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外周血干细胞动员方案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黄斯勇 刘利 +8 位作者 郝淼旺 尹郸丹 伍艳兰 陈任安 李国辉 刘强 王锦程 何华 梁英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6期1415-1418,共4页
本研究比较CEP+G-CSF与CVP+G-CSF动员方案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及造血恢复的效果。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57例NHL患者。分组采用CEP+G-CSF与CVP+G-CSF动员方案进行外周血干细胞动员采集,并于预处理结束后... 本研究比较CEP+G-CSF与CVP+G-CSF动员方案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及造血恢复的效果。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57例NHL患者。分组采用CEP+G-CSF与CVP+G-CSF动员方案进行外周血干细胞动员采集,并于预处理结束后回输外周血干细胞,分析动员效果、不良反应及自身移植后造血恢复情况。结果表明:动员期间所有患者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均降至1.0×109/L以下,血小板(Plt)数降至40×109/L以下。57例患者均采集成功,CEP+G-CSF动员方案组采集单个核细胞(MNC)数和CD34+细胞数明显高于CVP+G-CSF动员方案组(p=0.002和p=0.019)。预处理后所有病例均达到骨髓抑制,CEP+G-CSF和CVP+G-CSF动员方案组WBC数恢复到≥1.0×109/L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1.4和12.3天(p﹥0.05),Plt数恢复到≥50×109/L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8.6和19.3天(p﹥0.05)。结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NHL疗效显著,CEP或CVP联合G-CSF方案行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均安全有效,临床效果满意,CEP+G-CSF方案动员外周血干细胞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化学治疗 外周血干细胞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和采集的护理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晓飞 王杰燕 杨婷婷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11期61-62,共2页
目的 总结儿童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和采集的护理经验。方法  13例患儿 (非何杰金淋巴瘤 6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7例 )应用COEP和DOEP两种方案 ,观察动员和采集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 ,并给予预防和相应的干预处理。结果  13例患儿均... 目的 总结儿童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和采集的护理经验。方法  13例患儿 (非何杰金淋巴瘤 6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7例 )应用COEP和DOEP两种方案 ,观察动员和采集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 ,并给予预防和相应的干预处理。结果  13例患儿均完成了动员和采集 ,全部出现消化道症状和脱发 ,3例出现发热 ,2例发生低钙性抽搐 ,经对症治疗护理后好转。结论 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护理、预防感染、保护大血管、预防低钙等并发症的发生是儿童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和采集成功的护理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动员 采集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DP+VP-16方案在小儿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动员的应用
3
作者 黄东生 唐锁勤 +3 位作者 王建文 刘立真 刘英 吕善根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04-304,共1页
关键词 外周血干细胞动员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自体 1989~2003年 造血干细胞移植 恶性血液肿瘤 恶性淋巴瘤 动员方案 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乐沙福用于外周血干细胞动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邹德慧 邱录贵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41-546,共6页
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PBSC)移植是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有效治疗手段。PBSC的常规动员方案包括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单用... 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PBSC)移植是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有效治疗手段。PBSC的常规动员方案包括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单用或联合化疗。部分患者使用常规动员方案无法采集到目标剂量的CD34+细胞,无法进行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移植治疗。因此,针对动员不佳患者以及降低具有危险因素患者动员失败的风险,根据个体情况有效调整动员策略十分必要。普乐沙福是一种新型动员剂,联合G-CSF可显著提高CD34+细胞采集量,降低动员失败率的同时缩短采集天数,进而提高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SCT)效率,改善患者长期预后。本文对普乐沙福在PBSC动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探讨普乐沙福适宜的动员人群、干预时机和路径,以优化PBSC的动员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外周血干细胞动员 普乐沙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EPOCH化疗联合G-CSF有效动员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被引量:2
5
作者 廖丽昇 魏天南 +4 位作者 郑志海 曲双 谢颖 王志红 陈碧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70-1674,共5页
目的:探讨CTX+G-CSF和DA-EPOCH+G-CSF方案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外周血干细胞动员采集及造血恢复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40例NHL患者分别采用CTX+G-CSF及DA-EPOCH+GCSF方案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动员、采集,并予BEA... 目的:探讨CTX+G-CSF和DA-EPOCH+G-CSF方案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外周血干细胞动员采集及造血恢复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40例NHL患者分别采用CTX+G-CSF及DA-EPOCH+GCSF方案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动员、采集,并予BEAM方案预处理后回输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分析动员效果、不良反应及自体移植后造血恢复情况。结果:CTX+G-CSF组动员期间1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降至0.8×10~9/L,其余WBC数最低值均>2.0×10~9/L,3例血小板数降至80×10~9/L左右,其余患者血小板数均正常,单次采集物CD34^+细胞比例中位数0.99(0.35-1.30)%,共采集单个核(MNC)数(3.80±2.05)×10~10~,累计MNC(5.84±2.48)×10~8/kg,CD34^+细胞数中位数3.84(3.91-6.5)×10~6/kg。DA-EPOCH+G-CSF组动员期间患者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最低降至(0.2-1.4)×10~9/L,1例血小板(Plt)数最低为8×10~9/L,其余均在40×10~9/L以上,单次采集物CD34^+细胞比例中位数0.85(0.34-1.2)%,共采集MNC中位数(3.68±1.56)×10^(10),累计MNC数(6.01±2.26)×10~8/kg,CD34^+细胞数中位数4.44(2.7-7.10)×10~6/kg。2组患者采集物CD34^+细胞比例中位数、总MNC中位数,累计每公斤体重MNC数及CD34^+细胞数中位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TX+G-CSF组自体干细胞移植后粒细胞植活平均时间为10.00(9.00-11.00)d,血小板植活平均时间为12.00(11.00-13.50)d;DA-EPOCH组自体干细胞移植后粒细胞植活平均时间为10.00(9.00-11.00)d,血小板植活平均时间为12.50(11.00-17.25)d,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移植过程中无死亡病例。结论:DA-EPOCH联合G-CSF方案可有效动员NHL患者的外周血干细胞,安全性高,且经济实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DA-EPOCH方案 DA-EPOCH+G-CSF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拉诺赛特与化疗药物联合动员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艾斌 石远凯 +6 位作者 杨建良 何小慧 周生余 韩晓红 刘鹏 周爱萍 张长弓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35-637,共3页
目的:观察格拉诺赛特联合化疗对恶性实体瘤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APBSC)的动员效果。方法:32例患者进入本研究,其中恶性淋巴瘤18例,乳腺癌11例,生殖细胞肿瘤3例。自化疗后白细胞降至最低点时开始皮下注射格拉诺赛特150~250μg/day1... 目的:观察格拉诺赛特联合化疗对恶性实体瘤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APBSC)的动员效果。方法:32例患者进入本研究,其中恶性淋巴瘤18例,乳腺癌11例,生殖细胞肿瘤3例。自化疗后白细胞降至最低点时开始皮下注射格拉诺赛特150~250μg/day1,至APBSC采集结束前一天,白细胞恢复到5.0×109/L以上时开始连日采集APBSC;当累计采集的单核细胞≥5.0×108/kg或CD34+细胞≥2.0×106/kg时停止采集。结果:开始给予格拉诺赛特及开始采集APBSC的中位时间分别为化疗开始后的第12(5~15)天和第15(13~20)天,格拉诺赛特的中位给药次数为5(3~12)次,全组患者平均采集到的单核细胞及CD34+细胞总数分别为5.76±2.05×108/kg和15.58±10.36×106/kg,平均粒-单集落形成单位21.01±20.75×104/kg。动员过程中不良反应轻微,此后30例接受移植者全部获得造血功能重建。结论:格拉诺赛特联合化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APBSC的动员方法,国人采用150~250μg/day1的剂量即可得到满意的动员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G-CSF 实体瘤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乐沙福用于动员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 被引量:14
7
作者 邱录贵 +2 位作者 黄河 周剑峰 邹德慧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33-439,共7页
普乐沙福是一种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 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拮抗剂,可动员造血干细胞自骨髓释放至外周血中。普乐沙福分别于2018年12月和2020年8月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 普乐沙福是一种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 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拮抗剂,可动员造血干细胞自骨髓释放至外周血中。普乐沙福分别于2018年12月和2020年8月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和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的自体造血干细胞动员。截至目前,尽管普乐沙福已在国外上市10余年,临床中广泛使用,但因其在国内获批上市时间较短,临床实践应用经验尚少,对其临床规范应用国内尚无相关共识。本文将总结普乐沙福的相关研究数据,撰写该中国专家共识,供临床医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动员 普乐沙福 中国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瘤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苏永锋 王艺志 +1 位作者 宁红梅 胡亮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45-1949,共5页
目的:分析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的影响因素,为优化自体造血干细胞动员方案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中心收治的33例多发性骨髓瘤及淋巴瘤行自体造血干细胞动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性别... 目的:分析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的影响因素,为优化自体造血干细胞动员方案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中心收治的33例多发性骨髓瘤及淋巴瘤行自体造血干细胞动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性别、年龄、动员前化疗疗程、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用量、疾病类型及化疗方案与动员失败率的相关性。结果:疾病类型和动员前化疗疗程可影响造血干细胞动员的失败率(P<0.05);淋巴瘤患者动员失败率为42.1%,显著高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7.1%)(P=0.026);采集前化疗疗程≥5个组失败率显著增高(P=0.016)。年龄、性别、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用量及化疗方案与干细胞动员失败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采集前多疗程化疗及淋巴瘤患者是自体造血干细胞动员的不良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 淋巴瘤 多发性骨髓瘤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rhG-CSF对56例非血缘供者外周造血干细胞动员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佩 张国芸 +3 位作者 朱苹 吴蓓倩 牛强 谢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348-351,共4页
本研究观察低剂量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非血缘健康供者的影响,探讨用于中华造血干细胞捐赠者资料库提供的非血缘健康供者外周造血干细胞动员方案。56例非血缘健康供者接受rhG-CSF 5μg/(kg.d)皮下注射,在动员第4、5两天... 本研究观察低剂量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非血缘健康供者的影响,探讨用于中华造血干细胞捐赠者资料库提供的非血缘健康供者外周造血干细胞动员方案。56例非血缘健康供者接受rhG-CSF 5μg/(kg.d)皮下注射,在动员第4、5两天或第5、6两天采集干细胞,观察动员效果及不良反应,检测动员前后血常规指标、CD3+、CD4+、CD8+和CD20+细胞比例;对采集物进行单个核细胞(MNC)和CD34+细胞计数;对所有供者随访至2006年5月31日。结果显示:在rhG-CSF动员过程中出现1级毒副作用(按WHO分级标准):腰背酸痛17.9%(10/56)、焦虑失眠8.9%(5/56)、疲乏4.5%(3/56)等,无需特殊处理,无需终止动员。第4、5两天采集和第5、6两天采集所得的MNC分别是(5.95±1.52)×108/kg和(7.19±2.12)×108/kg;CD34+细胞分别是(3.03±1.09)×106/kg和(7.92±2.50)×106/kg。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量、CD3、CD4、CD8、CD20百分比动员前后无变化。结论:5μg/(kg.d)rhG-CSF用于非血缘健康供者的动员是安全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 非血缘供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G-CSF对健康供者外周造血干/祖细胞动员和采集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梁赜隐 任汉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847-851,共5页
应用重组人粒系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健康供者进行动员并采集造血干细胞用于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本研究通过对影响外周干细胞动员和采集效果的多因素分析,进一步探讨最佳动员方案及采集时机。采取回顾性方... 应用重组人粒系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健康供者进行动员并采集造血干细胞用于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本研究通过对影响外周干细胞动员和采集效果的多因素分析,进一步探讨最佳动员方案及采集时机。采取回顾性方法分析了431例健康供者外周血干细胞动员采集效果,并进一步分析了供者一般特征、rhG-CSF动员天数、每日皮下注射次数、剂量与采集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rhG-CSF在动员中平均应用剂量为5.7μg/(kg.d),平均采集1.7次,收获单个核细胞数平均为9.57×108/kg,CD34+细胞平均为4.91×106/kg。绝大多数供者不良反应轻微。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采集效率主要与供者体重指数,采集天数相关。rhG-CSF动员第5天采集的供者,其MNC数、CD34+细胞数及第一次单采成功率均优于其他时间采集的供者。同时,本组供者应用rhG-CSF剂量较小且剂量范围较窄,rhG-CSF剂量不如采集时间对采集物质量的影响明显。结论:小剂量应用rhG-CSF动员并于第5天开始采集是健康供者造血干细胞动员的较理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 采集效果 影响因素 健康供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