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涵外延传承”视角下的双关 被引量:11
1
作者 廖巧云 涂志成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16,共5页
"一音/形二用"是"双关"话语的突出特点。双关话语的生成过程是:语言使用者首先对拟表双关的语词的外延与内涵进行类层级结构分析,然后根据语境需要,选择拟关涉的同层类属单体,再通过联想,将一类属单体自身的主要属... "一音/形二用"是"双关"话语的突出特点。双关话语的生成过程是:语言使用者首先对拟表双关的语词的外延与内涵进行类层级结构分析,然后根据语境需要,选择拟关涉的同层类属单体,再通过联想,将一类属单体自身的主要属性"传"给另一拟关涉的类属单体,后者"承"接了前者的内涵属性,使后者既含有本身的内涵属性又含有另一类属单体的内涵属性,从而生成双关话语。双关话语的识解过程是:识解者首先对双关语词的内涵与外延进行类层级分析,从而得到一个该双关语词的类层级结构,然后根据语境选择出关涉的类属单体,最后达到对双关话语的完备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关话语 内涵外延传承 类层级结构 一音/形二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涵外延传承”视角下的“脑筋急转弯” 被引量:6
2
作者 廖巧云 邱晋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17,共5页
"脑筋急转弯"最显著的特点是刻意曲解。我们的基本论点是:"脑筋急转弯"的生成是在交际意向态度制约下,出题者故意留下能够引发刻意曲解的语言因素的产物;而"脑筋急转弯"的识解则是解答者在刻意曲解"... "脑筋急转弯"最显著的特点是刻意曲解。我们的基本论点是:"脑筋急转弯"的生成是在交际意向态度制约下,出题者故意留下能够引发刻意曲解的语言因素的产物;而"脑筋急转弯"的识解则是解答者在刻意曲解"谜面"之后,利用内涵外延的传承关系进行概念置换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筋急转弯 刻意曲解 内涵外延传承 类层级结构 概念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喻为什么可能——“转喻与逻辑”研究之二:“内涵外延传承”说对转喻的解释 被引量:75
3
作者 徐盛桓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期69-77,共9页
转喻是在表达中借一事物指代另一事物,而这两事物应具有部分-整体或在同一整体内部分-部分的关系。认知语言学将转喻所涉及的两事物的指代通常称作"映射"(mapping),本文将这种现象看作是这两事物间的内涵和外延的传承。这一... 转喻是在表达中借一事物指代另一事物,而这两事物应具有部分-整体或在同一整体内部分-部分的关系。认知语言学将转喻所涉及的两事物的指代通常称作"映射"(mapping),本文将这种现象看作是这两事物间的内涵和外延的传承。这一分析也许还可能扩展到对隐喻的映射作出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喻 类层级结构 内涵外延传承 可能世界语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喻与攀枝花地名 被引量:3
4
作者 唐国平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61-65,共5页
"外延内涵传承法"用于分析攀枝花地名时,其解释力度欠说服力。不过,可以从现实—认知—语言三个层面引入凸显程度、模因和情感因素等维度加以修正,从而增强"外延内涵传承法"的阐释力度。
关键词 转喻 外延内涵传承 攀枝花地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语动词概念隐喻的认知运作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彭玉海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7-95,共9页
动词概念隐喻认知运作主要涉及外延内涵传承、范畴错置、意象图式以及意象映射等方面内容,其中外延内涵传承参与概念蕴义特征的沟通和转换,范畴错置建立构式(命题)或其参项语义逻辑错合与消解,意象图式滤取、加载和存储隐喻运作中的动... 动词概念隐喻认知运作主要涉及外延内涵传承、范畴错置、意象图式以及意象映射等方面内容,其中外延内涵传承参与概念蕴义特征的沟通和转换,范畴错置建立构式(命题)或其参项语义逻辑错合与消解,意象图式滤取、加载和存储隐喻运作中的动作事件核心意涵,意象映射达成动作意象的心理桥接和跨域输传。它们相互协同,有序推动动词喻义衍变的认知隐喻进程:外延内涵传承、范畴错置侧重于动词概念隐喻的语义逻辑关系和语义识解的认知处理过程,反映概念隐喻的认知逻辑和心智意向性特点;意象图式、意象映射关注的则是动词概念隐喻的语义认知运作过程,为概念隐喻提供动作事象信息及概念范畴(概念域)语义互动的认知手段和路径。该研究有助于打破传统词汇隐喻的宏观描述局限性,增强其具象化表征的析因性、揭示性,进而从概念隐喻维度切实推进动词认知语义研究由现象学解释向语义认知运作分析的实质迈进,可为动词语义衍变、动词隐喻实质的历时考察和共时识解提供有力分析手段和可靠路径,对于深入挖掘概念隐喻在语义机制和人类语言概念系统中的认知融通性、构建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概念隐喻 认知运作 外延内涵传承 范畴错置 意象图式 意象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喻思维的逻辑观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何爱晶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100-104,共5页
从逻辑观的视觉对转喻的思维机制进行研究,是对徐盛桓的"内涵-外延传承说"理论的一种补充和发展。根据"内涵-外延传承说"抽象出一个"内涵-外延传承图",同时仿拟Pustejovsky在"事件结构理论"(Ev... 从逻辑观的视觉对转喻的思维机制进行研究,是对徐盛桓的"内涵-外延传承说"理论的一种补充和发展。根据"内涵-外延传承说"抽象出一个"内涵-外延传承图",同时仿拟Pustejovsky在"事件结构理论"(Event Structure Theory)中所提出的、用以分析概念结构的"本质结构"(qualias tructure),形成一个"转喻内涵结构图",随后将二者结合起来对转喻的思维机制进行新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喻思维 内涵-外延传承 逻辑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形论视域下脑筋急转弯解答研究
7
作者 邱晋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9-87,共9页
本研究在分形论视域下,提出脑筋急转弯解答的“题面-题解非线性转换模型(QANTM)”用于阐释脑筋急转弯解答的全过程。脑筋急转弯的解答过程是解答者在意向性主导下展开的题面向题解推导的非线性转换过程,即解答者在遭遇“花园路径”之后... 本研究在分形论视域下,提出脑筋急转弯解答的“题面-题解非线性转换模型(QANTM)”用于阐释脑筋急转弯解答的全过程。脑筋急转弯的解答过程是解答者在意向性主导下展开的题面向题解推导的非线性转换过程,即解答者在遭遇“花园路径”之后,重新推导,依靠曲解概念和题解的自相似性,运用内涵外延传承手段,将题面中的曲解概念通过一次或多次概念置换达至最终的题解,并再现交际意图的过程。其中,题面向题解的非线性转换是脑筋急转弯解答最核心的环节,曲解概念与题解之间的自相似性是其解答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筋急转弯 分形 自相似性 非线性转换 内涵外延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