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外差接收机通信干扰问题的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吴兴源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1-21,共11页
本文阐述了新式接收机在强射频干扰中接收微弱信号时,超外差通信原理内部的物理现象及其一般规律的数学描述。对接收机前端电路中的互调与交调、倒易混频、阻塞干扰的产生机理及其相互间的联系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各自相应的抑制方法... 本文阐述了新式接收机在强射频干扰中接收微弱信号时,超外差通信原理内部的物理现象及其一般规律的数学描述。对接收机前端电路中的互调与交调、倒易混频、阻塞干扰的产生机理及其相互间的联系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各自相应的抑制方法。文末介绍了接收机的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差接收机 抗干扰 混频器 非线性变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外差接收机附加接收通道抗干扰分析
2
作者 梁进波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05年第3期11-12,17,共3页
通过对超外差接收机附加接收通道的研究,给出了简化的超外差接收机附加接收通道模型,并利用MATLAB计算仿真工具对其进行仿真计算,利用其函数计算和可视化输出能力,给出了单端混频器的三阶以内的附加接收通道的接收灵敏度。此参数可以作... 通过对超外差接收机附加接收通道的研究,给出了简化的超外差接收机附加接收通道模型,并利用MATLAB计算仿真工具对其进行仿真计算,利用其函数计算和可视化输出能力,给出了单端混频器的三阶以内的附加接收通道的接收灵敏度。此参数可以作为设计接收机预选滤波器或进行电磁兼容设计时的重要参数。通过相同的方法可以给出其他阶数的附加通道,为接收机电磁兼容性设计提供重要的参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差接收机 接收通道 抗干扰分析 电磁兼容性设计 MATLAB 接收灵敏度 通道模型 仿真计算 仿真工具 输出能力 函数计算 可视化 混频器 滤波器 单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盲辨识补偿处理的宽带超外差接收机 被引量:3
3
作者 黄家露 马洪 +1 位作者 张华 金江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79-1190,共12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盲辨识补偿处理的新型宽带超外差接收机。在时域,分别提取接收前端输出信号的大信号成分(大功率频率分量)和小信号成分(主要包含非线性失真分量),并以大信号的非线性模型与小信号的残差平方和最小作为其非线性行为... 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盲辨识补偿处理的新型宽带超外差接收机。在时域,分别提取接收前端输出信号的大信号成分(大功率频率分量)和小信号成分(主要包含非线性失真分量),并以大信号的非线性模型与小信号的残差平方和最小作为其非线性行为模型参数的辨识准则,利用加权迭代改善算法实现模型参数的自适应提取和更新,最后在线实时地对接收机输出信号进行数字域后补偿处理。实测结果表明,在同时多信号接收的情况下,该非线性盲辨识补偿处理可将整机的无杂散失真动态范围提高超过20 dB,极大地提高了在强干扰存在时对微弱信号接收与检测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差接收机 盲辨识补偿 小信号提取 无杂散失真动态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相干长度及其对激光外差接收机的影响
4
作者 宋正方 《四川激光》 1983年第4期209-213,219,共6页
本文计算了水平光程和倾斜光程上的大气相于长度与外差接收效率。结果表明大气湍流对水平光程上的光学外差接收机的影响很大,而在斜程上湍流的影响要小得多。文中还给出了某些情况下的极限天顶角。最后简单讨论了激光外差接收机的最佳... 本文计算了水平光程和倾斜光程上的大气相于长度与外差接收效率。结果表明大气湍流对水平光程上的光学外差接收机的影响很大,而在斜程上湍流的影响要小得多。文中还给出了某些情况下的极限天顶角。最后简单讨论了激光外差接收机的最佳接收口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差接收机 大气相干长度 激光 接收效率 大气湍流 最佳接收 光程 天顶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超外差接收机的干扰技术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余强 毕大平 +1 位作者 贺彬 徐梁昊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56-59,共4页
超外差接收机具有频率分辨力高、灵敏度高、动态范围宽、测频范围大等特点,由于其结构相对简单,可靠性强,已经成为电子情报侦察中必备的测频接收机。通过对超外差接收机的测频原理进行推导建模,提出采用步进频率连续波和线性调频信号对... 超外差接收机具有频率分辨力高、灵敏度高、动态范围宽、测频范围大等特点,由于其结构相对简单,可靠性强,已经成为电子情报侦察中必备的测频接收机。通过对超外差接收机的测频原理进行推导建模,提出采用步进频率连续波和线性调频信号对其实施干扰,达到了保护己方雷达信号的目的,并通过仿真验证,对比了两种信号的干扰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差接收机 测频 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外差接收机的噪声系数 被引量:6
6
作者 黄川东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9-104,共6页
分别讨论了在理想假设和实际情况下超外差接收机的双边带噪声系数和单边带噪声系数,给出了单边带接收机的某些设计方案。
关键词 外差接收机 双边带 噪声系数 单边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差接收机波段展阔电路及其统调的外差振盪电路的设计
7
作者 吴伯修 《电信科学》 1958年第3期42-47,共6页
多波段的高級外差式接收机,为了簡化調諧手续,改善短波頻段的調諧密度,往往採用單一旋鈕控制的波段展闊电路及其統調的外差振盪电路。这二种电路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它們都牽涉到如何利用固定的串並联电容器,来縮短調諧电路的波段复盖... 多波段的高級外差式接收机,为了簡化調諧手续,改善短波頻段的調諧密度,往往採用單一旋鈕控制的波段展闊电路及其統調的外差振盪电路。这二种电路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它們都牽涉到如何利用固定的串並联电容器,来縮短調諧电路的波段复盖。这一类型电路的計算,一般是採用三点跟踪的方法,在計算时必須运用繁复的公式,既費时間又容易产生計算上的錯誤。为此作者在这里提出一种較簡單的計算方法,並进一步分析这种电路的性能及其設計的原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差接收机 外差接收机 段展 多波段 电容量 几何平均 电感量 放大管 三式 元件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通道甚高频超外差式接收机的设计 被引量:8
8
作者 钱梦园 杨国斌 +1 位作者 张援农 姜春华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4,10,共5页
针对甚高频天线阵信号的同时接收中存在信噪比差异过大以及信号质量不好等问题,设计一种通道差异小、噪声低、灵敏度高、动态范围大的多通道甚高频超外差式接收机。该设计采用高灵敏度和大动态范围的超外差式接收机结构,前级放大器采用... 针对甚高频天线阵信号的同时接收中存在信噪比差异过大以及信号质量不好等问题,设计一种通道差异小、噪声低、灵敏度高、动态范围大的多通道甚高频超外差式接收机。该设计采用高灵敏度和大动态范围的超外差式接收机结构,前级放大器采用低噪声、高增益的放大器来降低整个接收机的噪声系数,并选择合理的预选滤波器和中频滤波器抑制镜像频率的干扰,链路中还采用匹配网络调节通道增益,使各个通道间的增益差异在合理的范围内,中频放大器选择合理的1 dB压缩点放大器以保证接收机的动态范围足够大。该设计在经过测试后,各项接收指标均满足要求,可广泛应用于雷达、通信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差接收机 甚高频天线 滤波器选择 前级放大器 通道增益调节 匹配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数混频的低中频复采样数字接收机 被引量:5
9
作者 林华杰 史浩山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64-568,共5页
传统无线接收机大多为超外差接收机。超外差接收机的射频前端电路需要采用复杂的滤波器对镜像信号进行抑制 ,其中频正交变换所产生的虚假信号将降低接收机性能。文中给出了一种基于复数混频和数字复采样正交变换的低中频接收机结构 ,克... 传统无线接收机大多为超外差接收机。超外差接收机的射频前端电路需要采用复杂的滤波器对镜像信号进行抑制 ,其中频正交变换所产生的虚假信号将降低接收机性能。文中给出了一种基于复数混频和数字复采样正交变换的低中频接收机结构 ,克服了超外差接收机的缺点 ,更适合于人们对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差接收机 低中频接收机 复数混频 数字复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信对抗接收机建模与Simulink动态仿真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微露 丁亚飞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3-224,228,共3页
针对通信对抗系统中超外差接收机的建模仿真问题,以Matlab中的Simulink软件包作为工具建立基于Simulink仿真平台的超外差接收机的仿真模型,给出频率为5kHz的调幅信号的动态仿真实例,并得到各关健点的仿真波形图和频域图,实验结果证明了... 针对通信对抗系统中超外差接收机的建模仿真问题,以Matlab中的Simulink软件包作为工具建立基于Simulink仿真平台的超外差接收机的仿真模型,给出频率为5kHz的调幅信号的动态仿真实例,并得到各关健点的仿真波形图和频域图,实验结果证明了该建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差接收机 Simulink技术 动态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雷达接收机的特点分析 被引量:19
11
作者 朱祖德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4-86,共3页
根据雷达接收机的主要任务,提出了接收机实现的多种途径,通过对模拟接收系统的研究,及超外差式接收机、直接下变频接收机、镜频抑制接收机、数字零中频接收机等雷达接收机技术的分析对比,给出了多种雷达接收机的特点和使用前景。其中由... 根据雷达接收机的主要任务,提出了接收机实现的多种途径,通过对模拟接收系统的研究,及超外差式接收机、直接下变频接收机、镜频抑制接收机、数字零中频接收机等雷达接收机技术的分析对比,给出了多种雷达接收机的特点和使用前景。其中由于超外差接收机采用了两次变频的技术措施和本身独具的优点,是当前雷达接收机的主流模式,但是随着模数变换电路(ADC)的性能进一步提高,直接数字接收机技术的发展将会成为未来雷达接收机的一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接收机 外差接收机 数字接收机 模数变换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振相位噪声对接收机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李永波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62-565,共4页
针对工程中本振相位噪声对接收机的影响常难以估量的问题,提出利用等效相位白噪声谱密度进行评估的方法。通过分析相位噪声的产生及其对剩余误码率和动态范围的影响机理,仿真了不同相位噪声对误码率的影响程度。通过仿真结果可知:相位... 针对工程中本振相位噪声对接收机的影响常难以估量的问题,提出利用等效相位白噪声谱密度进行评估的方法。通过分析相位噪声的产生及其对剩余误码率和动态范围的影响机理,仿真了不同相位噪声对误码率的影响程度。通过仿真结果可知:相位噪声对接收机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工程中应针对不同的应用场合要求合理的相位噪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差接收机 相位噪声 本振 剩余误码率 动态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收机虚假响应讨论 被引量:5
13
作者 朱庆厚 《电讯技术》 2005年第5期100-103,共4页
本文首先指出了超外差接收机的固有缺点,即它有更多的虚假响应。然后讨论了虚假响应产生的原因,以及克服方法。最后指出对于宽开接收机而言,抑制或减少虚假响应是设计超外差接收机的重要任务之一。
关键词 外差接收机 宽开接收机 虚假响应 虚假接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灵敏度TD-LTE通信接收机设计 被引量:4
14
作者 凌云志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4-88,共5页
TD-LTE接入方式、可变大带宽等新技术的运用,对测试仪表接收端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特别是如何在大带宽下提高接收灵敏度成为设计重点和难点。基于本振馈通抵消技术,设计了一种高灵敏度TD-LTE通信接收机,降低了本振信号馈通,避免了本... TD-LTE接入方式、可变大带宽等新技术的运用,对测试仪表接收端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特别是如何在大带宽下提高接收灵敏度成为设计重点和难点。基于本振馈通抵消技术,设计了一种高灵敏度TD-LTE通信接收机,降低了本振信号馈通,避免了本振馈通引起的杂散、噪声等问题,从而提升了接收机的灵敏度和动态范围。对接收机的测试和理论对比表明,该接收机具有结构简单、易仿真、高指标等特点,可以推广到各种通信制式的测试设备、基站等产品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LTE通信 外差接收机 本振馈通抵消技术 射频输入动态范围 射频带宽 接收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外差式接收机前端
15
作者 Takeshi Hayasaka Mitsuo Noguchi +1 位作者 Kazuo Sakamoto 孙保和 《现代雷达》 1980年第5期105-108,共4页
引言用来改善外差式接收机前端噪声系数的低噪声砷化镓■效应放大器,当使其正反馈时就产生振荡。■效应放大器不仅放大输入信号,而且也产生本振信号,所以可以省去本地振荡器。因此,可以设计出一个成本低和功耗小的、适用于微波集成电路... 引言用来改善外差式接收机前端噪声系数的低噪声砷化镓■效应放大器,当使其正反馈时就产生振荡。■效应放大器不仅放大输入信号,而且也产生本振信号,所以可以省去本地振荡器。因此,可以设计出一个成本低和功耗小的、适用于微波集成电路外差式接收机用的前端。因为振荡器和放大器共用一只■效应放大器,故有相互调制存在,对噪声系数和传输特性会有影响。这个外差式接收机前端,由于使用了在正反馈环路中的混频器的饱和特性(这个环路对于本地信号的振荡是必要的),在■效应放大器的线性段能达到稳定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差接收机 放大器 电子设备 前端 限幅器 噪声系数 混频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信侦察测频接收机的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8
16
作者 罗佳 张文明 +1 位作者 陶华敏 陈志杰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940-2944,共5页
针对搜索式超外差接收机,建立了SIMULINK测频模型,重点分析了建模中的关键环节和仿真中的主要性能参数,将“低通等效”原理应用于搜索式超外差测频接收机的建模过程中,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仿真流程,详细讨论了已知信噪比和未知信噪比两... 针对搜索式超外差接收机,建立了SIMULINK测频模型,重点分析了建模中的关键环节和仿真中的主要性能参数,将“低通等效”原理应用于搜索式超外差测频接收机的建模过程中,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仿真流程,详细讨论了已知信噪比和未知信噪比两种情况下的检测门限确定方法,给出了基于SIMULINK仿真平台的仿真实例。对SIMULINK仿真模型中的每个模块均进行了详细说明,针对典型仿真结果进行了简要的测频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这种建模方法是正确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差接收机 测频 建模仿真 SIMULINK 恒虚警处理 截获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6B上的ECE外差接收系统
17
作者 张守银 曹永君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9-54,共6页
本文介绍了在HT-6B上使用的一套五道外差接收机系统,它用于该装置的ECE信号测量。该系统具有研究等离子体温度参数的时空演化能力,空间分辨可达0.5cm,时间分辨达50μs。它还具有沿装置小半径垂直中心弦方向观察EC... 本文介绍了在HT-6B上使用的一套五道外差接收机系统,它用于该装置的ECE信号测量。该系统具有研究等离子体温度参数的时空演化能力,空间分辨可达0.5cm,时间分辨达50μs。它还具有沿装置小半径垂直中心弦方向观察ECE信号的能力。因而,可以配合逐点扫描纵场,使系统具有频谱测量的性能,且可用于研究低杂波驱动等离子体中高能电子的性质及其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E测量 微波外差接收机 HT-6B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谐射频(TRF)接收机
18
作者 罗巧云(译) 《电讯技术》 2005年第6期67-67,共1页
自1924年以来,超外差接收机已经开始大规模生产,但由于成本原因,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取得成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其它诸如TRF接收机和再生接收机之类的简单接收机技术仍非常普遍。
关键词 外差接收机 20世纪30年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 射频 调谐 大规模生产 TR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差激光阵列探测中光学匹配的研究
19
作者 李洪滨 张鹏 +3 位作者 赵树民 南京达 王晓欧 尚铁梁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1996年第1期44-50,共7页
本文针对激光外差探测中,使用阵列探测器提高探测速度时必需解决的光学匹配问题,在推导出计算全息位相光栅的条纹分布函数的基础上,对研制及应用其实现光学匹配等内容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激光探测 外差接收机 全息光栅 相位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1M装置上的MSR系统的改进及中放研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曹建勇 徐德明 +3 位作者 丁玄同 唐立新 Alexey Sergeev Philip Ivanov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5-48,共4页
通过替换 2mm扫频外差接收机 (MSR)中老化的返波管 ,改进了MSR的高压电源和控制系统 ,研制了用于MSR的高增益、宽频带、低噪声中频放大器。给出了新返波管的频率输出、接收系统的频率响应、灵敏度的校准方法以及MSR调试、校准的结果 。
关键词 返波管 双温度法校淮 中频放大器 HL-1M装置 MSR系统 结构设计 扫频外差接收机 等离子体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