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和青年SD大鼠外周血及免疫细胞分型测定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管博文 卢延华 +6 位作者 石桂英 苏路路 王玉全 王卫 魏强 白琳 孟爱民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4-70,共7页
目的比较老年SD大鼠和青年SD大鼠外周血和免疫细胞分型指标差异。方法12月龄和8周龄的SD大鼠进行外周血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免疫脏器系数、外周血免疫细胞分型、脾免疫细胞分型和脾T细胞P16表达量的检测。结果与青年大鼠相比,老年大... 目的比较老年SD大鼠和青年SD大鼠外周血和免疫细胞分型指标差异。方法12月龄和8周龄的SD大鼠进行外周血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免疫脏器系数、外周血免疫细胞分型、脾免疫细胞分型和脾T细胞P16表达量的检测。结果与青年大鼠相比,老年大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下降;红细胞,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和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血小板和单核细胞百分比未见差异。胸腺系数、脾系数,老年大鼠与青年大鼠未见差异。外周血免疫细胞分型中,老年大鼠辅助T细胞、调节性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单核细胞比例升高,B细胞比例降低;脾淋巴细胞分型检测结果显示,老年组大鼠B细胞(CD45RA)低于青年组大鼠(P<0.01),两组CD3未见差异。老年雄性大鼠脾T细胞P16 mRNA表达量与青年雄性大鼠相比有明显升高(P<0.05)。结论老年大鼠外周血细胞及免疫细胞分型改变。脾T细胞P16表达可能作为免疫衰老的生物学标志。文中对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将为研究老年疾病及衰老动物模型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SD大鼠 外周血细胞计数及分型 免疫脏器 P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白介素-6(rhIL-6)对γ线照射小鼠外周血细胞恢复的影响
2
作者 邱丽玲 柳晓兰 +5 位作者 孙连生 张卿西 赵振虎 王嘉玺 凌世淦 毛秉智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50-252,共3页
在80~90d日龄C57BL/6J小鼠上观察了10~1000μg/kgd-14种剂量rhIL-6对6.5Gyγ线(132~127.7R/min)照射后外周血细胞恢复的影响;观察时间持续至照射后30天。结果表明:白细胞... 在80~90d日龄C57BL/6J小鼠上观察了10~1000μg/kgd-14种剂量rhIL-6对6.5Gyγ线(132~127.7R/min)照射后外周血细胞恢复的影响;观察时间持续至照射后30天。结果表明: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的动态变化时间进程给药组和对照组相似,但总的趋势表明给药组各种血细胞计数的最低值高于对照组、各时间点的恢复情况均不同程度地优于对照组;除10μg组外均有一部份时间点统计学差别显著,而500和1000μg剂量组效果尤为显著。血红蛋白含量和RBC比积的变化与RBC数一致。相关系数分析结果表明在一部分时间点上,外周血细胞数有明显的药量依赖性。照后22天WBC数、14和18天RBC数以及11和18天PLT数的剂量效应回归方程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本文结果表明:皮下注射rhIL-6剂量达到200μg/kgd-1以上连续4d可减轻6.5Gy照射小鼠外周血细胞数下降程度并促进其恢复。其机制可能是通过IL-6对造血干、祖细胞增殖与分化的改善而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IL-6 Γ线照射 外周血细胞计数 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和青年C57BL/6J小鼠外周血及免疫细胞分型测定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管博文 卢延华 +3 位作者 苏路路 王玉全 李德冠 孟爱民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4-28,共5页
目的比较观察老年C57BL/6J小鼠与年轻C57BL/6J小鼠外周血及免疫系统相关指标的差异。方法19月龄和2月龄的C57BL/6J小鼠分别取材检测外周血细胞计数、免疫脏器指数和外周血免疫细胞分型。结果与年轻小鼠比较,老年小鼠外周血中红细胞和血... 目的比较观察老年C57BL/6J小鼠与年轻C57BL/6J小鼠外周血及免疫系统相关指标的差异。方法19月龄和2月龄的C57BL/6J小鼠分别取材检测外周血细胞计数、免疫脏器指数和外周血免疫细胞分型。结果与年轻小鼠比较,老年小鼠外周血中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淋巴细胞比例下降(P<0.001),CD4^+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01),胸腺指数明显降低(P<0.001)。结论老年小鼠血细胞发生分化偏移,辅助性T细胞数量下降,与年轻小鼠有明显差异,与人造血免疫老龄化改变类似。本项研究为免疫衰老相关问题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57BL/6J小鼠 外周血细胞计数 免疫脏器系数 外周血免疫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迁延性受照人员外周血象及骨髓细胞形态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颂文 肖扬 +2 位作者 蒋祖军 肖芷芳 胡文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2期1354-1355,共2页
目的 :观察受192 Ir反复迁延性小剂量照射人员的外周血象及骨髓象改变。方法 :对 49例受192 Ir小剂量 ( 0 0 1~ 0 63Gy)迁延性 ( 3 0~ 60d)照射人员受照后 3个月内进行外周血象及骨髓细胞形态分析。结果 :受192 Ir反复迁延性小剂量... 目的 :观察受192 Ir反复迁延性小剂量照射人员的外周血象及骨髓象改变。方法 :对 49例受192 Ir小剂量 ( 0 0 1~ 0 63Gy)迁延性 ( 3 0~ 60d)照射人员受照后 3个月内进行外周血象及骨髓细胞形态分析。结果 :受192 Ir反复迁延性小剂量照射的 49例人员外周血白细胞减少 9例 ( 18 4% ) ,血小板减少 6例 ( 12 2 % ) ,骨髓增生减低 2例 ( 4 1% )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至极度活跃 2 1例 ( 4 2 9% ) ,3 6例 ( 73 5 % )受照人员外周血及骨髓细胞均可观察到细胞肿胀、细胞胞浆颗粒减少、核固缩及棘突改变等退行性改变 ;AKP阳性百分率为 0~ 98% ,均值为 3 5 % ,骨髓内铁减少 (阳性率 <2 0 % ) 2 3例 ( 4 6 9% ) ,外铁减少 ( -~± ) 2 1例 ( 4 2 9% ) ;3 7例 ( 75 5 % )可见幼稚淋巴细胞 ,14例( 2 8 6% )可见异型淋巴细胞 ;粒系增生减低 13例 ( 2 6 5 % ) ,粒红比值异常 2 1例 ( 4 2 9% ) ;发现中毒颗粒 13例( 2 6 5 % ) ,出现原始 +早幼粒细胞增多 ( 2 5 %~ 4 5 % ) 7例 ( 14 3 % ) ;红系增生及形态异常 2 9例 ( 5 9 2 % ) ,以小红细胞多见 ;巨核系中全片巨核细胞数超过 15 0个 ( 15 0~ 5 60 ) 15例 ( 3 0 6% ) ,产板巨产血小板减少者 10例 ( 2 0 4% ) ,小巨核 3例 ( 6 1% ) ,并发现 1例原巨达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 迁延性照射 外周血象 血细胞计数 骨髓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兄妹共患嗜血细胞综合征1例
5
作者 张昊翔 魏立 王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3833-3833,共1页
患者A,女,藏族,17岁,因“腰痛、腹痛伴面部浮肿1个月”于2011年3月收入我科。体温37.4℃;右侧肾区叩击痛:双下肢凹陷性水肿;WBC1.1×109/L.Hb82g/L.PLT29×109/L。Cr41.21μmol/L.LDH1328U/L,AST122U/L,AL... 患者A,女,藏族,17岁,因“腰痛、腹痛伴面部浮肿1个月”于2011年3月收入我科。体温37.4℃;右侧肾区叩击痛:双下肢凹陷性水肿;WBC1.1×109/L.Hb82g/L.PLT29×109/L。Cr41.21μmol/L.LDH1328U/L,AST122U/L,ALP232U/L,Tbil15.7μmol/L,ALB27.9g/L,TBA24.0μmol/L。PT17.4s.TT16.7s。网织红细胞计数4%。骨髓涂片提示IDA。外周血涂片可见组织细胞吞噬象。心电图正常。肌钙蛋白(一)。胸片:双肺广泛斑片状阴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细胞综合征 网织红细胞计数 兄妹 凹陷性水肿 外周血涂片 面部浮肿 骨髓涂片 细胞吞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免疫炎症营养指数与非手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3
6
作者 谢剑华 刘苗苗 +2 位作者 彭丽丽 张荣三 张洪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2082-2089,共8页
背景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数量居于我国肺癌患者数量的首位,其中大多数老年NSCLC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失去手术机会。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该类患者数量逐年增加。提高这部分患者的生存率将会降低整体肺癌患者的死亡率。探索... 背景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数量居于我国肺癌患者数量的首位,其中大多数老年NSCLC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失去手术机会。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该类患者数量逐年增加。提高这部分患者的生存率将会降低整体肺癌患者的死亡率。探索识别接受非手术治疗患者的预后指标对患者预后分层具有重要作用,并为后续根据分层采取不同诊疗策略以提高患者生存率的临床研究奠定基础。目的探讨系统免疫炎症营养指数(SIINI)与非手术治疗的老年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1-01至2018-06-30于河北省人民医院初治的、年龄≥65岁的231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临床特征,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基础疾病、体质指数(BMI)、病理类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根据治疗前血常规、血清白蛋白、BMI计算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衍生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d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预后营养指数(PNI)、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晚期肺癌炎症指数(ALI)和SIINI〔基于临床回顾性数据探索发现,将治疗前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水平、血清白蛋白水平、BMI以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水平/(淋巴细胞计数×BMI×血清白蛋白水平)的计算方式得出〕。绘制各指标判断老年NSCLC患者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临界值并应用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其诊断价值,若AUC<0.5,则根据中位数取临界值,根据各指标临界值分为高、低水平。治疗结束后通过门诊复查、电话或短信等形式进行随访,随访终点事件为死亡,随访时间截至2020-02-01。比较不同特征患者的生存曲线,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探讨患者生存的影响因素,并采用Graphpad 8.0.2绘制生存曲线。结果NLR、dNLR、PLR、PNI、SII、ALI和SIINI的临界值分别为3.30、2.51、179.99、273.65、736.54、46.05和102.89。不同年龄、性别、吸烟情况、病理类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NLR、dNLR、PLR、ALI、SII、PNI、SIINI患者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5~70岁与≥76岁患者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中分化患者与高分化患者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Ⅱ期、Ⅲ期、Ⅳ期患者生存曲线与Ⅰ期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6岁(P<0.001)、高分化(P<0.001)、临床分期Ⅲ期(P=0.012)、临床分期Ⅳ期(P<0.001)和SIINI(P=0.001)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不同NLR、dNLR、PLR、ALI、SII、PNI、SIINI患者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临床回顾性数据探索发现综合免疫、炎症、营养等形成的新指标SIINI是预测非手术治疗的老年NSCLC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相较于NLR、dNLR、PLR、PNI、SII、ALI,其在预后判断方面可能更具有应用价值及深层次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 肺肿瘤 老年人 外周血细胞计数 营养状况 系统免疫炎症营养指数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血及相关血液指标与骨质疏松的关联及机制研究进展
7
作者 熊蕊 张宁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56-1560,共5页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是具有全球影响的重要疾病之一,骨质疏松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负担。目前研究表明,贫血与骨密度及骨质疏松发病间存在关联,提示贫血为骨质疏松的重要可控病因,可能通过多条路径影...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是具有全球影响的重要疾病之一,骨质疏松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负担。目前研究表明,贫血与骨密度及骨质疏松发病间存在关联,提示贫血为骨质疏松的重要可控病因,可能通过多条路径影响骨代谢过程,导致骨密度下降,骨质疏松及骨折发病风险上升。相反,亦有研究发现贫血患者骨密度水平更高,甚至有研究者认为之间无直接相关性。鉴于此,笔者在知网、维普等中文文献资源库通过“贫血”“外周血细胞”“骨密度”和“骨质疏松”等关键词,在Pubmed、Web of Science等英文文献资源库通过“Anemia”“Peripheral Blood Cell Count”“Bone Mineral Density”和“Osteoporosis”等关键词进行检索,对文献进行筛选、阅读、归纳并总结,进而对贫血及相关血液指标与骨密度及骨质疏松关联性研究进展及机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及临床指导提供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外周血细胞计数 骨密度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并发症的防治 被引量:5
8
作者 徐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94-896,共3页
根据对电离辐射的不同反应,人体组织可分为早反应组织与晚反应组织。胃肠道、泌尿生殖道黏膜和骨髓造血细胞等早反应组织细胞更新决,在照射之后很快出现细胞丢失,进而出现黏膜炎、外周血细胞计数降低等临床表现;而肌肉、神经等晚反... 根据对电离辐射的不同反应,人体组织可分为早反应组织与晚反应组织。胃肠道、泌尿生殖道黏膜和骨髓造血细胞等早反应组织细胞更新决,在照射之后很快出现细胞丢失,进而出现黏膜炎、外周血细胞计数降低等临床表现;而肌肉、神经等晚反应组织更新缓慢,其放射损伤可能需要数周到数十年的潜伏期才表现出相应临床症状。一般而言,以受到辐射90天为节点,放射治疗的并发症可分为早期急性放射反应与晚期并发症。妇科肿瘤患者多需要进行盆腔放疗,阴道外阴、直肠和膀胱不可避免要受到照射,可能出现急性或(和)晚期的损伤,两者的临床表现有相似之处,但发病机制、靶细胞和临床预后均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并发症 妇科恶性肿瘤 外周血细胞计数 急性放射反应 人体组织 晚期并发症 防治 骨髓造血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分子羟乙基淀粉对凝血和纤溶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徐雪 赵砚丽 +3 位作者 金海龙 程会平 杨宾侠 王保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7期553-555,共3页
目的 观察应用中分子羟乙基淀粉(6% HAES-steril) 后对机体凝血和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 30例ASAI-II级的择期手术病人, 随机分为: 6% HAES-steril(HES) 组、乳酸钠林格式液(RL) 组, 每组15例, 麻醉前以20ml·kg-1·h-1的速... 目的 观察应用中分子羟乙基淀粉(6% HAES-steril) 后对机体凝血和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 30例ASAI-II级的择期手术病人, 随机分为: 6% HAES-steril(HES) 组、乳酸钠林格式液(RL) 组, 每组15例, 麻醉前以20ml·kg-1·h-1的速率分别输入HES、RL60min。应用食道超声心动图动态监测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SVR); 输液前及输液后1h采血测定: 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聚集实验(PAG)、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 ,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 组织纤溶酶原抑制物(PAI-1)。结果 静脉输入大剂量HES后, 循环、纤溶功能基本稳定, HES组Hb、HCT、PLT、PAG (1)、APTT与输液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与对照组相比Hb、HCT、PLT、APTT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较大剂量应用6% HAES-steril对内源性凝血因子的影响超过了血液稀释的限度, 但仍在正常值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分子羟乙基淀粉 纤溶功能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组织纤溶酶原抑制物 血红蛋白(Hb) 食道超声心动图 血小板聚集实验 内源性凝血因子 择期手术病人 外周血管阻力 凝血酶原时间 APTT 血细胞比容 血小板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致死剂量γ-射线全身照射对小鼠造血免疫功能远期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管博文 卢延华 +6 位作者 苏路路 李程程 荆学双 董银萍 王月英 李德冠 孟爱民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0-57,64,共9页
目的 观察4 Gy、6 Gy全身照射后6个月C57BL/6 J小鼠的造血和免疫等功能指标变化。方法对8~12周的C57BL/6 J小鼠分别进行4 Gy和6 Gy全身照射,照射6个月后检测外周血细胞计数及分类、胸腺系数及脾系数、外周血及脾免疫细胞分型、脾T细胞p1... 目的 观察4 Gy、6 Gy全身照射后6个月C57BL/6 J小鼠的造血和免疫等功能指标变化。方法对8~12周的C57BL/6 J小鼠分别进行4 Gy和6 Gy全身照射,照射6个月后检测外周血细胞计数及分类、胸腺系数及脾系数、外周血及脾免疫细胞分型、脾T细胞p16表达水平。结果 照射后6个月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计数仍然明显低于对照组。血小板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外周血细胞分类结果显示照射组小鼠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淋巴细胞比例下降,呈现细胞分化偏移现象。与对照组相比,6 Gy照射后6个月,胸腺系数明显降低(P<0. 05)。脾系数无差异。外周血流式分析,结果显示4 Gy、6 Gy照射后,B淋巴细胞、NK细胞仍然低于对照组,提示受照后6个月未完全恢复。受照组CD4比例高于对照组。CD8、单核细胞与对照组未见差异。脾免疫细胞进行流式分析,结果显示4 Gy和6 Gy照射后6个月,B220对于对照组均有明显下降,均具极显著性差异(P<0. 01)。相比于对照组,6 Gy组脾T细胞p16表达有升高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亚致死剂量照射后6个月各项检测基本恢复,但是外周血分类中性粒持续升高,胸腺系数及外周血、脾B淋巴细胞比例仍低于对照组。提示可能有远期损伤。本项实验数据为中高剂量照射后造血免疫功能长期损伤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致死剂量照射 远期 外周血细胞计数 免疫脏器 免疫分型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