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变化 被引量:15
1
作者 欧强 陈良 +1 位作者 孙洪清 唐徐英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77-278,共2页
探讨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变化情况。应用流式细胞法检测所有研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慢性乙肝、肝炎肝硬化和慢性重型乙肝组患者CD3+、CD4+百分率及CD4+/CD8+比值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所下降,且慢性重型乙肝组... 探讨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变化情况。应用流式细胞法检测所有研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慢性乙肝、肝炎肝硬化和慢性重型乙肝组患者CD3+、CD4+百分率及CD4+/CD8+比值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所下降,且慢性重型乙肝组患者CD4+百分率和CD4+/CD8+比值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各临床类型慢性HBV感染者NK细胞百分率均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慢性HBV感染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变化对判断病变程度、指导临床治疗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HbV) t淋巴细胞 nk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联合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对鉴别肺结核及支原体肺炎的价值
2
作者 欧洪菊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5-27,共3页
目的:评价细胞因子联合外周血T/B/NK淋巴细胞亚群(简称“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对于肺结核、支原体肺炎(MPP)患者的鉴别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间入院诊断的58例肺结核患者(肺结核组)、58例支原体肺炎患者(MPP组),同时选... 目的:评价细胞因子联合外周血T/B/NK淋巴细胞亚群(简称“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对于肺结核、支原体肺炎(MPP)患者的鉴别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间入院诊断的58例肺结核患者(肺结核组)、58例支原体肺炎患者(MPP组),同时选择58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均行细胞因子联合T/B/NK淋巴细胞亚群检测,通过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对比检测结果。结果:肺结核组的白介素-2(IL-2)、IL-4、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高于MPP组与对照组,IL-10、γ-干扰素(IFN-γ)水平低于MPP组与对照组;MPP组的IL-2、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MPP组的IL-4、IL-6、TNF-α、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肺结核组的各项淋巴细胞亚群绝对数均低于MPP组与对照组,MPP组的淋巴细胞亚群绝对数低于对照组(P<0.05)。肺结核组的CD19+水平均低于MPP组与对照组,肺结核组的CD19+水平低于MPP组(P<0.05)。三组间的其他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及支原体肺炎患者部分细胞因子水平有所增高,淋巴细胞亚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降低,这可能与患者的炎症状态及程度、病情变化、免疫功能等有关。同时,细胞因子联合T/B/NK淋巴细胞亚群检测能够有效鉴别肺结核与支原体肺炎,对根据指标水平的变化鉴别和评估疾病类型,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外周血t/b/nk淋巴细胞亚群 鉴别 肺结核 支原体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的基线数值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5
3
作者 李月雅 张翠翠 +2 位作者 魏熙胤 王心悦 李凯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04-210,共7页
目的:对比肺癌患者与健康者之间淋巴细胞亚群差异,评估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NK)之基线值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6年2月至2013年3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病例资料完整的肺癌患者105例,其中非小细胞肺癌(... 目的:对比肺癌患者与健康者之间淋巴细胞亚群差异,评估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NK)之基线值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6年2月至2013年3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病例资料完整的肺癌患者105例,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86例、小细胞肺癌(SCLC)19例,另选健康对照35例,对比接受治疗前肺癌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的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及NK细胞所占百分比,并回顾性分析86例NSCLC患者初治时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肺癌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NK细胞及CD4/CD8比值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1,P=0.007,P<0.001,P=0.025),而CD8+T细胞比例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3)。当CD8+T≥31.8%及CD4/CD8<1.28时NSCLC患者可以获得一个更长的OS(中位OS分别为36.2 m vs.20.0 m,P=0.010;30.8 m vs.20.0 m,P=0.035)。而CD3+T细胞、CD4+T细胞及NK细胞百分比对NSCLC患者预后无显著影响。结论:外周血CD8+T细胞基线水平较高的NSCLC患者生存较长,此基线水平可能对NSCLC患者预后有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淋巴细胞 nk细胞 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长期微波辐照对大鼠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马琼 杜丽 +6 位作者 崔玉芳 孙嵘 潘秀颉 董波 苏镇涛 周红梅 毛建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02-1305,共4页
目的观察慢性低剂量微波辐照对大鼠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探讨微波辐射致免疫组织损伤的效应和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按照微波辐照平均功率密度随机分为O(对照)、2.5、5、10mW/cm^24组,每天辐照6min,每周5d,... 目的观察慢性低剂量微波辐照对大鼠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探讨微波辐射致免疫组织损伤的效应和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按照微波辐照平均功率密度随机分为O(对照)、2.5、5、10mW/cm^24组,每天辐照6min,每周5d,连续辐照1个月,于辐照14d后以及连续辐照1个月后的1、30、60、180d活杀大鼠取材。采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进行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流式细胞仪检测胸腺组织中活性氧自由基(Ros)水平,以及大鼠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亚群和CD45RA^+B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①连续辐照结束后60d,外周血WBC在2.5mW/cm^2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O.05),在10mw/cm^2组明显降低(P〈0.01)。辐照后180d,各辐照组WBC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②连续辐照14d后,胸腺组织内ROS水平随辐照剂量增加而持续升高,呈较好的剂量-效应关系。辐照1个月结束后的60d,5mW/cm^2组RO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辐照1个月结束后的1-60d,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不明显,但辐照后180d,2.5mw/cm^2组CD3^+和CD4^+T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5mW/cm^2组CD8^+T细胞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各辐照组CD4^+/CD8^+比值虽然在辐照后180d出现升高趋势,但与对照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④辐照后60d,5mW/cm^2组外周血CD45RA^+B淋巴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O.01),而辐照后180d,各辐照组CD45RA^+B细胞却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P〈O.01)。结论大鼠经长期低剂量微波辐照后,免疫功能在早期改变不明显,晚期损伤较为明显,外周血WBC和CD45RA^+B淋巴细胞在辐照后180d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免疫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7
5
作者 张蔚 江山平 +3 位作者 吕志强 梁瑞韵 许晓矛 喻永鸿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3期115-116,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OPD)急性加重期外周血免疫学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对我院35例COPD 并急性加重期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急性加重获得控制一周时,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法测定其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OPD)急性加重期外周血免疫学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对我院35例COPD 并急性加重期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急性加重获得控制一周时,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法测定其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与 NK 细胞,与正常人对照。【结果】COPD 组治疗前 CD_3^+、CD_4^+、CD_4^+/CD_8^+低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 CD_3^+、CD_4^+仍低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 CD_4^+/CD_8^+则较治疗前有所上升(P<0.05)。COPD 组治疗前 NK 细胞较正常组下降(P<0.05),治疗后 NK 细胞与治疗前及正常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OPD 急性加重期时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及 NK 细胞降低,反映了细胞免疫紊乱状态,急性加重期控制后短期内外周血 T 淋巴细胞状况有改善,但仍处于失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t淋巴细胞 nk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年太极拳锻炼对人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2
6
作者 刘淑慧 张航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0-52,共3页
实验研究太极拳锻炼对人体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及 NK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 :多年太极拳锻炼组进行 2 5 min锻炼后表现为 CD3、CD4 细胞百分比升高 ,CD4 /CD8的比值升高而CD1 6 细胞百分比下降的现象 ;在安静状态下 ,多年太极拳锻炼组... 实验研究太极拳锻炼对人体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及 NK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 :多年太极拳锻炼组进行 2 5 min锻炼后表现为 CD3、CD4 细胞百分比升高 ,CD4 /CD8的比值升高而CD1 6 细胞百分比下降的现象 ;在安静状态下 ,多年太极拳锻炼组与非太极拳锻炼对照组相比较 ,表现为 CD3和 CD4 细胞百分比升高。CD8细胞虽然也升高 ,但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提示 ,进行多年太极拳锻炼身体 ,能够增强机体细胞免疫的调控能力 ,促进正向免疫系统的平衡 ,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 t淋巴细胞 细胞 nk细胞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藤黄霖对微波辐照大鼠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马琼 杜丽 +6 位作者 崔玉芳 蔡金玲 杨晓云 孙嵘 满其航 高月 毛建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1-234,共4页
目的观察藤黄霖对微波辐照大鼠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探讨其对微波诱发免疫损伤的防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辐照对照组(RAD组)、辐照+阳性药(安多霖)对照组(ADL组)和辐照+藤... 目的观察藤黄霖对微波辐照大鼠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探讨其对微波诱发免疫损伤的防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辐照对照组(RAD组)、辐照+阳性药(安多霖)对照组(ADL组)和辐照+藤黄霖组(THL组),每组20只。大鼠于辐照前7d开始灌胃给药,1次/d,连续给药7d后,用30mW/cm2微波源全身一次辐照15min。CON组行假辐照。于辐照后第7天(n=10)和第14天(n=10)活杀大鼠,检测外周血血象,CD3+、CD4+、CD8+T细胞亚群和CD45RA+B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微波辐照后第14天,RAD组外周血红细胞数明显低于CON、ADL和THL组(P<0.05),而后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辐照后第7天,RAD组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比例均明显低于CON组(P<0.05),至辐照后第14天仍未恢复到正常水平。辐照后第7天THL组和ADL组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比例均明显高于RAD组(P<0.05),至第14天CD3+、CD4+T细胞比例仍高于RAD组(P<0.05),而THL组和ADL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辐照后第7天,RAD组外周血CD4/CD8比值明显低于CON组及THL组(P<0.05),而CON、ADL、THL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辐照后第14天,各组外周血CD4/CD8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辐照后第7、14天,RAD组外周血CD45RA+B细胞明显低于CON组(P<0.05),而ADL组辐照后第7天,THL组辐照后第7、14天,外周血CD45RA+B细胞明显高于RAD组(P<0.05),与CO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微波辐照早期大鼠外周血T、B细胞减少,CD4/CD8比值下降,从而引起机体免疫功能受抑和免疫失衡,而中药藤黄霖能够提高微波辐照后大鼠外周血T、B淋巴细胞数量,改善CD4/CD8比值失衡状态,为微波辐照损伤防治药物的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辐照损伤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曲霉毒素B_1对雏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IL–2和IFN–γ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于正强 陈瑾 +3 位作者 彭西 方静 陈科杰 何杨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4-298,共5页
为探明黄曲霉毒素B1(AFB1)对雏鸡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将100只1日龄艾维茵健康公雏鸡随机分为4组,分别喂以基础日粮(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对照)和AFB1日粮(基础日粮中AFB1的添加量分别为0.15、0.3、0.6 mg/kg,分别记为AFB1Ⅰ、Ⅱ、Ⅲ组)... 为探明黄曲霉毒素B1(AFB1)对雏鸡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将100只1日龄艾维茵健康公雏鸡随机分为4组,分别喂以基础日粮(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对照)和AFB1日粮(基础日粮中AFB1的添加量分别为0.15、0.3、0.6 mg/kg,分别记为AFB1Ⅰ、Ⅱ、Ⅲ组),试验期21 d。以流式细胞术检测雏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雏鸡血清IL–2和IFN–γ含量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AFB1Ⅱ和AFB1Ⅲ组7、14和21日龄雏鸡外周血CD3+,CD3+CD4+和CD3+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下降明显(P<0.05或P<0.01),血清中IL–2和IFN–γ含量降低(P<0.05或P<0.01),AFB1Ⅰ组雏鸡14日龄的血清IL–2和7日龄的IFN–γ含量降低(P<0.05),表明摄食含黄曲霉毒素B1的日粮可导致雏鸡细胞免疫功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雏鸡 黄曲霉毒素b1 t淋巴细胞 IL–2 IFN–γ 流式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排斥反应受者血常规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特征性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罗帅宇 聂曼华 +7 位作者 宋磊 谢益欣 钟明达 谭书波 安荣 李潘 谭亮 谢续标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7-425,共9页
目的:排斥反应一直是限制移植肾存活的最重要因素。移植肾病理活检是排斥反应诊断的金标准,但因其局限性并不能作为常规监测手段。近来,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已成为评估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手段,然而其在肾移植领域的应用价值和策略有... 目的:排斥反应一直是限制移植肾存活的最重要因素。移植肾病理活检是排斥反应诊断的金标准,但因其局限性并不能作为常规监测手段。近来,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已成为评估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手段,然而其在肾移植领域的应用价值和策略有待探究;此外,常规检验参数的新开发利用也是探索肾移植疾病诊断策略和预测模型的重要手段。本研究旨在结合血常规,探究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T cell-mediated rejection,TCMR)和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ABMR)的相关性及其协助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至12月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54例肾移植受者的基本资料以及临床资料。根据排斥反应是否发生及其类型分为稳定组、TCMR组和ABMR组。比较3组的基本资料,并将TCMR组和ABMR组排斥反应治疗前的移植肾功能、血常规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数据与稳定组进行比较。结果:稳定组、TCMR组和ABMR组在免疫抑制维持方案、移植肾来源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ABMR组的肾移植术后时间显著长于稳定组(P<0.001)和TCMR组(P<0.05)。在移植肾功能方面,ABMR组的血肌酐值均高于稳定组和TCMR组(均P<0.01),并且TCMR组也高于稳定组(P<0.01);TCMR组和ABMR组的尿素氮均显著高于稳定组(均P<0.01),而TCMR组和ABMR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MR组和ABMR组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均低于稳定组(均P<0.01)。在血常规方面:ABMR组的血红蛋白、红细胞数和血小板数均低于稳定组(均P<0.05);TCMR组的中性粒细胞比例和数量均高于稳定组(均P<0.05),ABMR组的中性粒细胞比例高于稳定组(P<0.05);TCMR组的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和数量均低于稳定组和ABMR组(均P<0.05);TCMR组和ABMR组的嗜碱性粒细胞比例和数量、淋巴细胞比例和数量均低于稳定组(均P<0.05);稳定组、TCMR组和ABMR组的单核细胞比例和数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淋巴细胞亚群方面:TCMR组和ABMR组的CD45+细胞和T细胞数均低于稳定组(均P<0.05);TCMR组的CD4+T细胞数、NK细胞数和B细胞数均低于稳定组(均P<0.05);稳定组、TCMR组和ABMR组在T细胞比例、CD4+T细胞比例、CD8+T细胞比例和数量、CD4+/CD8+T细胞比值、NK细胞比例、B细胞比例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排斥反应的发生导致移植肾功能受损,同时会伴有肾移植受者血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部分指标的特征性变化。TCMR和ABMR发生时血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部分指标改变特点的不同可能有助于预测和诊断排斥反应以及二者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 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 血常规 外周血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酮莫特治疗对慢性鼻窦炎患者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以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刘业军 张承宏 +2 位作者 刘建设 董凯林 周绪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306-309,312,共5页
目的:探讨吡酮莫特治疗对慢性鼻窦炎者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以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和潜江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患者确诊的慢性鼻窦炎患者1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有无吡酮莫特治疗,分为实验... 目的:探讨吡酮莫特治疗对慢性鼻窦炎者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以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和潜江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患者确诊的慢性鼻窦炎患者1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有无吡酮莫特治疗,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检测两组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以及炎症因子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1个月、停药后6个月两组的CD3^+(%)、CD4^+(%)、CD4^+/CD8^+均明显增高,且实验组增高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00)。治疗后1个月、停药后6个月两组的CD8^+(%)明显降低,且实验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00)。治疗后1个月、停药后6个月两组的NK细胞活性明显增高,且实验组增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00)。治疗后1个月、停药后6个月两组的CRP、IL-6、IL-8均明显降低,且实验组治降低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00)。结论:吡酮莫特可以改善慢性鼻窦炎患者的免疫功能并发挥抗炎功能,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酮莫特 慢性鼻窦炎 t淋巴细胞 nk细胞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IFN-γ、IL-4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霞 许泼实 高丽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78-779,共2页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血清IFN-Γ IL-4 外周血 t淋巴细胞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亚群CD28表达和活化的改变 被引量:7
12
作者 冯海林 梁伊仁 张江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587-590,共4页
目的 :检测共刺激分子CD2 8在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亚群中的表达密度和细胞活化程度的变化 ,并探讨该变化与肺癌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 :用三色荧光直标流式细胞法分别检测 3 8例正常人与 4 2例肺癌患者中血T淋巴细胞亚群中CD2 8的... 目的 :检测共刺激分子CD2 8在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亚群中的表达密度和细胞活化程度的变化 ,并探讨该变化与肺癌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 :用三色荧光直标流式细胞法分别检测 3 8例正常人与 4 2例肺癌患者中血T淋巴细胞亚群中CD2 8的阳性率以及CD2 8+T淋巴细胞亚群活化率。结果 :与正常人相比 ,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CD3 +CD2 8+ ,CD4 +CD2 8+ ,CD8+CD2 8+淋巴细胞百分比均有下降 (P <0 0 5 )。淋巴细胞及其T亚群中的CD2 5 +CD2 8+ ,CD3 8+CD2 8+淋巴细胞百分比亦有所下降 ( P <0 0 5 ) ,但在不同临床分期的患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 P >0 0 5 )。结论 :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CD2 8表达密度及CD2 8+T细胞的活性均有降低 ,但下降幅度与临床分期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外周血t淋巴细胞 CD28 t淋巴细胞 免疫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 被引量:4
13
作者 尹光文 李冬芹 +3 位作者 何秋波 于建斌 贺付成 刘新郑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74-375,共2页
关键词 复发尖锐湿疣 外周血 t淋巴细胞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对肉仔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金晓 史彬林 +4 位作者 李慧英 方丽惠 张彩芬 郭晓宇 陈志刚 《饲料工业》 2008年第6期41-42,共2页
壳聚糖学名为(1,4)-2-氨基-2-脱氧-β-D葡萄糖,是甲壳素脱乙酰基的产物,属于天然来源的碱性多糖。已有研究表明,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作为饲料添加剂能改善动物生产性能,增强机体免疫能力,且具有无残留、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是近年来... 壳聚糖学名为(1,4)-2-氨基-2-脱氧-β-D葡萄糖,是甲壳素脱乙酰基的产物,属于天然来源的碱性多糖。已有研究表明,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作为饲料添加剂能改善动物生产性能,增强机体免疫能力,且具有无残留、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是近年来动物营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尽管壳聚糖不能为动物消化吸收(Gallaher等,2000),但一些研究结果表明,口服壳聚糖可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 壳聚糖 外周血 肉仔鸡 动物生产性能 体液免疫功能 细胞免疫功能 饲料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形虫感染孕鼠T淋巴细胞亚群在外周血及蜕膜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炳兰 王玲 王海琦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8-80,共3页
目的 探讨弓形虫感染孕鼠T淋巴细胞亚群在外周血及蜕膜的变化。方法 正常及弓形虫感染 (感染后 72h)孕鼠均于孕 1 8天 ,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外周血及蜕膜CD+ 4、CD+ 8T细胞百分率。结果  (1 )在外周血 ,T淋巴细胞的变化表现为CD+... 目的 探讨弓形虫感染孕鼠T淋巴细胞亚群在外周血及蜕膜的变化。方法 正常及弓形虫感染 (感染后 72h)孕鼠均于孕 1 8天 ,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外周血及蜕膜CD+ 4、CD+ 8T细胞百分率。结果  (1 )在外周血 ,T淋巴细胞的变化表现为CD+ 4T细胞增多 (P <0 0 1 ) ,CD+ 8T细胞几乎无改变 ,CD+ 4/CD+ 8细胞比值增大 (P <0 0 1 )。 (2 )在蜕膜 ,T淋巴细胞的变化表现为CD+ 4T细胞减少 (P <0 0 5) ,CD+ 8T细胞增多 (P <0 0 5) ,CD+ 4/CD+ 8细胞比值减小 (P <0 0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感染 孕鼠 t淋巴细胞 外周血 蜕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仪检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立利 苟三怀 +1 位作者 贾连顺 李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C001-C001,F003,共2页
应用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 15例急性 SCI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 CD3、CD4、CD8表达的变化 ,与正常人群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急性 SCI患者 T细胞 CD3、CD4和 CD4 / CD8比值显著低于正常组 (P<0 .0 1)。这表明急性脊髓损伤后机体T细... 应用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 15例急性 SCI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 CD3、CD4、CD8表达的变化 ,与正常人群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急性 SCI患者 T细胞 CD3、CD4和 CD4 / CD8比值显著低于正常组 (P<0 .0 1)。这表明急性脊髓损伤后机体T细胞免疫功能受到严重损伤 ,可能与脊髓损伤后机体易受感染状态有一定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脊髓损伤 流式细胞 检测 外周血 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结外恶性淋巴瘤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免疫指标测定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和钢 李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1期1153-1154,共2页
目的:检测原发性淋巴结外恶性淋巴瘤(primaryextranodallymphoma,PENL)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和免疫球蛋白(Ig)水平的变化。方法:分别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和免疫速率比浊法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和免疫球蛋白(Ig)以及补体C3、C4... 目的:检测原发性淋巴结外恶性淋巴瘤(primaryextranodallymphoma,PENL)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和免疫球蛋白(Ig)水平的变化。方法:分别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和免疫速率比浊法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和免疫球蛋白(Ig)以及补体C3、C4含量。结果:PENL组CD3+、CD4+和CD8+明显降低(P<0.01),原发性结性恶性淋巴瘤(结性组)CD4+/CD8+比值和NK细胞比较其他两组有显著意义(P<0.01);提示PENL组、结性组中CD3+、CD4+和NK细胞与IgA、IgG、C3比较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结论:结外恶性淋巴瘤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变,在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可以作为病情进展的免疫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 恶性淋巴 外周血 t淋巴细胞 免疫指标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付晓梅 杨清绪 +1 位作者 朱全胜 吴惠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6期471-472,共2页
目的 :观察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 ,并探讨其在糖尿病继发肺结核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 2 7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 ,31例糖尿病患者 ,34例肺结核患者及 2 5例正常人外周血CD+ 3 、CD+ 4... 目的 :观察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 ,并探讨其在糖尿病继发肺结核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 2 7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 ,31例糖尿病患者 ,34例肺结核患者及 2 5例正常人外周血CD+ 3 、CD+ 4和CD+ 8T淋巴细胞数量 ,并测定其空腹血糖。结果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及糖尿病患者外周血CD+ 3 T淋巴细胞明显低于健康人 (P <0 0 5 ) ,但CD+ 8T淋巴细胞则显著高于正常人 (P <0 0 1) ,而且CD+ 8T淋巴细胞与空腹血糖呈明显正相关关系 (P <0 0 5 )。结论 :C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肺结核 t淋巴细胞 外周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患者围术期血清SCC-Ag、D-D、MICA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孙楠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642-643,646,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围术期血清SCC-Ag、D-D、MICA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1年6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2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术前、术后1d及3d的血清SCC-Ag、D-D、MICA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围术期血清SCC-Ag、D-D、MICA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1年6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2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术前、术后1d及3d的血清SCC-Ag、D-D、MICA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食管癌患者术前、术后1d及3d的血清SCC-Ag、D-D、MICA呈现持续降低的趋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也呈现逐渐改善的状态,术前分别与术后1d及3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食管癌患者围术期血清SCC-Ag、D-D、MICA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呈现持续改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围术期 SCC-AG D-D MICA 外周血t淋巴细胞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监测在肾移植护理中的应用
20
作者 王庆华 朱秋霞 +2 位作者 曹丽晖 陶小琴 倪燕 《解放军护理杂志》 1996年第4期34-35,共2页
我院自1992年起,对尸体肾移植受者进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连续动态监测,以了解其变化与受者免疫状态之间的关系。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反映了机体的免疫状况,它对于移植肾排斥反应的诊断治疗,预防肾移植术后感染,防止并发症均有较显... 我院自1992年起,对尸体肾移植受者进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连续动态监测,以了解其变化与受者免疫状态之间的关系。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反映了机体的免疫状况,它对于移植肾排斥反应的诊断治疗,预防肾移植术后感染,防止并发症均有较显著的临床意义。通过观察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的变化,可提高对排斥反应的判断能力,更有助于观察病情,并针对患者所处的免疫状态,对患者实施有效的身心护理,以促进肾移植的人肾长期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 t淋巴细胞 肾移植 护理工作 动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