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M 6001干预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病理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谢茂松 吴雅冰 徐国兴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研究GM6001干预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病理形态学改变。方法:将SD大鼠1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tPVR组和外伤后应用GM6001组,应用透射电镜观察视网膜结构变化。结果:透射电镜示tPVR组大鼠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和RPE、视网膜内... 目的:研究GM6001干预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病理形态学改变。方法:将SD大鼠1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tPVR组和外伤后应用GM6001组,应用透射电镜观察视网膜结构变化。结果:透射电镜示tPVR组大鼠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和RPE、视网膜内外屏障受损,而外伤后应用GM6001组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外节膜盘结构尚清晰,RPE基底部质膜内褶较tPVR组多,胞质中含大量线粒体、吞饮小泡和滑面内质网,细胞连接规则。结论:GM6001可保护视网膜组织结构,在干预tPVR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6001 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病理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药物在兔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吴灵丹 陈洁 +1 位作者 王资懿 徐柒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20-925,共6页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TA)、青蒿琥酯(ART)、木犀草素(LU)对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TPVR)的防治作用。方法:选取青紫蓝兔48只经制作眼球穿通伤及玻璃体腔内注射0.3mL富含血小板血浆的方法制备TPVR动物模型,随机分为4组(n=12),其中...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TA)、青蒿琥酯(ART)、木犀草素(LU)对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TPVR)的防治作用。方法:选取青紫蓝兔48只经制作眼球穿通伤及玻璃体腔内注射0.3mL富含血小板血浆的方法制备TPVR动物模型,随机分为4组(n=12),其中对照组玻璃体腔注入0.1mL生理盐水;TA组玻璃体腔注入0.1mL(1mg/mL)曲安奈德;ART组玻璃体腔注入0.1mL(20μg/mL)青蒿琥酯;LU组玻璃体腔注入0.1mL(10μg/mL)木犀草素。术后1、2、3、4wk通过眼底照相和眼部B超观察玻璃体及视网膜增生情况,术后28d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兔眼玻璃体液中α-SMA和VIM蛋白表达水平,并经视网膜HE染色观察各组视网膜组织结构情况。结果:术后28d,TA组、ART组和LU组兔眼TPVR分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TA组兔眼TPVR分级均显著低于ART组和LU组(P<0.05)。术后28d,TA组、ART组和LU组兔眼玻璃体液中α-SMA和VIM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HE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兔眼视网膜各层排列紊乱,严重扭曲或局部断裂,各层结构不清晰,前膜明显增厚,视网膜明显脱离;LU组兔眼视网膜各层排列轻微扭曲,视网膜前可见炎性渗出,视网膜浅层脱离;ART组兔眼视网膜结构清晰,轻度水肿,可见浅层脱离;TA组兔眼视网膜各层结构清晰,排列尚整齐,局部可见视网膜褶皱,无视网膜脱离。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青蒿琥酯及木犀草素均对TPVR具有防治作用,其中曲安奈德效果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曲安奈德 木犀草素 青蒿琥酯 血管平滑肌肌动蛋白 波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犀草素与青蒿琥酯联合用药防治实验性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慈民 张雨 +1 位作者 陈美玲 徐柒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80-685,共6页
目的探讨木犀草素(LU)与青蒿琥酯(ART)联合用药在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TPVR)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6只月龄、体重相近的健康成年雄性青紫蓝兔,实验眼(右眼)玻璃体内注射富含血小板血浆0.3 mL制作TPVR模型。将实验兔随机分成4组,... 目的探讨木犀草素(LU)与青蒿琥酯(ART)联合用药在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TPVR)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6只月龄、体重相近的健康成年雄性青紫蓝兔,实验眼(右眼)玻璃体内注射富含血小板血浆0.3 mL制作TPVR模型。将实验兔随机分成4组,每组4只,对照组玻璃体内注射0.2 mL生理盐水;单用药物组分别在玻璃体内注射0.2 mL的LU(LU组)及0.2 mL的ART(ART组),联合用药组(联合组)玻璃体内注射LU及ART各0.1 mL。注药后第4周通过眼部B超及眼底照相检查观察玻璃体混浊情况及视网膜改变情况并划分相对应的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等级;取眼球组织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各组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水平,制作眼球组织切片行HE染色观察结构改变。PVR分级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差异比较使用Bonferroni检验。结果眼部B超及眼底照相检查观察结果提示,ART组、LU组及联合组兔玻璃体改变均优于对照组。ART组、LU组、联合组PVR分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联合组兔玻璃体内α-SMA表达水平最低;联合组、ART组、LU组α-SMA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其中,联合组α-SMA与LU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α-SMA与AR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视网膜脱离、水肿最严重,联合组兔视网膜浅脱离,结构大体平整,损伤轻于ART组及LU组。结论玻璃体内注射LU、ART的联合用药可有效抑制实验动物模型TPVR的发展,优于LU、ART的单用治疗效果。未来应进一步研究联合用药的具体协同机制,为治疗TPVR的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素 青蒿琥酯 联合用药 上皮间充质转化 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瘀散结片对兔眼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小莉 雷晓琴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663-665,共3页
目的:探讨化瘀散结片对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vietreoretinopa,tPhVyR)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兔眼后节穿通伤加注血法制备PVR模型,第30d抽血观察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阳性(道诺霉素)对照组、化瘀散结片... 目的:探讨化瘀散结片对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vietreoretinopa,tPhVyR)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兔眼后节穿通伤加注血法制备PVR模型,第30d抽血观察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阳性(道诺霉素)对照组、化瘀散结片治疗组PVR兔子的血液流变学。结果:化瘀散结片治疗组对血液流变学部分指标有降低作用: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刚性、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与各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或极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化瘀散结片能够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促进玻璃体积血吸收,对防治PVR的发生发展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瘀散结片 动物实验 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血液流变学 中药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拉明防治兔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研究
5
作者 闫爱民 赵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9-122,126,共5页
目的研究生长因子抑制剂苏拉明对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玻璃体中生长因子的影响及防治作用。方法将4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平均分为5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均制备外伤性PVR模型。然后分别... 目的研究生长因子抑制剂苏拉明对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玻璃体中生长因子的影响及防治作用。方法将4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平均分为5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均制备外伤性PVR模型。然后分别将生理盐水(0.1mL)和浓度分别为40g.L-1、60g.L-1和80g.L-1苏拉明(0.1mL)注入模型组和实验1、2、3组玻璃体腔内,空白组不进行注射。对眼底连续观察28d并对PVR进行分级,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和放射免疫方法分别检测玻璃体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的含量。结果造模后第28天,空白组、模型组及实验1、2、3组玻璃体腔中TNF-α含量分别为(0.245±0.346)μg.L-1、(3.984±0.302)μg.L-1、(3.024±0.163)μg.L-1、(2.038±0.239)μg.L-1、(1.285±0.151)μg.L-1;EGF含量分别为(0.180±0.385)μg.L-1、(1.025±0.092)μg.L-1、(0.540±0.073)μg.L-1、(0.274±0.069)μg.L-1、(0.242±0.322)μg.L-1。实验1、2、3组和空白组玻璃体腔中TNF-α和EGF含量均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实验1、2、3组玻璃体腔中TNF-α的含量均高于空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实验1组玻璃体腔中EGF的含量高于空白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2、3组玻璃体腔中EGF的含量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2、3组玻璃体腔中TNF-α和EGF含量均低于实验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形态学上未发现明显视网膜毒副作用。结论苏拉明玻璃体腔注射安全有效,通过降低玻璃体中细胞因子TNF-α和EGF的含量,有效抑制了兔外伤性PVR的发展,为以后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苏拉明 表皮生长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霉素治疗实验性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6
作者 孙建国 招志毅 彭燕一 《华夏医学》 CAS 2014年第4期41-43,共3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阿霉素治疗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的效果;同时观察玻璃体腔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方法:建立外伤性PVR动物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阿霉素组。直接眼底镜观察PVR程...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阿霉素治疗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的效果;同时观察玻璃体腔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方法:建立外伤性PVR动物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阿霉素组。直接眼底镜观察PVR程度;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玻璃体腔白介素-lβ(Interleukin-lβ,IL-lβ)、转化生长因子βl(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1,TGF-β1)浓度。结果:阿霉素组PVR程度、玻璃体腔IL-lβ浓度、转化生长因子βl浓度低于生理盐水组。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阿霉素可以降低外伤性PVR程度,同时下调玻璃体腔IL-lβ、TGF-βl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 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阿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和玻璃体中miR-126和miR-325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
7
作者 唐辛 刘志明 +2 位作者 徐宁达 李佳睿 黄旅珍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51-35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和玻璃体中miR-126和miR-325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9-10/2022-10在本院治疗的PVR患者100例100眼。按照视网膜病变程度分为轻度组42眼和重度组58眼。选取同期因眼外伤在... 目的:探讨血清和玻璃体中miR-126和miR-325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9-10/2022-10在本院治疗的PVR患者100例100眼。按照视网膜病变程度分为轻度组42眼和重度组58眼。选取同期因眼外伤在本院进行玻璃体切除术无视网膜病变的患者30例30眼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和玻璃体中miR-126和miR-325表达水平;ELISA检测血清、玻璃体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Pearson法分析血清和玻璃体中miR-126和miR-325水平与TGF-β、PDGF、VEGF、TNF-α水平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影响发生重度PVR的因素。结果:PVR患者血清和玻璃体中miR-126水平较对照组降低,且重度组低于轻度组(均P<0.05);miR-325水平较对照组升高,且重度组高于轻度组(均P<0.05)。重度组患者血清和玻璃体中TGF-β、PDGF、VEGF、TNF-α水平较轻度组均上升(均P<0.05)。PVR患者血清和玻璃体中miR-126水平与miR-325、TGF-β、VEGF、TNF-α、PDGF水平均呈负相关(均P<0.05),miR-325与TGF-β、VEGF、TNF-α、PDGF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和玻璃体中miR-325、TGF-β、PDGF、TNF-α均是发生重度PVR的危险因素,miR-126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随PVR疾病的加重,患者血清和玻璃体中miR-126表达降低,miR-325表达升高,且与TGF-β、TNF-α、VEGF、PDGF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玻璃体 MIR-126 miR-325 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陆婷婷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期170-172,188,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优势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10月沭阳医院收治的66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患者采取... 目的探讨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优势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10月沭阳医院收治的66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患者采取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观察组(33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药物注射治疗(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比较两组眼部指标及围手术期临床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视力、眼压、黄斑中心凹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眼部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患者在视力提升、眼压下降及黄斑中心凹厚度减少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术后水肿吸收、眼底出血吸收和渗出液吸收用时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经过联合方案,即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药物(康柏西普)进行治疗,其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患者视力恢复,调节眼压,值得运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注射药物 康柏西普 玻璃体腔注射 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及术后玻璃体再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朱文魁 徐培珊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9期1625-1629,共5页
目的观察微创玻璃体切割术(MIV)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效果,分析MIV术后玻璃体再出血(PVH)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平煤神马集团总医院诊治的286例PD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其临床资料。按MIV术后是... 目的观察微创玻璃体切割术(MIV)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效果,分析MIV术后玻璃体再出血(PVH)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平煤神马集团总医院诊治的286例PD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其临床资料。按MIV术后是否发生PVH分为PVH组和非PVH组,分析MIV术后PVH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286例患者手术时间为(66.36±12.74)min,电凝止血次数为(1.26±0.21)次,术中无出血情况,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的最佳校正视力(BCVA)、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PVH、前房积血、并发性白内障发生率为11.54%、0.67%、2.8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DM)病程、合并高血压及玻璃体内填充消毒空气是PDR患者MIV术后发生PVH的危险因素,年龄、术毕玻璃体腔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MIV治疗PDR的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视力恢复,降低眼压,且术后并发症少;年龄、DM病程、合并高血压、玻璃体内填充消毒空气和术毕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药物是PDR患者MIV术后PVH发生的影响因素,临床应重视并及早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割术 玻璃体再出血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眼发生严重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陶勇 姜燕荣 高新晓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94-596,共3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眼发生严重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06年7月我科就诊的开放性眼外伤后视网膜脱离患者43例(43眼),均曾在我科或外院行裂伤缝合... 目的探讨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眼发生严重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06年7月我科就诊的开放性眼外伤后视网膜脱离患者43例(43眼),均曾在我科或外院行裂伤缝合手术并存在视网膜裂孔。对性别、年龄、视力和眼压、开放性眼外伤分类、外伤分区、外伤时程、前房出血、晶状体缺如、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范围、视网膜下出血、脉络膜脱离性质等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部分采用χ2检验进行验证。结果所有开放性眼外伤导致的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眼均存在一定程度的PVR表现,其中PVR D级所占比例最大(46.5%),46.5%的患眼并不存在明显的前部PVR表现,25.6%患眼4个象限均存在前部增生性改变。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严重PVR危险因素仅视网膜脱离范围和晶状体缺如2项被保留于方程中,其中前者为正相关因素(B=18.853),后者为负相关因素(B=-1.946)。严重PVR发生率在年龄<18岁组和年龄≥18岁组分别为41.67%和48.39%(P=0.692),破裂伤组的D级PVR发生率(48.15%)较裂伤组(43.75%)更高,但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780)。玻璃体出血对严重PVR的影响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114),但前房有/无出血组间和视网膜下有/无出血组间差异却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43,0.037)。结论开放性眼外伤导致的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眼存在特发性PVR特征,视网膜脱离范围和晶状体缺如是影响PVR发生的重要因素,后者为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外伤 视网膜脱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外伤性视网膜脱离合并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琼 陈松 +3 位作者 王昀 宫丽 王德功 林莉 《临床眼科杂志》 2014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VRS)治疗合并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VR)的外伤性视网膜脱离(R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7年6月至2013年3月50例(51只眼)合并PVR的外伤性RD患者行VRS治疗,术后随访5~26个月,平均10.8个月...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VRS)治疗合并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VR)的外伤性视网膜脱离(R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7年6月至2013年3月50例(51只眼)合并PVR的外伤性RD患者行VRS治疗,术后随访5~26个月,平均10.8个月。结果视网膜完全解剖复位47只眼,部分复位3只眼,未复位1只眼,总有效率98.4%。视力提高者41只眼(80.39%);视力不变者7只眼(13.73%),视力下降者4只眼(7.84%)。51只眼均行硅油填充术,继发性青光眼14只眼(27.45%);8只眼因术后硅油进入前房行前房冲洗术(15.69%);5只眼视网膜复位后Ⅱ期硅油取出术后低眼压或多次复发RD,长期硅油高粘度填充(9.80%)。结论通过VRS手术能有效解除外伤性PVR引起的视网膜牵拉,复位视网膜,提高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视网膜 生性 外伤 玻璃体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珠单抗辅助23 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被引量:42
12
作者 章晖 叶波 +3 位作者 邱新文 兰丽霞 任旋 刘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75-977,共3页
目的探讨23 G玻璃体切割术前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Ranibizumab,Lucentis)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难度的改善、手术并发症及疗效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74例(176眼)23 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 目的探讨23 G玻璃体切割术前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Ranibizumab,Lucentis)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难度的改善、手术并发症及疗效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74例(176眼)23 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其中2012年1月至12月92例(92眼)患者术前未进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作为非注射组(A组)、2013年1月至12月82例(84眼)患者术前先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0.05 mL作为注射组(B组)。比较2组患者所需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医源性视网膜裂孔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视力。结果 A组的手术时间为(116.22±17.46)min,B组为(80.49±18.11)min,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A组较大量出血20眼,占21.7%,B组较大量出血4眼,占4.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63,P〈0.05);A组医源性视网膜裂孔24眼(26.1%),B组医源性视网膜裂孔4眼(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04,P〈0.05)。术后随访期内,A组再出血8眼,其中4眼出现再增殖合并局限性牵拉性视网膜脱离需要再手术,B组未见再出血及再增殖的病例,视网膜均平伏。术后视力:A组为手动~0.3,B组为手动~0.5,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术前、术后视力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23 G玻璃体切割术前注射雷珠单抗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手术中医源性视网膜裂孔、术中出血和术后出血发生率,并且术后没有明显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珠单抗 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23 G玻璃体切割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期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手术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3
作者 范传峰 王玉 +3 位作者 舒相汶 张华 盛艳娟 吴昌龙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评估不同分期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行玻璃体切割术的治疗效果,观察术后的视力和并发症情况,探讨其预后的差别。方法我院因PDR行玻璃体手术的患者300例(384眼),按PDR的分期将其分为Ⅳ期... 目的评估不同分期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行玻璃体切割术的治疗效果,观察术后的视力和并发症情况,探讨其预后的差别。方法我院因PDR行玻璃体手术的患者300例(384眼),按PDR的分期将其分为Ⅳ期、Ⅴ期和Ⅵ期3组,并将Ⅳ期患者根据行玻璃体手术的时间分为早期治疗组和中晚期治疗组;比较各组间的视力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84眼中,随访时视力较术前提高者有271眼(70.6%),其中Ⅳ-Ⅴ期171眼(85.5%),Ⅵ期100眼(54.3%),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0.44,P<0.05);Ⅳ期的早、中晚期治疗组术后视力>0.05患眼所占的比例分别为82.8%和6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61,P<0.05)。98眼发生玻璃体积血或视网膜脱离,其中Ⅳ-Ⅴ其39眼,Ⅵ期59眼,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手术能有效地控制PDR的病情,及时有效的玻璃体手术是挽救严重PDR患者有用视功能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割术 玻璃体积血 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被引量:19
14
作者 李晓鹏 焦军杰 +2 位作者 王爽 李彦 刘静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4-376,共3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ediabeticretinopathy,PDR)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4年5月在我科住院并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术的PDR患者56例(75眼),术后随访6~60...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ediabeticretinopathy,PDR)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4年5月在我科住院并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术的PDR患者56例(75眼),术后随访6~60(28.24±5.47)个月。观察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全部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视力提高者70眼(93.33%),视力不变者3眼(4.00%),视力下降者2眼(2.67%)。术后1个月、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眼压分别为(20.3±9.2)mmHg(1kPa=7.5mmHg)、(17.1±7.3)mmHg、(19.2±8.5)mmHg,与术前的(12.7±6.1)mmHg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后囊膜混浊8眼,角膜轻度水肿5眼,前房渗出5眼,玻璃体再出血2眼,视网膜脱离2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眼。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PDR安全有效,术后视力提高较明显,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玻璃体切割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行玻璃体切割术中两种联合术式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17
15
作者 沈玺 钟一声 +1 位作者 焦秦 谢冰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56-1058,1061,共4页
目的探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合并白内障行玻璃体手术硅油填充联合超声乳化吸出术或晶状体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合并有不同程度的晶状体混浊和伴有累及后极部的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或牵拉... 目的探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合并白内障行玻璃体手术硅油填充联合超声乳化吸出术或晶状体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合并有不同程度的晶状体混浊和伴有累及后极部的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或牵拉-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以及术中出现医源性裂孔的PDR患者共76例(86眼),在行玻璃体切除手术中,根据晶状体混浊程度,采用经睫状体平坦部切除晶状体保留前囊膜(2~3级核;46眼)作为玻璃体切除+晶状体切除术组或超声乳化手术摘出晶状体保留后囊膜(3级核以上;40眼)作为玻璃体切除+超声乳化吸出术组,一期不植入人工晶状体;完成玻璃体手术后予硅油填充。术后观察的指标包括:视力、眼压、前囊膜或后囊膜混浊情况、虹膜新生血管、虹膜粘连情况、视网膜复位情况以及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情况。结果 2组患者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为0.05的为32眼、25眼,分别占69.6%和62.5%,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出现高眼压眼分别为7眼和8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在各级囊膜混浊程度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组中虹膜不同程度粘连于囊膜分别为5眼和6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乳化术组中发生虹膜新生血管2眼,在晶状体切除术组中为5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复位情况以及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情况2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手术硅油填充联合超声乳化吸出术或晶状体切除术,术后酌情行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都是处理严重PDR合并白内障眼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白内障 玻璃体手术 晶状体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被引量:8
16
作者 贾俊 何媛 +1 位作者 刘慧峰 万鹏飞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866-868,共3页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07/2012-11在我院行玻璃体切除,术后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后,4wk内给予视网膜光凝的PDR患者72...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07/2012-11在我院行玻璃体切除,术后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后,4wk内给予视网膜光凝的PDR患者72例104眼,出院后随访12mo以上,统计分析术前、术后及最终矫正视力、手术并发症等临床资料。结果:视网膜光凝(最后一次视网膜光凝)后1wk内视力提高有效率88.5%(92/104),1mo视力提高有效率92.3%(96/104),3mo视力提高有效率90.4%(94/104),其中1眼发生新生血管青光眼,6mo视力提高有效率88.5%(92/104),其中1眼发生视网膜脱离,12mo视力提高有效率80.8%(84/104),并出现2眼硅油乳化,随着糖尿病眼底病变发展,视力提高率下降,硅油眼手术并发症增多,尤其Ⅴ期及Ⅵ期患眼。结论:玻璃体切除造影后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PDR是安全有效的,玻璃体切除术后进行造影可以有的放矢的进行视网膜光凝,既能减少过度光凝,又能防止光凝不足。可以有效提高患者视力,降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 视网膜光凝 糖尿病 生性 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玻璃体手术不同眼内填充物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4
17
作者 陶勇 姜燕荣 黎晓新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2期119-121,124,共4页
目的研究玻璃体手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后采用不同眼内填充物的效果。方法对451例(536眼)行玻璃体手术治疗的PDR连续性病例从视力预后、视网膜复位、虹膜新生血管的发生、白内障形成... 目的研究玻璃体手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后采用不同眼内填充物的效果。方法对451例(536眼)行玻璃体手术治疗的PDR连续性病例从视力预后、视网膜复位、虹膜新生血管的发生、白内障形成、玻璃体再出血的角度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主要依据术前或术中是否出现视网膜裂孔来选择眼内填充物,总的视网膜在位率92.54%;保留灌注液患者显示出更好的视力提高率(76.24%)和视网膜复位率(92.00%),低的虹膜新生血管发生率(2.78%)和白内障发生率(8.11%),保留灌注液和填充其他填充物总视网膜复位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5),保留灌注液、填充气体、填充硅油的术后玻璃体再出血均以少量为主,以填充气体组的再出血率最低(10.14%)。结论术前或术中是否合并视网膜裂孔是PDR病例玻璃体手术选择眼内填充物的重要因素,PDRⅥ期并不是选择眼内填充物的指征,提高手术技巧、减少术中医源性裂孔形成可以减少硅油或气体的使用,以避免二次手术硅油取出和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割术 硅油 灌注液 膨胀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前不同时期注射贝伐单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身文 秦波 +3 位作者 郭慧 李柏军 陈胜 刘引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1408-1410,共3页
目的:通过对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玻璃体切除术前不同时期注射Avastin(Bevacizumab,贝伐单抗)的临床观察,探讨术前最佳注射时间。方法:对2010-03/2012-08在我院确诊为PDRⅣ期及以上的患者49... 目的:通过对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玻璃体切除术前不同时期注射Avastin(Bevacizumab,贝伐单抗)的临床观察,探讨术前最佳注射时间。方法:对2010-03/2012-08在我院确诊为PDRⅣ期及以上的患者49例51眼作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按随机、双盲的原则分为三组:第1组16例17眼,Avastin注射后4d行玻璃体切除术;第2组15例16眼,Avastin注射后10d行玻璃体切除术;第3组18例18眼为对照组,玻璃体切除术前未注射Avastin。详细记录术中手术时间、断膜出血、发生医源性视网膜裂孔、硅油使用及术后6mo视力情况。结果:第1组(术前4d联合注药组)及第2组(术前10d联合注药组)与第3组(单纯玻切手术组)相比较,第1组及第2组术中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断膜出血率、发生医源性视网膜裂孔率及硅油使用率明显低于第3组,且术后视力明显优于第3组。第1组与第2组相比在手术时间、术中断膜出血率、发生医源性视网膜裂孔率及硅油使用率及术后视力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PDR玻璃体切除术前注射Avastin有助于提高术中耐受性,且最大限度恢复患者有限视力;PDR玻璃体切除术前注射Avastin,较理想的注射时间为术前4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贝伐单抗 玻璃体切除 注射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切除联合曲安奈德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被引量:6
19
作者 许立帅 刘东敬 +3 位作者 兰长骏 戴乐 何旭红 张静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2期2346-2347,共2页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除联合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球内注射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finopathy,PDR)的疗效。方法:分析本院因PDR住院治疗患者90例98眼,玻璃体切除术联合TA球内注射50眼和单纯...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除联合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球内注射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finopathy,PDR)的疗效。方法:分析本院因PDR住院治疗患者90例98眼,玻璃体切除术联合TA球内注射50眼和单纯行玻璃体切除术48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矫正视力、眼内炎症、反应眼压和眼底等情况。结果:随访至术后6mo。TA注射组术后前房炎症反应及黄斑水肿的发生率较单纯手术组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视力改善程度及眼压升高的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TA球内注射治疗PDR与单纯玻璃体切除术比较,可以减少术后眼内炎症反应及黄斑水肿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安奈德 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与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Ⅳ期合并玻璃体积血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宁宁 柳力敏 +4 位作者 万超 王建英 周赟 才娜 陈蕾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43-1144,1150,共3页
目的探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Ⅳ期合并少量玻璃体积血行激光治疗与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48例(70眼)Ⅳ期PDR合并少量玻璃体积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25例(38眼)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 目的探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Ⅳ期合并少量玻璃体积血行激光治疗与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48例(70眼)Ⅳ期PDR合并少量玻璃体积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25例(38眼)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anretined photocoagucation,PRP)治疗,B组23例(32眼)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2组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视力变化,复查眼底彩色照片,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nce angiography,FFA)检查。结果术后6个月,A组:治疗后视力不变19眼(50.0%),视力上升10眼(26.3%),视力下降9眼(23.7%);B组:治疗后视力不变5眼(15.6%),视力上升27眼(84.4%),无视力下降。术后6个月FFA检查结果显示:A组:FFA显示视网膜出现新生血管及无灌注区,黄斑水肿消退或部分消退11眼(28.9%),黄斑水肿加重16眼(42.1%),发生新的渗漏7眼(18.4%),玻璃体再次出血4眼(10.6%);B组:FFA显示视网膜出现新生血管及无灌注区,黄斑水肿消退或部分消退30眼(93.75%),无黄斑水肿加重,视网膜仍有渗漏2眼(6.25%),无玻璃体再次出血;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A组黄斑中心凹厚度为(307±121)μm,与术前(428±151)μm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4,P<0.05);术后6个月B组黄斑中心凹厚度为(205±69)μm,与术前(417±159)μm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8,P<0.05)。结论 PDRⅣ期合并少量玻璃体积血者,宜尽早行玻璃体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割术 手术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