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确处理外延扩大再生产与内含扩大再生产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隽彦 杜家芳 《经济科学》 1983年第4期43-45,共3页
马克思关于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是一个非常严密而完整的理论体系。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进行了科学的概括,指出:"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的这些基本原理,比如关于社会生产之分为生产资料的生产与消费资料的生产的原理... 马克思关于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是一个非常严密而完整的理论体系。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进行了科学的概括,指出:"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的这些基本原理,比如关于社会生产之分为生产资料的生产与消费资料的生产的原理;关于在扩大再生产下生产资料的生产占优先地位的原理;关于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之间的比例关系的原理;关于剩余产品是积累的唯一源泉的原理;关于社会基金的形成和用途的原理;关于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源泉的原理——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的这一切基本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延扩大再生产 内含扩大生产 正确处理 马克思 生产理论 比例关系 社会资本生产 生产资料 劳动生产 生产与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延扩大再生产与经济效益
2
作者 王俊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122-126,共5页
按传统看法,外延扩大再生产只同经济发展速度“挂钩”,与经济效益无缘。本文试从社会经济生活出发,初步概括出外延扩大再生产的几方面经济效益情况,进而提出外延扩大再生产也具有经济效益属性,同时修正传统的两种类型扩大再生产的定义... 按传统看法,外延扩大再生产只同经济发展速度“挂钩”,与经济效益无缘。本文试从社会经济生活出发,初步概括出外延扩大再生产的几方面经济效益情况,进而提出外延扩大再生产也具有经济效益属性,同时修正传统的两种类型扩大再生产的定义。以求教于理论界各位同仁。一如果我们在谈论外延扩大再生产是否与经济效益有联系时,不是简单地根据现在划分两种类型扩大再生产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延扩大再生产 提高经济效益 两种类型 社会经济效益 生产效益 内涵扩大生产 提高效益 平均效益 基本建设投资 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含扩大再生产的区别
3
作者 赵文绪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8-13,共6页
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把扩大再生产区分为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含扩大再生产两个基本类型。从理论上正确地领会扩大再生产的这两种类型的区别,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沿着以内含扩大再生产为主的途径进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对于外... 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把扩大再生产区分为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含扩大再生产两个基本类型。从理论上正确地领会扩大再生产的这两种类型的区别,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沿着以内含扩大再生产为主的途径进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对于外延型和内含型扩大再生产的区别,目前在经济学界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本文打算就这个问题,谈些个人的粗浅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含扩大生产 社会生产 固定资本 外延扩大再生产 生产资本 内含型 流动资本 资本积累 生产规模 资本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折旧基金不能用于外延扩大再生产的异议
4
作者 罗彤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7年第2期58-61,共4页
目前,在折旧基金使用问题上流行的观点是:折旧基金属于补偿基金,只能用于保证简单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虽然也有部分同志认为,折旧基金在保证简单再生产的前提下,行有余力,亦可用于扩大再生产,但也仅限于内涵扩大再生产。现行财政制度也规... 目前,在折旧基金使用问题上流行的观点是:折旧基金属于补偿基金,只能用于保证简单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虽然也有部分同志认为,折旧基金在保证简单再生产的前提下,行有余力,亦可用于扩大再生产,但也仅限于内涵扩大再生产。现行财政制度也规定,国营企业折旧基金只能用于:一、机器设备的更新和建筑物的重建,二、用于对原有固定资产的技术改造;三、试制新产品;四、综合利用和处理“三废”措施;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旧基金 外延扩大再生产 简单生产 企业折旧基金 生产规模 机器设备 使用方式 内涵扩大生产 使用范围 零星固定资产购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区分内含与外延扩大再生产的定量分析
5
作者 王东京 《武汉金融》 1984年第10期26-28,共3页
马克思说:“生产场所扩大了,就是在外延上扩大,如果生产的效率提高了,就是在内含上扩大。”(《资本论》第2卷第192页)在理论抽象上作这种划分是不难把握的,然而,在现实经济工作中,这两种形式的扩大再生产却往往相互渗透着:第一,某些企... 马克思说:“生产场所扩大了,就是在外延上扩大,如果生产的效率提高了,就是在内含上扩大。”(《资本论》第2卷第192页)在理论抽象上作这种划分是不难把握的,然而,在现实经济工作中,这两种形式的扩大再生产却往往相互渗透着:第一,某些企业在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又有一定量的迁建、改建以及恢复工程。第二,某些企业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利用现有厂房搞配套设备和配套建筑,因而也就伴有一定量的土建工程。第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延扩大再生产 生产效率 土建工程 现有厂房 定量的 生产场所 恢复工程 劳动力数量 技术改造 能源消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延、内含扩大再生产与技术改造——学习《资本论》的一点体会
6
作者 孙志刚 《经济问题》 1983年第3期16-19,共4页
外延型和内含型扩大再生产的含义,似乎无可争议。但是,按照一些文章中流行的解释,却难以对技术改造实践中出现的某些问题,作出令人满意的回答。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文章中的提法可能曲解了马克思的原意。这些提法中,至少有两种意见值得... 外延型和内含型扩大再生产的含义,似乎无可争议。但是,按照一些文章中流行的解释,却难以对技术改造实践中出现的某些问题,作出令人满意的回答。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文章中的提法可能曲解了马克思的原意。这些提法中,至少有两种意见值得商榷。其一,把外延扩大再生产单纯理解为生产场所的扩大,把内含扩大再生产理解为是生产资料效率的提高,由此把新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含扩大生产 技术改造 《资本论》 外延扩大再生产 马克思 外延 内含型 生产资料 效率 生产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别外延和内含扩大再生产的意义——读《资本论》札记 被引量:1
7
作者 顾士明 顾志明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16-18,共3页
区别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含扩大再生产,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对我国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进行四个现代化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最近,有的文章中提出,由积累引起的扩大再生产只能是外延扩大再生产,由非积累引起的扩大再生产才是内含扩大再... 区别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含扩大再生产,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对我国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进行四个现代化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最近,有的文章中提出,由积累引起的扩大再生产只能是外延扩大再生产,由非积累引起的扩大再生产才是内含扩大再生产。这样划分是否恰当?很有讨论的必要。根据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再生产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扩大再生产又可分为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含扩大再生产。外延扩大再生产,主要是指追加投资、增加生产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含扩大生产 外延扩大再生产 生产要素 简单生产 生产理论 客观经济规律 生产规模 追加投资 国民经济 规模扩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大再生产的外延和内含同基本建设的关系——兼论“把国民经济转到以内含为主的扩大再生产轨道上来”
8
作者 安体富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2年第3期19-24,共6页
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含的扩大再生产是社会扩大再生产实现的两种类型、两种方式。目前,有些同志把外延的和内含的扩大再生产引到基本建设和挖、革、改的划分上来,认为,基本建设属于外延的扩大再生产,挖、革、改属于内含的扩大再生产。... 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含的扩大再生产是社会扩大再生产实现的两种类型、两种方式。目前,有些同志把外延的和内含的扩大再生产引到基本建设和挖、革、改的划分上来,认为,基本建设属于外延的扩大再生产,挖、革、改属于内含的扩大再生产。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因为这种区分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建设 国民经济 技术改造 外延扩大再生产 生产规模 内含扩大生产 简单生产 现有企业 生产资料 生产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延、内含扩大再生产与技术改造——学习《资本论》的一点体会
9
作者 孙志刚 《经济与管理研究》 1983年第6期11-13,共3页
外延型和内含型扩大再生产的含义,似乎无可争议。但是,按照一些文章中流行的解释,却难以对在技术改造实践中出现的某些问题,作出令人满意的回答。究其原因,查本求源,才使人发现一些文章中的提法可能曲解了马克思的原意。这些提法中,至... 外延型和内含型扩大再生产的含义,似乎无可争议。但是,按照一些文章中流行的解释,却难以对在技术改造实践中出现的某些问题,作出令人满意的回答。究其原因,查本求源,才使人发现一些文章中的提法可能曲解了马克思的原意。这些提法中,至少有两种意见值得商榷。其一,把外延扩大再生产单纯理解为生产场所的扩大。把内含扩大再生产理解为是生产资料效率的提高,由此把新建、改建和扩建都视为外延性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改造 内含扩大生产 《资本论》 马克思 外延扩大再生产 生产规模 生产场所 现有企业 规模扩大生产 资金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劳动力扩大再生产的两种类型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蓬 《人口与经济》 1983年第1期45-49,57,共6页
劳动力、即人的劳动能力,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能运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本文是从宏观角度来研究劳动力再生产问题的,因此所使用的劳动力概念在很多情况下特指社会劳动力。它是全社会每个劳动者平均的劳动能力与劳动力资源的乘积。 ... 劳动力、即人的劳动能力,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能运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本文是从宏观角度来研究劳动力再生产问题的,因此所使用的劳动力概念在很多情况下特指社会劳动力。它是全社会每个劳动者平均的劳动能力与劳动力资源的乘积。 和其它任何事物一样,劳动力也包含着量与质两个方面,因而也是量与质的统一体。“劳动力只是作为活的个体的能力而存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93页),所以这种个体就是劳动力天然的数量单位。即是说,劳动力的数量实际上也就是“活的个体”——劳动者的人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延扩大再生产 社会劳动力 劳动力生产 物质资料生产 劳动者 劳动力数量 消费资料 劳动能力 劳动力质量 物质资料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工业的发展应转向以内含为主的扩大再生产
11
作者 徐兴田 秦广生 《社会科学辑刊》 1983年第2期79-82,共4页
扩大再生产从以外延为主转向以内含为主对辽宁工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试就其必要性及途径谈几点看法。一、必要性首先,“一五”时期辽宁是国家建设的重点地区,基本建设投资较多,新建和扩建了一批大中型骨干企业。“一五”计划完成以... 扩大再生产从以外延为主转向以内含为主对辽宁工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试就其必要性及途径谈几点看法。一、必要性首先,“一五”时期辽宁是国家建设的重点地区,基本建设投资较多,新建和扩建了一批大中型骨干企业。“一五”计划完成以后,辽宁已初步建成了以冶金、机械为主,包括煤炭、电力、化工、建材等在内门类比较齐全的重工业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地区 基本建设投资 工业发展 技术水平 国民经济 外延扩大再生产 大中型 经济效益 上海工业 战略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含扩大再生产与我国经济建设
12
作者 肖端 《经济问题》 1983年第7期25-29,37,共6页
社会主义生产,是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的。扩大再生产,又依据其生产要素发生变化的形式不同,分为外延型扩大再生产和内含型扩大再生产。根据我国经济建设的实际情况,当前和今后的再生产形式。
关键词 内含扩大生产 经济建设 外延扩大再生产 生产要素 社会主义生产 内含型 外延 技术改造 实际情况 劳动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扩大再生产两种形式的探讨
13
作者 李小玉 《人文杂志》 1984年第4期55-57,共3页
社会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把再生产按其规模的不同,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又把扩大再生产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分为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含的扩大再生产。目前,学术界在如何区分这两种形式的... 社会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把再生产按其规模的不同,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又把扩大再生产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分为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含的扩大再生产。目前,学术界在如何区分这两种形式的扩大再生产和怎样认识“外延”、“内含”这两个概念的基本内涵等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的意见。现在我国经济发展要走提高经济效益的新路子,今后扩大再生产要以现有的几十万个企业为基础,主要依靠技术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延扩大再生产 外延扩大生产 生产场所 内含扩大生产 马克思 规模扩大生产 《资本论》 积累源泉 生产效率 固定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关于两种类型的扩大再生产与提高经济效益
14
作者 张明 《陕西财经学院学报》 1985年第1期64-67,51,共5页
建国三十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是举世瞩目的,但所走过的道路又几经曲折,深刻的教训之一,是没有弄清、也没有处理好加快生产发展速度和提高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其中,最突出的表现之一又是片面强调了扩大基本建设规模,忽视了经济... 建国三十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是举世瞩目的,但所走过的道路又几经曲折,深刻的教训之一,是没有弄清、也没有处理好加快生产发展速度和提高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其中,最突出的表现之一又是片面强调了扩大基本建设规模,忽视了经济效益。本文正是力求对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关系问题作一阐述。一、马克思关于两种类型扩大再生产的原理及其对提高经济效益的意义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是在深刻总结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它一方面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另一方面又阐明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高经济效益 外延扩大再生产 两种类型 马克思 内含扩大生产 社会主义建设 生产理论 正确处理 技术改造 生产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涵扩大再生产初探
15
作者 吴铁军 《经济经纬》 1985年第1期68-70,共3页
赵紫阳总理指出“中国这么大,光靠建设少数现代化的新厂是实现不了现代化的。”“今后搞经济建设,不能走老路,要走新路,不能把宝押在外延扩大上,主要应当靠内涵。”这就明确地提出了要把内涵的扩大再生产,作为今后相当一个时期经济建设... 赵紫阳总理指出“中国这么大,光靠建设少数现代化的新厂是实现不了现代化的。”“今后搞经济建设,不能走老路,要走新路,不能把宝押在外延扩大上,主要应当靠内涵。”这就明确地提出了要把内涵的扩大再生产,作为今后相当一个时期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因此,从理论的高度上对扩大再生产的两种类型(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内涵的扩大再生产)作出正确的划分,阐述它们特别是内涵的扩大再生产的本质特征,以及内涵的扩大再生产对我国经济建设的现实意义,无疑是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任务。传统的政治经济学观点认为,社会再生产区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延扩大再生产 内涵扩大生产 两种类型 经济建设 马克思 本质特征 资本论 现代化 技术改造 规模扩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选择扩大再生产的方式
16
作者 吴谷宝 《企业经济》 1988年第11期50-50,共1页
社会主义再生产是规模扩大的再生产。从实现扩大再生产的方式来看,有两种扩大再生产的类型,一种是外延扩大再生产,一种是内含扩大再生产。外延扩大再生产是以向生产的广度扩大为特征的再生产,所以又称之为“粗放式”的扩大再生产。而内... 社会主义再生产是规模扩大的再生产。从实现扩大再生产的方式来看,有两种扩大再生产的类型,一种是外延扩大再生产,一种是内含扩大再生产。外延扩大再生产是以向生产的广度扩大为特征的再生产,所以又称之为“粗放式”的扩大再生产。而内含扩大再生产是以向生产的深度发展,实行“集约化”生产为特征的再生产,所以又称之为“集约式”的扩大再生产。我国现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技术虽然比较落后,但在不断进步;国民经济物质技术基础虽然不雄厚,但具有一定的规模;我国人口多,但工业人口比重小,素质也不高。面对这种国情,要扩大再生产,应采取哪种方式最合适呢? 生产投入是以产出效率为目标的。一个经济系统的效率如何,可观察其在多大程度上把可利用资源投入了生产过程,又还有多大比例的可利用资源闲置在生产过程之外。匈牙利著名经济学家科尔奈曾对劳动力资源与扩大再生产的方式作过这样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延扩大再生产 内含扩大生产 经济系统 物质技术基础 可利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规模扩大 劳动力资源 深度发展 生产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内含扩大再生产的理论在农业生产上的运用
17
作者 孙奇珍 《求实》 1982年第2期12-13,共2页
马克思把社会再生产划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两种不同的规模,又把扩大再生产划分为外延的和内含的两种类型。马克思说:“如果生产场所扩大了,就是在外延上扩大;如果生产资料的效率提高了,就是在内含上扩大。这种规模扩大的再生产,... 马克思把社会再生产划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两种不同的规模,又把扩大再生产划分为外延的和内含的两种类型。马克思说:“如果生产场所扩大了,就是在外延上扩大;如果生产资料的效率提高了,就是在内含上扩大。这种规模扩大的再生产,不是由积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引起的,而是由从固定资本的本体分出来、以货币形式和它分离的价值再转化为追加的或效率更大的同一种固定资本而引起的。”由此可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含扩大生产 农业生产 规模扩大生产 劳动日 固定资本 生产资料 马克思 简单生产 生产场所 外延扩大再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扩大再生产类型的选择
18
作者 膝品文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1-7,共7页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把扩大再生产划分为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含的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马克思关于扩大再生产类型的分析,不仅对研究全国扩大再生产类型的选择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研究少数民族地区扩大再生产类型的选择同样有普遍...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把扩大再生产划分为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含的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马克思关于扩大再生产类型的分析,不仅对研究全国扩大再生产类型的选择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研究少数民族地区扩大再生产类型的选择同样有普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 生产资料 基本建设 内含型 劳动生产 主要形式 外延扩大再生产 技术改造 固定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以内含为主的扩大再生产道路势在必行
19
作者 陈海清 《学术论坛》 1981年第6期45-47,共3页
社会主义是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的。马克思把社会扩大再生产划分为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含的扩大再生产两种形式。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和正确运用这两种形式,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 社会主义是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的。马克思把社会扩大再生产划分为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含的扩大再生产两种形式。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和正确运用这两种形式,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不久前,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把我国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逐步地由以外延为主转向以内含为主,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方针上的一个重大转变,势在必行。认真实行这个转变,将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上一条稳步前进的健康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确运用 技术改造 战略意义 外延扩大再生产 现有企业 更新改造 专业化协作 国务院 社会主义建设 生产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大再生产两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学习马克思《资本论》的体会
20
作者 马敬祺 《江淮论坛》 1984年第1期99-104,共6页
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含扩大再生产的关系,是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中,正确认识两者的相互关系,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不揣浅陋,拟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肤浅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 相互关系 马克思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内含扩大生产 外延扩大再生产 生产理论 重要问题 重要意义 《资本论》 生产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