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早期死亡率关系 被引量:19
1
作者 王怀宇 张欣欣 +6 位作者 张慧云 王静 陈丽梅 王梦昌 习杰英 谢铭 樊婷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18-722,共5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早期死亡率的关系。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近8年来116例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诱导治疗前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最高值、诱导治疗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最高值及整个病程中...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早期死亡率的关系。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近8年来116例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诱导治疗前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最高值、诱导治疗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最高值及整个病程中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最高值与早期死亡率的相关性。结果:在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10~9/L的高危患者中,无论治疗前、治疗后及整个病程中,早期死亡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最高值均明显高于生存患者(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治疗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极高危阈值为70×10~9/L(P<0.05),治疗后的极高危阈值为96.4×10~9/L,在整个病程中的极高危阈值为91.5×10~9/L(P<0.01),超过极高危阈值的患者死亡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整个病程中各时间点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均与患者早期死亡率密切相关,有效控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可能降低APL早期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 早期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α、β mRNA表达与激素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10
2
作者 黄莹 赵重波 +2 位作者 朱雯华 陆珺 卢家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患者外周血白细胞(peripheral blood white cell,PB-WC)中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α、βmRNA表达与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患者外周血白细胞(peripheral blood white cell,PB-WC)中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α、βmRNA表达与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对43例MG患者和14例正常对照者PBWC中的GR-α、β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发现全身型MG 28例,其中18例对治疗敏感,10例抵抗;眼肌型15例,其中10例对治疗敏感,5例抵抗。结果在GC治疗敏感的全身型和眼肌型MG患者中,其GR-α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GC抵抗者;而GR-βmRNA在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身型和眼肌型MG患者的GC抵抗均可能与GR-αmRNA的表达水平下降有关,而与GR-βmRNA的表达水平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受体 外周血白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糖、外周血白细胞及血浆前白蛋白水平对手足口病病情判断的价值 被引量:9
3
作者 王军华 刘胜 何杰书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98-598,共1页
手足口病(HFMD)大多数预后良好,少数患儿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合并症;个别病例病情进展快,可因肺水肿、肺出血而导致死亡。因此,重症患儿的早期识别和规范治疗是成功救治的关键。本研究通过观察HFMD患儿... 手足口病(HFMD)大多数预后良好,少数患儿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合并症;个别病例病情进展快,可因肺水肿、肺出血而导致死亡。因此,重症患儿的早期识别和规范治疗是成功救治的关键。本研究通过观察HFMD患儿血糖、外周血白细胞及血浆前白蛋白(PA)3项指标的变化,探讨其判断“HFMD”病情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白细胞 病情判断 手足口病 蛋白水平 血糖 血浆 价值 重症患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外周血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8
4
作者 陈佩杰 陶心铭 韦俊文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61-63,共3页
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的变化,是衰老的重要表现。已知,内分泌系统所产生的激素和神经递质,都毫无例外地要与靶细胞中相应的受体相互作用后.才能产生各自的生物效应,唯其如此,衰老时受体系统的变化颇受重视。鉴于糖皮质激素(GC)是维持生命运... 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的变化,是衰老的重要表现。已知,内分泌系统所产生的激素和神经递质,都毫无例外地要与靶细胞中相应的受体相互作用后.才能产生各自的生物效应,唯其如此,衰老时受体系统的变化颇受重视。鉴于糖皮质激素(GC)是维持生命运动所必需的重要激素,以及靶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变化有可能影响靶细胞对GC的反应性,加之外周血白细胞又是一种不难得到的实验样品,为此,本文研究老年人外周血混合白细胞GR变化特征,并与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老年人作了比较,以此作为衰老受体学的起点,试图为运动抗衰老机制开辟受体学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受体 外周血白细胞 可能影响 生物效应 内分泌系统 神经系统 受体系统 相互作用 反应性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雌激素对绝经后妇女外周血白细胞雌激素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顾明君 沈玉美 +1 位作者 刘志民 石勇铨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086-1086,共1页
关键词 雌激素 雌激素受体 绝经 外周血白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例中国汉族人外周血白细胞线粒体DNA高变Ⅰ区序列特殊变异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胡义德 贾立明 +5 位作者 孙玉兰 孙恒文 刘丽红 叶明福 钱桂生 房殿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1806-1808,共3页
目的 通过分析线粒体DNA序列 ,进一步了解中国汉族人线粒体基因多态性的特点。方法 一步法制备 3 1个无亲缘关系的中国汉族个体的外周血白细胞线粒体DNA ,PCR扩增包括非编码高变Ⅰ区在内的 15 2 8bp核酸片段 ,并直接测序 ,分析高变Ⅰ... 目的 通过分析线粒体DNA序列 ,进一步了解中国汉族人线粒体基因多态性的特点。方法 一步法制备 3 1个无亲缘关系的中国汉族个体的外周血白细胞线粒体DNA ,PCR扩增包括非编码高变Ⅰ区在内的 15 2 8bp核酸片段 ,并直接测序 ,分析高变Ⅰ区序列变异情况。结果 高变Ⅰ区 162 2 3和 163 62核苷酸位点 ,分别出现高频率C→T变异 ( 70 97% ,2 2 /3 1)及T→C变异 ( 4 8 3 9% ,15 /3 1)。结论 线粒体DNA第 162 2 3核苷酸位点T和第 163 62核苷酸位点C很可能是中国汉族人特异性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汉族人 线粒体DNA 外周血白细胞 外周血 序列 线粒体基因 直接测序 位点 变异分析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非鱼外周血白细胞分离与血细胞指数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超 陈明 +5 位作者 王瑞 黄维义 余晓丽 黄婷 雷爱莹 梁万文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0-14,共5页
采用Ficoll-Urografin法探讨了罗非鱼外周血白细胞的最佳分离条件,并通过瑞氏染色和细胞分类计数对罗非鱼外周血血细胞指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罗非鱼最佳白细胞分离条件为18℃,且细胞分离液的相对密度为1.082;分离前罗非鱼外周血血细... 采用Ficoll-Urografin法探讨了罗非鱼外周血白细胞的最佳分离条件,并通过瑞氏染色和细胞分类计数对罗非鱼外周血血细胞指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罗非鱼最佳白细胞分离条件为18℃,且细胞分离液的相对密度为1.082;分离前罗非鱼外周血血细胞总数为1.5×109个/mL,红细胞约占65%,白细胞约占35%,其中小淋巴细胞、大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比例分别是5.81%、12.79%、12.79%和1.16%;每毫升外周血可分离得到(1.3~1.5)×107个细胞,其中白细胞可达90%以上,用瑞氏染色可明显区分出单核细胞、大淋巴细胞、小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血栓细胞,但嗜碱性和嗜酸性细胞较难分辨,且各类白细胞之间的比例分离前后保持一致。血细胞指数测定显示,单核细胞最大,其次为嗜中性粒细胞和红细胞,淋巴细胞和血栓细胞最小,各类血细胞指数与鲤科鱼类同源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外周血白细胞 细胞指数 形态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态甲醛对小鼠外周血白细胞的DNA损伤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兰 程文文 +3 位作者 高娜娜 常青 熊国梅 丁书茂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4-287,共4页
为研究气态甲醛对外周血白细胞DNA的损伤作用,选用SPF级昆明种纯系雄性小鼠作为研究对象,用浓度为0.5 mg/m2、1.0 mg/m2、3.0 mg/m3气态甲醛对小鼠进行连续动态染毒72 h,染毒结束后,观察外周血白细胞的DNA断裂和DNA-蛋白质交联的状况.... 为研究气态甲醛对外周血白细胞DNA的损伤作用,选用SPF级昆明种纯系雄性小鼠作为研究对象,用浓度为0.5 mg/m2、1.0 mg/m2、3.0 mg/m3气态甲醛对小鼠进行连续动态染毒72 h,染毒结束后,观察外周血白细胞的DNA断裂和DNA-蛋白质交联的状况.实验表明:气态甲醛能诱导小鼠外周血白细胞的DNA断裂,在各染毒浓度组与对照组均有及显著差异,在0.5 mg/m3浓度组DNA断裂效应比1.0 mg/m2,3.0 mg/m3浓度组高;1.0 mg/m2,3.0 mg/m3浓度组出现明显的DNA-蛋白质交联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气态甲醛暴露对小鼠外周血白细胞的DNA有明显的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彗星试验 DNA断裂 DNA蛋白质交联 外周血白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果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大鼠外周血白细胞iNOS mRNA与ecNOS mRNA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3
9
作者 李瑞峰 郭成浩 +5 位作者 魏树珍 陈福琴 陈融 李莉 刘玉梅 胡维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404-1406,I004,共4页
目的 :探讨高果糖饮食对Wistar大鼠外周血白细胞iNOSmRNA与ecNOS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普通饲料喂养 ,实验组饮用 1 2 %的果糖水造型。于实验前、实验过程中 1 - 6个月每月断尾取血 ,测定外周血白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iNOSmRNA... 目的 :探讨高果糖饮食对Wistar大鼠外周血白细胞iNOSmRNA与ecNOS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普通饲料喂养 ,实验组饮用 1 2 %的果糖水造型。于实验前、实验过程中 1 - 6个月每月断尾取血 ,测定外周血白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iNOSmRNA)与内皮源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 (ecNOSmRNA)表达 ;观察实验前、造型 1、2、3及 6个月时的空腹血糖、血浆胰岛素水平变化。结果 :1个月后 ,血糖与实验前无显著差异 ;血浆胰岛素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 ,并持续维持在高水平上 ;外周血白细胞ecNOSmRNA表达增强。 2个月后血糖高于对照组 (P <0 0 5) ;外周血白细胞出现iNOSmRNA表达。 3及 6个月 ,血糖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 ;iNOSmRNA与ecNOSmR NA持续保持高表达状态。结论 :高果糖饮食两个月 ,可引起Wistar大鼠产生明显的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 ;首先ecNOSmRNA表达增强 ,可能延缓胰岛素抵抗的形成。继之 ,iNOSmRNA表达增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果糖 胰岛素抵抗 大鼠 外周血白细胞 Ⅱ型糖尿病 INOS MRNA ecNOS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指山小型猪外周血白细胞cDNA文库的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4
10
作者 申明霞 刘涛 +6 位作者 杜丽 王凤阳 成鹰 李治深 满初日嘎 林杰材 祁超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3期222-226,共5页
目的运用SMART技术,构建了五指山小型猪外周血白细胞cDNA文库。方法用RNAiso reagent(TaKaRa)处理新鲜血液,以总RNA抽提试剂盒(上海华舜)制备总RNA。用Powerscript TM反转录酶逆转录合成第一链cDNA,LD-PCR扩增获得cDNA双链,Sfi I酶切和C... 目的运用SMART技术,构建了五指山小型猪外周血白细胞cDNA文库。方法用RNAiso reagent(TaKaRa)处理新鲜血液,以总RNA抽提试剂盒(上海华舜)制备总RNA。用Powerscript TM反转录酶逆转录合成第一链cDNA,LD-PCR扩增获得cDNA双链,Sfi I酶切和CHROMASPIN-400TM柱分离后,500 bp以上的片段与pDNR-LIB载体连接,电转化入E.coli.DH5α,建成原始文库。然后,扩增文库并随机挑取单菌落,PCR鉴定重组子插入片段大小。结果经鉴定,库容量达到1.5×106克隆,原始文库滴度为9.7×109cfu/mL,扩增后的文库滴度为6.4×1010cfu/mL。重组率接近100%,插入片段大小为0.5~2 kb,平均长度约为1.1 kb。结论构建的五指山小型猪外周血白细胞cDNA文库符合建库要求,可以用于全长cDNA的筛选。为五指山小型猪新基因的获得及结构和功能研究提供了可靠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指山小型猪 外周血白细胞 CDNA文库 构建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理状态下外周血白细胞IL-2基因表达的荧光定量PCR检测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茹 陈佩杰 董强刚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7-459,475,共4页
目的:建立白细胞介素2(IL-2)基因表达的绝对定量实时PCR检测技术。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25名健康运动员中IL-2mRNA的表达。主要结果和结论: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能够对健康受试者外周血白细胞自发性IL-2mRNA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相... 目的:建立白细胞介素2(IL-2)基因表达的绝对定量实时PCR检测技术。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25名健康运动员中IL-2mRNA的表达。主要结果和结论: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能够对健康受试者外周血白细胞自发性IL-2mRNA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相关系数r>0.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白细胞 荧光定量PCR检测 基因表达 生理状态 实时定量PCR方法 IL-2MRNA PCR检测技术 mRNA表达 白细胞介素 健康受试者 绝对定量 定量分析 相关系数 运动员 自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罗罗非鱼免疫后外周血白细胞全长cDNA文库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明 李超 +7 位作者 王瑞 李莉萍 甘西 余晓丽 雷爱莹 黄婷 陈福艳 梁万文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29-334,共6页
为大规模快速克隆罗非鱼细胞免疫功能基因,采用SMART技术,构建了尼罗罗非鱼链球菌疫苗免疫后外周血白细胞全长cDNA文库。提取免疫后第3、5和7天外周血白细胞总RNA,用PowerscripTM反转录酶逆转录合成第一链cDNA,LD-PCR扩增获得双链cDNA,... 为大规模快速克隆罗非鱼细胞免疫功能基因,采用SMART技术,构建了尼罗罗非鱼链球菌疫苗免疫后外周血白细胞全长cDNA文库。提取免疫后第3、5和7天外周血白细胞总RNA,用PowerscripTM反转录酶逆转录合成第一链cDNA,LD-PCR扩增获得双链cDNA,经SfiI酶切和CHROMASPIN-400TM柱分级分离,收集500 bp以上的片段重组于改造的pBluescript II SK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DH5α,测定文库滴度、重组率及库容量。结果表明,构建的cDNA文库原始库容量1.021×106克隆,文库滴度1.078×106pfu/mL,重组率94.71%,插入片段大小0.75~3.0 kb,平均长度约为1.5 kb。随机对24个克隆测序所获得的18条Contigs进行BLASTx分析,发现有15条Contigs有相关同源信息,其中10条为全长cDNA,全长率为66.7%。说明所构建文库的各项指标均达到要求,可为筛选罗非鱼免疫功能相关基因和进一步研究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外周血白细胞 全长CDNA文库 SMART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产石韦提取物对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龙毅 袁吉虎 +1 位作者 许杨珊 杨武德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5期179-182,共4页
为了解黔产石韦不同极性部位萃取物对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的影响,采用溶剂法对有柄石韦的不同极性部位进行萃取,用常规白细胞计数法评价不同极性部位萃取物对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的影响,并用HPLC法分析其氨基酸成分。结果表明:黔产石韦的... 为了解黔产石韦不同极性部位萃取物对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的影响,采用溶剂法对有柄石韦的不同极性部位进行萃取,用常规白细胞计数法评价不同极性部位萃取物对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的影响,并用HPLC法分析其氨基酸成分。结果表明:黔产石韦的极性较大部位萃取物对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有明显升高作用,极性较小部位无明显作用。水提组分可显著提高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黔产石韦中至少含有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和亮氨酸4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含量为1.189mg/g,甘氨酸为0.70mg/g,丙氨酸和亮氨酸含量,分别为0.36mg/g和0.343mg/g。结论:谷氨酸可能是黔产石韦水提组分中增加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的关键成分,甘氨酸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产石韦 提取物 外周血白细胞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暹罗鳄外周血白细胞提取物抗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邹黎黎 罗永煌 +2 位作者 郝娟 谢明权 李安兴 《中国兽药杂志》 2008年第4期1-6,共6页
用离心和细胞破碎沉淀法提取暹罗鳄外周血白细胞的抗菌活性物质,测定其对10种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表明:暹罗鳄外周血白细胞提取物对埃希氏大肠杆菌、海豚链球菌、多杀性巴斯德菌、温和气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嗜水气单胞菌、副... 用离心和细胞破碎沉淀法提取暹罗鳄外周血白细胞的抗菌活性物质,测定其对10种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表明:暹罗鳄外周血白细胞提取物对埃希氏大肠杆菌、海豚链球菌、多杀性巴斯德菌、温和气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嗜水气单胞菌、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创伤弧菌、霍乱弧菌10种细菌均有一定的抗菌效力;其中,对海豚链球菌的抗菌效力最强,抑菌圈达22.1mm;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效力次之,抑菌圈达21.7 mm;对霍乱弧菌的抗菌效力较弱,抑菌圈为7mm。实验还测定了理化因子对暹罗鳄外周血白细胞提取物抗菌活性的影响,发现其具有酸溶性、EDTA敏感性和热稳定性等特点。据此特点,初步确定暹罗鳄外周血白细胞中所含的抗菌活性物质是抗菌肽。比较了暹罗鳄外周血白细胞和密西西比红耳龟、花田鸡外周血白细胞提取物的抗菌效力的强弱,发现前者对于实验所用10种细菌的抗菌效力明显强于后两者;其中,对链球菌的抗菌效力,暹罗鳄外周血白细胞提取物最强,抑菌圈达21.3 mm,密西西比红耳龟外周血白细胞提取物次之,抑菌圈为5.3 mm,花田鸡白细胞提取物最弱,抑菌圈为0.67 mm。说明暹罗鳄外周血白细胞中存在一种或数种具有广谱、高效的抗菌活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暹罗鳄 外周血白细胞 提取物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休克大鼠外周血白细胞表面LFA-1、ICAM-1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妍春 赵克森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44-244,258,共2页
关键词 创伤性休克 外周血白细胞 LFA-1 ICAM-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雏鸡感染巨型艾美尔球虫后外周血白细胞的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程金科 段嘉树 +1 位作者 杨心刚 李景芝 《北京农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105-109,共5页
雏鸡初次感染巨型艾美尔球虫(E.maxima)卵囊外周白细胞总数呈双相性增多。分类计数中单核细胞表现明显增加;同时机体出现低淋巴细胞血症,但在感染十万卵羹时,淋巴细胞还可出现短暂升高。对再次感染,外周血白细胞主要表现... 雏鸡初次感染巨型艾美尔球虫(E.maxima)卵囊外周白细胞总数呈双相性增多。分类计数中单核细胞表现明显增加;同时机体出现低淋巴细胞血症,但在感染十万卵羹时,淋巴细胞还可出现短暂升高。对再次感染,外周血白细胞主要表现为伴随有淋巴细胞增多的单相性升高。其它白细胞无明显变化,结果表明白细胞参与了机体抗球虫感染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美尔球虫(E.maxima) 外周血白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黄牛外周血白细胞cDNA文库的构建 被引量:2
17
作者 杜丽 刘涛 +10 位作者 申明霞 王凤阳 成鹰 张莉娜 祁超 李治深 吴科榜 张艳 许兆艳 林杰材 满初日嘎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 2007年第4期1-5,共5页
运用SMART(Switching Mechanism at 5'end of RNA Transcript)技术构建海南黄牛外周血白细胞cDNA文库。采用RNAiso Reagent处理新鲜血液,以总RNA抽提试剂盒(上海华舜)制备总RNA。用PowerscriptTM反转录酶逆转录合成第一链cDNA,LD-PC... 运用SMART(Switching Mechanism at 5'end of RNA Transcript)技术构建海南黄牛外周血白细胞cDNA文库。采用RNAiso Reagent处理新鲜血液,以总RNA抽提试剂盒(上海华舜)制备总RNA。用PowerscriptTM反转录酶逆转录合成第一链cDNA,LD-PCR扩增获得cDNA双链,SfiⅠ酶切和CHROMA SPIN-400TM柱分离后,500bp以上的片段与pDNR-LIB载体连接,电转化入Ecoli.DH5α,建成原始文库。经鉴定,库容量达到1.2×106克隆,原始文库滴度为3×109cfu/mL,扩增后的文库滴度为4.3×1010cfu/mL。PCR鉴定重组子,发现重组率接近100%,插入片段大小分布为0.5~2kb,插入片段平均长度约为1kb。文库的各项指标均达要求,为利用文库筛选海南黄牛已知和未知功能基因提供了材料来源,且为进一步研究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黄牛 CDNA文库 SMART技术 外周血白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半滑舌鳎外周血白细胞 被引量:2
18
作者 郝爽 罗璋 +3 位作者 张振国 刘肖莲 刘国山 冯守明 《河北渔业》 2018年第3期1-4,24,共5页
为研究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ünther)外周血白细胞的影响因素,探索Percoll分离半滑舌鳎外周血白细胞的最佳方法,试验设置了密度梯度为1.015/1.065g/mL、1.020/1.070g/mL、1.025/1.075g/mL、1.... 为研究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ünther)外周血白细胞的影响因素,探索Percoll分离半滑舌鳎外周血白细胞的最佳方法,试验设置了密度梯度为1.015/1.065g/mL、1.020/1.070g/mL、1.025/1.075g/mL、1.030/1.080g/mL、1.035/1.085g/mL的五种分离液,分别于600×g、800×g和1 000×g离心力下进行半滑舌鳎白细胞分离,以所得白细胞密度、白细胞纯度、活细胞率作为评判指标,并对分离的白细胞进行了显微观察、鉴定,比较不同密度梯度分离液、不同离心力的分离效果。结果显示:以1.020/1.070g/mL密度梯度分离液、800×g离心力条件下分离效果最佳,每毫升外周血可分离到白细胞数量平均为(2.485±0.182)×107个,白细胞纯度平均为(97.926±0.679)%,活细胞率平均为(97.037±0.9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 外周血白细胞 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ünth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罗罗非鱼外周血白细胞总RNA的分离及反转录验证
19
作者 李超 陈明 +5 位作者 黄维义 王瑞 余晓丽 黄婷 雷爱莹 梁万文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23,共5页
应用Trizol一步法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外周血白细胞总RNA提取方法进行优化,通过β-ac-tin基因反转录对所分离到的总RNA进行质量验证,并对mRNA的冻干浓缩进行了探讨,确定了一套快速、高效的尼罗罗非鱼外周血白细胞总RN... 应用Trizol一步法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外周血白细胞总RNA提取方法进行优化,通过β-ac-tin基因反转录对所分离到的总RNA进行质量验证,并对mRNA的冻干浓缩进行了探讨,确定了一套快速、高效的尼罗罗非鱼外周血白细胞总RNA分离和mRNA浓缩体系。结果显示:获得的总RNA纯度较高,OD260/OD280均在1.9-2.0之间;甲醛变性电泳显示,总RNA完整性良好,28S与18S比值为2∶1;总RNA的分离量与起始白细胞量成正比,每毫升Trizol最大裂解量为1×10^8个白细胞,可得到总RNA量约为90μg;总RNA的分离量在前四个小时随着沉淀时间的增长而增加,并成功进行了β-actin基因的反转录。mRNA的分离率为1.08%,通过冻干浓缩成功使其浓度提高9倍。结果表明:分离到的总RNA质量可充分满足下游分子生物学实验要求,所建立的mRNA浓缩方法简单易行,可完全解决mRNA起始浓度低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 外周血白细胞 总RNA mRNA 冻干浓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培养人外周血白细胞中阿德福韦酯诱生干扰素的作用研究
20
作者 江军 缪晓辉 +1 位作者 蔡雄 王雯婧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430-432,共3页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和健康人体外培养的外周血白细胞(WBC)作用后,培养上清中干扰素活性的动态变化,探讨阿德福韦酯是否能诱导WBC产生干扰素。方法抽取20名CHB患者和20名健康人的外周血,将白细胞放入有不同浓度...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和健康人体外培养的外周血白细胞(WBC)作用后,培养上清中干扰素活性的动态变化,探讨阿德福韦酯是否能诱导WBC产生干扰素。方法抽取20名CHB患者和20名健康人的外周血,将白细胞放入有不同浓度阿德福韦酯(5μg/ml、7.5μg/ml、10μg/ml及无药对照组)的培养液中,分别于24、48及72小时三个时间点利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CPE)测定培养液中IFN的效价。结果健康人组中,24小时点三组均高于无药对照组(P<0.001),其中5μg/ml组72小时点与24小时点比有明显升高(P=0.004);CHB患者组中,各时间点不同浓度阿德福韦酯组与对照组无差异。结论阿德福韦酯有一定诱生正常人WBC分泌干扰素的作用,而对CHB患者的WBC则此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韦酯 病毒性肝炎 乙型 慢性 外周血白细胞 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