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幼儿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采集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1
作者 马曙轩 徐樨巍 +8 位作者 宋文琪 薛晖 邵华 安璟云 田京辉 周翾 秦茂权 叶靖 崔春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361-1364,共4页
本研究探索采集体重低于20 kg幼儿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的方法及安全性。在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时,在患儿股静脉处放置7F双腔导管作为采血及回输通道,采用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的自动干/祖细胞采集程序及管路,在预冲管路完成后,... 本研究探索采集体重低于20 kg幼儿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的方法及安全性。在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时,在患儿股静脉处放置7F双腔导管作为采血及回输通道,采用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的自动干/祖细胞采集程序及管路,在预冲管路完成后,向管路中灌注体外辐照的异体悬浮红细胞,采集后仅回输管路中的红细胞成分。对采集物计数单个核细胞、CD34+细胞和细胞存活率。结果表明:对7例低体重幼儿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13次均获得成功。获得单个核细胞平均数为4.44×108/kg[(3.46-6.45)×108/kg],CD34+细胞平均计数为2.20×106/kg[(1.34-3.79)×106/kg],细胞存活率98.45%(97%-100%)。在采集过程中患儿生命体征平稳。结论:采用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可以在保持低体重幼儿生命体征平稳的前提下获得含有足够数量CD34+的单个核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 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 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足叶乙甙和G-CSF用于恶性血液病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动员 被引量:3
2
作者 陆化 李建勇 +7 位作者 葛峥 刘澎 吴雨洁 吴汉新 张晓艳 钱思轩 洪鸣 张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397-399,共3页
为了观察大剂量足叶乙甙(VP16)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恶性血液病人动员采集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1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多发性骨髓瘤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4例),第1天用足叶乙甙1.6g/m2静脉持续滴注10小时,第... 为了观察大剂量足叶乙甙(VP16)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恶性血液病人动员采集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1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多发性骨髓瘤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4例),第1天用足叶乙甙1.6g/m2静脉持续滴注10小时,第3天起给予G-CSF5μg/kg,每日1次,皮下注射,直至采集结束。结果显示:用VP16后平均第11(9-13)天开始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单采,获CD34+细胞9.4×106/kg(4.2-17.3×106/kg),每例CD34+细胞>4.0×106/kg。平均采集次数2.6(1-4)次。1例发生口咽黏膜炎、2例尿道炎、咽喉炎。结论:足叶乙甙1.6g/m2和G-CSF5μg/kg是恶性血液病动员采集自体干祖细胞的有效安全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叶乙甙 多发性骨髓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 G-CSF 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员的外周血干/祖细胞中P21的表达与CD34^+细胞的相关性
3
作者 孙玲 马杰 +4 位作者 杨红旗 孙慧 张茵 刘林湘 邢莹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31-633,共3页
目的 :检测动员的外周血干 /祖细胞中P2 1的表达及与CD34+ 细胞的相关性 ,探讨其在动员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正常供者 9例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者 (急性白血病患者 ) 6例 ,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动员的... 目的 :检测动员的外周血干 /祖细胞中P2 1的表达及与CD34+ 细胞的相关性 ,探讨其在动员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正常供者 9例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者 (急性白血病患者 ) 6例 ,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动员的外周血干 /祖细胞中CD34+ 细胞及其亚群 ,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检测外周血动员前后P2 1的表达。结果 :动员的外周血干 /祖细胞中P2 1的表达明显高于动员前 ,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动员的外周血干 /祖细胞中CD34+ 细胞比例与P2 1的表达率呈正相关 (r=0 .5 5 3)。结论 :外周血干 /祖细胞动员过程中P2 1表达增高 ,可能与其促进祖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1 CD34^+细胞 动员 外周血干/祖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诱导因子促内皮祖细胞活性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姜萌 王长谦 +1 位作者 王彬尧 黄定九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117-1122,共6页
目的探讨在体外低氧诱导因子-1α(H IF-1α)促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成血管活性的可行性。方法密度梯度法分离人外周血EPCs,电穿孔技术转染H IF-1α质粒至EPCs,RT-PCR法观察未转染/转染质粒在转染后3、12、20、72 h,H IF-1α及下游靶基... 目的探讨在体外低氧诱导因子-1α(H IF-1α)促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成血管活性的可行性。方法密度梯度法分离人外周血EPCs,电穿孔技术转染H IF-1α质粒至EPCs,RT-PCR法观察未转染/转染质粒在转染后3、12、20、72 h,H IF-1α及下游靶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含量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常氧中转染前后H IF-1α蛋白表达、VEGF受体F lk-1蛋白表达在不同组质粒转染后的差异;ELISA法测定各组质粒转染后VEGF在培养基上清中释放含量及VEGF依赖性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含量的改变。结果H IF-1α基因有效转染入EPCs;H IF-1αmRNA在未转染时即有表达,在H IF-1α质粒转染后3、12、20、72 h,含量较未转染时增加(P<0.05);H IF-1α过表达诱导VEGF表达上调(P<0.05)。F lk-1蛋白在常氧下有一定含量,在H IF-1α质粒转染后F lk-1蛋白表达进一步增加。VEGF释放含量在H IF-1α过表达组显著增加(P<0.05);H IF-1α诱导eNOS含量增加,并与时间、VEGF刺激量成正比。结论H IF-1α质粒在体外能有效的转染入EPCs,促进其下游靶基因及受体表达,引起相应的功能学改变,促EPCs向内皮细胞分化、扩增,可进一步应用于基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1Α 外周血内皮祖细胞 内皮细胞 成血管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马替尼对人CD34^+来源树突状细胞体外分化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琳 周健 蒋东霞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41-743,共3页
目的:探讨伊马替尼在体外对人CD34+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s)分化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取分离培养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s),以正常培养组为对照,伊马替尼不同浓度组分别为1μmol/L,3μmol/L,5μmol/L伊马替尼,联合应用细胞因子体外诱... 目的:探讨伊马替尼在体外对人CD34+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s)分化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取分离培养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s),以正常培养组为对照,伊马替尼不同浓度组分别为1μmol/L,3μmol/L,5μmol/L伊马替尼,联合应用细胞因子体外诱导培养人PBMNCs分化成为DCs。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观察不同药物浓度的伊马替尼对DCs分化和功能的影响。结果: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加用伊马替尼组DCs的表面特征分子CD1a和CD83、共刺激分子CD80和CD86明显减少,其抗原递呈和激活的CTL效应均不同程度地减低,并且该抑制作用有量效依赖关系。结论:伊马替尼在体外对CD34+来源DCs的分化和功能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马替尼 树突状细胞 外周血祖细胞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研究进展——第38届美国血液学年会有关研究报道
6
作者 董陆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220-224,共5页
第38届美国血液学年会(ASH)于1996年12月6-10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Orlando市召开,本文仅就外周血移植、CD34^+细胞移植、以及无关供者移植的内容进行介绍。 同种异基因外周血干/祖细胞 移植后急性GVHD研究 美国、德国、西班牙等五个国家... 第38届美国血液学年会(ASH)于1996年12月6-10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Orlando市召开,本文仅就外周血移植、CD34^+细胞移植、以及无关供者移植的内容进行介绍。 同种异基因外周血干/祖细胞 移植后急性GVHD研究 美国、德国、西班牙等五个国家的13个研究单位,共计报道222例未经体外处理的同种异基因外周血干/祖细胞(Allo-PBPC)移植,对于如何降低其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采用了多种预防方法,其中对96例采用了新药FK506(tacrolim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同种异基因外周血干/祖细胞移植 CD34^+细胞移植 无关供者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