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9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孢地嗪增加老年细菌性肺炎患者外周血CD4/CD8和Th1/Th2细胞比例 被引量:24
1
作者 王滨 边瑞民 +2 位作者 魏传梅 孙绍伟 高培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28-531,共4页
目的探讨头孢地嗪对老年细菌性肺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CD8和Th1/Th2细胞比例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细菌性肺炎患者63例,以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采用头孢三嗪静脉滴注疗法,观察组32例采用头孢地嗪静脉滴注疗法治疗。分别于... 目的探讨头孢地嗪对老年细菌性肺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CD8和Th1/Th2细胞比例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细菌性肺炎患者63例,以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采用头孢三嗪静脉滴注疗法,观察组32例采用头孢地嗪静脉滴注疗法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以流式细胞仪测定CD4/CD8和Th1/Th2的细胞计数比;以ELISA试剂盒测定Th1细胞分泌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与Th2细胞分泌因子IL-4、IL-10的血清浓度。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4+细胞、Th1细胞比例增加,Th2细胞比例降低,CD4/CD8和Th1/Th2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血清IL-2、IFN-γ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IL-4、IL-10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头孢地嗪能够提高老年细菌性肺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纠正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CD8和Th1/Th2比例失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地嗪 老年 细菌性肺炎 cd4+/cd8+ TH1/TH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增强剂TMFN对犬外周血CD4/CD8比值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金扩世 夏志平 +2 位作者 金宁一 鲁会军 靳朝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4年第4期96-97,共2页
采用检测犬外周血 CD4和 CD8比值变化的方法 ,观察犬注射免疫增强剂 TMFN和犬疫苗后 ,不同组之间的 CD4和 CD8比值 ,以证明该免疫增强剂对犬免疫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 ,该免疫增强剂能够提高正常犬的细胞免疫水平 ,在犬注射疫苗的同时... 采用检测犬外周血 CD4和 CD8比值变化的方法 ,观察犬注射免疫增强剂 TMFN和犬疫苗后 ,不同组之间的 CD4和 CD8比值 ,以证明该免疫增强剂对犬免疫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 ,该免疫增强剂能够提高正常犬的细胞免疫水平 ,在犬注射疫苗的同时应用该免疫增强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增强剂 TMFN 外周血 cd4/cd8比值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CD4^(+)/CD8^(+)、D-二聚体水平与EB病毒感染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预后的关系探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雨佳 李欣 +1 位作者 宋德利 王辰璐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8-563,共6页
目的探究外周血CD4^(+)/CD8^(+)、D-二聚体(D-D)水平与EB病毒感染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EBV-HLH)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EBV-HLH患者90例设为观察组,同期另选取该院9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 目的探究外周血CD4^(+)/CD8^(+)、D-二聚体(D-D)水平与EB病毒感染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EBV-HLH)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EBV-HLH患者90例设为观察组,同期另选取该院9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CD4^(+)/CD8^(+)、D-D水平,分析EBV-HLH患者外周血CD4^(+)/CD8^(+)、D-D水平与EBV-DNA载量的相关性;比较外周血不同CD4^(+)/CD8^(+)、D-D水平EBV-HLH患者3个月内预后情况,评价外周血CD4^(+)/CD8^(+)、D-D水平对EBV-HLH死亡风险的影响,分析外周血CD4^(+)/CD8^(+)、D-D水平的交互关系。结果观察组外周血CD4^(+)/CD8^(+)低于对照组,D-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EBV-HLH患者外周血CD4^(+)/CD8^(+)与EBV-DNA载量呈负相关(P<0.05),D-D水平与EBV-DNA载量呈正相关(P<0.05);外周血CD4^(+)/CD8^(+)高水平患者3个月内死亡率低于低水平患者,D-D高水平患者3个月内死亡率高于低水平患者(P<0.05);EBV-HLH患者外周血CD4^(+)/CD8^(+)低水平时,死亡风险是高水平的6.125倍;D-D高水平时,死亡风险是低水平的14.348倍,且CD4^(+)/CD8^(+)、D-D水平对该病患者死亡存在协同作用。结论EBV-HLH患者外周血CD4^(+)/CD8^(+)水平下降、D-D水平升高,且二者对该病患者死亡存在协同作用,检测其水平,有助于评估病情及预测预后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感染 噬血细胞综合征 EB病毒-DNA cd4^(+)/cd8^(+)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细胞淋巴瘤外周血CD4^(+)/CD8^(+)比值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燕玲 秦小琪 +3 位作者 郭路瑶 侯晓旭 晁瑶 马艳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9-1135,共7页
目的:探索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对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以及与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2年7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内科初诊的55例MCL患者的病历资料,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 目的:探索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对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以及与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2年7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内科初诊的55例MCL患者的病历资料,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各亚群百分比及CD4^(+)/CD8^(+)比值,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绘制生存曲线,运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中位随访40(1-68)个月,55例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为47个月。55例患者中30例(54.5%)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比例下降,17例(30.9%)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比例升高,20例(36.4%)CD4^(+)/CD8^(+)比值下降。CD4^(+)/CD8^(+)比值与性别、年龄、Ki-67、B症状、白细胞、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血小板、白蛋白、乳酸脱氢酶、β_2-微球蛋白、脾脏肿大、骨髓侵犯、原发部位、MIPI评分等临床特征均无显著相关性。生存分析结果显示,CD4^(+)T细胞比例>23.3%、CD8^(+)T细胞比例≤33.4%及CD4^(+)/CD8^(+)比值>0.6的患者OS更长(P=0.020,P<0.001,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Ki-67>30%、乳酸脱氢酶>250 U/L、脾脏肿大、骨髓受累、CD4^(+)T细胞≤23.3%、CD8^(+)T细胞>33.4%、CD4^(+)/CD8^(+)比值≤0.6是影响患者OS的不良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CD4^(+)/CD8^(+)比值≤0.6(HR=4.382,P=0.005)为MCL患者OS的独立不良预后相关因素。结论:低CD4^(+)/CD8^(+)比值为MCL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CD4^(+)/CD8^(+)比值可作为判断MCL患者预后风险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细胞淋巴瘤 cd4^(+)/cd8^(+)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CD8比值对艾滋病患者预后评估的重要作用
5
作者 王艺晓(综述) 邱涛(综述) +1 位作者 朱宝立(综述) 张之(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1,共5页
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是艾滋病患者治疗的有效方法,但是治疗是终身的并且艾滋病并没有治愈。即使在接受治疗后,病毒得到抑制且CD4+T细胞计数恢复良好的患者,与健康人群相比,他们依然面临更高的艾滋病及非艾滋病事件发生风险。因此,科... 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是艾滋病患者治疗的有效方法,但是治疗是终身的并且艾滋病并没有治愈。即使在接受治疗后,病毒得到抑制且CD4+T细胞计数恢复良好的患者,与健康人群相比,他们依然面临更高的艾滋病及非艾滋病事件发生风险。因此,科学界认为有必要寻找新的适用于临床实践的生物标志物,以便识别由于疾病进一步发展或并发疾病风险增加而需要进行密切监测的患者。近年来,许多研究强调CD4/CD8比值可能是预测艾滋病及非艾滋病事件的一个很好的生物标志物,这一观点逐渐受到关注。通过整理近年来相关文献,文章就CD4/CD8比值对预测艾滋病患者预后的应用潜力进行综述,期望为优化艾滋病患者的监测、治疗方案和并发事件的预防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cd8比值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预测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CE联合恩度对肝癌患者CD4^(+)/CD8^(+)T细胞、ALAS1及HIPPO-YAP信号通路的作用
6
作者 蒋莎莎 王蒙 +3 位作者 张军 何春容 王轩可 杨玲蓉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59-1565,共7页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恩度对肝癌(HCC)患者CD4^(+)/CD8^(+)T细胞、5-氨基酮戊酸合酶1(ALAS1)及HIPPO-YAP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HCC患者,随机将其分为TACE治疗(A...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恩度对肝癌(HCC)患者CD4^(+)/CD8^(+)T细胞、5-氨基酮戊酸合酶1(ALAS1)及HIPPO-YAP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HCC患者,随机将其分为TACE治疗(A)组,TACE联合恩度治疗(B)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T淋巴细胞、ALAS1及HIPPO-YAP信号通路相关指标等。结果:A组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2例,稳定2例,进展4例,B组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4例,稳定4例,进展1例,总有效率B组(33.33%)明显高于A组(10.00%),组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治疗前两组CD4^(+)T细胞、CD8^(+)T细胞及CD4^(+)/CD8^(+)T细胞无明显差异(P=0.972,0.995,0.917),治疗后两组CD4^(+)T细胞水平均显著升高(P<0.001),CD8^(+)T细胞水平均显著降低(P<0.001),CD4^(+)/CD8^(+)T细胞均显著升高(P<0.001),且B组较A组变化显著(均P<0.001);治疗前两组ALAS1含量无明显差异(P=0.975),治疗后两组肝癌组织中ALAS1含量均显著升高(P<0.001),且B组较A组升高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哺乳动物STE20样蛋白激酶2(MST2)、大肿瘤抑制因子1(LATS1)、Yes相关蛋白(YAP)无明显差异(P=0.134,0.134,0.134),治疗后两组MST2、LATS1 mRNA相对表达均显著升高(均P<0.001),YAP mRNA相对表达均显著降低(P<0.001),且B组较A组变化显著(均P<0.001);与A组比较,治疗后B组的无不良反应情况较A组多5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6.67%)明显低于A组(4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结论:TACE联合恩度对HCC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可有效调控CD4^(+)/CD8^(+)T细胞、促进ALAS1分泌,并激活HIPPO-YAP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CE 恩度 肝癌 cd4^(+)/cd8^(+)T细胞 ALAS1 HIPPO-YAP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Tim-3及CD4^+、CD8^+的表达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莹 康秀文 +2 位作者 骆继业 尹德录 李小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2847-2849,共3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外周血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3(T cell immunoglobulin and mucin-domain containing moleculesfamily-3,Tim-3)及CD4^+、CD8^+的表达。方法 51例CHD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外周血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3(T cell immunoglobulin and mucin-domain containing moleculesfamily-3,Tim-3)及CD4^+、CD8^+的表达。方法 51例CHD为研究对象,其中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4例,25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非CHD者为健康对照组,患者在起病入科时抽取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assay,ELISA)检测Tim-3浓度,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的表达。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稳定性心绞痛组、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外周血Tim-3浓度降低,且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浓度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稳定性心绞痛组、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外周血CD4^+比例升高,CD8^+比例降低,CD4^+/CD8^+比值升高,且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变化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起病时外周血Tim-3浓度降低,CD4^+比例升高,CD8^+比例降低,CD4^+/CD8^+比值升高,而且病情越重数值变化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TIM-3 cd4^+ cd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氏蠲痹汤加减方降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外周血T细胞cAMP水平和CD4^+/CD8^+T细胞比值 被引量:12
8
作者 许霞 杜欢 +4 位作者 吴亚兰 程卉 曹健 孟庆威 郭梦园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0-114,共5页
目的探讨程氏蠲痹汤加减方(CJBD)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T淋巴细胞中的环腺苷酸(c AMP)水平和CD4^+/CD8^+T细胞比值的影响。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AA组、CJBD组和雷公藤多苷片(TGT)组。用吹风冷水和Freund完全佐剂制备... 目的探讨程氏蠲痹汤加减方(CJBD)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T淋巴细胞中的环腺苷酸(c AMP)水平和CD4^+/CD8^+T细胞比值的影响。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AA组、CJBD组和雷公藤多苷片(TGT)组。用吹风冷水和Freund完全佐剂制备大鼠风寒湿痹AA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其他组分别给予对应药品,持续7 d。各组大鼠经眼眶取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利用免疫磁珠分选技术分选T淋巴细胞,应用c AMP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T淋巴细胞的c AMP水平,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T细胞中的CD4^+和CD8^+T细胞数,计算CD4^+/CD8^+T细胞比值。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JBD组大鼠T淋巴细胞的c AMP表达水平显著降低,TGT组的c AMP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CJBD组的CD4^+/CD8^+T细胞比值显著降低。结论 CJBD可降低AA大鼠T淋巴细胞c AMP的水平和CD4^+/CD8^+T细胞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氏蠲痹汤 佐剂性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 cAMP cd4^+/cd8^+T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限制及补偿对羔羊体重及外周血液CD4^+和CD8^+ T淋巴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刘小刚 侯先志 +4 位作者 李大彪 考桂兰 王海荣 么宏强 赵媛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34-942,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羔羊营养限制期(第1~60天)和营养补偿期(第61~150天)体重和外周血液中CD4+和CD8+T淋巴细胞的变化规律。选用80只体况中等、平均体重为(14.72±1.10)kg的3月龄乌珠穆沁羔羊,随机分为对照组(CG)、限制组Ⅰ(RGⅠ)、限制... 本试验旨在研究羔羊营养限制期(第1~60天)和营养补偿期(第61~150天)体重和外周血液中CD4+和CD8+T淋巴细胞的变化规律。选用80只体况中等、平均体重为(14.72±1.10)kg的3月龄乌珠穆沁羔羊,随机分为对照组(CG)、限制组Ⅰ(RGⅠ)、限制组Ⅱ(RGⅡ)和限制组Ⅲ(RGⅢ)4个组。营养限制期4组饲粮能氮水平分别为代谢能(ME):10.88、10.88、9.41和8.62MJ/kg;粗蛋白质(CP):15%、10%、10%和5.7%。营养补偿期各组饲喂同一能氮水平饲粮(ME:9.75MJ/kg;CP:12%)。在试验期每周称重并在第1天、第30天、第60天、第90天和第150天饲喂前从各组羊颈静脉采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羔羊血液中的CD4+和CD8+T淋巴细胞比例。结果表明:1)营养限制结束,RGⅠ组、RGⅡ组和RGⅢ组平均体重均显著低于CG组(P<0.05)。补偿期RGⅢ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CG组(P<0.05)。2)营养限制前期(第1~30天)各组CD4+和CD8+T淋巴细胞浓度均呈上升趋势。补偿期结束时CD4+T淋巴细胞浓度RGⅠ组最低RGⅡ组最高,CD8+T淋巴浓度RGⅡ组最低RGⅠ组最高,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乌珠穆沁羔羊受不同能氮营养水平限制后体重和免疫机能有补偿效应,而且低能高氮比高能低氮限饲后得到的补偿效果较好,表明限饲蛋白质比限饲能量对补偿生长的负影响更大。蛋白质和能量同时限饲补偿生长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限制 补偿 羔羊 体重 cd4+ T淋巴细胞 cd8+ 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PD-1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元元 谢长好 +5 位作者 孙美群 柴继侠 周艳梅 陈勇 唐洁 李柏青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62-965,共4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上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1例SLE患者和38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表面PD-1表达水平,比较SLE稳定组、活动组和健康对照组以及...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上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1例SLE患者和38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表面PD-1表达水平,比较SLE稳定组、活动组和健康对照组以及狼疮肾炎组和无狼疮肾炎组之间CD4^+和CD8^+T细胞表面PD-1表达的百分比,并分析其与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数据的相关性。结果 SLE活动组CD4^+T细胞PD-1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和不活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活动组、稳定组CD8^+T细胞PD-1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狼疮肾炎患者CD4^+PD-1^+和CD8^+PD-1^+T细胞分别高于无狼疮肾炎患者(P<0.01)。SLE患者中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核小体抗体阳性组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PD-1表达水平均高于对应阴性组。SLE患者CD4^+和CD8^+T细胞PD-1表达百分率与SLE疾病活动度指数(SLEDAI)、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与补体C3呈负相关。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PD-1表达异常,与SLEDA1和自身抗体产生有明确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PD-1 cd4+T细胞 cd8+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公英多糖对雏鸡外周血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文英 郝艳霜 +3 位作者 何欣 陈福星 赵兴华 魏军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5-267,共3页
为研究蒲公英多糖对雏鸡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机制,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了健康雏鸡、环磷酰胺处理雏鸡在服用蒲公英多糖[剂量80 mg/(kg.d)]和不服用蒲公英多糖情况下,外周血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蒲公英多糖能显... 为研究蒲公英多糖对雏鸡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机制,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了健康雏鸡、环磷酰胺处理雏鸡在服用蒲公英多糖[剂量80 mg/(kg.d)]和不服用蒲公英多糖情况下,外周血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蒲公英多糖能显著提高健康雏鸡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数量(P<0.05),但对CD8+T淋巴细胞数量及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作用不显著(P>0.05);能够提高环磷酰胺诱导免疫抑制雏鸡外周血中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量(P<0.05),且对环磷酰胺诱导免疫抑制雏鸡外周血中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降低效果显著(P<0.05)。本研究表明蒲公英多糖通过上调雏鸡血液中CD4+T淋巴细胞水平,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反应,从而增加机体免疫抵抗力,促进动物的生长和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雏鸡 蒲公英多糖 cd4+T淋巴细胞 cd8+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苗族健康人群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正常参考值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贺健梅 邹潇白 +2 位作者 彭瑾瑜 郑军 陈曦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82-85,共4页
目的了解并建立湖南省苗族健康人群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正常参考值。方法应用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检测10-19岁、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5个年龄组共360名健康苗族人的CD3+、CD4+、CD8+T淋巴细胞数值。... 目的了解并建立湖南省苗族健康人群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正常参考值。方法应用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检测10-19岁、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5个年龄组共360名健康苗族人的CD3+、CD4+、CD8+T淋巴细胞数值。结果10-59岁组苗族人群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绝对数和CD4+/CD8+比值分别为(1426.71±462.92)个/μL、(787.54±258.36)个/μL、(589.86±242.91)个/μL和1.46±0.50;10~19岁年龄组的CD3+、CD8+T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30岁以上年龄组(F分别为10.80、8.51,均P〈0.05),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高于50-59岁组(F=7.03,P(0.05);不同性别间上述指标无差异(t分别为0.98、0.80、0.88、0.16,均P〉0.05)。结论建立不同民族的CD3+、CD4+、CD8+T淋巴细胞正常参考值有助于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 cd3+T淋巴细胞 cd4+T淋巴细胞 cd8+T淋巴细胞 年龄 性别 流式细胞仪 参考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切除术前外周血中CD4^+/CD8^+值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吴珊珊 刘鸿瑜 +2 位作者 陈秋恋 杜振双 刘朝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2066-2069,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CD4^+/CD8^+值的大小与肝癌切除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1年1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医院行肝癌部分切除术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患者术前外周静脉血CD4^+/CD8^+值,并分为低CD4^+/CD8^+...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CD4^+/CD8^+值的大小与肝癌切除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1年1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医院行肝癌部分切除术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患者术前外周静脉血CD4^+/CD8^+值,并分为低CD4^+/CD8^+值组(CD4^+/CD8^+值≤1,52例)和高CD4^+/CD8^+值组(CD4^+/CD8^+值>1,98例),比较2组临床指标,并采用门诊随访与电话随访相结合,记录2组患者生存率和肿瘤复发情况。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两组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对相关临床因素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低CD4^+/CD8^+值组的第1、3、5年生存率低于高CD4^+/CD8^+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6.473、41.983、55.214,P值均<0.001),2组的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471,P<0.05);低CD4^+/CD8^+值组的第1、3、5年肿瘤复发率均高于高CD4^+/CD8^+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4.041、68.234、55.157,P值均<0.05)。单因素分析显示CD4^+/CD8^+值、肿癌直径、有无子灶、HBV感染、肿瘤浸润深度、微血管侵犯、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化程度是影响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的高风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D4^+/CD8^+值、肿癌直径、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微血管侵犯是影响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肝癌切除术前CD4^+/CD8^+值≤1患者的预后较差,复发率高,CD4^+/CD8^+值对肝癌术后的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肝切除术 cd4-cd8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TCRαβ^+CD4^-CD8^-T细胞与FAS介导的凋亡关系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红霞 裘宇容 +2 位作者 包杰 李娟 赖伟男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1-314,共4页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中TCRαβ+细胞、CD4-CD8-细胞、TCRαβ+CD4-CD8-T细胞(Double negative T cells,DNT细胞)及各细胞亚群表面凋亡相关蛋白FAS的表达情况,探讨RA患者TCRαβ+CD4-CD8-T细胞与FA...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中TCRαβ+细胞、CD4-CD8-细胞、TCRαβ+CD4-CD8-T细胞(Double negative T cells,DNT细胞)及各细胞亚群表面凋亡相关蛋白FAS的表达情况,探讨RA患者TCRαβ+CD4-CD8-T细胞与FAS介导的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4例RA患者以及24例同期健康查体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TCRαβ+细胞、CD4-CD8-细胞、TCRαβ+CD4-CD8-T细胞的数量及表面凋亡相关蛋白FAS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以上指标与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s,RF)、白细胞数(White blood cell,WBC)、急性时相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以及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之间的相关性。结果:RA患者外周血TCRαβ+细胞、CD4-CD8-细胞与健康对照相似,TCRαβ+CD4-CD8-T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0.82±0.38 vs.0.57±0.26,P=0.013),TCRαβ+CD4-CD8-T细胞表面的FAS的表达增高(1.23±0.69 vs.0.80±0.45,P=0.016),并与TCRαβ+CD4-CD8-T细胞数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809,P=0.000);TCRαβ+细胞及其表面表达的FAS受体、CD4-CD8-细胞及其表面表达的FAS受体、TCRαβ+CD4-CD8-T细胞及其表面表达的FAS受体与RF、WBC、CRP以及ESR之间均无相性(P>0.05)。结论:RA患者外周血中TCRαβ+CD4-CD8-T细胞及其表面表达的FAS受体显著增加,表明TCRαβ+CD4-CD8-T细胞对FAS介导的凋亡敏感性增加,可能会导致免疫反应性T细胞的比例失调。RA患者中TCRαβ+CD4-CD8-T细胞及其表面表达的FAS受体与疾病活动性指标之间无相关关系,TCRαβ+CD4-CD8-T细胞及其表面表达的FAS受体在RA患者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TCRαβ+cd4-cd8-T细胞 FAS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登革热患者外周血CD4^+、CD8^+T细胞及IL-10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程涛 李灼亮 +2 位作者 伍伟玲 刘惠萍 谢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9期2240-2241,共2页
目的:观察登革热患者外周血CD4+、CD8+T细胞及白介素-10(IL-10)的变化,探讨其在登革热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12例健康人和18例登革热患者于治疗前后采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T细胞并计算CD4+/CD8+比值,ELISA法... 目的:观察登革热患者外周血CD4+、CD8+T细胞及白介素-10(IL-10)的变化,探讨其在登革热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12例健康人和18例登革热患者于治疗前后采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T细胞并计算CD4+/CD8+比值,ELISA法检测血清IL-10水平,同时作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计数。结果:与正常健康人和治疗后相比,登革热患者治疗前外周血CD4+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明显降低(P<0.01),CD8+细胞百分比和血清IL-10显著增高(P<0.01),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患者以上指标均与健康人无明显差异。结论:CD4+、CD8+T细胞在登革热病毒感染后异常激活,CD4+/CD8+比值明显降低,IL-10分泌增高,可能在登革热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抗原cd4 抗原cd8 白细胞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膈下迷走神经切断对外周血CD4^+/CD8^+T细胞比值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曦 曹云新 +4 位作者 王百忍 徐震 金亮 段小莉 鞠躬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30-231,共2页
关键词 迷走神经 cd4 cd8 T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对哮喘患者外周血CD4^+和CD8^+T淋巴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梁瑞韵 伍卫 +2 位作者 黄瑾 尹柯 江山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4期142-144,共3页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分离培养的健康人和哮喘患者外周血CD4+T和CD8+T淋巴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经密度梯度离心法、尼龙棉柱法、磁珠分离法分离出CD4+、CD8+T淋巴细胞,分地塞米松(DXM)及空白(blank)组培养72h后,用流式细胞仪...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分离培养的健康人和哮喘患者外周血CD4+T和CD8+T淋巴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经密度梯度离心法、尼龙棉柱法、磁珠分离法分离出CD4+、CD8+T淋巴细胞,分地塞米松(DXM)及空白(blank)组培养72h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结果】①DXM(10-5mol/L)可以诱导健康组和哮喘组CD4+及CD8+T淋巴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②健康组和哮喘组的CD4+T细胞的凋亡率均显著低于CD8+T细胞,P<0.05;③无论在CD4+T或CD8+T淋巴细胞,哮喘组的凋亡率均低于健康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的抗炎作用可能部分通过促进CD4+、CD8+T淋巴细胞的凋亡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地塞米松 凋亡 cd4^+T细胞 cd8^+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G-CSF动员的外周血采集物与稳态骨髓中CD4^+CD8^+初始及记忆T细胞亚群的比较 被引量:2
18
作者 霍明瑞 赵翔宇 +2 位作者 常英军 罗小华 黄晓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605-609,共5页
本研究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的外周血采集物(G-PB)与稳态骨髓(SS-BM)中CD4+、CD8+初始、记忆T细胞亚群的差异。依据细胞表面CD45RA和CD62L的表达将CD4+、CD8+T细胞划分为初始T细胞(naive,CD45RA+CD62L+)、中心记忆... 本研究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的外周血采集物(G-PB)与稳态骨髓(SS-BM)中CD4+、CD8+初始、记忆T细胞亚群的差异。依据细胞表面CD45RA和CD62L的表达将CD4+、CD8+T细胞划分为初始T细胞(naive,CD45RA+CD62L+)、中心记忆T细胞(central memory,TCM,CD45RA-CD62L+)、效应记忆T细胞(effector memory,TEM,CD45RA-CD62L-)、终末分化效应记忆T细胞(terminally differentiated effector memory,TTD,CD45RA+CD62L-)。用流式细胞仪测定G-PB与SS-BM中CD4+、CD8+初始和记忆T细胞的比例组成,并计算每微升采集物中各细胞亚群的绝对数量。结果表明:G-PB中CD4+、CD8+T细胞的比例组成及CD4+/CD8+比值均高于SS-BM(p<0.05);G-PB中CD4+初始T细胞的比例显著低于SS-BM(p<0.001),而CD4+TEM比例显著高于SS-BM(p<0.001);G-PB中CD8+初始和记忆T细胞亚群的比例与SS-BM无显著差异(p>0.05);与SS-BM相比,G-PB中CD4+CD62L+T细胞的比例明显降低(p=0.001),每微升G-PB移植物中的各淋巴细胞亚群均明显高于SS-BM(p<0.001)。结论:G-PB与SS-BM中CD4+、CD8+初始和记忆T细胞亚群在相对和绝对数量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影响G-PB和SS-BM移植后急性、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及其程度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移植物 外周血移植物 cd4^+T细胞 cd8^+T细胞 初始T细胞 记忆T细胞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CD4^+ CD25^+和CD8^+ CD28^-调节性T细胞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贾丽 谢晓宝 +3 位作者 邱国强 钱新瑜 周民 肖溶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33-1037,共5页
目的:探讨CD4+CD25+和CD8+CD28-调节性T细胞(Tregs)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8例MM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外周血CD4+CD25+和CD8+CD28-Tregs水平。分别采用溴甲酚绿法、透射免疫比浊法测定患... 目的:探讨CD4+CD25+和CD8+CD28-调节性T细胞(Tregs)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8例MM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外周血CD4+CD25+和CD8+CD28-Tregs水平。分别采用溴甲酚绿法、透射免疫比浊法测定患者血清白蛋白(Alb)、β2-微球蛋白(β2-MG)。结果:初诊MM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CD4+CD25highCD127low及CD8+CD28-Tregs比率均明显升高;CD4+CD25+/high和CD4+CD25highCD127lowTregs比率在各临床分期均较对照组升高,随分期增高呈现增加趋势,且CD4+CD25high和CD4+CD25highCD127lowTregs在Ⅲ期患者显著高于Ⅰ期患者;CD8+CD28-Tregs在Ⅱ、Ⅲ期显著高于正常对照,且Ⅱ期高于Ⅰ期,Ⅲ期高于Ⅱ期,逐期递增,而在Ⅰ期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CD4+CD25+/high和CD4+CD25highCD127lowTregs比率在进展期和稳定期均较对照组升高,但两期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而CD8+CD28-Tregs在进展期高于稳定期及对照组,稳定期和对照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CD4+CD25highTregs和CD4+CD25highCD127lowTregs比率与Alb水平均呈负相关。结论:MM患者体内存在CD4+CD25+Tregs和CD8+CD28-Tregs异常增加,可能是MM免疫逃逸的一个重要机制,这些变化同临床分期、病情进展及预后存在一定程度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cd4+ cd25+调节性T细胞 cd8+ cd28-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CD4^+和CD8^+细胞端粒长度及端粒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林进 谢珏 钱文斌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6期534-537,共4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CD 4+、CD 8+和CD 19+细胞端粒长度和端粒酶活性变化及其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磁珠法,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CD 4+、CD 8+和CD 19+淋巴细胞,提取细胞蛋白后,用PCR为基础的端粒酶测定法(T...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CD 4+、CD 8+和CD 19+细胞端粒长度和端粒酶活性变化及其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磁珠法,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CD 4+、CD 8+和CD 19+淋巴细胞,提取细胞蛋白后,用PCR为基础的端粒酶测定法(T e lom eric repeats am p lification protoco l,TRAP)测定端粒酶活性;Sou thernB lot测定细胞端粒长度。结果:SLE患者CD 4+、CD 8+和CD 19+细胞端粒酶活性均高于正常对照,但只有CD 19+细胞端粒酶活性与正常对照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SLE患者CD 4+和CD 8+淋巴细胞的端粒长度均较正常对照明显缩短,CD 19+淋巴细胞的端粒长度无明显缩短。结论:SLE患者CD 19+细胞端粒酶活性显著增高,维持了细胞端粒长度;而CD 4+和CD 8+细胞端粒酶活性可能不足以维持由于细胞分裂所导致的细胞端粒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端粒 末端转移酶/分析 T淋巴细胞 端粒/酶学 抗原 cd8 抗原 cd4 抗原 cd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