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周血免疫细胞群检测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诊疗中的临床意义
1
作者 杨扬 茹慧波 +3 位作者 徐坤 吴纯 王树松 杜丽荣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45-750,共6页
目的:检测外周血各类免疫细胞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的关系及临床诊疗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于河北省生殖健康医院就诊的351例URSA患者为URSA组,选取同期体检的既往正常分娩1胎且无不良孕产史的30... 目的:检测外周血各类免疫细胞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的关系及临床诊疗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于河北省生殖健康医院就诊的351例URSA患者为URSA组,选取同期体检的既往正常分娩1胎且无不良孕产史的30例健康女性样本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黄体中期外周血不同免疫细胞亚群的水平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辅助URSA诊疗的免疫细胞水平最佳截断值,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URSA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URSA组外周血中CD3^(+)CD8^(+)细胞数量和百分比低于对照组,自然杀伤(NK)细胞百分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黄体中期外周血CD3^(+)CD8^(+)细胞的增加是URSA的保护性因素(OR<1,P<0.05)。ROC曲线分析发现,CD3^(+)CD8^(+)细胞数量702.82个/l,CD3^(+)CD8^(+)细胞百分比28.39%和NK细胞百分比12.33%为辅助URSA诊断的免疫细胞水平最佳截断值。使用最佳截断值将连续变量转换为二分类变量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CD3^(+)CD8^(+)细胞数量<702.82个/μl、NK细胞百分比>12.33%是影响URS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黄体中期外周血CD3^(+)CD8^(+)细胞的减少与URSA发生密切相关。CD3^(+)CD8^(+)细胞数量(702.82个/μl)和NK细胞百分比(12.33%)可作为诊断URSA的参考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外周血免疫细胞 CD3^(+)CD8^(+)细胞 NK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K细胞输入治疗对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水平影响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覃仕锋 刘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82-486,共5页
目的:探究CIK细胞输入治疗对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将2004年4月至2015年4月来本院初诊为多发性骨髓瘤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VAD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CIK细胞... 目的:探究CIK细胞输入治疗对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将2004年4月至2015年4月来本院初诊为多发性骨髓瘤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VAD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CIK细胞输入治疗。利用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中IL-17、IL-6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含量;检测血红蛋白,血沉和血肌酐水平;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L-17,IL-6和TGF-β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17、IL-6和TGF-β水平均降低,但观察组水平明显低于同期的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D3^+CD4^+,CD3^+CD8^+和CD3^+CD4^+/CD3^+CD8^+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降低,且观察组水平明显低于同期的对照组,(P<0.05)。患者发生恶心呕吐、心悸胸闷,心肌酶升高,转氨酶升高和肌酐增高等副反应的例数两组间无差异。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IK细胞输入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其机制是通过降低免疫抑制因子的水平显著增加外周血免疫细胞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K细胞 多发性骨髓瘤 外周血免疫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种植失败患者慢性子宫内膜炎与外周血免疫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吴纯 茹慧波 +4 位作者 董九华 王琇 张素芝 王树松 杜丽荣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38-942,共5页
目的:探讨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慢性子宫内膜炎(CE)的患病率及CE相关诊断指标与外周血免疫细胞分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河北省生殖健康医院门诊的RIF患者64例,收集患者一般信息、黄体中期宫腔镜及子宫... 目的:探讨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慢性子宫内膜炎(CE)的患病率及CE相关诊断指标与外周血免疫细胞分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河北省生殖健康医院门诊的RIF患者64例,收集患者一般信息、黄体中期宫腔镜及子宫内膜免疫组化结果、外周血NK细胞、Th1细胞、Th2细胞、Th17细胞、Treg细胞的数量和百分比,以及Th1/Th2、Th17/Treg,随访再次移植的妊娠结局。评估RIF患者宫腔镜及内膜免疫组化CD138检查对CE诊断的一致性,分析子宫内膜的慢性炎症是否与外周血免疫细胞分类存在相关关系,以及诊断CE的RIF患者再次移植的妊娠结局。结果:宫腔镜检出RIF患者CE患病率为53.12%,明显高于内膜免疫组化CD138检出CE的患病率(25.00%,P<0.05)。CE和非CE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数量及百分比无明显差异。CD138阳性患者经抗生素治疗后,再次移植的12周持续妊娠率、活产率高于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IF患者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宫腔镜联合子宫内膜CD138免疫组化检查有利于提高其妊娠率,改善妊娠结局,子宫内膜浆细胞的浸润并不影响外周血免疫细胞的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种植失败 慢性子宫内膜炎 宫腔镜 CD138 外周血免疫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