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非血缘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杨欢
唐瑜
孙华
向红霞
|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2
|
151例淋巴瘤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影响因素分析 |
孙巍
高敏
谢嵘
杨玉琴
胡新阳
张春丽
代新钰
|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6
|
|
|
3
|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 |
郭彩利
林欢
孙春红
刘芳
|
《护理学杂志》
CSCD
|
2013 |
7
|
|
|
4
|
儿童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方法与效果评价 |
殷国美
沈卓岚
秦斐
钱文斌
|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
5
|
HBV感染对淋巴瘤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及植入的影响 |
王晓宁
贺鹏程
郭彩利
孙春红
张梅
刘华胜
|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
6
|
肿瘤骨转移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影响的初步观察 |
斯晓明
刘文超
薛妍
张红梅
盛蓉
黄颖
程婕
|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
7
|
血细胞分离机不同采集程序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分离效果的影响 |
王晓宁
姚建娜
刘芳
王晓娟
马娟娟
郭彩利
刘华胜
贺鹏程
张梅
孙春红
|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9
|
|
|
8
|
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在大剂量环磷酰胺动员外周血干细胞欠佳后的大剂量依托泊苷挽救性动员 |
王玥琦
赵世华
马艺
陈喜林
袁顺宗
程娜娜
石广宁
黄文荣
肖秀斌
|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9
|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血小板重建影响的研究 |
谢妍
颜灵芝
尤涛
施晓兰
颜霜
翟英颖
商京晶
严治
尤红英
王晴晴
吴德沛
傅琤琤
|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10
|
健康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及采集效果分析 |
闰国伟
宋朝阳
黄睿
张星
陆志刚
|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13 |
10
|
|
|
11
|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和采集的副反应研究 |
李卉
孙桂香
张晓娟
汪德清
|
《科学技术与工程》
|
2008 |
1
|
|
|
12
|
高剂量化疗联合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时骨髓及外周血采集物中CD34^+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 |
刘鹏
韩晓红
石远凯
何小慧
杨晟
艾斌
|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
2004 |
0 |
|
|
13
|
淋巴瘤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效果临床分析 |
刘恒
葸瑞
白海
吴涛
|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
14
|
血细胞分离机AutoPBSC程序与MNC程序采集外周血干细胞的效果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 |
曾丰
魏世金
黄豪博
黄清华
林秋燕
范丽萍
黄惠炆
付丹晖
|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8
|
|
|
15
|
外周血干细胞采集过程中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
林武存
肖瑞卿
赵树铭
黎儒清
刘凤君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6
|
|
|
16
|
Cobe Spectra与Fenwal CS 3000 Plus血细胞分离器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的采集效能比较 |
杨申淼
刘开彦
陆道培
|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
2005 |
13
|
|
|
17
|
高压氧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数量影响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 |
郑成刚
朱亚静
杭小华
庞亚飞
衣洪杰
刘青乐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
18
|
恶性血液系统疾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的临床分析 |
鲍文
刘苒
王飞
张静
顾岩
夏国华
高冲
陈宝安
|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0
|
|
|
19
|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难治性淋巴瘤的临床分析 |
陈喜林
苏航
仲凯励
达永
肖秀斌
刘静
余金德
张伟京
|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
2009 |
7
|
|
|
20
|
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嵌合体分析 |
陈宝安
熊辉霞
丁家华
苏恩本
赵刚
王骏
高冲
孙耘玉
程坚
|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
2006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