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损伤16例报告
1
作者 高斌 周玉民 巢惠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5年第5期105-105,共1页
CT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损伤16例报告高斌,周玉民,巢惠民1资料收集1993年3月以来我院进行16例32个膝关节半月板的CT扫描资料。男11例,女5例;年龄在7~46岁。其中手术证实的半月板损伤为7例,未手术但CT及临床... CT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损伤16例报告高斌,周玉民,巢惠民1资料收集1993年3月以来我院进行16例32个膝关节半月板的CT扫描资料。男11例,女5例;年龄在7~46岁。其中手术证实的半月板损伤为7例,未手术但CT及临床随访仍考虑为半月板损伤者为5例。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损伤 外侧半月板损伤 CT诊断 直接征象 撕裂 交叉韧带损伤 低密度 临床随访 间接征象 中间部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及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35
2
作者 周超 徐斌 涂俊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30-937,共8页
目的:总结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分析患者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术后疼痛的改善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间来我院行关节镜下治疗的60例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组... 目的:总结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分析患者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术后疼痛的改善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间来我院行关节镜下治疗的60例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组内36例不完全型外侧盘状半月板中水平裂10例,纵裂9例,斜裂10例,放射状裂7例,行完全切除术17例,部分切除成形术19例;23例完全型外侧盘状半月板中水平裂12例,纵裂5例,斜裂4例,放射状裂2例,行完全切除术12例,部分切除成形术11例;1例Wrisberg韧带型均为斜裂,行完全切除术。观察并评价所有患者术前、术后12个月关节疼痛、关节弹响、屈伸受限、关节绞索、打软腿、McMurray征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评价术前、术后6个月、12个月的膝关节功能。采用Lysholm评分及分级标准评定术后临床疗效,观察并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患者术后有无疼痛分为术后疼痛组(9例)、术后无痛组(51例),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手术资料,分析术后疼痛的相关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一步分析术后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60例患者行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术中未见严重或明显并发症,所有患者均于术后10~12 d拆线康复出院。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6个月、12个月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均P<0.05)。术后优良率83.33%(50/60)。术后发生1例膝关节内明显血肿,临床行穿刺抽液处理后肿胀逐渐消退。术后未发生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高龄、术前合并关节软骨损伤、术后未冷敷、术后开始负重时间<7d在术后疼痛组与术后无痛组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多因素Logistics分析证实上述因素均是导致膝关节盘状月半板损伤患者关节镜治疗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结论:应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能够获得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高龄、术前合并关节软骨损伤、术后未冷敷、术后开始负重时间<7d是导致患者术后疼痛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膝关节外侧盘状损伤 临床疗效 术后疼痛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用前交叉韧带骨道技术: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中修复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损伤 被引量:10
3
作者 周颐 柏帆 +3 位作者 刘笑言 佘洪江 邓江 向柄彦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9-125,共7页
目的探讨共用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骨道技术在关节镜下ACL重建中修复外侧半月板后根部(lateral meniscus posterior root,LMPR)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3月~2019年3月对32例ACL断裂合并LMPR损伤在关节镜下ACL... 目的探讨共用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骨道技术在关节镜下ACL重建中修复外侧半月板后根部(lateral meniscus posterior root,LMPR)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3月~2019年3月对32例ACL断裂合并LMPR损伤在关节镜下ACL重建中采用共用ACL骨道技术修复LMPR损伤。术前和末次随访对患者进行膝关节功能评估,MRI和二次关节镜探查评估共用ACL骨道技术的临床疗效。结果32例随访(20.5±5.1)月,Lysholm、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分从术前(46.1±9.4)、(44.4±9.8)分提高到末次随访(91.4±4.0)、(91.9±4.1)分(t=-36.668,P=0.000;t=-38.348,P=0.000);KT-1000侧侧差值从术前(9.1±2.2)mm下降到末次随访(2.9±1.1)mm(t=29.223,P=0.000);胫骨前移距离从术前(6.4±1.6)mm下降到末次随访(2.4±0.9)mm(t=31.550,P=0.000);外侧半月板外突从术前(3.6±1.2)mm下降到(1.2±0.6)mm(t=21.778,P=0.000);轴移试验等级下降明显(Z=-5.080,P=0.000);术前与末次随访膝关节软骨退变差异虽有显著性(Z=-2.236,P=0.025),但未见明显进展。32例末次随访MRI提示LMPR损伤完全愈合26例(81.3%);15例二次关节镜探查,LMPR损伤完全愈合11例(73.3%)。结论关节镜下ACL重建中共用ACL骨道技术修复LMPR损伤,能提高膝关节功能评分,改善膝关节稳定性,纠正胫骨前移和外侧半月板外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共用骨道 前交叉韧带 外侧后根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2种术式治疗外侧半月板后根损伤短期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10
4
作者 齐岩松 吴海贺 +6 位作者 周慧文 张鹏飞 包呼日查 王永祥 魏宝刚 马秉贤 徐永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62-468,共7页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和半月板止点重建术治疗外侧半月板后根损伤(posterior lateral meniscus root tear,PLMRT)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9月我院51例2~4型PLMRT(均合并前交叉韧带撕裂)分别采用后根缝合术(...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和半月板止点重建术治疗外侧半月板后根损伤(posterior lateral meniscus root tear,PLMRT)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9月我院51例2~4型PLMRT(均合并前交叉韧带撕裂)分别采用后根缝合术(缝合组,n=26)或胫骨隧道重建术(重建组,n=25)治疗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分、膝关节前移距离和Pivot-shift试验、前抽屉试验和McMurray试验阳性率。结果随访(16.2±3.7)月,重建组McMurray试验阳性率显著低于缝合组[0(0/25)vs.23.1%(6/26),Fisher精确检验,P=0.023],Lysholm评分[(90.4±7.5)分vs.(84.4±9.2)分,t=3.396,P=0.001]和IKDC评分[(90.3±6.4)分vs.(86.4±8.8)分,t=3.335,P=0.002]显著高于缝合组。MRI示缝合组外侧半月板后根2级信号发生率显著高于重建组[46.2%(12/26)vs.12.0%(3/25),χ2=7.161,P=0.007]。2组术后Pivot-shift试验阳性率、前移距离差异无显著性(P>0.05),前抽屉试验均为阴性。结论对于2~4型PLMRT(放射状、桶柄样、混合型),经胫骨隧道行半月板止点重建术半月板愈合程度更好,膝关节整体功能预后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后根损伤 缝合术 止点重建术 膝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