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颈椎失稳的人群分布及临床特征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璐
胡小红
+3 位作者
王庆文
蔡月明
赵金霞
刘湘源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34-1039,共6页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中颈椎失稳人群构成情况,分析RA合并颈椎失稳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纳入2015年8月至2019年3月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以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并进行了颈椎X线片检查的RA患者...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中颈椎失稳人群构成情况,分析RA合并颈椎失稳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纳入2015年8月至2019年3月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以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并进行了颈椎X线片检查的RA患者共439例,收集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以及颈椎影像学资料并进行分析。统计纳入RA患者中颈椎失稳患者占总人群的构成比以及不同类型颈椎失稳患者占比情况,并使用t检验、秩和检验、卡方检验等方式比较颈椎失稳RA患者和无颈椎失稳RA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RA患者颈椎失稳人群的临床特点。结果:439位患者中男性84例,占总人数19.1%;女性355例,占总人数80.9%。患者平均年龄(52.9±13.9)岁。病程中位数60个月,病史最短2周,最长46年。合并颈椎失稳者有130例,占29.6%(130/439),其中寰枢关节向前半脱位(anterior atlantoaxial subluxation,AAS)占24.6%(108/439),齿状突垂直半脱位(vertical subluxation,VS)占7.3%(32/439),下段颈椎半脱位(subaxial subluxations,SAS)占2.3%(10/439),130例中有20例同时合并2种不同类型颈椎失稳。与无颈椎受累组患者相比,颈椎失稳组患者病程长[120(36,240)个月vs.48(12,120)个月]、外周关节畸形比例高(56.9%vs.29.9%)、患者总体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高(4.89±2.49 vs.3.93±2.38)、血红蛋白含量低[(111.31±19.44)g/L vs.(115.56±16.60)g/L],抗环瓜氨酸多肽(cyclic-citrullinated peptide,CCP)抗体阳性率高(90.8%vs.76.6%)。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水平、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抗角蛋白抗体阳性率、糖皮质激素和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用药史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中29.6%的RA患者合并颈椎失稳;RA颈椎失稳人群具有病程长、外周关节畸形比例高、患者总体VAS评分高、血红蛋白含量低及抗CCP抗体阳性率高的临床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
关节
炎
颈椎失稳
外周关节畸形
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类风湿关节炎初治患者颈椎失稳情况及临床特征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璐
胡小红
+3 位作者
陈澄
蔡月明
王庆文
赵金霞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49-1054,共6页
目的:研究初治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合并颈椎失稳者占比情况以及临床特征,并与经治RA患者颈椎失稳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进行比较。方法:纳入2015年8月至2019年10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
目的:研究初治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合并颈椎失稳者占比情况以及临床特征,并与经治RA患者颈椎失稳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进行比较。方法:纳入2015年8月至2019年10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期间行颈椎X线检查且有临床用药记录的RA患者,收集包括颈部症状等临床表现和实验室资料以及颈椎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初治RA患者颈椎失稳人群的构成比,比较有无颈椎失稳两组初治RA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初治及经治RA患者的颈椎失稳情况和临床特点。结果:408例RA患者中初治患者105例,女性87例,占82.9%,患者平均年龄(52±14)岁,病程中位数24个月,最短2周,最长30年。28.6%(30/105)合并颈椎失稳,其中病程≤24个月的初治RA颈椎失稳的发生率达13.6%。颈椎失稳组和无颈椎失稳组患者的颈部相关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未合并颈椎失稳患者相比,颈椎失稳患者病程更长[60(18,180)个月vs.16(8,51)个月],更多合并外周关节畸形(63.3%vs.21.3%),血红蛋白水平较低[(106.90±21.61)g/L vs.(115.77±14.69)g/L],经治及初治RA患者颈椎失稳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颈椎失稳RA患者中,初治RA患者除病程更短[120.0(72.0,240.0)个月vs.60.0(27.0,167.5)个月]外,各类型构成情况与经治RA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初治RA患者颈椎失稳发生率较高,与经治RA患者颈椎失稳发生率相似,病程小于24个月的早期初治RA患者中已有相当比例合并颈椎失稳;颈部相关症状在初治RA患者合并颈椎失稳人群中并无明显特异性;对具有病程长、外周关节畸形比例高及血红蛋白水平低临床特点的初治RA患者应注意排查颈椎失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
关节
炎
颈椎失稳
外周关节畸形
颈部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颈椎失稳的人群分布及临床特征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璐
胡小红
王庆文
蔡月明
赵金霞
刘湘源
机构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风湿免疫科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影像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
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34-1039,共6页
文摘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中颈椎失稳人群构成情况,分析RA合并颈椎失稳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纳入2015年8月至2019年3月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以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并进行了颈椎X线片检查的RA患者共439例,收集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以及颈椎影像学资料并进行分析。统计纳入RA患者中颈椎失稳患者占总人群的构成比以及不同类型颈椎失稳患者占比情况,并使用t检验、秩和检验、卡方检验等方式比较颈椎失稳RA患者和无颈椎失稳RA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RA患者颈椎失稳人群的临床特点。结果:439位患者中男性84例,占总人数19.1%;女性355例,占总人数80.9%。患者平均年龄(52.9±13.9)岁。病程中位数60个月,病史最短2周,最长46年。合并颈椎失稳者有130例,占29.6%(130/439),其中寰枢关节向前半脱位(anterior atlantoaxial subluxation,AAS)占24.6%(108/439),齿状突垂直半脱位(vertical subluxation,VS)占7.3%(32/439),下段颈椎半脱位(subaxial subluxations,SAS)占2.3%(10/439),130例中有20例同时合并2种不同类型颈椎失稳。与无颈椎受累组患者相比,颈椎失稳组患者病程长[120(36,240)个月vs.48(12,120)个月]、外周关节畸形比例高(56.9%vs.29.9%)、患者总体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高(4.89±2.49 vs.3.93±2.38)、血红蛋白含量低[(111.31±19.44)g/L vs.(115.56±16.60)g/L],抗环瓜氨酸多肽(cyclic-citrullinated peptide,CCP)抗体阳性率高(90.8%vs.76.6%)。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水平、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抗角蛋白抗体阳性率、糖皮质激素和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用药史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中29.6%的RA患者合并颈椎失稳;RA颈椎失稳人群具有病程长、外周关节畸形比例高、患者总体VAS评分高、血红蛋白含量低及抗CCP抗体阳性率高的临床特点。
关键词
类风湿
关节
炎
颈椎失稳
外周关节畸形
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
Keywords
Rheumatoid arthritis
Cervical spine instability
Peripheral joint deformity
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分类号
R783.2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类风湿关节炎初治患者颈椎失稳情况及临床特征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璐
胡小红
陈澄
蔡月明
王庆文
赵金霞
机构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风湿免疫科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影像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
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49-1054,共6页
文摘
目的:研究初治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合并颈椎失稳者占比情况以及临床特征,并与经治RA患者颈椎失稳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进行比较。方法:纳入2015年8月至2019年10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期间行颈椎X线检查且有临床用药记录的RA患者,收集包括颈部症状等临床表现和实验室资料以及颈椎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初治RA患者颈椎失稳人群的构成比,比较有无颈椎失稳两组初治RA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初治及经治RA患者的颈椎失稳情况和临床特点。结果:408例RA患者中初治患者105例,女性87例,占82.9%,患者平均年龄(52±14)岁,病程中位数24个月,最短2周,最长30年。28.6%(30/105)合并颈椎失稳,其中病程≤24个月的初治RA颈椎失稳的发生率达13.6%。颈椎失稳组和无颈椎失稳组患者的颈部相关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未合并颈椎失稳患者相比,颈椎失稳患者病程更长[60(18,180)个月vs.16(8,51)个月],更多合并外周关节畸形(63.3%vs.21.3%),血红蛋白水平较低[(106.90±21.61)g/L vs.(115.77±14.69)g/L],经治及初治RA患者颈椎失稳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颈椎失稳RA患者中,初治RA患者除病程更短[120.0(72.0,240.0)个月vs.60.0(27.0,167.5)个月]外,各类型构成情况与经治RA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初治RA患者颈椎失稳发生率较高,与经治RA患者颈椎失稳发生率相似,病程小于24个月的早期初治RA患者中已有相当比例合并颈椎失稳;颈部相关症状在初治RA患者合并颈椎失稳人群中并无明显特异性;对具有病程长、外周关节畸形比例高及血红蛋白水平低临床特点的初治RA患者应注意排查颈椎失稳。
关键词
类风湿
关节
炎
颈椎失稳
外周关节畸形
颈部症状
Keywords
Rheumatoid arthritis
Cervical spine instability
Peripheral joint deformity
Neck symptom
分类号
R593.22 [医药卫生—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颈椎失稳的人群分布及临床特征
张璐
胡小红
王庆文
蔡月明
赵金霞
刘湘源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类风湿关节炎初治患者颈椎失稳情况及临床特征
张璐
胡小红
陈澄
蔡月明
王庆文
赵金霞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