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引玉米种质对3种玉米叶斑病的抗性鉴定与评价 被引量:15
1
作者 董怀玉 薛玉梅 +2 位作者 王丽娟 刘可杰 徐秀德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7-170,共4页
2012-2013年,应用田间人工接种的方法对引进的165份国外玉米种质进行了玉米大斑病、灰斑病、弯孢菌叶斑病等3种病害同步抗性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引进的国外玉米种质对3种玉米叶斑病的抗性表现均存在差异,表现抗病的种质较少,大部分种... 2012-2013年,应用田间人工接种的方法对引进的165份国外玉米种质进行了玉米大斑病、灰斑病、弯孢菌叶斑病等3种病害同步抗性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引进的国外玉米种质对3种玉米叶斑病的抗性表现均存在差异,表现抗病的种质较少,大部分种质表现感病或高度感病;抗性种质均以中抗为主,表明国外玉米种质对3种叶斑病的抗病能力较低。筛选出一批单抗性种质和兼抗2种或3种叶斑病的多抗性种质37份,为抗病育种提供了重要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引玉米种质 大斑病 灰斑病 弯孢菌叶斑病 抗性鉴定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份外引玉米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模式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杨辉 景希强 +2 位作者 王亮 唐文明 赵成昊 《辽宁农业科学》 2011年第1期38-42,共5页
试验是采用6份外引玉米种质资源选育的自交系与国内5大类群的5个自交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并用超高优势值和超中优势值进行杂种优势分析,以明确这6份玉米自交系与所属的5大类群之间的杂优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自交系C-1、C-2、C-3与旅大... 试验是采用6份外引玉米种质资源选育的自交系与国内5大类群的5个自交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并用超高优势值和超中优势值进行杂种优势分析,以明确这6份玉米自交系与所属的5大类群之间的杂优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自交系C-1、C-2、C-3与旅大红骨类群、自交系C-1与Reid类群、自交系C-6与Lancaster和PN78599类群间在产量上有比较强的杂种优势,与这些类群杂交很容易出现高产组合,可以直接应用于实践,建立新的杂优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引玉米种质 自交系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份外引玉米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与应用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杨辉 景希强 +2 位作者 王亮 唐文明 白向丽 《辽宁农业科学》 2011年第2期23-26,共4页
从外引玉米种质资源中选育出6份玉米自交系(C-1、C-2、C-3、C-4、C-5和C-6),以代表国内5大类群的5个玉米自交系(昌7-2、丹340、郑58、Mo17和丹988)为测验种,按NC-Ⅱ遗传交配设计,组配出30份玉米杂交组合,对测交自交系进行了主要农艺性... 从外引玉米种质资源中选育出6份玉米自交系(C-1、C-2、C-3、C-4、C-5和C-6),以代表国内5大类群的5个玉米自交系(昌7-2、丹340、郑58、Mo17和丹988)为测验种,按NC-Ⅱ遗传交配设计,组配出30份玉米杂交组合,对测交自交系进行了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自交系C-1、C-2、C-6的综合农艺性状较好,在育种上有较好的利用价值;在产量性状方面,自交系C-1与丹340和郑58、C-2与丹988、C-6与昌7-2、Mo17和丹988有较强杂种优势,血缘关系较远,他们与这些类群的自交系容易形成高产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引玉米种质 自交系 配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