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中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1
1
作者 顾凌云 《浙江临床医学》 2010年第2期214-215,共2页
脑室出血(IVH)是指由非外伤因素导致颅内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脑室系统引起的综合征,约占自发性颅内出血的20%-60%,并发症多,致残、致死率高。脑室穿刺外引流术简单易行,安全有效,损伤小,并发症少,对各类型的脑室内出血均适用... 脑室出血(IVH)是指由非外伤因素导致颅内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脑室系统引起的综合征,约占自发性颅内出血的20%-60%,并发症多,致残、致死率高。脑室穿刺外引流术简单易行,安全有效,损伤小,并发症少,对各类型的脑室内出血均适用。2000年2月至2006年12月本科对78例脑室出血患者施行脑室外引流术,收到了较好效果,现就护理措施作一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外引流术 脑室出血 护理配合 脑室穿刺外引流术 自发性颅内出血 治疗 颅内血管破裂 脑室内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枕角穿刺脑室外引流术加大量尿激酶注入法治疗大量脑室出血68例
2
作者 曹学成 孙桂祥 王玉华 《中国民间疗法》 2009年第8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伤性脑室出血 脑室外引流术 枕角穿刺 治疗 注入法 尿激酶 脑室穿刺外引流术 高血压性脑室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穿刺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3
3
作者 张晓峰 零达尚 +1 位作者 张建国 何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6期77-80,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穿刺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近期疗效及远期预后,探讨微创术治疗本病的治疗方案。方法收集134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住院患者的出血量、GCS评分和出血部位等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案... 目的通过比较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穿刺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近期疗效及远期预后,探讨微创术治疗本病的治疗方案。方法收集134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住院患者的出血量、GCS评分和出血部位等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案分为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和穿刺外引流术,以第30天CSS评分为近期疗效,6个月GOS评分为预后指标。采用SPSS 10.0软件,分析不同出血量、GCS评分水平、不同出血部位的患者近期疗效和预后与治疗方案的关系。结果按出血部位分层,在外侧型和大量出血型中,两种治疗方式的近期疗效及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出血部位两种治疗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病情分层,GCS评分6~8分和GCS评分9~12分两种治疗方式的近期疗效及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CS评分13~15分,两种治疗方式近期疗效及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出血量分层比较,出血量<50 mL,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的近期疗效及预后均好于穿刺外引流术。出血量≥50 mL,近期疗效两种治疗方式无差异,但预后比较,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较血肿穿刺外引流术好。结论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治疗方式,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较穿刺外引流术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穿刺外引流术 高血压脑出血 基底节内囊区出血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12
4
作者 董津平 昂梅鲜 +1 位作者 李岚 朱凤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4期51-52,共2页
目的 了解单、双侧脑室外引流术的疗效差异并总结其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随机采用单或双侧脑室外引流方法治疗的 3 68例自发性脑室出血患者的疗效和护理特点 ,并将术后各时段血肿消失的例数、病后 3个月生活能力 (ADL)恢复等指... 目的 了解单、双侧脑室外引流术的疗效差异并总结其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随机采用单或双侧脑室外引流方法治疗的 3 68例自发性脑室出血患者的疗效和护理特点 ,并将术后各时段血肿消失的例数、病后 3个月生活能力 (ADL)恢复等指标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两组间各指标均有明显差异。结论 双侧脑室外引流术疗效明显优于单侧脑室外引流术。双侧脑室引流术后护理重点是注重更换体位时根据引流的速度调整高度 ,保证引流通畅 ,缩短引流时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外引流术 自发性脑室出血 疗效观察 护理 颅内血肿 脑积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外引流术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5
5
作者 段长虹 董建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8Z期71-72,共2页
我科自1999年1月-2006年1月共收治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92例,均行钻孔引流术,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头颅CT证实的硬膜下血肿92例,其中男性72例,女性20例;年龄60~80岁,平均68.3岁。
关键词 老年人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外引流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双孔钻孔外引流术治疗创伤性硬膜下积液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彦平 龙乾发 +2 位作者 樊欣鑫 贺中正 朱莽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489-492,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单侧双孔钻孔外引流术治疗颅脑损伤后硬膜下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共收入创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62例(男性35例,女性27例),其中,采用单侧双孔钻孔外引流术的患者为双孔组(n=33),采用单孔钻孔外引流术的患者为单孔组(n=29... 目的探讨应用单侧双孔钻孔外引流术治疗颅脑损伤后硬膜下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共收入创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62例(男性35例,女性27例),其中,采用单侧双孔钻孔外引流术的患者为双孔组(n=33),采用单孔钻孔外引流术的患者为单孔组(n=29)。所有患者出院后均随访3个月,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3个月随访发现,双孔组25例患者经治疗后积液消失,治愈率为75.8%;7例患者积液明显减少,好转率为21.2%;治疗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为97.0%。单孔组19例患者经治疗后积液消失,治愈率为65.5%;5例患者积液明显减少,好转率为17.2%;治疗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为82.7%。两组患者在治愈率、好转率以及治疗有效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复发率、癫痫发作、颅内出血、切口或颅内感染等方面,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孔钻孔外引流术,单侧双孔钻孔引流术各有优点,两种方法均可作为治疗创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下积液 单侧双孔钻孔外引流术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闭引流管在脑室外引流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韩冬梅 冯桂玲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2-112,共1页
关键词 脑室外引流术 引流 密闭 持续脑室引流 脑室内血肿 内置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侧脑室外引流术配合早期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效果及预后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蔡丹辉 江楠 李作士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24期82-85,共4页
目的观察双侧侧脑室外引流术配合早期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出血(IVH)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50例脑室出血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给予双侧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双侧侧脑室外引流术配合... 目的观察双侧侧脑室外引流术配合早期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出血(IVH)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50例脑室出血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给予双侧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双侧侧脑室外引流术配合早期腰大池引流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为(4.13±0.68)分,对照组GOS评分为(3.34±0.63)分;观察组GO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死率为0,对照组病死率为16.67%(4/24);观察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脑积水2例(7.69%),颅内感染2例(7.69%);对照组术后发生脑积水7例(29.17%),颅内感染3例(12.50%);观察组脑积水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颅内感染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侧脑室外引流术配合早期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效果更佳,且方法简便、损伤轻微,能够有效降低脑积水等并发症发生风险,安全性高,并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临床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出血 侧脑室外引流术 腰大池引流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室外引流术后并发颅内感染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王李刚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脑室外引流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05例经额脑室前角穿刺脑室外引流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排除年龄、性别、手术耗时等干扰因素的情况下:(1)置管时间>10 d者颅内感染率最高(16.0%),... 目的:探讨脑室外引流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05例经额脑室前角穿刺脑室外引流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排除年龄、性别、手术耗时等干扰因素的情况下:(1)置管时间>10 d者颅内感染率最高(16.0%),其次是≥7 d者(12.5%),<7 d者最低(10.0%)。(2)单侧外引流颅内感染率低于双侧外引流(10.5%/16.7%)。(3)引流管在原切口的颅内感染率最高(23.1%),距原切口3 cm-5 cm的感染率最低(9.5%)。(4)未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感染率最高(10.7%),术后3d鞘内注射感染率最低(4.5%)。结论脑室外引流术后并发颅内感染受影响因素众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观察和治疗,可有效避免或减少颅内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外引流术 颅内感染 置管时间 置管方式 引流管出口位置 预防性用药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脑室镜治疗脑室出血与单纯脑室穿刺外引流术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炳森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15期209-211,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脑室镜治疗脑室出血与单纯脑室穿刺外引流术的疗效比较情况。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结果实验组脑室出血患者意识转清... 目的探讨应用脑室镜治疗脑室出血与单纯脑室穿刺外引流术的疗效比较情况。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结果实验组脑室出血患者意识转清、血肿基本清除率和平均引流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脑室出血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脑室镜治疗脑室出血血肿清除率高,临床疗效明显,预后恢复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镜 脑室出血 单纯脑室穿刺外引流术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颅血肿清除术结合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小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华 阙思伟 +3 位作者 易竟 文江力 曾湖 郑涛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17期13-13,16,共2页
目的:探讨开颅血肿清除术结合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小脑出血的疗效。方法:收治小脑出血患者22例,均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结合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术后家属放弃治疗并签字出院3例;其余患者术后3个月ADL分级:Ⅰ级5例,Ⅱ级9... 目的:探讨开颅血肿清除术结合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小脑出血的疗效。方法:收治小脑出血患者22例,均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结合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术后家属放弃治疗并签字出院3例;其余患者术后3个月ADL分级:Ⅰ级5例,Ⅱ级9例,Ⅲ级4例,Ⅳ级1例。本组患者术后血肿清除率均>90%,无术后再出血和皮下积液,发生颅内感染1例。结论:开颅血肿清除术结合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小脑出血,能有效清除血肿,临床疗效确切,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颅血肿清除术 脑室外引流术 小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脑室外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2
作者 段勇刚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8期1444-1446,共3页
目的分析开颅血肿清除术(HE)联合脑室外引流术(EVD)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破入脑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3月漯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8例HICH破入脑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法分为联合组与EVD组,各34例。EVD组行E... 目的分析开颅血肿清除术(HE)联合脑室外引流术(EVD)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破入脑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3月漯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8例HICH破入脑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法分为联合组与EVD组,各34例。EVD组行EVD,联合组行开颅HE联合EVD。比较两组术后72 h再出血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美国国立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Rankin修订量表评分(mRS)、预后效果。结果术后72 h联合组再出血发生率5.88%(2/34)与EVD组14.71%(5/3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联合组NIHSS、mRS评分低于EV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联合组预后优于EVD组,预后良好率高于EV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颅HE联合EVD应用于HICH破入脑室患者中,术后72 h再出血发生率低,能有效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利于预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 开颅血肿清除术 脑室外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联合钻孔冲洗外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智洪 罗川东 +3 位作者 李伟 杨启荣 朱加水 郑念东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27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钻孔冲洗外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疗效。方法:2012年12月-2020年6月收治CSDH患者208例,按术后是否服用阿托伐他汀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钻孔冲洗外引流术,对照组单纯采用钻孔冲洗外引流...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钻孔冲洗外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疗效。方法:2012年12月-2020年6月收治CSDH患者208例,按术后是否服用阿托伐他汀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钻孔冲洗外引流术,对照组单纯采用钻孔冲洗外引流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钻孔冲洗外引流术在不降低治疗有效率的同时,可以降低CSDH患者术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钻孔冲洗外引流术 CSDH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大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术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贺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1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腰大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术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动脉瘤性SAH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所有患者全部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另予以腰大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术治... 目的探讨腰大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术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动脉瘤性SAH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所有患者全部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另予以腰大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中痊愈24例、显著进步9例、进步4例、无改善1例、恶化0例,总有效率为97.37%;对照组中痊愈17例、显著进步6例、进步9例、无改善5例、恶化1例,总有效率为84.21%;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脑血管痉挛7例、急性脑积水2例、慢性脑积水2例;对照组中脑血管痉挛19例、急性脑积水8例、慢性脑积水10例;观察组患者脑血管痉挛、急性脑积水、慢性脑积水发生率分别为18.42%、5.26%、5.26%,均低于对照组的50.00%、21.05%、26.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瘤性SAH患者采用腰大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术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头痛症状,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腰大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术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外引流术在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高颅压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莎 宋晓玲 《内科》 2014年第2期193-194,共2页
目的探讨外引流术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M)伴恶性高颅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例伴有恶性高颅压的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分别采用腰大池引流(5例)及侧脑室引流(4例)脑脊液,同时予常规联合抗隐球菌治疗,观察两种引流... 目的探讨外引流术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M)伴恶性高颅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例伴有恶性高颅压的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分别采用腰大池引流(5例)及侧脑室引流(4例)脑脊液,同时予常规联合抗隐球菌治疗,观察两种引流方式治疗后患者头颅CT、颅内压力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9例采用外引流术治疗的CM患者中,出现颅内继发感染2例,经抗生素治疗后感染均可控制;5例患者脑脊液蛋白降至800mg/L以下后行腹腔内引流术治疗,其余4例患者留置引流管2-12周。经外引流术后患者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症状均即刻减轻,9例患者经联合治疗后全部有效;随访1~2年,3例患者预后良好未见复发。结论持续外引流术可以有效减低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伴高颅压患者颅内压,改善临床症状,为抗真菌药物疗效的发挥赢得宝贵时间。持续腰大池外引流术操作简单,费用低,易被患者接受,可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侧脑室外引流术 腰大池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双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孔世奇 王振海 +1 位作者 何润之 张锐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6期189-191,共3页
目的 :探讨用双侧脑室置管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65例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采用双侧脑室置管外引流术进行治疗的过程及临床疗效。结果 :本组患者在... 目的 :探讨用双侧脑室置管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65例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采用双侧脑室置管外引流术进行治疗的过程及临床疗效。结果 :本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有10例患者死亡,占15.4%;有55例患者存活,占84.6%。对55例存活患者进行3-6个月的随访,并根据ADL巴氏评分表对其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其中有30例患者(占54.6%)的日常生活能力为"独立及轻度依赖",有18例(占32.7%)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为"中度依赖",有7例(占12.7%)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为"重度依赖及完全依赖"。结论 :对丘脑区血肿量小于30ml并出血破入脑室的患者单纯采用双侧脑室置管外引流术进行微创治疗能显著降低其死亡率及存活患者的致残率,提高其生存质量,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出血 脑室 外引流术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例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17
作者 侯俊玲 李晶微 刘伟娜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期147-148,共2页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并发症 护理 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脑室外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溶解术治疗脑室内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18
作者 宁同波 崔皓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8期168-169,共2页
目的探讨侧脑室外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溶解术治疗脑室内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重症脑出血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单纯侧脑室外引流术,观察组给予侧脑室外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溶解术。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 目的探讨侧脑室外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溶解术治疗脑室内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重症脑出血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单纯侧脑室外引流术,观察组给予侧脑室外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溶解术。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出血清除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侧脑室外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溶解术治疗脑室内出血效果优于单纯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内出血 侧脑室外引流术 尿激酶溶解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脊液外引流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进展
19
作者 张馨 胡小懿 龚磊磊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年第11期220-222,共3页
脑脊液外引流术是神经外科最常用手术之一,但其在发挥救治的同时,也存在一定风险。而对脑脊液外引流术患者实施相关护理很重要。为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本文就近年来脑脊液外引流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情况进行综述。
关键词 脑脊液外引流术 健康教育 引流 围手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压监测下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探讨
20
作者 张亮 付辉 +1 位作者 孙智宏 郑细良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3期92-93,共2页
目的:探讨用颅内压监测下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首都医科大学大兴医院收治的46例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23例/组)。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侧脑室外引流术进行治... 目的:探讨用颅内压监测下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首都医科大学大兴医院收治的46例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23例/组)。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侧脑室外引流术进行治疗,为研究组患者采用颅内压监测下侧脑室外引流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及再次发生脑出血的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预后的良好率(65.22%)高于对照组患者预后的良好率(34.78%),P<0.05;研究组患者中再次发生脑出血患者的占比(4.35%)与对照组患者中再次发生脑出血患者的占比(13.04%)相比,P>0.05。在治疗期间,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30.43%)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60.87%),P<0.05。结论:用颅内压监测下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丘脑出血破入脑室 颅内压监测 侧脑室外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