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狼疮性肾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富荣 戴勇 +4 位作者 叶志中 陈晓琳 洪小平 谭艳红 王新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9期828-829,共2页
目的:研究狼疮性肾炎(LN)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在体外培养下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情况。方法:Annexin V联合 PI染色定量法及免疫荧光染色法,分析了38例狼疮性肾炎患者和30例正常人外周淋巴细胞在体外培养后凋... 目的:研究狼疮性肾炎(LN)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在体外培养下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情况。方法:Annexin V联合 PI染色定量法及免疫荧光染色法,分析了38例狼疮性肾炎患者和30例正常人外周淋巴细胞在体外培养后凋亡发生率,凋亡相关基因bcl-2、Fas蛋白的表达以及疾病活动性与淋巴细胞凋亡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在体外培养作用下,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淋巴细胞凋亡发生率较正常人显著增高(尸<0.01),而静止期则明显升高(P<0.05),疾病活动性与体外淋巴细胞凋亡率呈正相关(P<0.01)。bcl-2表达活动期SLE较正常人显著性升高(P<0.01),静止期明显升高(P<0.05)。Fas表达活动期和静止期SLE均较正常人显著升高(P<0.001)。结论:LN患者外周淋巴细胞在体外培养凋亡率较正常人显著增高,表明LN存在体内凋亡或凋亡相关性免疫机制失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淋巴细胞 细胞凋亡 外周血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蛋白对人外周血B淋巴细胞的作用及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
2
作者 甄二东 黄素娟 +6 位作者 化朝举 陶聪 杨述林 王彦芳 周荣 敖红 李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803-2810,共8页
试验旨在研究蓖麻蛋白对人外周血B淋巴细胞(IM-9)毒性作用及对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将提取的蓖麻蛋白按不同浓度添加到培养基培养6、12h,研究剂量-时间效应,确定半数抑制浓度,然后以半数抑制浓度培养细胞2、6、10、12h,在每个时间段检... 试验旨在研究蓖麻蛋白对人外周血B淋巴细胞(IM-9)毒性作用及对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将提取的蓖麻蛋白按不同浓度添加到培养基培养6、12h,研究剂量-时间效应,确定半数抑制浓度,然后以半数抑制浓度培养细胞2、6、10、12h,在每个时间段检测免疫相关基因CD40、IL-1β、TNF-α和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蓖麻蛋白对IM-9细胞的毒性作用随浓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强。取接近半数抑制浓度20ng/mL作用IM-9细胞2、6、10、12h,免疫相关基因中,TNF-α和CD40基因在6h试验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10、12h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IL-1β基因表达量试验组、对照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凋亡基因中,与对照比相比,试验组Bax基因表达量10h极显著降低(P<0.01),12h显著降低(P<0.05);Bcl-2基因表达量4个时间段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2、12h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Caspase-3基因除6h表达量降低外,其他时间段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2h为极显著水平(P<0.01)。表明蓖麻蛋白能显著影响IM-9细胞的基因表达,TNF-α和CD40基因是两个潜在用IM-9细胞评价蛋白毒性的检测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蛋白 外周血B淋巴细胞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达BLyS和CD86的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志方 张春艳 +3 位作者 杨岫岩 周毅 梁柳琴 潘敬运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26-127,共2页
采用FACS研究了 2 2例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达BLyS和CD86的变化。结果表明 ,SLE患者外周血BLyS+ 淋巴细胞和CD19+ CD86 + 淋巴细胞显著增加 ,但二者之间无显著相关。
关键词 SLE患者 外周血淋巴细胞 BLYS CD86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肿瘤坏死因子 发病机理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器官移植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子表达
4
作者 许秀芳 辛毅 +5 位作者 张颖 黄益民 顾云 李娜 周玉杰 张兆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41-1045,1050,共6页
目的:比较移植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不同基因表达时相与病理改变时相,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子的表达与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通过对9例脏器移植的观察,系统比较了移植器官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4、CD8、P56、P59编... 目的:比较移植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不同基因表达时相与病理改变时相,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子的表达与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通过对9例脏器移植的观察,系统比较了移植器官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4、CD8、P56、P59编码基因表达时相改变、荧光差异显示技术检测差异基因表达时相及其与脏器功能、病理改变时相的关系。结果:免疫抑制剂不能完全阻断脏器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移植术后24 h内,9例患者荧光差异显示-PCR技术外周血淋巴细胞P59、酪氨酸磷酸酶的基因表达上调,24~48 h PKC-θ、CD4等基因表达上调;肾移植和心脏移植术后PKC-θ、MHC-Ⅱ、丝/苏氨酸激酶和酪氨酸磷酸酯酶及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5、凝血因子VIII、干扰素诱导蛋白、HLA-DR-H基因较术前有3倍以上升高。P59编码基因表达水平于移植后24 h内保持基本平稳,此后持续负调表达直到第10天达低谷。P56和CD8基因于移植后72 h内表现为持续负调表达,此后正调表达并于第5天时达到移植后的第一个峰值。CD4编码基因于移植后24 h内首先表现为负调表达,此后开始正调表达并于48 h达到移植后的第一个峰值。结论:外周血淋巴细胞基因表达水平的监测可能有助于临床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器移植 外周血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基因表达 时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孢霉素A对大鼠心脏移植模型淋巴细胞分子表达与移植心脏病理学改变时相关系的影响
5
作者 许秀芳 辛毅 +5 位作者 李娜 张颖 黄益民 顾云 周玉杰 张兆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1-169,共9页
【目的】通过环孢素A(CsA)干预的异体异位心脏移植动物模型的研究,对移植术后淋巴细胞分子表达、心肌组织淋巴细胞浸润能力和移植心脏病理改变时相进行比较,探讨环孢素A对其影响。【方法】SD大鼠为移植心脏供体,Wistar大鼠为移植心脏受... 【目的】通过环孢素A(CsA)干预的异体异位心脏移植动物模型的研究,对移植术后淋巴细胞分子表达、心肌组织淋巴细胞浸润能力和移植心脏病理改变时相进行比较,探讨环孢素A对其影响。【方法】SD大鼠为移植心脏供体,Wistar大鼠为移植心脏受体。实验分为心脏移植对照组和环孢素A干预+心脏移植组实验组两组。在移植前及移植后24 h、3 d、7d、10 d和12 d时间点免疫荧光测定淋巴细胞在心肌组织中浸润能力、实时定量PCR检测淋巴细胞编码基因CD4、CD8和酪氨酸激酶P59 mRNA表达水平、心肌组织病理学检查判断排斥反应程度。【结果】①心脏移植后24 h内,外周血淋巴细胞基因的转录与表达为一过性降低;②心肌组织CD4+、CD8+淋巴细胞浸润和Ⅱ级排斥反应病理改变,主要出现于心脏移植后的d3~d7;③环孢素A不能有效抑制移植后3 d内心肌组织CD4+、CD8+淋巴细胞浸润程度的快速增加,但可明显降低移植后d3~d7的心肌组织CD4+淋巴细胞的浸润程度;④环孢素A不能完全阻断淋巴细胞P59基因的表达;⑤环孢素A不能有效抑制淋巴细胞CD4基因正调表达,但可抑制CD8基因的转录。【结论】环孢素A的移植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在大鼠移植后d3~d7。淋巴细胞基因表达、心肌组织淋巴细胞浸润与排斥反应病理改变有关。这将有助于同种移植病人环孢素A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心脏移植模型 心脏外科 心肌组织淋巴细胞浸润 病理学 外周血淋巴细胞基因表达时相 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RVβ7.1基因修饰T细胞对乳腺癌细胞杀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胡丽彩 邱曙东 +3 位作者 黄树林 刘璋 林月霞 罗利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7-99,103,共4页
目的:观察TCRVβ-1基因转染前后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对乳腺癌细胞株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脂质体包裹pcDNA3.1Vβ7.1后转染健康人PBMC,流式细胞仪检测pcDNA3.1Vβ7.1基因表达,改良MTT法检测TCRVβ-1基因转染前后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目的:观察TCRVβ-1基因转染前后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对乳腺癌细胞株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脂质体包裹pcDNA3.1Vβ7.1后转染健康人PBMC,流式细胞仪检测pcDNA3.1Vβ7.1基因表达,改良MTT法检测TCRVβ-1基因转染前后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对乳腺癌细胞株杀伤活性。结果:TCRVβ-1基因转染可显著增加正常人PBMC该基因表达,转染前后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对乳腺癌细胞株杀伤活性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用TCR基因修饰可明显提高正常人PBMC对乳腺癌细胞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TCRVβ7.1基因 外周血淋巴细胞 流式细胞 基因表达 基因修饰 基因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菌影疫苗免疫仔猪前后差异表达基因的鉴定与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杨舒心 雷连成 +3 位作者 杜崇涛 王瑜 谢芳 韩文瑜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76-280,共5页
为获得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菌影诱导的仔猪淋巴细胞差异表达基因,本研究应用代表性差异分析技术构建APP菌影免疫前后正、反两个外周血淋巴细胞cDNA差减文库,并对文库中的差异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正向... 为获得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菌影诱导的仔猪淋巴细胞差异表达基因,本研究应用代表性差异分析技术构建APP菌影免疫前后正、反两个外周血淋巴细胞cDNA差减文库,并对文库中的差异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正向文库中获得11个表达丰度上调的基因,其中7个基因与已知基因具有相似性,4个为未知新基因,经进一步功能注解发现,正向文库功能基因包括免疫信号传导相关蛋白RhoE、防御相关蛋白糖基转移样酶-1、上皮膜蛋白2、白介素-17和肿瘤免疫相关的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3等,这些功能基因表达丰度升高,可能有助于机体建立抗APP的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外周血淋巴细胞 代表性差异分析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IL-2和IL-15基因核表达质粒对禽流感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
8
作者 胡慧琼 王红宁 袁斌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60-60,共1页
根据GenBank中的鸡IL-2和IL-15序列设计了2对引物,采用RT—PCIL法从山地乌骨鸡外周血淋巴细胞RNA中克隆了IL-2和IL-15基因,与pcDNA3.1连接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DNAIL-2和pDNAIL-15,研究了其对禽流感灭活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结果显... 根据GenBank中的鸡IL-2和IL-15序列设计了2对引物,采用RT—PCIL法从山地乌骨鸡外周血淋巴细胞RNA中克隆了IL-2和IL-15基因,与pcDNA3.1连接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DNAIL-2和pDNAIL-15,研究了其对禽流感灭活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结果显示,免疫后第10d,pDNAIL-15+AI灭活疫苗组和pDNAIL-2+AI灭活疫苗组HI抗体水平显著高于AI灭活疫苗组(P〈O.05)。免疫后第10d,pDNAIL-15+AI灭活疫苗组CD4+淋巴细胞百分含量显著高于pDNAIL-2+AI灭活疫苗和AI灭活疫苗组(P〈0.05);免疫后第23d,pDNAIL-2+AI灭活疫苗组CD4+淋巴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pDNAIL-15+AI灭活疫苗和AI灭活疫苗组(P〈0.05)。证实pDNAIL-2和pDNAIL-15能提高禽流感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增强作用 真核表达质粒 鸡IL-2 禽流感疫苗 禽流感灭活疫苗 基因 外周血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抗菌肽MAPWA和PGBD-2对母猪和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9
《畜禽业》 2012年第3期39-39,共1页
采用5z叠延伸PCR(SOE-PCR)方法通过一基因柔性接头(1inker)将猪白介素2(PoIL-2)、6(PoIL-6)基因构建成PoIL-2-linker-PolL-6嵌合基因并克隆入pQE-30原核表达载体中进行融合表达;对表达的重组融合蛋白(rPoIL-2-linker-PolL-6... 采用5z叠延伸PCR(SOE-PCR)方法通过一基因柔性接头(1inker)将猪白介素2(PoIL-2)、6(PoIL-6)基因构建成PoIL-2-linker-PolL-6嵌合基因并克隆入pQE-30原核表达载体中进行融合表达;对表达的重组融合蛋白(rPoIL-2-linker-PolL-6)进行纯化。分别检测rPoIL-2-linker-POIL-6蛋白与抗PolL-2、PolL-64t抗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及促猪外周血淋巴细胞和猪脾脏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PolL-2-linker-PoIL-6嵌舍基因及其重组原核表达质粒(rpQE-30/PolL-2-linker-PolL-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 生长性能 抗菌肽 重组融合蛋白 外周血淋巴细胞 母猪 原核表达载体 嵌合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