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苗龄、基因型和外植体类型对黄瓜离体器官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28
1
作者 杜胜利 魏惠军 +3 位作者 魏爱民 王艳飞 马德华 霍振荣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00年第4期1-5,共5页
研究了苗龄、基因型和外植体类型对黄瓜离体器官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水琼脂培养基上萌发的 4个黄瓜材料的种子 ,在萌芽后 1~ 4天时接种的子叶外植体出芽率及每外植体出芽数均较高 ,5天时明显降低 ,以 3~ 4天时最为合适。试验的1 ... 研究了苗龄、基因型和外植体类型对黄瓜离体器官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水琼脂培养基上萌发的 4个黄瓜材料的种子 ,在萌芽后 1~ 4天时接种的子叶外植体出芽率及每外植体出芽数均较高 ,5天时明显降低 ,以 3~ 4天时最为合适。试验的1 2个不同基因型黄瓜材料愈伤诱导率均较高 ,且均能出芽。出芽率可大致分为高 (≥70 % )、中 (40 %~ 70 % )、低 (≤ 40 % ) 3类 ,以 T5 5 ,M9,P1 7出芽率最高 ,分别为76 % ,71 %和 73% ;以 K5 5 ,S8,S9×Q2 2出芽率最低 ,分别为 2 5 % ,39% ,40 %。各材料中 T5 5 ,P1 7,P1 7×Q2 2每外植体出芽数最多 ,分别为 3.40 ,3.43,3.82个。长春密刺和 K6 6子叶、下胚轴、胚根和真叶等外植体的愈伤诱导率均较高 ,但只有子叶出芽率和每外植体出芽数较高 ,下胚轴明显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苗龄 基因型 外植体类型 离体器官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植体类型和培养基中激素浓度对香茶菜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刘芳 陶兴魁 +3 位作者 张爱民 滕井通 丁盼盼 薛建平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3-115,共3页
香茶菜〔Isodon amethystoides (Benth.)H.Hara〕为唇形科(Lamiaceae)香茶菜属〔Isodon (Schrader ex Benth.)Spach〕植湖北和广西等省(自治区),为安徽宿州著名的传统药食两用植物,以茎叶入药。
关键词 香茶菜 外植体类型 激素浓度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植体类型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对红金银花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文静 王鹏 李伟强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4391-4393,共3页
以红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var.chinensis)顶芽、当年生幼茎和叶片为试验材料,利用仿自然气候的培养条件,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了外植体类型和培养基中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植体类型... 以红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var.chinensis)顶芽、当年生幼茎和叶片为试验材料,利用仿自然气候的培养条件,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了外植体类型和培养基中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植体类型对红金银花组织培养的污染率及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均有影响,以顶芽为外植体时污染率低,愈伤组织诱导率高,为最佳外植体。优化后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KT、6-BA、α-NAA浓度分别为1.5、1.5、0.5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var chinensis) 外植体类型 植物生长调节剂 愈伤组织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植体类型及取材时期对花魔芋组织培养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杨芩 杨艳 +3 位作者 杨睿 初美静 雷敏 周德友 《现代园艺》 2016年第20期8-10,共3页
以花魔芋的顶芽、顶芽鳞片、侧芽、皮上芽孢、块茎作为外植体,研究不同类型外植体和不同取材时期对花魔芋组织培养效果的影响,以明确花魔芋组织培养的最佳外植体和取材时期。结果表明,不同外植体类型对魔芋组织培养效果有显著影响,顶芽... 以花魔芋的顶芽、顶芽鳞片、侧芽、皮上芽孢、块茎作为外植体,研究不同类型外植体和不同取材时期对花魔芋组织培养效果的影响,以明确花魔芋组织培养的最佳外植体和取材时期。结果表明,不同外植体类型对魔芋组织培养效果有显著影响,顶芽的诱导率和出芽率显著高于其他外植体,死亡率、褐化率与污染率均显著低于块茎与顶芽磷片,顶芽为花魔芋组织培养的最佳外植体。不同时期取材对花魔芋组织培养效果亦有显著的影响,冬季取材的顶芽与顶芽磷片的污染率和褐化率均显著低于其他时期,膨大率和诱导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取材时期,冬季为花魔芋组织培养最佳取材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组织培养 外植体类型 取材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植体类型及年龄对蓝靛果忍冬诱导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李黎 张悦 《林业科技》 2014年第4期14-15,共2页
研究外植体类型及外植体年龄对蓝靛果忍冬诱导分化的影响,比较不同外植体类型及外植体年龄分化率的差异,对外植体类型及外植体年龄进行筛选。结果表明:1年生茎尖可作为最佳外植体,分化率平均可达98.8%,外植体类型及外植体年龄均对蓝靛... 研究外植体类型及外植体年龄对蓝靛果忍冬诱导分化的影响,比较不同外植体类型及外植体年龄分化率的差异,对外植体类型及外植体年龄进行筛选。结果表明:1年生茎尖可作为最佳外植体,分化率平均可达98.8%,外植体类型及外植体年龄均对蓝靛果忍冬诱导分化均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靛果忍冬 外植体类型 外植体年龄 分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外植体类型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手参组培的影响
6
作者 彭克忠 刘燕云 +4 位作者 兰常军 刘韩 吴富雨 夏苗 伍杰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7期62-64,共3页
本研究以甘孜藏族自治州野生手参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外植体类型(茎尖、根尖、侧芽)和植物生长调节剂(2,4-D、6-BA、NAA)对手参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并检测愈伤组织中药用化学成分含量。结果表明,茎尖的愈伤组织诱导率高于根尖和侧芽,在M... 本研究以甘孜藏族自治州野生手参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外植体类型(茎尖、根尖、侧芽)和植物生长调节剂(2,4-D、6-BA、NAA)对手参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并检测愈伤组织中药用化学成分含量。结果表明,茎尖的愈伤组织诱导率高于根尖和侧芽,在MS+NAA 0.5 mg/L培养基中手参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59.5%),且单独添加生长素时愈伤组织诱导率高于组合添加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根尖的褐化率最高(100.0%),茎尖的褐化率最低(38.5%);附加NAA 0.5 mg/L的培养基诱导的愈伤组织天麻素和dactylorhin A含量均高于附加2,4-D 0.5 mg/L的培养基诱导的愈伤组织。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提高手参的品质,增强我国药用植物产业的竞争力,为后续商业化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参 组织培养 外植体类型 植物生长调节剂 愈伤组织 诱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大豆不同外植体遗传转化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翠 李喜焕 +2 位作者 常文锁 张春锋 张彩英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5-40,共6页
以MYB转录因子GmPHR1为目的基因,冀豆12、冀豆16和绥农14为转化受体,比较农杆菌介导大豆不同外植体的遗传转化技术,为大豆转基因育种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以茎尖转化系统的不定芽诱导率、植株再生率和转化效率最高,且对基因型的依赖... 以MYB转录因子GmPHR1为目的基因,冀豆12、冀豆16和绥农14为转化受体,比较农杆菌介导大豆不同外植体的遗传转化技术,为大豆转基因育种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以茎尖转化系统的不定芽诱导率、植株再生率和转化效率最高,且对基因型的依赖性最小,但由于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较差,因而存在一定程度的假阳性;其次,以胚尖转化系统的不定芽诱导率、植株再生率和转化效率较高,对基因型的依赖性较小,同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较强,因而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转化系统。而子叶节、下胚轴转化系统则表现出不定芽诱导率、植株再生率和转化效率均较低,且存在较强的基因型依赖性等不足。同时,利用上述4种转化系统,获得了3个供试大豆品种的转基因T1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农杆菌介导转化 外植体类型 转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属植物(Vitis L.)再生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8
作者 张文娥 王飞 潘学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10期191-196,共6页
 阐述了葡萄属植物再生系统的研究进展,论述和分析了影响葡萄属植物离体再生的主要因素,包括葡萄基因型、外植体类型、外植体生理状态、培养基类型、植物激素种类及浓度、培养方式、培养条件等,并对其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应用前景作...  阐述了葡萄属植物再生系统的研究进展,论述和分析了影响葡萄属植物离体再生的主要因素,包括葡萄基因型、外植体类型、外植体生理状态、培养基类型、植物激素种类及浓度、培养方式、培养条件等,并对其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应用前景作了简要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属植物 再生系统 葡萄基因型 外植体类型 生理状态 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红星苹果离体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9
9
作者 刘莉莉 蔡斌华 +2 位作者 刘丹 李玉玲 章镇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79-681,共3页
为了建立新红星苹果离体高效再生体系,以苹果品种新红星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基本培养基、激素质量浓度、外植体类型以及暗处理时间对其再生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外植体的最适基本培养基均为MS培养基;叶片的再生效果最好,其次为黄化茎段... 为了建立新红星苹果离体高效再生体系,以苹果品种新红星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基本培养基、激素质量浓度、外植体类型以及暗处理时间对其再生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外植体的最适基本培养基均为MS培养基;叶片的再生效果最好,其次为黄化茎段,茎段最差,最高再生频率分别为74.1%,51.9%,42.6%;叶片和茎段的最佳暗处理时间为3周,黄化茎段的最佳暗处理时间为2周。新红星苹果再生的最佳外植体为叶片,最佳培养基为MS+TDZ1.0mg/L+NAA0.3mg/L+蔗糖30g/L+琼脂6.0g/L,最佳暗处理时间为3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红星苹果 外植体类型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维生素E甲基转移酶基因转化花生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风珍 万勇善 王洪刚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1-64,68,共5页
采用携带γ-TMT和bar基因表达载体pGBVE的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菌 株GV3101对花生栽培品种鲁花11和丰花2号的成熟胚小叶片及胚生长点进行遗传转化。受体基因型及外 植体类型对转化效率影响很大,以鲁花11胚生长点的转化... 采用携带γ-TMT和bar基因表达载体pGBVE的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菌 株GV3101对花生栽培品种鲁花11和丰花2号的成熟胚小叶片及胚生长点进行遗传转化。受体基因型及外 植体类型对转化效率影响很大,以鲁花11胚生长点的转化率最高。试验获得14株PPT抗性苗,经PCR检测 证明,γ-TMT基因已整合在花生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BAR基因 外植体类型 成熟胚 栽培品种 根癌农杆菌 遗传转化 甲基转移酶 维生素E 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合的组织培养及在其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1
作者 董志渊 郑思乡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4年第2期64-68,共5页
对百合组织培养的进展状况及组织培养在百合育种中的应用作了综述。着重介绍了百合组织培养中所选用的外植体类型和一些组培材料的最佳分化、继代、生根培养基配方;从远缘杂交中通过胚培养获得杂交种,通过花药和未授粉子房培养获得单倍... 对百合组织培养的进展状况及组织培养在百合育种中的应用作了综述。着重介绍了百合组织培养中所选用的外植体类型和一些组培材料的最佳分化、继代、生根培养基配方;从远缘杂交中通过胚培养获得杂交种,通过花药和未授粉子房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离体条件下秋水仙素处理诱导产生多倍体百合。并论述了百合组织培养在其育种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组织培养 育种 杂交种 外植体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结球白菜离体培养再生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14
12
作者 陈敏敏 侯喜林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7-30,共4页
为了筛选较易再生的不结球白菜品种,为转基因工作建立良好的再生体系,以暑绿、苏州青、亮白叶和矮抗5号为材料,研究了基因型、外植体类型以及不同的激素配比对再生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中,暑绿的再生频率最高。不同外植体类型... 为了筛选较易再生的不结球白菜品种,为转基因工作建立良好的再生体系,以暑绿、苏州青、亮白叶和矮抗5号为材料,研究了基因型、外植体类型以及不同的激素配比对再生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中,暑绿的再生频率最高。不同外植体类型中,子叶-子叶柄再生频率最高。种子发芽培养基中添加苯基噻二唑基脲(TDZ)使幼苗生长健壮,利于外植体分化,不定芽分化率均在60.00%以上,子叶-子叶柄在培养基MN+0.5 mg.L-1TDZ+0.5 mg.L-1NAA+7.5 mg.L-1AgNO3中再生频率最高,达到80.00%,表明TDZ在诱导器官的发生中有较强的持续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 基因型 外植体类型 苯基噻二唑基脲(TDZ) 离体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苎麻体细胞植株再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潘昌立 李树川 李育君 《中国麻作》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6,共6页
本文介绍了苎麻叶愈伤、茎切段、离体叶片和下胚轴四种外植体类型的体细胞植株再生的试验结果。研究表明,影响诱导效果的因素包括基因型、外植体类型、外植体的取材部位和生理年龄、培养基组分以及培养温差等方面。基因型是不容随意改... 本文介绍了苎麻叶愈伤、茎切段、离体叶片和下胚轴四种外植体类型的体细胞植株再生的试验结果。研究表明,影响诱导效果的因素包括基因型、外植体类型、外植体的取材部位和生理年龄、培养基组分以及培养温差等方面。基因型是不容随意改变的,但研究的结果得出一条思路:选择适当的外植体类型,注意取材部位和控制适合的生理年龄、筛选与之相适应的最佳培养程序,采取昼夜变温培养.沿着这条思路走下去一定可以获得满意的诱导效果。将供试材料先培养成试管苗无性系,外植体直接取自试管苗,不受季节和气候的限制,不用消毒处理,是一种可取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基因型 外植体类型 培养基 脱分化 再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苎麻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及其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潘昌立 李树川 李育君 《中国麻作》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6,36,共7页
通过对苎麻不同基因型和外植体类型的再生植株进行观察与鉴定,分析了经过组织培养循环所创造的苎麻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具有频率高、类型多的特点,而其中超亲变异的出现,证明利用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进行苎麻品种改良是可行的,并据此提... 通过对苎麻不同基因型和外植体类型的再生植株进行观察与鉴定,分析了经过组织培养循环所创造的苎麻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具有频率高、类型多的特点,而其中超亲变异的出现,证明利用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进行苎麻品种改良是可行的,并据此提出建立苎麻生物技术育种新途径的总体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基因型 外植体类型 体细胞无性系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掌愈伤组织培养及不定芽分化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牛瑞鹤 周丽丽 +4 位作者 郑必平 王晶 闫俊芳 陈驰 谈建中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4期9914-9916,共3页
[目的]构建红掌愈伤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的技术体系.[方法]以红掌叶片和叶柄愈伤组织为继代培养的外植体材料,探讨红掌品种、外植体大小、激素条件对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的影响.[结果]红掌品种YNG1叶片愈伤组织的不定芽分化率最高,叶柄愈伤... [目的]构建红掌愈伤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的技术体系.[方法]以红掌叶片和叶柄愈伤组织为继代培养的外植体材料,探讨红掌品种、外植体大小、激素条件对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的影响.[结果]红掌品种YNG1叶片愈伤组织的不定芽分化率最高,叶柄愈伤组织的不定芽分化率则以品种YNG2最高,而品种YNG3和YNG5仅叶片愈伤组织能分化不定芽,叶柄愈伤组织均无分化;与细胞分裂素6-BA相比,向分化培养基中添加ZT与TDZ可促进叶片愈伤组织的增殖及不定芽分化;选取直径约1.0~1.5 cm的愈伤组织块进行继代培养,不定芽分化较多,同时可缩短不定芽分化时间.[结论]该研究为构建稳定高效的红掌组培快繁技术体系提供了新的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掌 愈伤组织培养 外植体类型 激素条件 不定芽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用大豆高效离体再生体系的优化
16
作者 张古文 丁桔 +3 位作者 徐盛春 陆新苗 胡齐赞 龚亚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9-83,共5页
为筛选较易再生的菜用大豆品种,为遗传转化建立良好的再生体系,以‘春丰早’、‘浙农6号’、‘浙农8号’、‘沪宁95-1’、‘辽鲜1号’和‘台湾75’为材料,研究外植体类型、激素配比、接种时间、接种方式以及基因型对再生频率的影响。结... 为筛选较易再生的菜用大豆品种,为遗传转化建立良好的再生体系,以‘春丰早’、‘浙农6号’、‘浙农8号’、‘沪宁95-1’、‘辽鲜1号’和‘台湾75’为材料,研究外植体类型、激素配比、接种时间、接种方式以及基因型对再生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外植体类型中,子叶—子叶柄的再生频率最高;B5培养基+1.0mg·L-1 TDZ+0.05 mg·L-1 NAA+5.0 mg·L-1 AgNO3为最佳培养基;种子发芽10 d为最佳接种时间;子叶—子叶柄垂直接种时再生频率较高;不同品种中,‘浙农8号’再生频率最高,达80.89%;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B5+0.5 mg·L-1 NA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用大豆 离体再生 外植体类型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马铃薯叶圆片植株再生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丹 宋云枝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2期139-142,共4页
以山东省广泛栽培的马铃薯品种为材料 ,对影响马铃薯叶圆片植株再生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 :在诱导分化培养基中附加 4mg/LAgNO3 可使鲁马一号叶圆片再生率由对照的 40 %提高到 81 % ,培养基中加入 0 2mg/L的ABA也能提高植... 以山东省广泛栽培的马铃薯品种为材料 ,对影响马铃薯叶圆片植株再生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 :在诱导分化培养基中附加 4mg/LAgNO3 可使鲁马一号叶圆片再生率由对照的 40 %提高到 81 % ,培养基中加入 0 2mg/L的ABA也能提高植株再生频率 ,但影响幅度不大 ,且高浓度ABA (>1mg/L)抑制再生。不同品种 (基因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株再生 马铃薯 ABA 苗龄 培养基 外植体类型 栽培 影响 因素 对照
全文增补中
低频再生黄瓜离体培养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富童 程智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1-87,共7页
【目的】优化低频再生黄瓜离体培养体系,为黄瓜遗传转化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奠定基础。【方法】以低频再生黄瓜种质Q24和L66为材料,分别以黄瓜的子叶、子叶节和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外植体类型对黄瓜再生频率的影响;在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质... 【目的】优化低频再生黄瓜离体培养体系,为黄瓜遗传转化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奠定基础。【方法】以低频再生黄瓜种质Q24和L66为材料,分别以黄瓜的子叶、子叶节和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外植体类型对黄瓜再生频率的影响;在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6-苄基腺嘌呤(6-BA)和脱落酸(ABA),研究激素配比对黄瓜再生频率的影响;将获得的黄瓜子叶节外植体置于1/2 MS培养基上预培养0,1,2,3和4 d,研究预培养处理对黄瓜再生频率的影响。【结果】不同基因型黄瓜再生频率差异显著,其中Q24整体上具有相对较高的再生频率,其子叶节再生频率为54.8%,下胚轴再生频率为50.0%;L66的再生频率相对较低,其子叶节再生频率为36.9%,下胚轴再生频率为16.7%。激素配比显著影响黄瓜子叶节外植体的再生频率,其中1.00 mg/L ABA+1.00 mg/L 6-BA对Q24子叶节不定芽的诱导效果最好,再生频率达到60.7%;2.00 mg/L ABA+1.00 mg/L 6-BA对L66子叶节不定芽的诱导效果最好,再生频率达到42.9%。预培养处理可显著提高L66子叶节的再生频率,经过1~3 d预培养,其再生频率逐渐增加并达到最高(32.1%),4 d后再生频率开始降低;Q24子叶节经3 d预培养再生频率达到最高,为27.4%,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结论】Q24子叶节外植体最适激素配比为1.00 mg/L ABA+1.00 mg/L 6-BA,经3 d预培养后其再生频率可达60.7%;L66子叶节外植体最适激素配比为2.00 mg/L ABA+1.00 mg/L 6-BA,经3 d预培养后再生频率可达4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离体培养 低频再生 外植体类型 植物激素 预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肉植物“麦秆22号”离体培养体系建立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思敏 李宜轩 +5 位作者 安子贤 宣雨彤 李丹 张天进 陈桂信 刘生财 《种子》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3-148,F0003,共7页
以多肉植物“麦秆2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外植体类型、激素配比对“麦秆22号”愈伤组织诱导及离体培养的影响,以实现对“麦秆22号”离体培养条件的优化,为建立工厂化育苗技术体系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以“麦秆22号”的叶片切片作为外植体... 以多肉植物“麦秆2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外植体类型、激素配比对“麦秆22号”愈伤组织诱导及离体培养的影响,以实现对“麦秆22号”离体培养条件的优化,为建立工厂化育苗技术体系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以“麦秆22号”的叶片切片作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效果最佳,茎切片作为外植体诱导不定芽效果最佳。愈伤组织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2.0 mg/L 6-BA+0.5 mg/L NAA+7%琼脂+30%蔗糖;不定芽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0.5 mg/L 6-BA+0.5 mg/L NAA+7%琼脂+30%蔗糖;生根最佳培养基为MS+0.2 mg/L 6-BA+0.1 mg/L NAA+7%琼脂+30%蔗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肉植物 外植体类型 激素配比 愈伤组织 离体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红星苹果离体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20
《中国果业信息》 2007年第12期49-50,共2页
据《果树学报》2007年第5期报道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的研究人员。为了建立新红星苹果离体高效再生体系,以苹果品种新红星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基本培养基、激素质量浓度、外植体类型以及暗处理时间对其再生频率的影响,以期获得适于新... 据《果树学报》2007年第5期报道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的研究人员。为了建立新红星苹果离体高效再生体系,以苹果品种新红星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基本培养基、激素质量浓度、外植体类型以及暗处理时间对其再生频率的影响,以期获得适于新红星外植体再生的最佳培养条件,为新红星的遗传转化创造条件。别为74.1%,51.9%,4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红星苹果 高效再生体系 离体 南京农业大学 最佳培养条件 基本培养基 外植体类型 外植体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