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城市外交的若干理论问题 被引量:17
1
作者 赵可金 《国际展望》 CSSCI 2016年第1期56-75,共20页
在全球化时代,城市越来越成为国际关系中活跃的行为体,城市的外交职能也得以不断完善,城市外交成为一种新兴的外交形式。中国城市外交的兴起,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它既是全球化和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必然产物,又是权力下放赋予城市涉外自... 在全球化时代,城市越来越成为国际关系中活跃的行为体,城市的外交职能也得以不断完善,城市外交成为一种新兴的外交形式。中国城市外交的兴起,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它既是全球化和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必然产物,又是权力下放赋予城市涉外自主权和外交能力的内在要求。此外,中国的城市外交既与传统的国家总体外交有密切关系,同时又有新的内涵,其核心问题在于如何从城市的角度更好地处理跨国关系。中国城市外交的关键问题是制度设计,需要培育城市精神、建立健全外交体制和运行机制。另外,中国城市外交应该将立法、明责、制略、建制、保障等几个方面作为工作重点。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是城市外交的后来者,随着中国国际化程度的日益深入,城市外交正在成为中国大国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外交是一种高度敏感的政治性事务,城市在参与外交事务的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是遵守相应的外交规则、规范和惯例,在其现实性上表现为构建成熟的城市外交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外交 全球化 城市功能 外交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魏外交文书试探 被引量:1
2
作者 韩雪松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4-52,共9页
北魏外交对象层次复杂,既包括对峙的南朝政权,也包括周边其他少数民族割据政权以及西域、高丽等四方远国。北魏在同这些国家进行交往时,根据不同的外交对象和不同的外交事务分别采用不同类别的外交文书。而且,各类各级外交文书都严格遵... 北魏外交对象层次复杂,既包括对峙的南朝政权,也包括周边其他少数民族割据政权以及西域、高丽等四方远国。北魏在同这些国家进行交往时,根据不同的外交对象和不同的外交事务分别采用不同类别的外交文书。而且,各类各级外交文书都严格遵循国家相关规定,由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起草、撰写。北魏外交文书不仅表现了北魏国家在外交活动中的主体意识,也是其外交方针和策略上注重实效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 外交文书 外交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关系史上的重要突破和转折──1873年外使向清帝面递国书交涉事件简论 被引量:1
3
作者 汪林茂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3-49,共7页
两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用武力和强权否定了清王朝以跪拜礼为象征的朝贡制度,此后又通过步步进逼的交涉,迫使清政府作出了历史性的让步。1873年6月29日,清朝同治皇帝基本按照近代国际通行的外交礼仪,接受了各国使臣面递国书。清... 两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用武力和强权否定了清王朝以跪拜礼为象征的朝贡制度,此后又通过步步进逼的交涉,迫使清政府作出了历史性的让步。1873年6月29日,清朝同治皇帝基本按照近代国际通行的外交礼仪,接受了各国使臣面递国书。清朝方面对此事的记载略而不详,因为这毕竟意味着“天朝”礼制的崩坏;西方各国却对此大加渲染,因为这代表着中国人心理上的“天朝”壁垒被突破。从更深层说,这又是中国走出深闭固拒,进入“万国”之列并互相交往的一个标志,是中国外交制度近代化的一个重要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贡制度 觐见 外交制度 近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改革倡议:基于WTO多哈回合谈判和G20进程的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刘宏松 《国际展望》 2012年第5期14-28,142,共15页
随着中国国家权力和影响力的上升,中国对国际制度的主动塑造已成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内容。本文以WTO多哈回合谈判和G20进程为案例,考察了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改革倡议及其特点。中国利用全球治理改革的"重要时机",积极... 随着中国国家权力和影响力的上升,中国对国际制度的主动塑造已成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内容。本文以WTO多哈回合谈判和G20进程为案例,考察了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改革倡议及其特点。中国利用全球治理改革的"重要时机",积极致力于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改革,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倡议。在倡议行动中,中国主张全球治理机制应在不改变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作出适当调整,不谋求对联合倡议的主导,秉持促进发展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治理中国外交国际制度世界贸易组织二十国集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