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联合骨髓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4例报告 被引量:4
1
作者 蔡大利 高峰 +1 位作者 高然 李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9-381,共3页
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对4例确诊的重型和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进行HIJA全相合同胞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联合骨髓移植(BMT)。移植中患者均未出现严重感染,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植入时间分别为11-15d和12-15d,移植后... 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对4例确诊的重型和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进行HIJA全相合同胞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联合骨髓移植(BMT)。移植中患者均未出现严重感染,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植入时间分别为11-15d和12-15d,移植后均转变成供者型造血。因此认为从诊断到移植时间短、血制品输注少、预处理个体化以及PBSCT联合BMT是近期移植成功的有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骨髓移植 疗效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胞HLA相合供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与其联合骨髓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疗效的单中心比较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任富鹏 刘会兰 +3 位作者 孙自敏 耿良权 王兴兵 丁凯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2期404-409,共6页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了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的同胞HLA相合(sibling matched,sm)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sm-allo-PBHSCT)及sm-allo-PBHSCT联合骨髓移植(BM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疗效。本中心自2001年10月至2010年10月...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了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的同胞HLA相合(sibling matched,sm)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sm-allo-PBHSCT)及sm-allo-PBHSCT联合骨髓移植(BM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疗效。本中心自2001年10月至2010年10月有10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接受移植,其中sm-allo-PBHSCT组38例,sm-allo-PBHSCT+BMT组62例,根据病人情况选择清髓性及减低强度的预处理方案。所有患者均采用环孢素A(CsA)联合霉酚酸酯(MMF)方案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果表明,两组造血重建快,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0.5×109/L的中位时间均为12天,血小板数≥20×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5天(sm-allo-PBH-SCT)和16天(sm-allo-PBHSCT+BMT)。两组急性GVHD、Ⅲ-Ⅳ度急性GVHD、慢性GVHD发生率分别为37.1%和34.2%、7.89%和8.06%、36.11%和41.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复发率分别为13.16%和12.90%,3年的无病生存率分别为57.1%和61.3%。高危患者2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41.4±12.8)%和(60.9±9.6)%(p=0.017)。结论:G-CSF动员的sm-allo-PBHSCT+BMT与sm-allo-PB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一样安全有效,对于高危患者可能更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联合骨髓移植 恶性血液病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难治性淋巴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陈喜林 苏航 +5 位作者 仲凯励 达永 肖秀斌 刘静 余金德 张伟京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55-159,共5页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自体骨髓移植及二者联合移植在治疗难治性恶性淋巴瘤的疗效、毒副作用、造血和免疫功能恢复速度等临床方面的差异,总结归纳三种不同移植方式在治疗难治性淋巴瘤方面的优劣。68例难治性恶...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自体骨髓移植及二者联合移植在治疗难治性恶性淋巴瘤的疗效、毒副作用、造血和免疫功能恢复速度等临床方面的差异,总结归纳三种不同移植方式在治疗难治性淋巴瘤方面的优劣。68例难治性恶性淋巴瘤患者接受了大剂量放化疗结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其中10例患者为单一自体骨髓移植(autologous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ABMT),46例患者为单一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peripheral blood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PBHSCT),12例患者为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联合自体骨髓移植(autologous peripheral blood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transplantation combined with autologous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APBHSCT+ABMT)。结果表明:ABMT、APBHSCT、APBHSCT+ABMT的治疗有效率和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和75%、57.1%、33.3%);(86.4%和74.4%、54.2%、38.1%);(83.3%和72.7%、55.6%、40%)。白细胞恢复时间分别为13天、11天、8天,血小板恢复时间分别为17天、14天、9天。在移植后3个月、6个月、1年时检测ABMT、APBHSCT、APBHSCT+ABMT患者T细胞亚群正常率分别为(0%、33.3%、60%),(10.8%、32%、73.9%),(27.3%、55.6%、85.7%)。结论: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联合自体骨髓移植与单一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相当,但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APBHSCT+ABMT)患者的造血功能恢复略快,有利于拓宽年龄偏大和造血功能受损患者移植方式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自体骨髓移植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联合自体骨髓移植 恶性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细胞肺癌大剂量化疗自体骨髓移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孟弃逸 朱允中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63-165,共3页
关键词 细胞肺癌 剂量 化疗 骨髓移植 外周血 造血干细胞移植 生物学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例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联合移植治疗白血病的护理 被引量:3
5
作者 蒋秀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1-143,共3页
关键词 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异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联合移植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与骨髓造血干/祖细胞双次移植的并发症 被引量:2
6
作者 黄文荣 达万明 +9 位作者 张伯龙 高春记 韩晓萍 靖域 吴晓雄 赵瑜 李红华 王全顺 张翼卓 薄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30-34,共5页
为了解自体外周血与骨髓造血干 祖细胞先后双次移植 (SD AHSCT)的安全性与可行性 ,对我科开展的 2 0例SD AHSCT的移植相关并发症及造血重建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2 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SD AHSCT方案为先行外周血造血干 祖细胞移植 ... 为了解自体外周血与骨髓造血干 祖细胞先后双次移植 (SD AHSCT)的安全性与可行性 ,对我科开展的 2 0例SD AHSCT的移植相关并发症及造血重建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2 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SD AHSCT方案为先行外周血造血干 祖细胞移植 ,再行骨髓移植。结果表明 ,本组所有患者均能耐受所进行的外周血造血干 祖细胞动员、采集和经髂后上嵴大量抽取骨髓 ,并且两次都采集到了足够数量的造血干 祖细胞。SD AHSCT后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造血重建 ,造血重建与回输造血干 祖细胞数量成正相关 (r =0 .96 8) ,且第 1次移植后造血重建速度快于第 2次 (P <0 .0 5 )。两次移植的皮肤、粘膜出血率无明显差异 ,均无患者发生大出血 ,但第 2次移植后血小板输用量多于第 1次移植 (P <0 .0 1)。第 1次移植后口腔溃疡发生率明显高于第 2次 (P <0 .0 1)。SD AHSCT中两次移植的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和感染原无明显差异 (P >0 .10 )。两次移植的移植相关并发症经治疗后均治愈或好转 ,移植相关死亡率为 0。结论 :SD AHSCT安全可行 ,值得总结和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祖细胞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骨髓移植 双次移植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O血型不合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鲍立 黄晓军 +6 位作者 刘开彦 许兰平 陈欢 张耀臣 陈育红 韩伟 陆道培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6-129,共4页
目的:分析ABO血型不合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 HSCT)的影响。方法: 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 148例ABO血型不合的allo HSCT受者按不同的移植方式进行分析,并选用同期 85例ABO血型相合的受者作比较。结果:主要ABO血型不合骨... 目的:分析ABO血型不合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 HSCT)的影响。方法: 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 148例ABO血型不合的allo HSCT受者按不同的移植方式进行分析,并选用同期 85例ABO血型相合的受者作比较。结果:主要ABO血型不合骨髓移植(BMT)组红细胞输注量多,红系恢复时间长。ABO血型不合的BMT、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以及BMT+PBSCT患者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aGVHD)的发生率、巨细胞病毒(CMV)发生率及 5年无病存活率与ABO血型相合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BO血型不合不影响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植活、主要合并症及预后。ABO血型不合的PBSCT与BMT相比,红细胞输注量少,红系恢复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细胞病毒(CMV) ALLO-HSCT 主要ABO血型不合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方式 骨髓移植 恢复时间 细胞 BMT 发生率 研究所 血液病 统计学 存活率 合并症 受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3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及其他恶性肿瘤临床研究
8
作者 刘海川 姚善谦 +1 位作者 楼方定 彭桔云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32-332,共1页
本文报告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白血病及其他恶性肿瘤103例.包括未净化自体骨髓移植(ABMT)12例,净化自体骨髓移植(PABMT)24例,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23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BH8CT)35例,胎肝造血干细胞移植(ELHSCT)9例。男6... 本文报告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白血病及其他恶性肿瘤103例.包括未净化自体骨髓移植(ABMT)12例,净化自体骨髓移植(PABMT)24例,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23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BH8CT)35例,胎肝造血干细胞移植(ELHSCT)9例。男66例,女37例年龄3.7-47岁。中位数26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白血病 自体骨髓移植 恶性肿瘤 临床研究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胎肝 净化 BM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肿瘤临床》文章推荐:普乐沙福用于外周血干细胞动员的研究进展
9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9-149,共1页
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PBSC)移植是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MM)的有效治疗手段。PBSC的常规动员方案包括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单用或联合化疗。部分患者使用常规动员方案无法采集到目标剂量的CD34+细胞,无法进行造血干细胞... 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PBSC)移植是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MM)的有效治疗手段。PBSC的常规动员方案包括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单用或联合化疗。部分患者使用常规动员方案无法采集到目标剂量的CD34+细胞,无法进行造血干细胞(HSC)移植治疗。因此,针对动员不佳患者以及降低具有危险因素患者动员失败的风险,根据个体情况有效调整动员策略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剂量化疗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联合化疗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 PBSC 危险因素 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肿瘤临床》文章推荐:普乐沙福用于外周血干细胞动员的研究进展
10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808-808,共1页
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PBSC)移植是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MM)的有效治疗手段。PB-SC的常规动员方案包括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单用或联合化疗。部分患者使用常规动员方案无法采集到目标剂量的CD34+细胞,无法进行造血干细... 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PBSC)移植是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MM)的有效治疗手段。PB-SC的常规动员方案包括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单用或联合化疗。部分患者使用常规动员方案无法采集到目标剂量的CD34+细胞,无法进行造血干细胞(HSC)移植治疗。因此,针对动员不佳患者以及降低具有危险因素患者动员失败的风险,根据个体情况有效调整动员策略十分必要。普乐沙福是一种新型动员剂,联合G-CSF可显著提高CD34+细胞采集量,降低动员失败率的同时缩短采集天数,进而提高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效率,改善患者长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剂量化疗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联合化疗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 动员剂 造血干细胞 普乐沙福 采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