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眼中外层视网膜管状结构的OCT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
8
1
作者
陈秀丽
石德鹏
+1 位作者
徐海峰
应良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40-942,共3页
目的观察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患者的黄斑部外层视网膜管状结构(outer retinal tubulation,ORT)的OCT特征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390例(478眼)湿性AMD患者的黄斑...
目的观察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患者的黄斑部外层视网膜管状结构(outer retinal tubulation,ORT)的OCT特征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390例(478眼)湿性AMD患者的黄斑部OCT图像,对ORT的发生率、形态、大小、数量、位置及经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后的形态变化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478眼中有38眼黄斑部存在ORT,ORT发生率为7.95%;ORT主要存在于外层视网膜,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高反射环,其内呈低反射或点状高反射;ORT的长度为73~3230μm,高度为73~183μm,每张OCT图像可见1~4个ORT。38眼中15眼曾接受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治疗后2~4个月黄斑部视网膜水肿减轻或消失,大多数患者ORT大小、位置无明显变化,仅1眼ORT内高反射物质较治疗前减少。结论部分湿性AMD患者黄斑部可见ORT,这些结构不同于视网膜囊样水肿,抗新生血管药物治疗后结构变化不明显或无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外层视网膜管状结构
OCT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雷珠单抗和阿柏西普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外层视网膜管状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
16
2
作者
刘志南
管怀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52-955,共4页
目的分析雷珠单抗和阿柏西普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患者外层视网膜管状结构(outer retinal tubulation,ORT)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医院收治的110例(142眼)AM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
目的分析雷珠单抗和阿柏西普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患者外层视网膜管状结构(outer retinal tubulation,ORT)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医院收治的110例(142眼)AM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分为雷珠单抗组(65例82眼)与阿柏西普组(45例60眼),均完成术后2 a随访,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视力、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foveal thickness,CFT)及ORT的变化。结果基线、治疗后6个月两组治疗眼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12个月、24个月雷珠单抗组治疗眼数比例(86.59%、26.83%)均高于阿柏西普组(55.00%、0,均为P<0.05)。两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上升[雷珠单抗组:77.18±10.21、74.24±12.46、73.36±10.71;阿柏西普组:75.45±13.56、75.71±14.74、72.65±11.99],均高于同组治疗前[59.15±13.92、59.21±14.01](均为P<0.05),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CRT[雷珠单抗组:(345.22±30.71)μm、(340.37±41.05)μm、(341.67±42.02)μm;阿柏西普组:(346.87±29.68)μm、(341.65±42.65)μm、(343.41±40.87)μm]均较治疗前[(389.57±58.65)μm、(388.67±57.54)μm]降低(均为P<0.05),但组间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两组ORT(雷珠单抗组:34.15%、46.34%、60.98%;阿柏西普组:40.00%、60.00%、68.33%)均较基线上升(18.29%、23.33%),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湿性AMD患者ORT患病率随时间的推移增加,抗VEGF药物治疗可改善患者视力及黄斑形态,但无法抑制ORT进展,必须重视鉴别ORT与视网膜下液及水肿,减少过度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雷珠单抗
阿柏西普
外层视网膜管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眼中外层视网膜管状结构的OCT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
8
1
作者
陈秀丽
石德鹏
徐海峰
应良
机构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省眼科研究所青岛眼科医院
出处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40-942,共3页
基金
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保健项目(编号:2013BJYB27)~~
文摘
目的观察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患者的黄斑部外层视网膜管状结构(outer retinal tubulation,ORT)的OCT特征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390例(478眼)湿性AMD患者的黄斑部OCT图像,对ORT的发生率、形态、大小、数量、位置及经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后的形态变化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478眼中有38眼黄斑部存在ORT,ORT发生率为7.95%;ORT主要存在于外层视网膜,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高反射环,其内呈低反射或点状高反射;ORT的长度为73~3230μm,高度为73~183μm,每张OCT图像可见1~4个ORT。38眼中15眼曾接受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治疗后2~4个月黄斑部视网膜水肿减轻或消失,大多数患者ORT大小、位置无明显变化,仅1眼ORT内高反射物质较治疗前减少。结论部分湿性AMD患者黄斑部可见ORT,这些结构不同于视网膜囊样水肿,抗新生血管药物治疗后结构变化不明显或无变化。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外层视网膜管状结构
OCT检查
Keywords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outer retinal tabulations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分类号
R774.5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雷珠单抗和阿柏西普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外层视网膜管状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
16
2
作者
刘志南
管怀进
机构
南通大学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眼科
出处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52-955,共4页
文摘
目的分析雷珠单抗和阿柏西普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患者外层视网膜管状结构(outer retinal tubulation,ORT)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医院收治的110例(142眼)AM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分为雷珠单抗组(65例82眼)与阿柏西普组(45例60眼),均完成术后2 a随访,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视力、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foveal thickness,CFT)及ORT的变化。结果基线、治疗后6个月两组治疗眼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12个月、24个月雷珠单抗组治疗眼数比例(86.59%、26.83%)均高于阿柏西普组(55.00%、0,均为P<0.05)。两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上升[雷珠单抗组:77.18±10.21、74.24±12.46、73.36±10.71;阿柏西普组:75.45±13.56、75.71±14.74、72.65±11.99],均高于同组治疗前[59.15±13.92、59.21±14.01](均为P<0.05),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CRT[雷珠单抗组:(345.22±30.71)μm、(340.37±41.05)μm、(341.67±42.02)μm;阿柏西普组:(346.87±29.68)μm、(341.65±42.65)μm、(343.41±40.87)μm]均较治疗前[(389.57±58.65)μm、(388.67±57.54)μm]降低(均为P<0.05),但组间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两组ORT(雷珠单抗组:34.15%、46.34%、60.98%;阿柏西普组:40.00%、60.00%、68.33%)均较基线上升(18.29%、23.33%),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湿性AMD患者ORT患病率随时间的推移增加,抗VEGF药物治疗可改善患者视力及黄斑形态,但无法抑制ORT进展,必须重视鉴别ORT与视网膜下液及水肿,减少过度治疗。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雷珠单抗
阿柏西普
外层视网膜管状结构
Keywords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ranibizumab
aflibercept
outer retinal tubulation
分类号
R774.5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眼中外层视网膜管状结构的OCT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陈秀丽
石德鹏
徐海峰
应良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雷珠单抗和阿柏西普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外层视网膜管状结构的影响
刘志南
管怀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