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中生内隐、外显成就动机与学业拖延的关系 被引量:8
1
作者 李瑛 崔树军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59-365,共7页
采用内隐联想测验和问卷法探讨高中生内隐、外显成就动机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结果表明:(1)内隐、外显成就动机是相互独立的动机系统,但两者以显著的交互作用共同影响学业拖延;(2)不同动机组合的学生,拖延情况有显著差异:高内隐、高外显... 采用内隐联想测验和问卷法探讨高中生内隐、外显成就动机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结果表明:(1)内隐、外显成就动机是相互独立的动机系统,但两者以显著的交互作用共同影响学业拖延;(2)不同动机组合的学生,拖延情况有显著差异:高内隐、高外显组的拖延最少,高内隐、低外显组的拖延最多;(3)动机越不一致,拖延越严重,动机一致性能够减少拖延;(4)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在学习过程的补救和总结上有更多的拖延。因此,学生只有具备了高内隐、高外显的一致性动机,才会出现最少的拖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生 内隐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 学业拖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际/非人际情境下青少年外显与内隐的自我提升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肖岑 桑标 窦东徽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93-1307,共15页
采用结果相互依赖型任务,通过两项实验考查了人际与非人际比较情境下青少年的外显与内隐自我提升的特点及其发展。结果显示,在非人际比较情境中,以自利归因、选择性接受与反驳为代表的外显自我提升在青少年早期达到发展顶峰;在人际比较... 采用结果相互依赖型任务,通过两项实验考查了人际与非人际比较情境下青少年的外显与内隐自我提升的特点及其发展。结果显示,在非人际比较情境中,以自利归因、选择性接受与反驳为代表的外显自我提升在青少年早期达到发展顶峰;在人际比较情境中,青少年不会做出自利归因,他们对自贬归因者的评价更高也更希望与之交往;以生日数字偏好为代表的内隐自我提升在青少年早中晚期不存在年龄差异。由此推测,自我提升表现可能具有人际性和隐蔽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提升 与内隐动机 青少年发展 进化心理学 自利归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隐动机测量的新方法 被引量:8
3
作者 杜建政 李明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58-463,共6页
动机测量方法的探讨经历了初期对TAT及其评分方法的怀疑、争论和认同,到对内隐与外显动机系统的概念区分,又开始转向了对新的测量方法的尝试、验证和发展。早期的内隐动机测量以投射测验的“大三”内隐动机计分为主。多动机网格技术的出... 动机测量方法的探讨经历了初期对TAT及其评分方法的怀疑、争论和认同,到对内隐与外显动机系统的概念区分,又开始转向了对新的测量方法的尝试、验证和发展。早期的内隐动机测量以投射测验的“大三”内隐动机计分为主。多动机网格技术的出现,为同一构念下的内隐动机测量带来了新的活力。工作风格测验另辟蹊径,从行为表现入手,使测量结果更为可靠。内隐联想测验则引入了当前内隐社会认知的最新研究方法,实现了更为高效、便捷、精确的内隐动机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动机 外显动机 内隐测量 动机网格技术 内隐联想测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我决定视角的动机结构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建峰 皇甫桦彦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4-240,共7页
从自我决定的视角,探讨了内隐和外显成就动机的不一致性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的可能机制。分别以成就动机量表和内隐联想测验作为成就动机的外显和内隐测量方式,同时采用自我决定量表和总体幸福感指数量表对303名大学生进行了施测。结... 从自我决定的视角,探讨了内隐和外显成就动机的不一致性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的可能机制。分别以成就动机量表和内隐联想测验作为成就动机的外显和内隐测量方式,同时采用自我决定量表和总体幸福感指数量表对303名大学生进行了施测。结果表明:(1)大学生内隐成就动机和外显成就动机没有显著相关;(2)外显成就动机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内隐成就动机调节了外显成就动机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3)不一致性成就动机结构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负向预测,自我决定在不一致性成就动机结构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效应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动机 外显动机 动机不一致性 自我决定 主观幸福感 成就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