率。验证了抗坏血酸对香蕉吸芽褐变抑制作用是通过对将多元酚氧化酶作用下形成的醌类物质,重新还...
研究了抗坏血酸预处理对防止香蕉吸芽外植体褐变的可能性及其作用方式。结果表明:用抗坏血酸处理吸芽,能减轻外植体褐变,提高芽丛诱导率。验证了抗坏血酸对香蕉吸芽褐变抑制作用是通过对将多元酚氧化酶作用下形成的醌类物质,重新还原为酚,因此是消耗性的。讨论了香蕉快繁中有关阻止褐变经验的生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抗坏血酸
外植体褐变
良种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蝴蝶兰叶片外植体褐变过程中PAL基因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
9
2
作者
许传俊
李红
李玲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0-54,共5页
研究了蝴蝶兰(Phalaenopsis sp.)叶片外植体褐变过程中PAL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整个褐变过程中,外植体的PAL基因表达出现差异,离体培养第3天的表达明显提高,一直到第8天还维持较高表达水平,以后随着外植体褐变的加重,PAL基因表...
研究了蝴蝶兰(Phalaenopsis sp.)叶片外植体褐变过程中PAL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整个褐变过程中,外植体的PAL基因表达出现差异,离体培养第3天的表达明显提高,一直到第8天还维持较高表达水平,以后随着外植体褐变的加重,PAL基因表达水平逐渐降低。与对照相比,在Fe盐浓度加倍为55.6 mg L-1培养基中培养的外植体PAL基因表达水平提高发生的时间比对照早,培养第2天就明显增强,随培养天数的延长,一直维持较高的表达水平;其PAL活性也高于对照,两种培养条件下,外植体总酚含量都随着其褐变加重而增加,说明PAL基因表达与蝴蝶兰外植体褐变过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兰
外植体褐变
苯丙氨酸解氨酶
半定量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植物组织培养中克服外植体褐变的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伟
程蕾洁
洪波
《河北农业科技》
2008年第8期55-56,共2页
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发生褐变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一问题经常成为影响外植体分化,甚至存活的主要因素,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克服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褐变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影响外植体褐变的因素和解决方法进行了系...
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发生褐变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一问题经常成为影响外植体分化,甚至存活的主要因素,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克服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褐变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影响外植体褐变的因素和解决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分析,以期为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以及再生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组织培养
外植体褐变
培养过程
研究成果
快速繁殖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云桑组织培养中褐化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
24
4
作者
邱璐
陈善娜
+1 位作者
杨跃仙
杨燕萍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18-119,共2页
关键词
云桑
组织培养
外植体褐变
培养基硬度
BA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南甘薯主栽品种再生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
3
5
作者
孙言博
祝志欣
+2 位作者
黄婷
李思明
朱国鹏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4-251,共8页
本研究以海南甘薯主栽品种‘心香’、‘广薯87’、‘川山紫’、‘宁紫薯1号’、‘薯绿一号’、‘高系14’和‘三角宁’为材料,从外植体的选择、不同消毒方案、培养基配方和防褐化剂筛选等方面进行研究,建立一套适合热带地区甘薯主栽品...
本研究以海南甘薯主栽品种‘心香’、‘广薯87’、‘川山紫’、‘宁紫薯1号’、‘薯绿一号’、‘高系14’和‘三角宁’为材料,从外植体的选择、不同消毒方案、培养基配方和防褐化剂筛选等方面进行研究,建立一套适合热带地区甘薯主栽品种的脱毒快繁优化再生体系。结果表明:侧芽增殖率与存活率最高;在不同的外植体消毒处理中,依次用75%酒精消毒60 s,2%NaClO消毒15 min,以及0.1%HgCl2消毒15 min的污染率最低;最佳的生根培养基配方为:MS+0.05 mg/L NAA+0.1 mg/L GA3;茎长生长最快的培养基配方为:MS+0.1 mg/L NAA+1 mg/L 6-BA+0.5 mg/L GA3;干重增长最快的培养基配方为:MS+0.1 mg/L NAA+1.5 mg/L 6-BA+0.5 mg/L GA3;在培养基中加入5~6 g/L硫代硫酸钠和1.25 g/L聚乙烯吡咯烷酮能有效地抑制外植体的褐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再生体系
培养基配方
外植体褐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香蕉试管苗的工厂化生产
被引量:
2
6
作者
熊兆宽
许绪恩
区晓慧
《福建热作科技》
1992年第3期24-30,共7页
本文扼要介绍了香蕉试管苗工厂化生产的设备的条件、工艺要求等,对培养基配制、选材、消毒、接种、增殖和移栽等问题作了叙述,并对生产中应注意的检疫、外植体褐变和污染的防止及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等问题谈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
香蕉
试管苗
工厂化生产
生产设备
生产工艺
检疫
外植体褐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抗坏血酸预处理阻止香蕉吸芽外植体褐变的研究初报
被引量:
40
1
作者
何琼英
张东方
王润华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系
出处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3期79-82,共4页
文摘
研究了抗坏血酸预处理对防止香蕉吸芽外植体褐变的可能性及其作用方式。结果表明:用抗坏血酸处理吸芽,能减轻外植体褐变,提高芽丛诱导率。验证了抗坏血酸对香蕉吸芽褐变抑制作用是通过对将多元酚氧化酶作用下形成的醌类物质,重新还原为酚,因此是消耗性的。讨论了香蕉快繁中有关阻止褐变经验的生理基础。
关键词
香蕉
抗坏血酸
外植体褐变
良种繁育
Keywords
banana
ascorbic acid
explant brown turning
分类号
S668.103.2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蝴蝶兰叶片外植体褐变过程中PAL基因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
9
2
作者
许传俊
李红
李玲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省植物发育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
出处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0-54,共5页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5B20901019)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5300272)资助
文摘
研究了蝴蝶兰(Phalaenopsis sp.)叶片外植体褐变过程中PAL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整个褐变过程中,外植体的PAL基因表达出现差异,离体培养第3天的表达明显提高,一直到第8天还维持较高表达水平,以后随着外植体褐变的加重,PAL基因表达水平逐渐降低。与对照相比,在Fe盐浓度加倍为55.6 mg L-1培养基中培养的外植体PAL基因表达水平提高发生的时间比对照早,培养第2天就明显增强,随培养天数的延长,一直维持较高的表达水平;其PAL活性也高于对照,两种培养条件下,外植体总酚含量都随着其褐变加重而增加,说明PAL基因表达与蝴蝶兰外植体褐变过程相关。
关键词
蝴蝶兰
外植体褐变
苯丙氨酸解氨酶
半定量RT-PCR
Keywords
Phalaenopsis sp.
Explant browning
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
Semi-quantitative RT-PCR
分类号
Q943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植物组织培养中克服外植体褐变的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伟
程蕾洁
洪波
机构
黑龙江东北林业大学
出处
《河北农业科技》
2008年第8期55-56,共2页
文摘
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发生褐变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一问题经常成为影响外植体分化,甚至存活的主要因素,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克服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褐变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影响外植体褐变的因素和解决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分析,以期为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以及再生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植物组织培养
外植体褐变
培养过程
研究成果
快速繁殖
国内外
分类号
Q943.1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桑组织培养中褐化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
24
4
作者
邱璐
陈善娜
杨跃仙
杨燕萍
机构
云南省楚雄农业学校
云南大学生物系
出处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18-119,共2页
基金
云南省农业厅资助
关键词
云桑
组织培养
外植体褐变
培养基硬度
BA浓度
分类号
Q943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南甘薯主栽品种再生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
3
5
作者
孙言博
祝志欣
黄婷
李思明
朱国鹏
机构
海南大学园艺学院
海南大学生命科学与药学院
出处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4-251,共8页
基金
海南省重点研发项目“海南甘薯主要病毒鉴定及主栽品种高效脱毒技术体系研究”(No.ZDYF2019030)。
文摘
本研究以海南甘薯主栽品种‘心香’、‘广薯87’、‘川山紫’、‘宁紫薯1号’、‘薯绿一号’、‘高系14’和‘三角宁’为材料,从外植体的选择、不同消毒方案、培养基配方和防褐化剂筛选等方面进行研究,建立一套适合热带地区甘薯主栽品种的脱毒快繁优化再生体系。结果表明:侧芽增殖率与存活率最高;在不同的外植体消毒处理中,依次用75%酒精消毒60 s,2%NaClO消毒15 min,以及0.1%HgCl2消毒15 min的污染率最低;最佳的生根培养基配方为:MS+0.05 mg/L NAA+0.1 mg/L GA3;茎长生长最快的培养基配方为:MS+0.1 mg/L NAA+1 mg/L 6-BA+0.5 mg/L GA3;干重增长最快的培养基配方为:MS+0.1 mg/L NAA+1.5 mg/L 6-BA+0.5 mg/L GA3;在培养基中加入5~6 g/L硫代硫酸钠和1.25 g/L聚乙烯吡咯烷酮能有效地抑制外植体的褐变。
关键词
甘薯
再生体系
培养基配方
外植体褐变
Keywords
sweet potato
regeneration system
medium formula
browning of explants
分类号
S53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香蕉试管苗的工厂化生产
被引量:
2
6
作者
熊兆宽
许绪恩
区晓慧
机构
广东省农垦热作农牧科技服务中
出处
《福建热作科技》
1992年第3期24-30,共7页
文摘
本文扼要介绍了香蕉试管苗工厂化生产的设备的条件、工艺要求等,对培养基配制、选材、消毒、接种、增殖和移栽等问题作了叙述,并对生产中应注意的检疫、外植体褐变和污染的防止及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等问题谈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
香蕉
试管苗
工厂化生产
生产设备
生产工艺
检疫
外植体褐变
分类号
S668.104.7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抗坏血酸预处理阻止香蕉吸芽外植体褐变的研究初报
何琼英
张东方
王润华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
4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蝴蝶兰叶片外植体褐变过程中PAL基因的表达变化
许传俊
李红
李玲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植物组织培养中克服外植体褐变的研究
张伟
程蕾洁
洪波
《河北农业科技》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云桑组织培养中褐化问题的研究
邱璐
陈善娜
杨跃仙
杨燕萍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0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海南甘薯主栽品种再生体系的优化
孙言博
祝志欣
黄婷
李思明
朱国鹏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香蕉试管苗的工厂化生产
熊兆宽
许绪恩
区晓慧
《福建热作科技》
199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