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近代民族资本畸形发展原因探析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刘沂
-
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
-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3期102-106,共5页
-
文摘
民族资本的产生发展,顺应了时代要求,无疑对19世纪的中国迈向近代化起了促进作用。然而,根深蒂固的封建统治及其“重农抑商”的基本国策和社会传统,不仅不能为民族资本的生长准备必需的养料,而且极大地阻滞、妨碍了它的正常生长发育;民族资本最初栖身寄生的“官督商办”洋务企业,也没有为其生存提供预期的扶持和保护,帝固主义的在华资本及其企业,更是控制近代中国经济的主要命脉,残酷压制民族资本的发展。因此,中国近代民族资本在来自多方压力的夹缝里艰难求生,在危机四伏的处境中畸形发展。
-
关键词
近代史
民族资本发展
封建国策
洋务企业性质
外国在华资本
-
分类号
F129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一部颇具特色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 2
-
-
作者
张效英
-
出处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77-77,共1页
-
文摘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二卷《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本卷考察鸦片战争后到1920年外国在华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生产力的增长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两个指标,也是经济史研究的主要内容。因而,本书十分重视市场和商业的研究。
-
关键词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鸦片战争后
外国在华资本
经济史研究
旧民主主义
社会经济发展
官僚资本
两个指标
社会化
主要内容
-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外资政策的演变
- 3
-
-
作者
赵东苹
-
机构
山东工商学院社科部
-
出处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7-32,共6页
-
文摘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国在华资本的政策是灵活多变的。大革命时期是限制;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没收;抗战期间及全面内战爆发前对日本资本是没收,对英美资本表示欢迎与保护;解放战争前期基调是保护,但又限制,革命胜利前夕明朗化:没收与征用。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对外资不同的政策,主要是服务于当时的政治需要,当然也有经济上的考量。
-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外资政策
外国在华资本
限制
没收
-
分类号
D23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