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外校管理
1
作者 毛玉兰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4-55,共2页
试论外校管理●毛玉兰外校管理是在经济改革大潮中出版界产生的一个新的课题,外校管理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图书的编校质量。在市场经济的外部环境里,出版社为了生存发展,必须保持一定的产出水平,因而发稿字数及出书品种都在增... 试论外校管理●毛玉兰外校管理是在经济改革大潮中出版界产生的一个新的课题,外校管理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图书的编校质量。在市场经济的外部环境里,出版社为了生存发展,必须保持一定的产出水平,因而发稿字数及出书品种都在增加。其结果,必然导致校对人员少与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校人员 对质量 专业 时间 量化管理 质量 对工作 对实践 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外校对管理刍议
2
作者 杨遵民 李进 《出版广角》 2003年第8期37-38,共2页
外校人员的数量、素质其实都不是太大的问题,目前最突出的问题在于如何加强外校的质量管理。不少出版社现在也有外校管理,不过多数只是外校稿件的发放;字数、校对费的核计,加上校对科(室)的抽查。由于对外校人员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不... 外校人员的数量、素质其实都不是太大的问题,目前最突出的问题在于如何加强外校的质量管理。不少出版社现在也有外校管理,不过多数只是外校稿件的发放;字数、校对费的核计,加上校对科(室)的抽查。由于对外校人员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不可避免地就会产生校对质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社 外校人员 对管理 考核机制 责任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外校队伍的管理
3
作者 万洪涛 《出版科学》 2003年第4期52-53,共2页
外校队伍是在专业校对日益萎缩的情况下出现的.据统计,大多数出版社专业校对力量均告不足,有些省的老出版社,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校对力量十分雄厚,但二十多年后的今天,老一代的成员均已退休,新鲜血液又补充不足,中青年加入后不久即转... 外校队伍是在专业校对日益萎缩的情况下出现的.据统计,大多数出版社专业校对力量均告不足,有些省的老出版社,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校对力量十分雄厚,但二十多年后的今天,老一代的成员均已退休,新鲜血液又补充不足,中青年加入后不久即转岗,留下来的寥寥无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工作 专业 出版事业 外校人员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是非之我见
4
作者 张利勇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45-147,共3页
在图书的出版过程中,校对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校对人员的基本职责就是消灭书稿在排版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一切错误(包括错别字,标点符号,外文字母的大写小写,正体斜体,黑体白体,数学公式中的上、下角,及版式方面的差错:如一本书章、节... 在图书的出版过程中,校对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校对人员的基本职责就是消灭书稿在排版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一切错误(包括错别字,标点符号,外文字母的大写小写,正体斜体,黑体白体,数学公式中的上、下角,及版式方面的差错:如一本书章、节标题的用字不统一,标题所占的行数不统一,一本书的整体版式不统一)。因此,校对人员为保证图书的校对质量,就必须逐字、逐行地将校样与原稿一一对照核对,辨别校样与原稿间的异同,找出相异之处,予以更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员 是非 异同 对工作 质量 原稿 对质量 基本职责 外校人员 图书出版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对工作横竖谈(二)
5
作者 陈鹰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2期44-45,共2页
校对工作横竖谈(二)本刊记者陈鹰Z、此对管理谈如何加强校对工作的管理,是全国首届校对工作研讨会讨论的重点之一。校对管理不仅仅是校对工作人员的事,而且应是出版单位领导同志特别重视的事。与会者提出的许多合理建议,值得出版... 校对工作横竖谈(二)本刊记者陈鹰Z、此对管理谈如何加强校对工作的管理,是全国首届校对工作研讨会讨论的重点之一。校对管理不仅仅是校对工作人员的事,而且应是出版单位领导同志特别重视的事。与会者提出的许多合理建议,值得出版社领导者和校对工作管理者认真思考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工作 人员 对质量 对管理 科学管理 图书编质量 考核制度 组织管理 外校人员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