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0—2021年“一带一路”共建国家40岁及以上人群下肢外周动脉疾病负担及公平性分析
1
作者 沈广电 朱隆珠 +5 位作者 应佳瑶 单诗怡 罗泽宇 蒋德楠 吴静 朱越锋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0,I0002-I0018,共28页
目的:评估1990至2021年“一带一路”共建国家40岁及以上人群下肢外周动脉疾病(LEPAD)的负担情况和不公平性,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分析155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40岁及以上人群的LEPAD年龄标化患病... 目的:评估1990至2021年“一带一路”共建国家40岁及以上人群下肢外周动脉疾病(LEPAD)的负担情况和不公平性,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分析155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40岁及以上人群的LEPAD年龄标化患病率、死亡率和伤残损失生命年(YLD)率,变化趋势使用估计年变化百分比(EAPC)衡量。采用不平等斜率指数和集中指数量化国家间LEPAD负担的绝对不公平和相对不公平。结果:2021年“一带一路”共建国家40岁及以上人群LEPAD的年龄标化患病率为3168.26/10万,死亡率为3.09/10万,较1990年分别增加4.30%和19.31%。1990至2021年,YLD率从16.23/10万降至15.58/10万,降幅达4.00%。女性患病率和YLD率高于男性,男性死亡率则高于女性。男性的年龄标化患病率EAPC为0.22%,略高于女性的0.17%;女性年龄标化死亡率的EAPC为2.02%,高于男性的1.45%。女性的年龄标化YLD率下降速度快于男性,EAPC分别为-0.12%和-0.06%。不同国家间LEPAD负担差异显著,欧洲国家负担普遍较高,海湾国家负担增长速度更快。LEPAD患病率与社会人口指数(SDI)相关,高SDI国家的LEPAD患病率较高。公平性分析显示,2021年“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年龄标化YLD率的不平等斜率指数为52.90/10万,年龄标化YLD数的集中指数为0.038,较1990年下降,表明各国的绝对和相对不公平性改善。女性LEPAD的绝对不公平性始终高于男性,相对不公平性也于2021年转变为高于男性(2021年女性和男性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058和-0.026)。结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40岁及以上人群LEPAD年龄标化患病率、死亡率持续上升,但YLD率有所下降,不同性别、不同国家间存在差异,提示各国应加强对40岁及以上高风险人群的LEPAD早期筛查和健康教育,共享防控经验,共同提升公共卫生治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外周动脉疾病 全球疾病负担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 中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动脉疾病生活质量量表汉化的构建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3
2
作者 卢莎 刘丽萍 +4 位作者 向波 王瑶 黄萍 岑熙 曾秋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4-650,F0003,共8页
目的 翻译外周动脉疾病生活质量量表(vascula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VascuQOL)再施以优化,得到和我国文化背景与语言习惯相契合的汉化版VascuQOL。方法 通过顺译、回译、修改条目、专家咨询、文化调适及预调查,得到汉化版Vas... 目的 翻译外周动脉疾病生活质量量表(vascula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VascuQOL)再施以优化,得到和我国文化背景与语言习惯相契合的汉化版VascuQOL。方法 通过顺译、回译、修改条目、专家咨询、文化调适及预调查,得到汉化版VascuQOL;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302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量表的信效度展开检验。结果 汉化版VascuQOL各条目临界比值为3.086~17.605;量表各条目评分和总分之间的关联系数为0.237~0.695(P<0.01);量表各条目内容效度为0.861~1.000,总量表内容效度为0.986;探索性因子分析(EFA)找到特征根在1以上的5项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是67.39%,Bartlett’s球形检验中χ2值为3289.061(P<0.01);采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5L作为校标,Pearson相关分析为0.697;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ɑ系数为0.871,各维度Cronbach’sɑ系数分别为0.893、0.859、0.759、0.569、0.727(P<0.01);重测信度为0.996。结论 汉化版VascuQOL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我国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测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闭塞症 外周动脉疾病 生活质量 量表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与饮食干预治疗外周动脉疾病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郑凯 韩佩佩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32-939,共8页
外周动脉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主要表现为运动时疼痛,休息后缓解。运动干预、饮食干预以及两者联合干预可以通过不同机制对外周动脉疾病产生影响,有氧运动、抗阻运动、联合运动可以通过增加肌肉力量、心肺功能等途... 外周动脉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主要表现为运动时疼痛,休息后缓解。运动干预、饮食干预以及两者联合干预可以通过不同机制对外周动脉疾病产生影响,有氧运动、抗阻运动、联合运动可以通过增加肌肉力量、心肺功能等途径改善血管内皮黏附性,膳食纤维、多不饱和脂肪酸、抗氧化剂等饮食干预通过抗炎、抗氧化等机制影响斑块的形成,运动与饮食联合干预可产生协同作用。本文主要综述运动与饮食两种干预措施与外周动脉疾病之间的关系,阐述不同干预方式的研究现况,为外周动脉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动脉疾病 运动干预 营养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运动训练对外周动脉疾病患者小腿经皮氧分压及运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高真真 潘思京 +1 位作者 季鹏 王磊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7-131,共5页
目的:探讨平板及踏车运动对外周动脉疾病患者小腿经皮氧分压(Tc PO2)及运动能力的影响,为不同人群最适运动处方的制定提供方法与依据。方法:将80例外周动脉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平板运动组(27例)及踏车运动组(27例),对照组予... 目的:探讨平板及踏车运动对外周动脉疾病患者小腿经皮氧分压(Tc PO2)及运动能力的影响,为不同人群最适运动处方的制定提供方法与依据。方法:将80例外周动脉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平板运动组(27例)及踏车运动组(2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平板及踏车运动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分别予以12周平板运动及踏车运动,3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行小腿经皮氧分压、6min步行试验及行走受损问卷(WIQ)评估。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小腿经皮氧分压基线、6min步行试验及行走受损问卷评估均无显著差异(P>0.05);12周运动后,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患者各项评估较治疗前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平板及踏车运动组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组间对比,平板及踏车运动组各项评估均优于对照组(P<0.05);平板运动组与踏车运动组相比,两组间经皮氧分压基线并无显著差异(P>0.05),平板运动组6min步行距离优于踏车运动组(P<0.05),而在行走受损问卷评估中踏车运动组表现出更好的爬梯能力,但两组间差异并不显著(P>0.05)。结论:下肢运动能够改善外周动脉疾病患者小腿微循环情况,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同时平板及踏车运动有着相似受益程度,对于不能安全行走及运动耐力较低的患者而言,踏车运动可能更为适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运动 踏车运动 外周动脉疾病 经皮氧分压 运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灸联合平板运动治疗外周动脉疾病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磊 高真真 +1 位作者 王尊 潘化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4-167,共4页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平板运动治疗外周动脉疾病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轻、中度外周动脉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平板运动组(20例)及艾灸联合平板运动组(20例)。在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分别进行平板运...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平板运动治疗外周动脉疾病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轻、中度外周动脉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平板运动组(20例)及艾灸联合平板运动组(20例)。在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分别进行平板运动及艾灸联合平板运动干预。干预前后分别行小腿经皮氧分压、运动平板测试、6min步行试验及行走受损问卷评估。结果:干预12周后,平板运动组和艾灸联合平板运动组患者经皮氧分压基线、平板测试诱发跛行疼痛发作及最大跛行疼痛的时间,6min步行距离及行走受损问卷评估均比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且艾灸联合平板运动组的患者在改善下肢运动功能方面均优于平板运动组(P<0.01)。结论:平板运动及艾灸联合平板运动均可以明显改善外周动脉疾病患者下肢运动功能,且艾灸联合平板运动对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改善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平板运动 外周动脉疾病 运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训练与外周动脉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赵喆 王蕊 高前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35-1139,共5页
外周动脉疾病是诱发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运动训练通过保持或提高运动功能,减少心血管病风险,对外周动脉疾病产生有益影响。本文综述运动训练对外周动脉疾病产生的有益影响及其机制。
关键词 外周动脉疾病 心血管疾病 间歇跛行 运动训练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疾病危险人群中微量白蛋白尿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外周动脉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8
7
作者 赵清华 王青 +2 位作者 庄晓明 王鹏 张国辉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2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评价存在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但无明确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中,微量白蛋白尿(M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AS)及外周动脉疾病(PAD)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277例住院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但无明确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根据其尿白蛋白/肌酐(... 目的评价存在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但无明确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中,微量白蛋白尿(M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AS)及外周动脉疾病(PAD)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277例住院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但无明确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根据其尿白蛋白/肌酐(UACR)水平分为两组:微量白蛋白尿组(MA组,男:17 mg/g≤UACR≤250 mg/g;女:25 mg/g≤UACR≤355 mg/g)及不伴微量白蛋白尿组(NMA组,男:0<UACR<17 mg/g;女:0<UACR<25 mg/g),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及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留晨尿测定UACR,空腹抽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血糖和肌酐等指标,颈动脉超声测量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CIMT)、颈内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CIMT)和分叉部位内膜中层厚度(CBIMT),并进行踝臂指数(ABI)测量,任意一侧肢体ABI<0.95诊断为PAD。结果MA组(53例)PAD患病率高于NMA组(224例),分别为16例(30.2%)和36例(16.1%)(P<0.05);与NMA患者相比,MA组患者表现为更高的收缩压水平、更厚的颈动脉内膜厚度(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腰围和血脂等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以及hsCRP后,MA与PAD患病率及CCIMT增厚有关,其比值比(95%可信区间)[OR(95%CI)]分别为OR=2.523,95%CI:1.063~5.990(P<0.05)和OR=5.760,95%CI:1.701~19.504(P<0.01);在校正性别、年龄和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后,MA与ICIMT及CBIMT增厚的关系消失(P>0.05)。结论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中,伴MA者颈总动脉AS和PAD的危险性均增加,MA与颈总动脉AS的关系较与PAD的关系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白蛋白尿 动脉粥样硬化 外周动脉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患者代谢综合征与外周动脉疾病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高璐 秦明照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17-919,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与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老年医学科住院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81例,根据PAD诊断标准分为PAD组136例和非PAD组145例。采集...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与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老年医学科住院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81例,根据PAD诊断标准分为PAD组136例和非PAD组145例。采集病史、体格检查、血液生化指标,并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PAD组MS比例明显高于非PAD组(88.2%vs 70.3%,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年龄、性别、吸烟、饮酒、腰围、收缩压、TC、糖化血红蛋白、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和糖尿病病程等危险因素后,MS患者PAD患病风险增加(95%CI:1.205~6.330,P=0.016)。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即使各项代谢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作为一个代谢紊乱的症候群,MS仍与PAD密切相关,MS与PAD患病风险的增加存在独立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动脉疾病 糖尿病 2型 高血压 血脂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处方在外周动脉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与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张婷 张岚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68-571,共4页
专业指导下运动锻炼(SET)疗法是外周动脉疾病(PAD)一线治疗方案,其疗效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认可。运动处方作为SET疗法之载体,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该文就运动处方在PAD患者中的应用与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外周动脉疾病 专业指导下运动锻炼 运动处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指导下运动训练及其改良在外周动脉疾病患者中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婷 唐伟 郭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27-931,共5页
美国心脏协会(AHA)将专业指导下运动训练(SET)定义为外周动脉疾病(PAD)的一线治疗方案。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Science Direct等数据库并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文献筛选出近10年39篇文献。分析结果显示SET疗... 美国心脏协会(AHA)将专业指导下运动训练(SET)定义为外周动脉疾病(PAD)的一线治疗方案。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Science Direct等数据库并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文献筛选出近10年39篇文献。分析结果显示SET疗法在我国仍处于研究阶段。国外SET主流方式为跑步机训练或平板训练,近年来一些研究在运动训练方式、训练强度、训练场景和信息化方面进行不同改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就近10年SET治疗PAD患者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动脉疾病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专业指导下运动训练 间歇性跛行 糖尿病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人群中要特别重视筛查外周动脉疾病——2011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外周动脉疾病指南解读 被引量:3
11
作者 陶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01期101-104,共4页
心血管疾病(CVD)是欧洲主要的致死和致残原因,造成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冠状动脉疾病(CAD)是人群中主要的致死原因,但是卒中、肾功能衰竭和下肢严重缺血的并发症同样可以产生不良预后。CAD往往合并脑血管病和(或)下肢动脉疾病(LEAD)... 心血管疾病(CVD)是欧洲主要的致死和致残原因,造成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冠状动脉疾病(CAD)是人群中主要的致死原因,但是卒中、肾功能衰竭和下肢严重缺血的并发症同样可以产生不良预后。CAD往往合并脑血管病和(或)下肢动脉疾病(LEAD)。动脉粥样硬化(AS)是系统性疾病,也是我国居民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发生在冠状动脉和脑动脉,同时还累及上肢或下肢等外周动脉,因此检测其他血管的AS病变以建立正确的治疗策略对预防脏器损害非常重要。基于以上原因,2011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首次颁布了外周动脉疾病(PAD)诊疗指南,该指南涵盖了除主动脉以外的全部外周AS疾病,包括颅外颈动脉,椎动脉、肠系膜、肾及上、下肢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动脉疾病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外周动脉疾病患者行走能力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洁 崔焱 +2 位作者 莫永珍 卞茸文 陈玲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5期15-16,共2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无间歇性跛行的外周动脉疾病患者的行走能力与其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以中文版行走受损问卷(WIQ)、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对39例2型糖尿病无间歇性跛行的外周动脉疾病患者进行调查,同时测量其6分钟行走距离。结果糖...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无间歇性跛行的外周动脉疾病患者的行走能力与其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以中文版行走受损问卷(WIQ)、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对39例2型糖尿病无间歇性跛行的外周动脉疾病患者进行调查,同时测量其6分钟行走距离。结果糖尿病患者6分钟行走距离低于同龄老年人(P<0.01),其SF-36评分低于常模(P<0.05,P<0.01);WIQ评分、6分钟行走距离与SF-36总分及生理功能、生理职能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2型糖尿病无间歇性跛行的外周动脉疾病患者的行走能力与其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在临床工作中尚需重视2型糖尿病无典型间歇性跛行症状患者的行走能力,并进行积极干预,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外周动脉疾病 间歇性跛行 行走能力 行走受损问卷 生活质量皿口 M1 r ^址也jn州1 ^立岫口 …1 …n……nr ^n…n …n■^/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中国战略下社区老年人外周动脉疾病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
13
作者 刘畅格 黄力平 +3 位作者 曹龙军 王嘉智 王磊 刘宁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17-722,共6页
目的:慢性病预防是健康中国战略视域下的重要命题,健康普查社区无外周动脉疾病(PAD)症状老年人踝臂指数(ABI),探究其与老年人身体功能表现和精神状态等因素的相关性,实现以预防和健康为中心的战略转移。方法:招募60岁以上324名社区无PA... 目的:慢性病预防是健康中国战略视域下的重要命题,健康普查社区无外周动脉疾病(PAD)症状老年人踝臂指数(ABI),探究其与老年人身体功能表现和精神状态等因素的相关性,实现以预防和健康为中心的战略转移。方法:招募60岁以上324名社区无PAD临床躯体症状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其中ABI正常组248名(男性64人,女性184人),ABI临界组49名(男性13人,女性36人),ABI异常组27名(男性11人,女性16人)。各组连续型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比较,分类数据采用卡方检验和似然比卡方检验进行分析。运用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ABI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社区无PAD临床躯体症状老年人ABI异常的发生率为8.3%,临界异常的发生率15.1%;三组间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体重、BMI、腰臀比、体脂百分比、睡眠指数和双侧上肢柔韧性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BI临界异常与BMI(P<0.01)(OR=1.193,95%CI[1.085,1.311])和睡眠指数(P<0.05)(OR=1.088,95%CI[1.013,1.170])有相关性;ABI异常与BMI(P<0.05)(OR=1.164,95%CI[1.031,1.314])、睡眠指数(P<0.01)(OR=1.252,95%CI[1.144,1.371])和右侧上肢柔韧性(P<0.05)(OR=0.965,95%CI[0.938,0.993])有相关性。结论:BMI增高、睡眠指数增加以及机体柔韧性降低与社区无PAD临床躯体症状老年人ABI异常程度存在相关性。提示积极进行身体锻炼控制体重、改善睡眠质量和机体柔韧性可能是降低ABI异常,减低PAD发生风险的预防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中国战略 外周动脉疾病 踝臂指数 睡眠指数 功能性体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外周动脉疾病血管重建术麻醉并发症的相关风险因素分析
14
作者 张津玮 顾小萍 马正良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1-384,共4页
目的下肢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临床上常用手术进行治疗。通过分析PAD血管重建术麻醉并发症发生的相关风险因素,为麻醉并发症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下肢动脉... 目的下肢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临床上常用手术进行治疗。通过分析PAD血管重建术麻醉并发症发生的相关风险因素,为麻醉并发症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下肢动脉重建术的PAD患者200例,收集其个人信息、病史资料和麻醉并发症情况等,分析各种风险因素对麻醉并发症发生的影响。结果 200例患者中,麻醉并发症发生率为33.00%(66/2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升高,麻醉并发症的风险增大,OR值为1.969(95%CI为1.055~3.675,P=0.033);高血压病史和冠心病史会增加麻醉并发症的风险,OR分别为5.184(95%CI为1.421~18.904,P=0.013)和26.402(95%CI为1.919~363.327,P=0.014);全身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超过了椎管内麻醉,其OR值达311.132(95%CI为71.116~1 361.193,P<0.001)。结论下肢PAD血管重建术中,在考虑麻醉适应证及禁忌证的前提下,可优先选择椎管内麻醉。另外,对高龄、有高血压或冠心病史的患者应加强围手术期的监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动脉疾病 血管重建术 麻醉并发症 风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胆固醇负荷与新发外周动脉疾病的关系研究
15
作者 张磊 吴建维 +1 位作者 康开江 赵性泉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5期538-546,共9页
目的探讨总胆固醇负荷(TC负荷)与新发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PAD)的关系。方法在开滦队列研究的子队列即无症状性多血管异常社区研究中,2006—2012年每2年对参与者进行随访,每次随访时进行TC测定,TC负荷定义为测量值... 目的探讨总胆固醇负荷(TC负荷)与新发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PAD)的关系。方法在开滦队列研究的子队列即无症状性多血管异常社区研究中,2006—2012年每2年对参与者进行随访,每次随访时进行TC测定,TC负荷定义为测量值和临界值之差的加权和。在第3次和第4次随访时完成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测量,单侧或双侧下肢ABI<0.90认为存在PAD。根据TC负荷四分位数将参与者分为4组,并通过logistic回归评估TC负荷与PAD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939例参与者,其中159例(5.4%)合并新发PAD。在单因素分析中,与最低四分位数(Q1)组相比,TC负荷升高与新发PAD无相关(OR 1.109,95%CI 0.961~1.280,P=0.157),且校正混杂因素后TC负荷与新发PAD仍无相关(OR 1.062,95%CI 0.916~1.232,P=0.346)。在4组参与者中,第2四分位数(Q2)组的参与者新发PAD的发生率最低,与Q2组相比,Q1组及最高四分位数(Q4)组整体参与者新发PAD风险升高(剔除年龄≥65岁的参与者后Q4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与第3四分位数(Q3)组参与者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C负荷与新发PAD不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性,但长期TC水平过高或过低可能会增加新发PAD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胆固醇负荷 外周动脉疾病 踝臂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中非酒精性脂肪肝与外周动脉疾病的关系
16
作者 方伊娜 金清龙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1682-1682,共1页
【据《Intern Med J》2017年7月报道】题:2型糖尿病患者中非酒精性脂肪肝与外周动脉疾病的关系(作者Zou Y等)非酒精性脂肪肝与冠心病危险性相关,然而2型糖尿病患者中非酒精性脂肪肝与外周动脉疾病(PAD)的关系未被研究。来自青岛大... 【据《Intern Med J》2017年7月报道】题:2型糖尿病患者中非酒精性脂肪肝与外周动脉疾病的关系(作者Zou Y等)非酒精性脂肪肝与冠心病危险性相关,然而2型糖尿病患者中非酒精性脂肪肝与外周动脉疾病(PAD)的关系未被研究。来自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的Zou等对2型糖尿病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与PAD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外周动脉疾病 2型糖尿病 患者 大学附属医院 MED 危险性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中平板运动对外周动脉疾病患者下肢经皮氧分压及运动能力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苗 毛立伟 +2 位作者 赵梦飞 胡树罡 王磊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84-1289,共6页
目的:观察水中平板运动训练(UWTT)和普通平板运动训练(LTT)对外周动脉疾病(PAD)患者下肢经皮氧分压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58例轻、中度外周动脉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普通平板运动组(20例)及水中平板运动组(20例)。对照组... 目的:观察水中平板运动训练(UWTT)和普通平板运动训练(LTT)对外周动脉疾病(PAD)患者下肢经皮氧分压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58例轻、中度外周动脉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普通平板运动组(20例)及水中平板运动组(20例)。对照组只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普通平板运动组和水中平板运动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普通平板运动训练和水中平板运动训练。训练频率均为每天1次,每周5天,持续12周。观察以下指数在治疗前后的评估结果:踝肱指数(ABI);PAD运动能力相关指标:运动平板测试、小腿经皮氧分压(TcPO_2)、6分钟步行距离测试(6MWDT)及行走受损问卷(WIQ);骨骼肌力量及平衡能力相关指标:肌肉力量测试、富尔顿高级平衡量表平衡评分(FAB-scale)。结果:所有测试指标,对照组治疗前后都无显著性差异(P>0.05);普通平板运动及水中平板运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ABI、诱发跛行疼痛时间及达到跛行严重疼痛时间、TcPO_2、6MWDT、WIQ、肌肉力量、FAB量表评分值均明显提高(P<0.05或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普通平板运动及水中平板运动诱发跛行疼痛时间及达到跛行严重疼痛时间均明显延长(P<0.001),TcPO_2、6MWDT、WIQ、肌肉力量、FAB量表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或P<0.01);水中平板运动与普通平板运动相比,诱发跛行疼痛时间及达到跛行严重疼痛时间、6MWDT、肌肉力量、FAB量表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普通平板运动组与水中平板运动组均可以改善外周动脉疾病患者下肢经皮氧分压及运动能力,且水中平板运动效果优于普通平板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中平板运动 外周动脉疾病 经皮氧分压 运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对外周动脉疾病患者下肢动脉钙化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薛新月 畅智慧 刘兆玉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6期404-408,413,共6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患者下肢动脉钙化的影响,并分析糖尿病及下肢动脉钙化程度与PAD患者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于中国医科...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患者下肢动脉钙化的影响,并分析糖尿病及下肢动脉钙化程度与PAD患者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介入病房就诊的存在下肢缺血症状的PAD患者。利用半自动软件在CT平扫图像上测量下肢动脉钙化积分(Lower limb arterial calcification score,LLACS),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方法分析糖尿病与非糖尿病PAD患者下肢各节段动脉钙化积分差异。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糖尿病、下肢动脉钙化程度对PAD患者OS的影响。应用ROC曲线评估年龄及下肢动脉钙化积分预测PAD患者全因死亡事件的能力。结果:共纳入172例患者(糖尿病91例,非糖尿病81例)。糖尿病组的总LLACS(P=0.036)、股腘动脉钙化积分(P=0.003)及膝下动脉钙化积分(P=0.037)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将动脉硬化的常见危险因素进行PSM后得到54例糖尿病患者和54例非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的股腘动脉钙化积分(P=0.013)及膝下动脉钙化积分(P=0.029)仍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01)及股腘动脉钙化积分(P=0.020)是PAD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而糖尿病与PAD患者的OS无关(P=0.515)。ROC曲线分析显示年龄与股腘动脉钙化积分联合对PAD患者全因死亡的发生有较高的预测价值(AUC=0.735,95%CI 0.633~0.837,P<0.001)。结论:合并糖尿病的PAD患者的股腘动脉及膝下动脉钙化更严重。股腘动脉钙化积分与PAD患者的OS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动脉疾病 糖尿病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欧洲心脏病学会《主动脉和外周动脉疾病的抗血栓治疗共识》解读 被引量:2
19
作者 尹琪楠 韩丽珠 +4 位作者 边原 黄雪飞 雷洋 宋玉洁 童荣生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64-1269,共6页
2021年7月,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主动脉和周围血管疾病组、血栓工作组以及心血管药物治疗工作组联合发布了《主动脉和外周动脉疾病的抗血栓治疗共识》。主动脉和外周动脉疾病患者具有极高心血管风险,抗血栓治疗是其最佳药物治疗的重要支... 2021年7月,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主动脉和周围血管疾病组、血栓工作组以及心血管药物治疗工作组联合发布了《主动脉和外周动脉疾病的抗血栓治疗共识》。主动脉和外周动脉疾病患者具有极高心血管风险,抗血栓治疗是其最佳药物治疗的重要支柱。该文分别从颈动脉、椎体动脉和锁骨下动脉疾病,主动脉疾病,下肢动脉疾病,肾和肠内动脉疾病的抗栓方案,以及需要口服抗凝药物的外周动脉疾病患者的抗栓方案等方面详细解读,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新的主动脉和(或)外周动脉疾病患者最佳抗血栓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栓治疗 抗凝药 抗血小板药物 外周动脉疾病 动脉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水平与外周动脉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2
20
作者 宋晓慧 都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48-950,共3页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外周动脉疾病的关系。结果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明显降低,血清低25羟维生素D3水平是外周动脉疾病发生的风险因素。
关键词 25羟维生素D3 2型糖尿病 外周动脉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