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T2DM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nesfatin-1、ADRP水平与外周单核细胞M1/M2失衡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小全 《中国医学工程》 2022年第5期31-35,共5页
目的探究老年2型糖尿病(T2DM)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人新饱食分子蛋白-1(nesfatin-1)、脂肪分化相关蛋白(ADRP)水平与外周单核细胞M1/M2失衡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43例T2DM患者... 目的探究老年2型糖尿病(T2DM)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人新饱食分子蛋白-1(nesfatin-1)、脂肪分化相关蛋白(ADRP)水平与外周单核细胞M1/M2失衡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43例T2DM患者,根据是否发生NAFLD分为非NAFLD组(n=79)和NAFLD组(n=64),比较两组血清nesfatin-1、ADRP水平,比较两组外周血单核细胞M1/M2相关细胞因子mRNA水平,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nesfatin-1、ADRP水平与NAFLD组患者外周单核细胞M1/M2相关细胞因子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T2DM患者nesfatin-1、ADRP水平与NAFLD患病风险的关系。结果与非NAFLD组比较,NAFLD组血清nesfatin-1、ADRP水平增高(P<0.05);NAFLD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mRNA水平增高(P<0.05),白细胞介素10(IL-10)mRNA水平减少(P<0.05)。Pearson检验分析显示,nesfatin-1、ADRP水平与NAFLD组患者外周单核细胞TNF-α、IL-6 mRNA水平呈正相关(P<0.05),nesfatin-1、ADRP水平与NAFLD组患者外周单核细胞IL-10 mRNA水平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esfatin-1高水平(O^R=3.325,95%CI=1.481~11.811)、血清ADRP高水平(O^R=3.862,95%CI=1.732~13.954)是T2DM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水平nesfatin-1、ADRP是T2DM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危险因素,其表达水平与外周单核细胞M1/M2失衡有着密切相关性,有望将nesfatin-1和ADRP作为患者抗炎治疗干预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人新饱食分子蛋白-1 脂肪分化相关蛋白 外周单核细胞 M1/M2失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miR-146a及miR-155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1
2
作者 周亚丽 郭向华 +2 位作者 邵莉 王少春 陈东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5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miR-146a及miR-155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RA患者30例(RA组),其中活动期22例、非活动期8例,正常对照组10例。提取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提取microRNA,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iR-146a及m... 目的探讨miR-146a及miR-155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RA患者30例(RA组),其中活动期22例、非活动期8例,正常对照组10例。提取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提取microRNA,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iR-146a及miR-155的表达,以小分子RNA U6作为内参,计算microRNA的相对表达量,以2-ΔΔCT表示。结果 RA组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miR-146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5.99±5.27、3.19±4.24,两组比较,t=-2.335,P<0.05;miR-155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009±0.005、0.010±0.005,两组比较,t=0.091,P>0.05。miR-146a在RA活动期患者及非活动期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相对表达分别为0.607±0.185、0.225±0.006,两组比较,t=2.455,P<0.05;miR-155在RA活动期及非活动期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相对表达分别为0.008±0.005、0.010±0.005,两组比较,t=0.154,P>0.05。结论 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miR-146a异常高表达,而miR-155的表达未见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外周单核细胞 miRNA-146a miRNA-15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猪外周血单核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的筛选 被引量:3
3
作者 马红 刘宇 +4 位作者 汪亮 王文涛 吴赛辉 何鑫淼 刘娣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426-3433,共8页
民猪是能够适应东北地区寒冷环境的地方猪种,但目前对其环境适应性相关基因的研究较少,也没有确定适合此研究所需的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内参基因。因此,本试验通过研究常用的12个内参基因(B2M、ACTB、RPL11、RPL4、YWHAZ、GAPDH、HPRT1、S... 民猪是能够适应东北地区寒冷环境的地方猪种,但目前对其环境适应性相关基因的研究较少,也没有确定适合此研究所需的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内参基因。因此,本试验通过研究常用的12个内参基因(B2M、ACTB、RPL11、RPL4、YWHAZ、GAPDH、HPRT1、SDHA、HMBS、IDH3B、TUBB2B和TBP1)在不同环境温度下民猪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表达稳定性,旨在确定合适的内参基因进行相关研究。分别在-25、5、10和30℃采集3头民猪耳静脉血分离出单核细胞,利用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 3种软件分析12个候选内参基因的Ct值,筛选出表达稳定的基因作为内参基因。经geNorm和NormFinder计算获得各候选基因的M值发现,12个候选基因的表达均相对稳定,而BestKeeper的分析则显示ACTB、GAPDH、SDHA、HPRT1、TBP1、YWHAZ基因的SD值均<1,可用作本研究条件下的内参基因,而另外6个基因SD值则>1,不符合作为内参基因的标准。综合3种分析的结果,在本研究条件下,TBP1基因的稳定性最高,ACTB、GAPDH、SDHA、HPRT1和YWHAZ基因也符合作为内参基因的标准,都可研究在不同环境温度下民猪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基因表达时作为内参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猪 外周单核细胞 环境温度 实时荧光定量PCR 内参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NS外周血单核细胞趋化因子与RANTES mRNA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黄文波 王玉新 +1 位作者 杨爱华 李清芹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8期10-12,共3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PNS)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趋化因子 (MCP- 1)与受激活调节的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 (RANTES) m RNA的表达及临床价值。方法  PNS患者 5 4例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 3个月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PNS)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趋化因子 (MCP- 1)与受激活调节的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 (RANTES) m RNA的表达及临床价值。方法  PNS患者 5 4例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 3个月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检测外周血 MCP- 1及 RANTES 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PNS患者外周血 MCP- 1、RANTES m RNA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治疗后显著降低 ;其中膜性肾病患者表达水平较低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患者表达水平较高 ;伴有肾小管间质损害者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无肾小管间质病变者 ,治疗后未完全缓解者显著高于完全缓解署。MCP- 1、RANTESm RNA表达水平与血肌酐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与 2 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水平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PNS患者外周血 MCP- 1、RANTES m RNA表达水平与病理类型、肾小管间质损害、血清肌酐水平及疗效有一定关联 ,对其检测有助于 PNS病情及预后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NTES PNS 患者 MCP-1 治疗后 表达水平 外周单核细胞 RNA 分泌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4在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大鼠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殿增 孟列素 王红英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0-184,共5页
目的研究佛氏完全佐剂性关节炎(AIA)大鼠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对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TLR4 mRNA的表达及其与关节炎评分的关系。方法流式细胞仪测定CD14+TLR4+细胞占CD14+细胞的比例和TLR4-PE的平均荧光强度(MIF);N... 目的研究佛氏完全佐剂性关节炎(AIA)大鼠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对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TLR4 mRNA的表达及其与关节炎评分的关系。方法流式细胞仪测定CD14+TLR4+细胞占CD14+细胞的比例和TLR4-PE的平均荧光强度(MIF);Northern blot法测定PBMC TLR4 mRNA的表达量。比较造模后15 d与正常对照组和造模后25 d时CD14+TLR4+/CD14+、MIF及其TLR4 mRNA表达量的差异,并用Mann-WhiteyU检验分析关节炎评分与TLR4 MIF的相关性。结果在造模后15 d,CD14+TLR4+/CD14+、TLR4 MIF和PB-MC TLR4 mRNA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和造模后25 d明显增高(P<0.01),而且TLR4 MIF与关节炎的评分有明显的相关性(15 d:r=0.826,P<0.01;25 d:r=0.688,P<0.05)。但造模后25 d,CD14+TLR4+/CD14+、TLR4 MIF和PBMC TLR4 mRNA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和造模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R4与AIA发病有密切关系,提示固有免疫反应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中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佐剂性关节炎 大鼠 TOLL样受体4 外周单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人白细胞抗原-DR表达和细胞因子水平的增龄性改变 被引量:2
6
作者 吴军 刘泽 +5 位作者 王鲁妮 刘凌 张源源 冯德光 彭艳 李薇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1年第4期315-317,共3页
目的研究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人白细胞抗原DR的表达和单核细胞体外分泌细胞因子水平的增龄性改变。方法 352例不同年龄的体检者按年龄分为A组120例(20~69岁)、B组85例(70~79岁)、C组98例(80~89岁)、D组49例(90~102岁)。用流式细... 目的研究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人白细胞抗原DR的表达和单核细胞体外分泌细胞因子水平的增龄性改变。方法 352例不同年龄的体检者按年龄分为A组120例(20~69岁)、B组85例(70~79岁)、C组98例(80~89岁)、D组49例(90~102岁)。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BMC表面人白细胞抗原(HLA)-DR的表达;每组随机抽取10人,用ELISA方法检测经内毒素(LPS)刺激前后PBMC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等细胞因子的水平,并比较各年龄组PBMC表面HLA-DR表达的变化以及分泌TNF-α、IL-6、IL-10等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 A,B,C,D各组之间PBMC表面HLA-DR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F=159.712,P=0.000),且不同年龄组人群PBMC表面HLA-DR的表达呈随龄性增加(r=0.744,P=0.000);LPS刺激前各年龄组人群PBMC分泌TNF-α,IL-6,IL-10细胞因子的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LPS刺激后各年龄组人群PBMC分泌TNF-α,IL-6,IL-10细胞因子的水平较LPS刺激前均有明显增高(P<0.05);将LPS刺激后各组PBMC分泌细胞因子的水平进一步行组内比较发现,与A组相比,B,C,D各组分泌TNF-α、IL-6的水平明显减低(P<0.05),分泌IL-10的水平明显增高(P<0.05。结论人PBMC细胞免疫功能呈随龄性改变,其表面HLA-DR的表达呈随龄性增加;LPS刺激前各年龄组人群PBMC分泌TNF-α、,IL-6,IL-10细胞因子的水平无显著性差异;而LPS刺激后,70岁以上老年人PBMC分泌TNF-α和IL-6的水平明显减低,分泌IL-10的水平明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单核细胞 HLA抗原 细胞因子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Nrf2、NQO1及血清TNF-α、IL-6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3
7
作者 胡波 商义 李蓓睿 《中国血液净化》 2018年第5期299-303,共5页
目的 分析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醌氧化还原酶(triphosphopyridine nucleotide quinine oxidoreductase,NQO1)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目的 分析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醌氧化还原酶(triphosphopyridine nucleotide quinine oxidoreductase,NQO1)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IL-6)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8月在攀钢集团总医院进行血液透析6个月以上的46例尿毒症患者作为透析组,37例新诊断的尿毒症患者作为未透析组,同时期25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组对照。分别检测3组血清TNF-α、IL-6、白蛋白(albumin,Alb)、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LDL-C)及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水平,检测单核细胞Nrf2和NQO1m RNA和蛋白表达量,分析透析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与AIb、TC、LDL-C、Hb水平及Nrf2、NQO1相对表达量的关系。结果 透析组和未透析组血清TNF-α(t=6.937,P<0.001;t=8.462,P<0.001)、IL-6(t=8.068,P<0.001;t=8.937,P<0.001)、TC(t=2.301,P=0.024;t=4.338,P<0.001)和LDL-C(t=4.489,P<0.001;t=7.032,P<0.001)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血清AIb(t=6.040,P<0.001;t=4.266,P<0.001)、Hb水平(t=3.859,P<0.001;t=2.478,P=0.016)显著低于健康组;透析组血清TNF-α(t=2.205,P=0.030)、IL-6(t=2.327,P=0.022)、TC(t=2.123,P=0.037)、LDL-C(t=2.106,P=0.038)、Alb(t=2.357,P=0.021)和Hb水平(t=2.179,P=0.032)显著低于未透析组;透析组和未透析组Nrf2(t=9.525,P<0.001;t=7.858,P<0.001)、NQO1(t=7.517,P<0.001;t=9.046,P<0.001)m 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健康组;透析组Nrf2(t=2.612,P=0.011)、NQO1(t=2.523,P=0.014)m 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未透析组;透析组和未透析组Nrf2(t=7.345,P<0.001;t=6.107,P<0.001)、NQO1(t=6.247,P<0.001;t=7.689,P<0.001)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健康组,透析组Nrf2(t=2.351,P=0.021)和NQO1(t=2.207,P=0.030)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未透析组。透析组患者血清TNF-α、IL-6与Alb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672,P<0.001;r=-0.654,P<0.001),与Hb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521,P=0.001;r=-0.537,P<0.001),与TC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574,P<0.001;r=0.412,P=0.005),与LDL-C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618,P<0.001;r=0.622,P<0.001);透析组患者血清TNF-α、IL-6与Nrf2相对表达量呈显著负相关(r=-0.726,P<0.001;r=-0.732,P<0.001),与NQO1相对表达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714,P<0.001;r=-0.721,P<0.001);Nrf2与NQO1相对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r=0.691,P<0.001)。结论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内源性抗氧化能力减弱,机体处于炎症状态,与患者营养不良、脂代谢紊乱及贫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血液透析 外周单核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醌氧化还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D-L1/PD-1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敏龙 赵玉杰 +3 位作者 陈海燕 张小玲 刘媛媛 王国恩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526-530,共5页
目的观察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及其配体(programmed cell death-1 ligand,PD-L1)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01~2015-10入住我科的脓毒症患者38例,对照组... 目的观察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及其配体(programmed cell death-1 ligand,PD-L1)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01~2015-10入住我科的脓毒症患者38例,对照组为健康人15例。采集脓毒症患者外周血,采集时间点为入住ICU第1天、第3-4天、第7-8天,分离PBMC。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单核细胞、树突细胞PD-L1表达及CD8^+T淋巴细胞PD-1表达。并记录相应时间点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绝对计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脓毒症患者入住ICU第1天、第3-4天及第7-8天的单核细胞PD-L1表达和CD8^+T淋巴细胞均明显升高(P<0.01);脓毒症患者入住ICU第1天、第3-4天树突细胞PD-L1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第7-8天的树突细胞PD-L1表达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树突细胞PDL1表达与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呈正相关(r_s=0.272,P=0.018)。结论患者PBMC的PD-L1/PD-1上调表达可能反映脓毒症诱导的免疫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外周单核细胞 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配体-1 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感染患者外周血中单核细胞内肺炎衣原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魏东 施毅 +2 位作者 赵蓓蕾 冯根宝 辛晓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 :探讨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 (nPCR)检测呼吸道感染患者外周血中单核细胞 (PBMC)内肺炎衣原体DNA在诊断肺炎衣原体感染中的价值 ,并对呼吸道感染患者肺炎衣原体持续感染作一研究。 方法 :采集 137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和 74名健康人静脉... 目的 :探讨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 (nPCR)检测呼吸道感染患者外周血中单核细胞 (PBMC)内肺炎衣原体DNA在诊断肺炎衣原体感染中的价值 ,并对呼吸道感染患者肺炎衣原体持续感染作一研究。 方法 :采集 137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和 74名健康人静脉血标本 ,应用nPCR检测PBMC中肺炎衣原体DNA ,以及微量免疫荧光试验 (MIF)检测血清中肺炎衣原体特异性IgG、IgM和IgA抗体。 结果 :呼吸道感染组PBMC中肺炎衣原体nPCR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36 .5 %比 12 .2 % ,P <0 .0 1)。总计 84 .8%的PBMC中肺炎衣原体nPCR阳性者血清学检测IgG抗体阳性。呼吸道感染患者PBMC中肺炎衣原体nPCR检测阳性率 ,从高到低依次为支气管哮喘 (5 2 .5 % )、急性支气管炎(44 .4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39.4 % )、支气管扩张症 (33.3% )、肺炎 (2 8.8% ) ,但各病种间差异不显著。 结论 :肺炎衣原体可以隐藏在人体单核细胞中 ,因而造成肺炎衣原体的持续感染。因此 ,nPCR方法可检测肺炎衣原体携带者 ,从而明确患者体内是否存在肺炎衣原体持续感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衣原体 持续感染 呼吸道感染 外周单核细胞 套式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锐湿疣复发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3、4、9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1
10
作者 赵艳阳 李其林 +2 位作者 尚智伟 付金玲 李晓辉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9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观察尖锐湿疣复发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3种Toll样受体TLR3、TLR4和TLR9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双色免疫荧光抗体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26例复发CA患者PBMC上TLR3、TLR4和TLR9的表达水平,并以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复发尖锐... 目的:观察尖锐湿疣复发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3种Toll样受体TLR3、TLR4和TLR9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双色免疫荧光抗体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26例复发CA患者PBMC上TLR3、TLR4和TLR9的表达水平,并以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复发尖锐湿疣患者PBMC上TLR4和TLR9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LR3的表达水平,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反复感染可上调PBMC TLR4和TLR9的表达,TLR4和TLR9在尖锐湿疣的复发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外周单核细胞 TOLL样受体 流式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REM2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耀炜 王惠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69-71,共3页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不同程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髓系细胞触发受体2(TREM2)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COPD稳定期患者81例,其中无认知障碍19例(A组),轻度认知障碍22例(B组),中度认知障碍2...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不同程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髓系细胞触发受体2(TREM2)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COPD稳定期患者81例,其中无认知障碍19例(A组),轻度认知障碍22例(B组),中度认知障碍21例(C组),重度认知障碍19例(D组)。分别采用RT-PCR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PBMC中的TREM2 mRNA及蛋白,采用3.0 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测定双侧海马总体积。结果TREM2 mRNA及蛋白表达量A组<B组<C组<D组,除A、B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各组两两比较P均<0.05。A^D组双侧海马总体积分别为(8.36±0.63)、(7.23±0.56)、(4.02±0.34)、(3.86±0.35)cm3,C、D组与A、B组比较P均<0.05,A、B组间与C、D组间比较,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TREM2 mRNA及蛋白表达均与双侧海马总体积呈负相关(r分别为-0.582、-0.463,P均<0.05)。结论 COPD合并不同程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PBMC中TREM2表达增加,其可能在COPD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认知障碍 髓系细胞触发受体2 外周单核细胞 海马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锥菊提取物对奶牛外周血单核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华 Alessandro Nardone Nicola Lacetera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660-5661,5766,共3页
[目的]为合理开发利用紫锥菊产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早期妊娠的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狭叶紫锥菊提取物(PolinaceaTM)(6.3、20.0、60.0、180.0μg/ml)体外结合刀豆蛋白A(ConA,1μg/ml)和美洲商陆有丝分裂... [目的]为合理开发利用紫锥菊产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早期妊娠的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狭叶紫锥菊提取物(PolinaceaTM)(6.3、20.0、60.0、180.0μg/ml)体外结合刀豆蛋白A(ConA,1μg/ml)和美洲商陆有丝分裂原(PWM,0.6μg/ml)对其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增殖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PolinaceaTM均能促进正常奶牛PBMC增殖,180.0、6.3μg/ml PolinaceaTM刺激PBMC增殖的结果分别较对照高了近10和2倍;不同浓度PolinaceaTM结合ConA均可抑制PBMC增殖,其中180.0μg/ml PolinaceaTM结合ConA对PBMC增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20.0、60.0μg/ml PolinaceaTM结合PWM可显著刺激PBMC增殖。[结论]紫锥菊提取物对奶牛外周血单核细胞增殖的影响具有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叶紫锥菊 外周单核细胞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空白血清对阴虚内热型SLE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蛋白质表达谱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程喜平 范瑞强 +4 位作者 赖梅生 陈明春 余捷凯 朱晓浚 许德清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2年第4期203-207,共5页
目的:在蛋白表达谱水平探讨大鼠空白血清作为含药血清空白对照的价值。方法:收集SLE阴虚内热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按孵化液量的20%加入大鼠空白血清,对照组按孵化液量的20%加入RPMI 1640培养液,收集孵化后细... 目的:在蛋白表达谱水平探讨大鼠空白血清作为含药血清空白对照的价值。方法:收集SLE阴虚内热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按孵化液量的20%加入大鼠空白血清,对照组按孵化液量的20%加入RPMI 1640培养液,收集孵化后细胞进行PMBC的蛋白表达谱检测。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外周血单核细胞的32个蛋白峰表达有差异,其中11个蛋白峰表达有统计学差异;建立了质荷比(m/z)为7027、5270、2908、4128、2311Da模式来判别大鼠空白血清和对照之间的差别。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7027Da模式蛋白,可知其对应的蛋白为HLADRB1,相应的基因为HLADRB1。结论:大鼠空白血清本身对SLE阴虚内热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具有明确的调节作用,因此分析含药血清作用时应考虑到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空白血清 系统性红斑狼疮 外周单核细胞 蛋白表达谱 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对外周血单核细胞中PD-1,PD-L1和IL-21转录水平的影响
14
作者 朱艳平 何勇 +7 位作者 刘佳 朗梦圆 岳锋 郭东光 李鹏 孙丽莎 马广飞 王选年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4-20,共7页
用猪圆环病毒2型(PCV2)体外感染外周血单核细胞,建立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PCV2的病毒载量;同时,在PCV2感染后12 h、24 h、36 h、48 h、60 h、72h收集细胞,抽提RNA进行反转录,检测PD-1、PD-L1和IL-21的转录水平变化,分析评价PCV2感染对PD-... 用猪圆环病毒2型(PCV2)体外感染外周血单核细胞,建立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PCV2的病毒载量;同时,在PCV2感染后12 h、24 h、36 h、48 h、60 h、72h收集细胞,抽提RNA进行反转录,检测PD-1、PD-L1和IL-21的转录水平变化,分析评价PCV2感染对PD-1、PD-L1和IL-21的转录水平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PD-1在感染外周血单核细胞后72 h显著升高,达到峰值;PD-L1在感染后转录水平都显著升高,48 h达到峰值;IL-21在感染后48 h转录水平最低。结果表明,PCV2不仅能够在体外感染外周血单核细胞,而且随着病毒载量的增加,导致PD-1、PD-L1和IL-21的转录水平显著升高。以上结果表明,PCV2感染导致PD-1、PD-L1和IL-21的转录水平升高,通过激活PD-1/PD-L1通路,从而抑制IL-21的转录水平;相反,IL-21刺激PD-1、PD-L1的转录水平升高。研究结果为探索PCV2的致病机制和控制PCV2的感染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外周单核细胞 PD-1 PD-L1 细胞介素21 转录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单核细胞HLA-DR表达与脓毒症的关系
15
作者 王兆丰 黄俊军 陈松劲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7期995-995,共1页
关键词 外周单核细胞 脓毒症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HLA DR 过度炎症反应 免疫功能不全 细胞失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瘤干细胞分泌C5a募集外周血单核细胞促进肿瘤进展
16
作者 朱洪涛 舒凯 宇兴江 《解剖学杂志》 CAS 2021年第S01期201-201,共1页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GBM)是最常见的成人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肿瘤,其高度侵袭生长、具有显著的异质性,病人预后极差。研究表明GBM难治性与胶质瘤干细胞(gliomastemcells,GSCs)高度相关,GSCs是GBM内约占1%~10%的具有干...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GBM)是最常见的成人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肿瘤,其高度侵袭生长、具有显著的异质性,病人预后极差。研究表明GBM难治性与胶质瘤干细胞(gliomastemcells,GSCs)高度相关,GSCs是GBM内约占1%~10%的具有干细胞样特征的细胞亚群,其广泛参与GBM微环境内多种组分间交互会话而促进肿瘤进展,被认为是肿瘤起始、复发及治疗抵抗的根源,靶向瘤内GSCs有望为GBM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干细胞 肿瘤进展 原发性肿瘤 胶质母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 C5A 细胞亚群 外周单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轭亚油酸对体外培养奶牛外周血单核细胞和脾细胞增殖和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Renner L 孙鹏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6-186,共1页
按照不同的饲喂方式(饲喂对照脂肪(CON)或添加共轭亚油酸(CLA))和屠宰时间,将25头初产荷斯坦奶牛分为5个处理组(每组5头)。每日CLA的饲喂量为6.0g反10-顺12-CLA异构体和5.7g顺9-反11-CLA异构体。最初的1组(IG)在产后第1天屠宰,其余20头... 按照不同的饲喂方式(饲喂对照脂肪(CON)或添加共轭亚油酸(CLA))和屠宰时间,将25头初产荷斯坦奶牛分为5个处理组(每组5头)。每日CLA的饲喂量为6.0g反10-顺12-CLA异构体和5.7g顺9-反11-CLA异构体。最初的1组(IG)在产后第1天屠宰,其余20头牛分别于产后42和105d屠宰。分娩前7d和屠宰前采血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屠宰解剖时采集脾脏分离脾细胞用于组织病理学检测。采用MTT法和Alamar Blue测定法检测细胞活力和刀豆蛋白A刺激的细胞增殖反应。利用实时定量多聚酶链式反应(qRT-PCR)法测定未经刺激的外周血单核细胞及脾细胞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12、肿瘤坏死因子-α和干扰素-γ)的表达。结果表明,产后1~105dPBMC刺激指数有所提高,但饲喂CLA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产后105d,与对照组相比,饲喂CLA组奶牛脾细胞刺激指数有所下降。相同时间点饲喂CLA未影响细胞因子的基线表达。与IG组相比,PBMC中白细胞介素-4的表达无差异,而白细胞介素-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量在PBMC和脾细胞这两种细胞中表达亦无差异。产后42d,饲喂CLA组脾细胞中白细胞介素-4的表达量上升,产后105dCLA组奶牛PBMC和脾细胞中干扰素-γ的表达量有所提高。与IG组相比,白细胞介素-12表达量在产后105d的PBMC及产后42d的脾细胞中均有提高。饲喂CLA和不同屠宰时间并未影响脾脏的组织病理情况。因此,本研究结果表明CLA对脾细胞的分裂素诱导活性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亚油酸 细胞因子 奶牛 外周单核细胞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18
作者 黄钟声 阮威杰 +1 位作者 孙少平 游琼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3年第10期775-778,共4页
目的 探讨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Toll样受体4(TLR4)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分组:健康对照组40例,糖尿病组36例,冠心病组43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40例.采用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流式细胞仪检测PBMC T... 目的 探讨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Toll样受体4(TLR4)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分组:健康对照组40例,糖尿病组36例,冠心病组43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40例.采用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流式细胞仪检测PBMC TLR-4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冠心病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的TLR4 mRNA表达水平和TLR4阳性细胞百分比均上调(均P<0.05);糖尿病与冠心病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显著高于糖尿病组和冠心病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LR-4是冠心病并发糖尿病的危险因素(OR =4.048,P<0.01).结论 TLR4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共同的发病基础中可能起着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糖尿病 外周单核细胞 TOLL样受体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11N9亚型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鸡和北京鸭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相关免疫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1
19
作者 Adams S C 吴翠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49-149,共1页
鸭和鸡是禽流感病毒重要的宿主,感染具有鲜明的特点。通常情况下,禽流感病毒感染鸭毫无症状且感染具有持久性,而鸡感染后临床症状则很明显且为短暂性的。造成这些差异的部分原因是宿主对禽流感病毒的反应。从鸡和北京鸭的血液中分离出... 鸭和鸡是禽流感病毒重要的宿主,感染具有鲜明的特点。通常情况下,禽流感病毒感染鸭毫无症状且感染具有持久性,而鸡感染后临床症状则很明显且为短暂性的。造成这些差异的部分原因是宿主对禽流感病毒的反应。从鸡和北京鸭的血液中分离出外周血单核细胞,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了H11N9亚型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后相关免疫基因的表达。鸡外周血单核细胞的IL-1β和IL-6表达水平很高,接近于哺乳动物,而鸭外周血单核细胞的IL-1β和IL-6表达水平很低或没有变化。同样,鸭IFN-β的表达几乎未受影响,而鸡的表达量大大增加。鸡IFN-γ的表达量比鸭的表达量高,IFN-α的表达也是如此。在鸭外周血单核细胞中IL-2的表达量在早期就会提高,直到试验结束才回到基本水平;相反,在鸡外周血单核细胞中IL-2在很晚的时候才会微量产生。TLR-7和MHC I类分子的表达在这2个物种间保守。而鸭的MHC II类分子表达量下降,鸡的表达量不变。这些结果显示出在这2个物种间致炎细胞因子和干扰素在外周血单核细胞中不同的表达模式。这些区别说明了为何感染的鸭子毫无症状且感染持久,而鸡感染则有很明显的临床症状且较为短暂。这些结果明显显示出这2种宿主对禽流感病毒反应的重要区别,这被认为在禽流感病毒的起源和流行株的保存方面是关键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1N9亚型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外周单核细胞 免疫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cγRⅡb和血清C_1q抗体变化在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卢志明 陈国建 +1 位作者 崔相法 邵松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2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cγRⅡb及血清C1q抗体的表达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检测了41例SLE患者和30例正常人外周血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FcγRⅡb的表达及血清C1q抗体水平,将上述指标分别与抗核抗体(ANA)...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cγRⅡb及血清C1q抗体的表达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检测了41例SLE患者和30例正常人外周血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FcγRⅡb的表达及血清C1q抗体水平,将上述指标分别与抗核抗体(ANA)、dsDNA抗体及SLE活动性指数评分(SLEDAI)作相关性分析。结果SLE患者外周血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FcγRⅡb的表达均减少(以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为主),血清C1q抗体水平明显增高,FcγRⅡb和C1q抗体与ANA、抗dsDNA及SLEDAI评分分别呈负相关和正相关;FcγRⅡb与C1q抗体呈低-中度负相关。结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cγRⅡb表达缺陷和血清C1q抗体水平升高在SLE的免疫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FcγRⅡb和C1q抗体是判断SLE病情活动性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 红斑狼疮 外周单核细胞 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