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对卵巢癌患者预后评估的意义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立伟 潘慧颖 +3 位作者 姚晓天 王天勤 周小欣 王育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27-631,共5页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临床病例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27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及286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NLR、PLR与临床病理之间的相关...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临床病例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27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及286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NLR、PLR与临床病理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患者总体生存期(OS)之间的关系。结果·卵巢癌患者术前NLR、PLR水平均高于良性肿瘤的患者(P=0.000)。NLR、PLR的最佳截点分别为3.0和151。NLR高水平组(NLR≥3.0)患者的病理类型、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CA125水平及腹水量与NLR低水平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LR高水平组(PLR≥151)患者的病理类型、FIGO分期、有无转移、CA125水平及腹水量与PLR低水平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PLR高水平组的中位OS(33个月和33.5个月)分别低于相应的低水平组(44.5个月和49.5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4和P=0.000)。Cox多因素分析显示,PLR≥151是卵巢癌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HR为1.936,95%CI为1.013~3.698,P=0.045)。结论·术前炎症指标NLR、PLR与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有望用于预估患者病情及指导卵巢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卵巢肿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在诊断及复发预测中的作用 被引量:15
2
作者 丁朝霞 闫丽萍 +3 位作者 孙华芹 魏颖 李宁凤 陈爱平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24-1128,共5页
目的:评价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在诊断及预测复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03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147例良性卵巢肿瘤和134例上皮性卵巢... 目的:评价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在诊断及预测复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03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147例良性卵巢肿瘤和134例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术前外周血NLR诊断EOC的价值并选取最佳截断值;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寻找患者5年内复发的高危因素。结果:患者术前NLR对诊断EOC最佳截断值为2.04。术前NLR<2.04组与NLR≥2.04组患者在年龄、FIGO分期、CA125水平、腹水及淋巴结转移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P<0.05),而与不同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单或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NLR≥2.04为EOC患者术后5年内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EOC患者术前NLR升高与癌症的存在及多种临床侵袭性指标相关,是影响EOC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诊断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骨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8
3
作者 徐园园 卢学超 +3 位作者 解其华 魏迎凤 王春华 张小丽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64-1467,共4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关系。方法 185例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骨密度值分为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记... 目的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关系。方法 185例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骨密度值分为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记录所有患者临床资料,检测相关生化指标,测量骨密度,比较三组间的差异,同时分析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NLR与BMD的关系。结果与骨量正常组及骨量低下组相比,骨质疏松组的NLR水平明显升高(P<0.05);偏相关分析提示,控制年龄、病程、绝经年限、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结果显示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BMD与NLR、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呈负相关(r=-0.470,P<0.001;r=-0.218,P=0.003);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提示年龄、病程、绝经年龄、NLR是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BMD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NLR水平升高,与骨密度相关,说明炎症在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 2型糖尿病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骨密度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关系以及预后评估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刘永裕 陈伟坚 +5 位作者 林天烨 莫亮 吴峰 沈楚龙 蔡开沈 张庆文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21期1618-1623,共6页
目的:研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之间的关系以及预后评估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2008~2017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02例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回顾性分析进行了常规外周血检测的... 目的:研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之间的关系以及预后评估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2008~2017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02例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回顾性分析进行了常规外周血检测的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中的骨密度值,将患者分为3组:正常骨量组(T≥-1.0)、骨量减少组(-2.5<T<-1.0)和骨质疏松组(T≤-2.5),并且在术后随访患者中将接受内固定术者根据NLR值高低分为高NLR组(NLR>2.33)以及低NLR组(NLR≤2.33)。其中统计指标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基本信息,骨折分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水平以及血脂水平等,还对102例术后患者进行2年以上的随访并收集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等预后康复信息,以观察外周血NLR与上述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经多组间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的SNK-q检验)、单因素偏相关分析、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得出,与骨量正常组以及骨量减少组分别进行两两比较,骨质疏松组患者中的年龄、三酰甘油以及NLR水平升高,BMD明显下降,而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BMD与NLR以及三酰甘油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中NLR和三酰甘油是骨质疏松性股骨颈患者BMD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此外,行内固定治疗的患者中外周血NLR升高会增加术后股骨头坏死、骨折断端不愈合的风险以及延长术后功能恢复的时间。结论: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外周血NLR水平升高并与骨密度相关,提示外周血NLR可作为早期筛查和预防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指标之一;此外,外周血NLR也是影响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预后和康复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骨质疏松 骨密度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水平、淋巴脉管间隙浸润、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术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汪黎明 冯同富 +1 位作者 陈徳军 张雅君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1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究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水平、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ymph 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对术后淋巴结转... 目的探究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水平、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ymph 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对术后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行手术治疗的496例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术前病理分级、绝经与否、术前血清CA125水平、有无LVSI、外周血NLR、子宫病变部位特殊与否、术中测量的病灶直径、腹水细胞学检查结果等),统计术后淋巴结转移情况并筛选与其相关的危险因素。随访24~32个月,分析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496例患者中,发生淋巴结转移42例(8.47%)。无淋巴结转移者无瘤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均显著长于有淋巴结转移者(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血清CA125水平≥35 U/L、有LVSI、外周血NLR>3.40均为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术前血清CA125水平≥35 U/L、有LVSI、外周血NLR>3.40的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危险性更高,监测上述指标有利于评估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样腺癌 淋巴结转移 糖类抗原125 淋巴脉管间隙浸润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预测前列腺癌去势治疗后的病情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罗后宙 陈国强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65-1270,共6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dio,PLR)与雄激素剥夺疗法后病情进展的关联。方法:纳入2017年5月—2020年5...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dio,PLR)与雄激素剥夺疗法后病情进展的关联。方法:纳入2017年5月—2020年5月收治于三亚中心医院(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的170例PC患者作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雄激素剥夺疗法并随访1年。将随访期间进展成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者纳入进展组,其余纳入稳定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NLR、P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onocyte-to-lymphocyte ratio,MLR)等检查结果,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接受雄激素剥夺治疗的患者进展至CRPC的相关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NLR和PLR对患者1年内发生CRPC的预测效能。结果:随访结束时排除14例失访及2例其他原因死亡患者,剩余154例中44例纳入进展组,110例纳入稳定组;两组Gleason评分、T分期、N分期例数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组NLR和PLR高于稳定组(P<0.05),两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及其最低值(PSA nadir)例数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到低NLR组患者1年累积死亡率低于高NLR组(log-rankχ^(2)=5.094,P=0.024);低PLR组患者1年累积死亡率低于高PLR组(log-rankχ^(2)=9.931,P=0.002);Gleason评分≥8分(OR=3.998,P=0.034)、PLR(OR=1.156,P<0.001)、NLR(OR=13.844,P<0.001)、T4分期(OR=16.252,P=0.048)为进展至CRPC的独立危险因素;NLR和PLR预测PC患者1年内发生CRPC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45和0.865,两者AU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癌患者基线NLR和PLR值与CRPC发生相关,二者未来可能成为预测CRPC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雄激素剥夺疗法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老年高血压患者死亡风险的关联
7
作者 李珊 安莉 +2 位作者 付治卿 张帷 司全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42-1147,共6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全因死亡和病因特异性死亡的关联。方法纳入1999~2018年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中的老年高血压患者9939例,根据NLR四分位数将其分为Q_(1)组2461...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全因死亡和病因特异性死亡的关联。方法纳入1999~2018年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中的老年高血压患者9939例,根据NLR四分位数将其分为Q_(1)组2461例,Q_(2)组2460例,Q_(3)组2522例,Q_(4)组2496例。生存状态通过与国家死亡指数记录的链接确定。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限制性立方样条曲线、生存分析和ROC分析。结果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在调整混杂因素后,NLR水平升高与全因死亡和病因特异性死亡风险存在显著的递增关联。与Q_(1)组比较,Q_(4)组调整后全因死亡(HR=1.52,95%CI:1.32~1.74,P=0.000)、心血管死亡(HR=2.04,95%CI:1.63~2.56,P=0.000)、非心血管死亡(HR=1.30,95%CI:1.11~1.53,P=0.000)显著增加。3次限制性立方样条曲线显示,NLR与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和非心血管死亡均呈单调的正相关。在未使用他汀类药物的个体中,NLR与心血管死亡的关联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ROC分析显示,NLR对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和非心血管死亡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12、0.597、0.581,优于高敏C反应蛋白和中性粒细胞。结论NLR水平升高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全因死亡和病因特异性死亡风险增加独立相关。未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NLR与心血管死亡的关联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 高血压 死亡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及两者联合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造影剂肾病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孙沁瑜 邓毅凡 +1 位作者 何胜虎 张晶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891-1897,共7页
背景既往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计数增多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相关,然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造影剂肾... 背景既往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计数增多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相关,然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造影剂肾病(CIN)的相关性研究较少。目的探究NLR、MHR及两者联合对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CIN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2022年在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接受急诊PCI的437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组患者术后是否发生CIN,分成CIN组(65例)和非CIN组(372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计算NLR和MHR的数值,并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CIN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NLR、MHR及两者联合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CIN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NLR、MHR及两者联合对CIN发生的预测效能。结果CIN组患者2型糖尿病史、利尿剂使用、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空腹血糖、NLR、MHR水平高于非CIN组,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和肌酐水平低于非CIN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史(OR=1.997,95%CI=1.063~3.751,P=0.032)、单核细胞计数(OR=2.372,95%CI=1.060~5.310,P=0.036)、NLR(OR=1.311,95%CI=1.171~1.468,P<0.001)、MHR(OR=7.075,95%CI=1.893~26.439,P=0.004)水平升高为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CIN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NLR、MHR及两者联合预测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CIN的AUC分别为0.733(95%CI=0.669~0.796,P<0.001)、0.706(95%CI=0.633~0.779,P<0.001)、0.796(95%CI=0.740~0.852,P<0.001);灵敏度分别为66.2%、60.0%、69.2%;特异度分别为71.8%、75.3%、73.1%。结论2型糖尿病史、单核细胞计数、NLR、MHR水平升高为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CIN的独立危险因素;NLR、MHR及两者联合均可作为有效识别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CIN的早期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造影剂肾病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死亡风险相关性的多中心10年回顾性队列研究
9
作者 刘紫轩 王辉清 +6 位作者 钟晓丹 贺行巍 王文华 于丹 张保全 李醇文 曾和松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17-924,共8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多中心医院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患者院内死亡风险预测中的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0年8月-2021年12月来自五家教学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河南省人...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多中心医院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患者院内死亡风险预测中的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0年8月-2021年12月来自五家教学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2642例AAD患者。基于NLR分布的四分位点将患者分为Q_(1)(n=660)、Q_(2)(n=661)、Q_(3)(n=661)、Q_(4)(n=660)4组,并对各组的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进行比较;采用偏相关分析方法评估NLR与心血管指标之间的关系;利用限制性立方样条、Kaplan-Meier法及Cox回归模型对NLR值与AAD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的相关性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4(46,63)岁,其中,男2096例,女546例。与Q_(1)-Q_(3)组比较,Q_(4)组患者吸烟史和糖尿病病史占比较低,且更有可能患DeBakeyⅠ型AAD(P<0.05),Q_(4)组患者的谷草转氨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酐及D-二聚体水平较高,而三酰甘油及CRP水平较低(P<0.01)。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浆NLR值与D-二聚体(r=0.43,P<0.01)和肌酐(r=0.16,P<0.01)呈正相关。Cox模型中的限制性立方样条函数揭示了血浆NLR值与AAD患者临床结局之间存在明显的非线性关系(P<0.01)。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与Q_(1)-Q_(3)组比较,Q_(4)组患者的院内死亡发生率最高(P<0.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与Q_(1)组相比,Q_(4)组NLR的风险比(HR)为1.77(95%CI 1.33~2.37,P<0.001),是主要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较高的血浆NLR值与AAD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相关,即使校正了多中心就诊医院等潜在混杂因素后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夹层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多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糖尿病患者eGFR的相关性:基于NHANES数据库的横断面分析
10
作者 贾淳钰 王淦淦 +3 位作者 王佳慧 陈罡 郑可 李雪梅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9-385,共7页
目的基于大样本数据,探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与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指标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的相关性。方法基于2009-2014年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 目的基于大样本数据,探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与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指标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的相关性。方法基于2009-2014年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NHANES)数据库中确诊糖尿病患者的资料进行横断面分析。比较合并/未合并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的NLR差异,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NLR与eGFR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857例糖尿病患者,其中合并CKD 190例(22.2%),未合并CKD 667例(77.8%),且与后者比较,前者的NLR显著升高(2.94±1.69比2.36±1.98,P<0.001),eGFR显著降低[(43.54±12.79)mL/(min·1.73 m^(2))比(92.50±18.20)mL/(min·1.73 m^(2)),P<0.001]。按NLR四分位数分组分析后发现,随NLR增大,糖尿病患者eGFR逐渐下降[Q1组:(87.05±24.93)mL/(min·1.73 m^(2));Q2组:(83.68±24.98)mL/(min·1.73 m^(2));Q3组:(83.10±26.26)mL/(min·1.73 m^(2));Q4组:(72.55±28.15)mL/(min·1.73 m^(2));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NLR与eGFR呈弱负相关(r=-0.15,P<0.00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校正混杂因素后表明,NLR与糖尿病患者eGFR存在独立的负相关性(OR=0.403,95%CI:0.210~0.772,P=0.006)。结论NLR与糖尿病患者的eGFR呈负相关,具有反映糖尿病患者肾功能下降及CKD风险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慢性肾脏病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NHANES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对TACE序贯微波消融治疗肝细胞癌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节 李杨鼎薪 +4 位作者 王勇 李艳 李均彪 秦闫威 许伟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4,共6页
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TACE联合微波消融(MWA)治疗不可切除HC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2年3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TACE序贯MWA治疗的110例不可切除HC... 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TACE联合微波消融(MWA)治疗不可切除HC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2年3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TACE序贯MWA治疗的110例不可切除HCC患者临床资料。将中位NLR、PLR作为临界值。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高、低NLR或PLR组间基线特征差异,Kaplan-Meier法绘制OS、PFS图,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采用单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确定与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相关因素。对单因素分析中P<0.05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中位NLR、PLR分别为2.08、90。低NLR、PLR组与高NLR、PLR组相比,OS显著改善[1100 d(95%CI=1047.7~1153.7)比683 d(95%CI=552.5~814.8);1076 d(95%CI=996.4~1156.2)比721 d(95%CI=583.0~859.8)](均P<0.01),PFS更长[720 d(95%CI=361.6~1078.4)比298 d(95%CI=47.0~205.8);545 d(95%CI=292.3~797.7)比270 d(95%CI=213.5~326.5)](均P<0.05)。高NLR(HR=2.193,95%CI=1.358~3.541,P=0.001;HR=37.883,95%CI=4.836~296.760,P=0.001),高PLR(HR=2.117,95%CI=1.306~3.434,P=0.002;HR=6.547,95%CI=2.367~18.113,P<0.01)是不良PFS、OS的预测因素。结论术前NLR和PLR对TACE序贯MWA治疗效果有良好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细胞 微波消融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诊Ⅳ期肺癌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营养不良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肖平 潘海 +2 位作者 马晴 宋丽平 钟殿胜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3-198,共6页
背景与目的 恶性肿瘤患者往往伴随营养不良,与预后密切相关。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作为体内炎症的指标,能够预测多种疾病的营养不良风险,然而其与肺癌患者营养不良的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 背景与目的 恶性肿瘤患者往往伴随营养不良,与预后密切相关。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作为体内炎症的指标,能够预测多种疾病的营养不良风险,然而其与肺癌患者营养不良的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分析NLR与初诊Ⅳ期肺癌患者营养不良风险的关系,并进一步确定NLR的截断值以更好地预测患者营养不良的风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1年2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209例初诊Ⅳ期肺癌患者,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 (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 2002)量表对其营养状况进行评估,同时收录患者人口学信息、病理、卡氏体能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体重指数、合并疾病及临床生化指标的资料。分析NLR与营养不良风险的关系,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来确定预测营养不良风险的最佳NLR临界值。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一步评估NLR与营养不良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 初诊Ⅳ期肺癌患者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比率为36.36%(76/209)。对NLR与NRS 2002营养不良风险评分进行分析发现,NLR与营养不良风险评分呈正相关(r=0.765,P<0.001)。通过ROC曲线分析,确定初诊Ⅳ期肺癌患者营养不良风险的最佳截断值NLR为3.94 [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0.747,95%CI:0.678-0.815,P<0.001],敏感性为55%,特异性为86%,阳性预测值为68%,阴性预测值为77%。相比于NLR≤3.94组的患者,NLR>3.94组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营养不良(69.49%vs 23.33%,P<0.001),并且NLR为初诊Ⅳ期肺癌患者营养不良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NLR在初诊Ⅳ期肺癌患者中与营养不良风险有关,NLR可作为Ⅳ期肺癌患者营养风险筛查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 肺肿瘤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三支病变PCI术后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揆 沈德新 +9 位作者 赵江涛 秦奋 陈晓伟 于凤仪 吕炎 杨宇 秦臻 高佳敏 陶海龙 唐俊楠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3-677,共5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三支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6月1日至2023年10月31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并接受PCI的CAD三支病变患...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三支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6月1日至2023年10月31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并接受PCI的CAD三支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NLR中位数分为高NLR组(n=209)和低NLR组(n=208),绘制Kaplan-Meier风险曲线,采用Cox回归分析NLR与不良结局的关系。结果:在完全调整模型中,NLR对于全因性死亡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HR(95%CI)分别为1.057(1.021~1.092)和1.031(1.004~1.055),而高NLR组的HR(95%CI)分别为2.730(1.244~6.009)和1.883(1.171~3.033)。NLR对于全因性死亡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曲线下面积(95%CI)、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23(0.782~0.863)、0.886、0.312和0.750(0.658~0.842)、0.692、0.324,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结论:NLR可作为CAD三支病变患者PCI术后预后的可靠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三支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预后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X综合征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MR心肌首过灌注相关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刚 贺俊景 +2 位作者 孙杰梅 周丽格 邢威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6-561,共6页
目的:探索心脏X综合征(CSX)患者磁共振心肌首过灌注指标均值和变异系数与血液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的相关性。方法:53例CSX患者和4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均行静息态磁共振心肌首过灌注检查和血常规检查。分析左心室16个节... 目的:探索心脏X综合征(CSX)患者磁共振心肌首过灌注指标均值和变异系数与血液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的相关性。方法:53例CSX患者和4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均行静息态磁共振心肌首过灌注检查和血常规检查。分析左心室16个节段心肌灌注参数[包括灌注指数、斜率/基线信号强度(CPI)、峰值时间、20%~80%峰值时间、最大信号强度/基线信号强度(MaxSIBL)],及16个节段的均值和变异系数,比较心肌灌注参数及血液NLR的组间差异,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与UAP组比较,CSX组心肌各节段灌注参数和均值没有差异,但16节段的20%~80%峰值时间变异系数和MaxSIBL变异系数较UAP组升高(P<0.05),血液中性粒细胞(N)和NLR也升高(P<0.05),且CSX组的血液NLR值与心肌平均灌注系数负相关。CSX患者16个节段中CPI及MaxSIBL存在显著组间差异。经两两比较,节段1-5、2-4、2-5、2-10、2-11、3-4、3-5、3-10、3-11、5-14、11-14间的CPI及MaxSIBL均存在显著差异,主要是由节段4、5、10和11灌注系数较低所致。结论:本研究发现CSX患者心肌首过灌注指标不均匀性较UAP患者增加,CSX患者心肌灌注系数与血液NLR呈负相关,说明炎症反应在CSX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X综合征 心肌灌注 磁共振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早期预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和胰腺坏死的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沈佳庆 刘晓琳 顾慧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90-1695,1707,共7页
目的:评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严重程度和胰腺坏死(pancreatic necrosis,PN)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90例ABP患者并在急性胰腺炎发作24 h... 目的:评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严重程度和胰腺坏死(pancreatic necrosis,PN)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90例ABP患者并在急性胰腺炎发作24 h内收集血液样本用于血常规及相关生化指标检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性(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确定NLR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和PN的最佳临界值。采用不同浓度牛磺胆酸钠溶液诱导大鼠ABP模型,并在造模后1、3、5、7、14 d收集血液和胰腺组织,比较各组的NLR。结果:ROC曲线分析显示NLR对SAP具有预测性能[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0.944,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915~0.973,P <0.001],最佳临界值为13.38(灵敏度80.0%、特异度83.2%)。NLR对PN也有较好的预测价值,AUC为0.910(95%CI:0.861~0.958,P <0.001),诊断的最佳临界值为9.265(灵敏度97.1%、特异度72.7%)。在大鼠ABP模型中,NLR在AP发病早期即可升高,并与AP和PN的严重程度相关。结论:在ABP发病后的24 h内,NLR可以作为早期预测其严重程度及PN的有力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严重程度 胰腺坏死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患者外周血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1
16
作者 时光 赵俊伟 明亮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4-88,共5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5月期间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急...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5月期间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262例为病例组及13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根据其急性发作期病情严重程度,将哮喘患者分为危重组87例、非危重组175例。记录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和血常规结果,并计算NLR和PLR。比较3组间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血小板计数、NLR、PLR的差异,以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对哮喘的诊断价值。结果各组间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NLR、PL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各组血小板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1)。哮喘危重组淋巴细胞绝对值低于哮喘非危重组、健康对照组(P<0.0001),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LR、PLR显著高于哮喘危重组、健康对照组(P<0.0001)。哮喘非危重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NLR、PLR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NLR、PLR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危重患者诊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2、0.784、0.873、0.795(均P<0.01)。NLR诊断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危重患者的最佳临界值为2.58,敏感度为82.8%,特异度为81.1%。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NLR、PLR均升高,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和病情监测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氩氦冷冻消融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杨红彩 郭志 +7 位作者 司同国 国永飞 杨雪玲 邢文阁 刘方 刘长富 张炜浩 常旭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HCC)患者氩氦冷冻消融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HCC患者行经皮穿刺氩氦冷冻消融术的相关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术前NLR,分为低NLR...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HCC)患者氩氦冷冻消融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HCC患者行经皮穿刺氩氦冷冻消融术的相关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术前NLR,分为低NLR组(NLR<3.5)和高NLR组(NLR≥3.5),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并对其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氩氦冷冻消融治疗后,中位生存期为22.4个月,其中高NLR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3.2个月,低NLR组的中位生存期为24.2个月,两组中位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大小、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白蛋白、总胆红素、胆碱酯酶、NLR是影响HCC患者氩氦冷冻消融术后生存期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大小和NLR是影响HCC患者氩氦冷冻消融术后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术前外周血中NLR可作为HCC患者行氩氦冷冻消融术的预后指标,肝内原发灶越大、NLR越高,患者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比值 氩氦冷冻消融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扩张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8
作者 黄巧娟 庞毅恒 +2 位作者 郭远林 李建军 陈蒙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9-193,共5页
目的:探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ratio,NLR)在单纯冠状动脉扩张(coronaryarteryectasia,CAE)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人选53例单纯CAE患者[单纯CAE组,平均年龄(53±1... 目的:探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ratio,NLR)在单纯冠状动脉扩张(coronaryarteryectasia,CAE)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人选53例单纯CAE患者[单纯CAE组,平均年龄(53±13)岁]和64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对照组,平均年龄(52±8)岁],记录两组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计算NLR,并进行组间比较;分析NLR与其他炎性指标及CAE的扩张程度及分布类型的相关关系;多因素分析单纯CAE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AE组的NLR明显升高(3.055±1.461vs2.175±0.963,P〈0.001)。且随着NLR水平的增加,单纯CAE的诊断比例(P〈0.001)、白细胞计数(P=0.001)、高敏C反应蛋白(P=0.003)明显增加。相关分析显示NLR与白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523,P〈0.001),而与高敏C反应蛋白(P=0.292)、CAE的扩张程度及分型(P=0.577既关。多因素分析显示,NLR为单纯CAE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2.277,95%可信区间:1.130~3.958,P=0.004o结论:NLR在CAE患者中升高,是CAE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扩张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8
19
作者 周凌 蒋丕萍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3-226,229,共5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同时比较NLR与降钙素原(PCT)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呼吸科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诊治的ARDS患者79例作为病例组,...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同时比较NLR与降钙素原(PCT)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呼吸科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诊治的ARDS患者79例作为病例组,并选取本院同期79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根据患者28天的死亡情况将ARDS病例分为生存组(38例)和死亡组(41例)。研究对象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C)、淋巴细胞计数(LC)、血清PCT水平,并计算NLR。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曲线下面积(AUC)评价NLR和PCT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应用Kaplan-Merier法绘制患者ARDS患者生存曲线。结果:ARDS患者WBC、NC、NLR和P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而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生存组患者NLR和PCT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组(P<0. 05)。NLR和PCT评价ARDS患者预后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 786、0. 689,灵敏度分别为0. 780、0. 759,特异度分别为0. 789、0. 763。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NLR≥13. 80和PCT≥4. 01μg/L时,ARDS患者28 d存活率较NLR≤13. 8和PCT≤4. 01μg/L者显著降低(P<0. 001)。结论:NLR和PCT可以作为评价ARDS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但是NLR效果优于P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降钙素原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预后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全因死亡预测价值:随访5年的队列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汝满 白亚飞 +6 位作者 王春莉 安娜 徐明芝 贺纪清 祁永慧 王利恒 李洪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5期4397-4402,4411,共7页
背景已有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全因死亡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少有研究探讨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AR)对MHD患者全因死亡的预测及NLR联合CAR能否增强对MHD患者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目的探讨NLR联... 背景已有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全因死亡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少有研究探讨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AR)对MHD患者全因死亡的预测及NLR联合CAR能否增强对MHD患者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目的探讨NLR联合CAR对MHD患者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为提高MHD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1月选取175例在海南省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治疗的MHD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基线人口学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随访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随访截止日期为2021-12-31。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NLR、CAR及NLR联合CAR在MHD患者全因死亡中的预测价值,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不同的NLR及CAR患者随访过程中累积生存率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MHD患者5年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预测MHD患者全因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43(95%CI=0.669~0.817,P<0.001);CAR预测MHD患者全因死亡的AUC为0.710(95%CI=0.627~0.794,P<0.001);NLR联合CAR预测MHD患者全因死亡的AUC为0.799(95%CI=0.732~0.867,P<0.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至随访终点,基线NLR>4.93的患者随访期间累积生存率低于基线NLR≤4.93的患者(χ^(2)=32.753,P<0.001)。基线CAR>0.795的患者随访期间累积生存率低于基线CAR≤0.795的患者(χ^(2)=38.091,P<0.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NLR>4.93(HR=2.071,95%CI=1.226~3.499)、CAR>0.795(HR=1.903,95%CI=1.155~3.136)是MHD患者5年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透析龄增加(HR=0.984,95%CI=0.976~0.992)及铁蛋白升高(HR=0.998,95%CI=0.998~0.999)、25-羟维生素D[25-(OH)D]升高(HR=0.964,95%CI=0.941~0.987)、三酰甘油(TG)升高(HR=0.695,95%CI=0.506~0.955)是MHD患者5年全因死亡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NLR、CAR对MHD患者全因死亡有预测价值,两者联合的预测价值更高;同时NLR及CAR升高均是MHD患者5年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 全因死亡 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