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温度的间断性手足低温疗法对乳腺癌化疗致外周神经毒性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冉 郭冬雪 +1 位作者 周立芝 张子睿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3398-3402,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的间断性手足低温疗法对乳腺癌病人紫杉类药物诱导的外周神经毒性(CIPN)、手足综合征(HFS)和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5月在唐山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72例乳腺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的间断性手足低温疗法对乳腺癌病人紫杉类药物诱导的外周神经毒性(CIPN)、手足综合征(HFS)和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5月在唐山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72例乳腺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1组和试验2组,每组36例。两组化疗期间均给予间断性手足低温疗法,每次输注紫杉类药物前后15 min,试验1组与试验2组分别佩戴-10~0℃与-30~-20℃冷冻手套和脚套,于干预前、干预2、4、6个周期后测评CIPN、HFS和生活质量的差异性及低温疗法的耐受性和安全性。结果:试验2组在干预4、6个周期后CIPN和HFS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低于试验1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交功能、总体健康状况、疲劳、失眠评分差值均低于试验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病人均无因不能耐受而退出试验者。结论:温度较低的间断性手足低温疗法更能有效预防CIPN和HFS发生及严重程度,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断性手足低温疗法 乳腺癌 化疗致外周神经毒性 手足综合征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桂枝五物汤减少铂蓄积预防奥沙利铂慢性外周神经毒性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魏国利 顾展丞 +4 位作者 李灵常 马骏 陈晨 钱峻 霍介格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67-1473,共7页
目的 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对铂蓄积的影响,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预防奥沙利铂慢性外周神经毒性可能机制。方法 45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奥沙利铂模型组、黄芪桂枝五物汤组,各15只。空白组予以腹腔注射5%葡萄糖注射液2 m... 目的 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对铂蓄积的影响,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预防奥沙利铂慢性外周神经毒性可能机制。方法 45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奥沙利铂模型组、黄芪桂枝五物汤组,各15只。空白组予以腹腔注射5%葡萄糖注射液2 mL·kg-1,其余4组按照4 mg·kg-1,2 mL·kg-1予以腹腔注射奥沙利铂造模,一周2次,共4周。黄芪桂枝五物汤组灌胃给药2.48 g·mL-1,每日1次,空白组、奥沙利铂模型组予等量0.9%NaCl溶液灌胃,每日1次。每周测量大鼠体重,Von Frey试验检测大鼠机械性缩足阈值。第28 d处死大鼠,解剖分离双侧坐骨神经、L4-5背根神经节,光镜、电镜观察理形态变化,测量背根神经节核仁大小变化。ICP-MS法检测背根神经节细胞内铂含量,qPCR检测细胞铂蓄积相关因子OCT2和ATP7A 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重下降(P <0.05),机械性缩足阈值下降(P <0.05),随着剂量的累积越明显;坐骨神经神经纤维排列紊乱,背根神经节细胞核仁缩小,线粒体肿胀,背根神经节铂含量明显升高(P <0.01),铂摄入关键蛋白OCT2mRNA表达量增加(P <0.05),铂泵出关键蛋白ATP7A mRNA表达量无显著变化(P> 0.05);与模型组相比黄芪桂枝五物汤组大鼠体重无统计学差异(P> 0.05),未出现明显的机械性缩足阈值下降(P>0.05);坐骨神经、背根神经节细胞病理损伤轻,背根神经节铂含量明显降低(P <0.05),OCT2mRNA表达量减少(P <0.05),ATP7A mRNA表达量增加(P <0.05)。结论 黄芪桂枝五物汤可能通过下调背根神经节细胞中OCT2的表达,减少铂摄入,上调ATP7A mRNA的表达,促进铂泵出,从而减少背根神经节铂蓄积,发挥预防奥沙利铂慢性外周神经毒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桂枝五物汤 奥沙利铂 慢性外周神经毒性 铂蓄积 OCT2 ATP7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温经通络方防治慢性奥沙利铂外周神经毒性疗效的网状荟萃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丁蓉 余佳霖 +4 位作者 魏国利 汪悦 胡灿红 钱峻 霍介格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74-1480,共7页
目的 采用网状荟萃分析的方法比较三种温经通络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当归四逆汤、阳和汤)防治慢性奥沙利铂外周神经毒性(OIPN)的疗效,为临证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全面检索CNKI、维普、万方、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 base收录的3种温... 目的 采用网状荟萃分析的方法比较三种温经通络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当归四逆汤、阳和汤)防治慢性奥沙利铂外周神经毒性(OIPN)的疗效,为临证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全面检索CNKI、维普、万方、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 base收录的3种温经通络方防治慢性奥沙利铂外周神经毒性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检索时限均从2005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提取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ADDIS 1. 16. 8软件进行网状荟萃分析。结果 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10项研究中的579例患者。网状荟萃分析显示三种中药汤剂与对照组相比,均能降低奥沙利铂不良反应之一神经毒性的发生率和严重神经毒性发生率,防治OIPN发生率的概率排序为黄芪桂枝五物汤、当归四逆汤、阳和汤;防治严重OIPN发生率的概率排序依次为:当归四逆汤、黄芪桂枝五物汤、阳和汤。结论 口服黄芪桂枝五物汤、当归四逆汤、阳和汤都可减少慢性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发生,前两者优于阳和汤。受纳入样本质量的局限,需进一步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临床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经通络方 奥沙利铂 外周神经毒性 网状荟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酸联合甲钴胺预防卵巢癌患者紫杉醇化疗外周神经毒性的观察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成双 郑翠玲 +1 位作者 柳卜华 栾朝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2421-2422,共2页
化疗外周神经毒性反应(chemoth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toxicity,CIPN)是紫杉醇注射液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其主要特征表现为肢体的感觉麻木或异常,同时可伴有局部温度异常和针刺感觉等小神经纤维损害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四肢远... 化疗外周神经毒性反应(chemoth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toxicity,CIPN)是紫杉醇注射液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其主要特征表现为肢体的感觉麻木或异常,同时可伴有局部温度异常和针刺感觉等小神经纤维损害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四肢远端对称性的感觉丧失和震颤麻痹等大神经损害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神经毒性 甲钴胺 紫杉醇化疗 神经损害症状 紫杉醇注射液 震颤麻痹 针刺感 叶酸片 生活质量 温度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沙利铂致外周神经毒性症状特性及变化趋势的纵向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丁彩艳 薛嵋 +1 位作者 吴洪斌 陆箴琦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7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肠癌患者使用奥沙利铂期间外周神经毒性症状特性、变化趋势及非药物影响因素。方法对113例使用奥沙利铂肠癌患者,采用神经毒性患者自述问卷(PNQ)于累积剂量达200mg/m2、540mg/m2、850mg/m2时进行随访调查,评估外周神经毒性症状... 目的探讨肠癌患者使用奥沙利铂期间外周神经毒性症状特性、变化趋势及非药物影响因素。方法对113例使用奥沙利铂肠癌患者,采用神经毒性患者自述问卷(PNQ)于累积剂量达200mg/m2、540mg/m2、850mg/m2时进行随访调查,评估外周神经毒性症状的严重度;Podo触觉测量笔及温度觉测量笔分别检测患者触觉及温度觉有无异常。结果首次使用奥沙利铂后88.5%患者出现肢体感觉异常,首发表现以手部麻木为主,其次为刺痛。不同累积剂量时外周神经毒性严重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当累积剂量达200mg/m2、540mg/m2时,不同给药方式的患者外周神经毒性严重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4例患者触觉减弱。结论肠癌患者使用奥沙利铂期间感觉神经损伤发生率高于运动神经损伤,且程度较重;随着剂量的累积,外周神经毒性症状越严重。健康教育时应提供针对性指导,鼓励患者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给药,可有效避免化疗前期肢体感觉异常,延缓外周神经毒性症状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 外周神经毒性 给药方式 神经毒性患者自述问卷 纵向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N10A rs12632942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结直肠癌化疗奥沙利铂外周神经毒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5
6
作者 孔连广 彭俊玲 +5 位作者 郑祥珍 苏芳 魏宜胜 张啸 洪楚原 翁洁玲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88-792,共5页
目的:探讨SCN10A基因外显子区rs12632942位点多态性与结直肠癌(CRC)患者化疗奥沙利铂外周神经毒性(OXLIPN)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市白云区中医医院319例接受含... 目的:探讨SCN10A基因外显子区rs12632942位点多态性与结直肠癌(CRC)患者化疗奥沙利铂外周神经毒性(OXLIPN)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市白云区中医医院319例接受含奥沙利铂(OXL)化疗方案的CRC患者(均为中国中南地区汉族)血液标本,常规提取DNA、PCR扩增及分析SCN10A外显子多态位点rs12632942基因型,评估OXLIPN程度。通过单因素卡方检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评估外显子多态rs12632942基因型与OXLIPN的相关性。结果:319例CRC患者rs12632942基因型:AA134例、AG156例、GG29例,rs12632942基因型频率符合哈温平衡(P>0.05)。rs12632942的AG+GG基因型与Ⅱ~Ⅳ度OXLIPN相关(P<0.01),是发生Ⅱ~Ⅳ度OXLIPN的独立危险因素(OR=2.044,95%CI=1.231~3.392,P<0.01)。结论:SCN10A基因外显子区rs12632942AG+GG基因型的CRC患者易感Ⅱ~Ⅳ度OXLIP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奥沙利铂 SCN10A 单核苷酸多态性 外周神经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金昶治疗化疗药物所致外周神经毒性临床经验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巧丽 姜欣 +6 位作者 徐林 田叶红 万宇翔 齐雪维 李睿 赵鹏程 黄金昶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40-41,共2页
化疗药物引起的外周神经毒性是临床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目前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黄金昶教授20余年中医肿瘤临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为气血不足、外邪侵袭是本病的核心病机,通过内外治结合手段达到快速祛邪通络、养血温阳的治... 化疗药物引起的外周神经毒性是临床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目前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黄金昶教授20余年中医肿瘤临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为气血不足、外邪侵袭是本病的核心病机,通过内外治结合手段达到快速祛邪通络、养血温阳的治疗目的,采用局部与整体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取得了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外治 外周神经毒性 黄金昶 临床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致外周神经毒性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8
作者 丁彩艳 陆箴琦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3期90-91,共2页
综述化疗致外周神经毒性三大类症状对患者日常生活功能及情绪的影响,目前临床医护人员及患者本身对该化疗不良反应带来的不利影响认知不足。提出对于使用神经毒性抗肿瘤药物的患者,护理人员需全面、动态评估症状,提出针对性健康指导,以... 综述化疗致外周神经毒性三大类症状对患者日常生活功能及情绪的影响,目前临床医护人员及患者本身对该化疗不良反应带来的不利影响认知不足。提出对于使用神经毒性抗肿瘤药物的患者,护理人员需全面、动态评估症状,提出针对性健康指导,以预防和延缓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毒性 外周神经毒性 末梢神经 生活质量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沙利铂致外周神经毒性症状病人认知及应对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丁彩艳 陆箴琦 +1 位作者 薛嵋 吴洪斌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6年第8期2780-2784,共5页
[目的]探索使用奥沙利铂的病人对外周神经毒性症状的认知、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及应对方式,为临床护理人员健康宣教提供指导。[方法]根据现象学研究法,采用半结构式深入访谈法对13例病人进行访谈,并用Giorgi 6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分... [目的]探索使用奥沙利铂的病人对外周神经毒性症状的认知、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及应对方式,为临床护理人员健康宣教提供指导。[方法]根据现象学研究法,采用半结构式深入访谈法对13例病人进行访谈,并用Giorgi 6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分析出关于外周神经毒性症状体验的4个主要主题:症状体验;症状体验的影响因素;症状体验的结局;病人行为应对。[结论]奥沙利铂致外周神经毒性症状体验受环境温度、病人躯体、心理状态和社会支持的影响,导致躯体功能性改变、认知转变、行为改变,最终影响病人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 外周神经毒性 症状认知 生活质量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沙利铂致大鼠慢性外周神经毒性的背根神经节内神经递质类物质靶标定量检测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文玲 陈艳荣 +1 位作者 欧娟娟 梁后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84-691,共8页
目的观察大鼠慢性外周神经毒性模型中奥沙利铂对背根神经节中神经递质类物质浓度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SPF级)按抽签法完全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只,分别为模型组和对照组。采用多累积剂量、多频次腹腔注射(累积剂量48 mg/m^2,模拟... 目的观察大鼠慢性外周神经毒性模型中奥沙利铂对背根神经节中神经递质类物质浓度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SPF级)按抽签法完全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只,分别为模型组和对照组。采用多累积剂量、多频次腹腔注射(累积剂量48 mg/m^2,模拟人体剂量>1200 mg/m^2)的方法建立慢性外周神经毒性模型,利用神经递质类物质靶标定量检测筛选出背根神经内浓度显著改变的神经递质类物质。结果在奥沙利铂累积剂量为48 mg/m^2时,可成功构建大鼠慢性外周神经毒性模型;其背根神经节内谷氨酰胺[(58.54±10.46)nmol/L,P<0.05]、L-谷氨酸[(43.12±7.76)nmol/L,P<0.05]、多巴胺[(0.03±0.02)nmol/L,P<0.01]、去甲肾上腺素[(0.25±0.04)nmol/L,P<0.05]、3、4-二羟基苯乙酸[(0.41±0.01)nmol/L,P<0.01]、香草扁桃酸[(3.30±0.63)nmol/L,P<0.05]的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尤其以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3、4-二羟基苯乙酸的增加最为显著。结论奥沙利铂慢性蓄积可导致背根神经节内部分神经递质类物质的浓度发生改变,可能与神经元损伤及慢性外周神经毒性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 慢性外周神经毒性 背根神经 神经递质类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诱导的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陆新 曲琳卓 +2 位作者 王勇 关宏锏 吴艳玲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2,共5页
化疗诱导的周围神经病变(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IPN)是指使用抗肿瘤药物导致外周神经功能紊乱而表现出来的一些症状与体征,与化疗药物呈剂量相关性。CIPN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且现有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法疗... 化疗诱导的周围神经病变(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IPN)是指使用抗肿瘤药物导致外周神经功能紊乱而表现出来的一些症状与体征,与化疗药物呈剂量相关性。CIPN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且现有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法疗效有限,因此探究CIPN的发病机制、研发新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法,解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社会意义。该文将从分子和细胞层面阐述CIPN的发病机制,以及对CIPN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为未来研究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诱导的周围神经病变 外周神经毒性 化疗诱导疾病 药物相关性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中医药疗法 中医药熏洗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藤通痹熏洗液联合神经节苷脂预防mFOLFOX6方案化疗所致神经毒性的随机、对照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12
作者 叶磊 陈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38-943,共6页
目的:旨在观察芪藤通痹熏洗液联合神经节苷脂预防结直肠癌患者术后使用mFOLFOX6方案化疗所引起的神经毒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从而为中西医结合方法防治化疗所致周围神经毒性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80例接受mFOLFOX6方案化... 目的:旨在观察芪藤通痹熏洗液联合神经节苷脂预防结直肠癌患者术后使用mFOLFOX6方案化疗所引起的神经毒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从而为中西医结合方法防治化疗所致周围神经毒性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80例接受mFOLFOX6方案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芪藤通痹熏洗液联合神经节苷脂+化疗)、治疗组2(神经节苷脂+化疗)、对照组(单纯化疗),每组各60例。各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共治疗12个疗程。观察并分析各组治疗前后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发生情况、肌电图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1、治疗组2、对照组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有显著差异(χ2=21.899,P=0.000)。3个组的外周神经毒性出现时间分别为(129.920±4.615)、(104.680±3.912)和(49.190±3.69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 422.520,P=0.000)。3个组的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NCV)分别为(52.74±4.01)、(45.55±4.21)和(35.79±7.67)m/s;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NCV)分别为(48.98±3.95)、(44.69±4.18)和(37.89±6.65)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35.472,P=0.000;F=70.334,P=0.000)。3个组的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藤通痹熏洗液联合神经节苷脂可明显减少mFOLFOX6方案化疗所致神经毒性的发生率,且不增加治疗相关性不良反应,有望成为治疗化疗药物奥沙利铂所致神经毒性的优效、无毒方法,在临床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 外周神经毒性 芪藤通痹熏洗液 神经节苷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奥沙利铂化疗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梁飞红 黄沂 +1 位作者 赵玉玲 李静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2342-2344,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奥沙利铂化疗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拟应用奥沙利铂化疗的肿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化疗神经损害常规治疗、护理方法,观察组应用基于德尔菲法拟定的奥沙利铂神经毒... [目的]探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奥沙利铂化疗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拟应用奥沙利铂化疗的肿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化疗神经损害常规治疗、护理方法,观察组应用基于德尔菲法拟定的奥沙利铂神经毒性反应防治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前后比较两组病人神经毒性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化疗第2个月、第3个月、第4个月Ⅱ~Ⅳ级神经毒性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15%及22%,对照组分别为5%、28%及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两组化疗后生活质量评分(QLQ-C30)及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有助于减轻奥沙利铂引起的外周神经损害,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尔菲法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 奥沙利铂 外周神经毒性反应 生活质量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