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下的中国外交创新
被引量:6
- 1
-
-
作者
赵晓春
-
机构
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
-
出处
《学术前沿》
CSSCI
2017年第12期42-48,共7页
-
文摘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解决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所提出的中国方案,同时也是引领中国外交的核心理念与行动指南。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中国外交目标、国际定位、外交理念与外交实践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创新。基于对世界大势的准确把握,以及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中国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确立为中国外交的新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进一步明确了自身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的国际新定位;实现了外交战略思想从"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到更加"奋发有为""积极有为"的理念更新;开展了以发挥引领新作用、开创合作新模式、承担大国新责任为主要特征的外交实践创新。
-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外交
外交创新
外交理念
-
Keywords
Community of common destiny for all mankind, Chinese diplomacy, Diplomatic innovation, Diplomatic concept
-
分类号
D820
[政治法律—外交学]
-
-
题名共建“一带一路”十周年与中国特色外交创新
被引量:9
- 2
-
-
作者
刘乐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
-
出处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1,155,共20页
-
基金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科研规划项目“‘一带一路’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9ZDGH009)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一带一路”是中国外交的重要创新。十年来,“一带一路”建设积极稳步推进并不断深化拓展。在此过程中,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发挥了首倡、推动和引领的重要作用。具体来说,中国外交所开展的理念创新主要包括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原则、相互对接的合作思路、互联互通的合作主线、正确义利观的合作伦理、命运共同体的合作愿景;中国外交所开展的机制创新主要包括“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第三方市场合作、“国际组织+”。在本质上,包容性建构是中国外交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所做的创新的核心特征与根本价值,具体体现为“一带一路”合作设想的世界性、合作内容的亲缘性、合作对象的开放性、合作议题的延展性、合作设计的交互性、合作安排的兼容性等多重内涵,而这也反映出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中一体思想、无外思想与协和思想的现代转换。与此同时,中国外交对于“一带一路”的包容性建构还面临着包容成本、不对等包容和包容悖论三重挑战。对此,可从循序逐步包容、促使双向包容和塑造包容规范三个方面予以应对。
-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国外交
外交创新
外交哲学
包容性建构
-
Keywords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Chinese diplomacy
diplomatic innovation
construction of inclusiveness
-
分类号
D51
[政治法律—国际政治]
-
-
题名新时期中国外交和安全理论的互动与创新
被引量:3
- 3
-
-
作者
杨洁勉
-
机构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
出处
《国际展望》
CSSCI
2017年第3期1-15,共15页
-
基金
2016年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的重大成果研究"(2016MSJ038)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党的十八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内政外交进入了新时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和总体国家安全观在传承优秀中华文明和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在理论架构、问题导向、研究方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当前处于系统整合阶段。因此,在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之际,我们更加需要提高实践和理论自觉,增强问题意识并善于提出和抓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提出解决思路;重视总结提炼,形成新的理念理论。中国当前的外交安全理论建设,在系统性方面,要加强外交和安全、外交和内政的衔接;在互动性方面,要加强外交思想、理论、战略和政策的整合;在国际性方面,要在体现中国特色、提升国际影响和世界意义上实现对立统一;在应用性方面,要提升外交安全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以此使相关理论在探索创新中更上一层楼。
-
关键词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
总体国家安全观
中国外交理论创新
-
Keywords
China's diplomatic theory
concept of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ecurity
innovative diplomatic theories
-
分类号
D82
[政治法律—外交学]
-
-
题名中国的中东热点外交:历史、理念、经验与影响
被引量:5
- 4
-
-
作者
刘中民
-
机构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
-
出处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11年第1期42-52,共11页
-
基金
2010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10BGJ00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8年度重大项目(08JJDGJW256)
+3 种基金
2008年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08JZD0039)
上海市"曙光学者计划"
上海市重点学科(B702)
国家211工程3期建设项目
-
文摘
本文首先对中东热点问题的类型、影响,热点外交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理论阐释。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中国中东热点外交的演变进行了历史回顾,对中国中东热点外交的核心理念、基本经验及其对中国外交创新的意义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
关键词
中国与中东
热点外交
外交创新
中东热点
外交类型研究
-
Keywords
China and Middle East
Diplomacy on Hot Issues
Innovation of Foreign Policies
Middle East Hot-Spot issues
Typology of Diplomacy
-
分类号
D802.5
[政治法律—外交学]
-
-
题名中华文化孕育出中国外交独特魅力
- 5
-
-
作者
余爱水
-
机构
中央财经大学
-
出处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0期46-49,共4页
-
文摘
中国外交理论植根于中国大地,有其特殊的历史、国情和现实发展需要及时代召唤的必然性内驱性,也有国际格局不断演进的作用力所引致的牵动性外部性。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外交理论创新成果必将产生强大的影响力、超越力、转化力、分享力、塑造力,对国际关系深度调整、健康发展,产生深远而特殊的指引作用和历史意义。
-
关键词
习近平外交思想
中国外交理论创新
国际关系
-
分类号
D80
[政治法律—外交学]
-
-
题名中美博弈的辩证解析
被引量:4
- 6
-
-
作者
冯昭奎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
-
出处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1-12,共12页
-
文摘
中美关系是一个不断解决矛盾又不断产生新矛盾的过程。中美在世界大棋盘上博弈,中美关系如何发展,将在今后一二十年左右世界大势。中美在亚太地区博弈。美国通过在该地区"拉帮结派"增大其总体战略力量,并希望中国"四面树敌"。中国必须反其道而行之,应在不同维度的周边外交棋盘上以平等态度睦邻、友邻、尊邻,努力"四面争友",避免将周边国家进一步推向美国全球战略的怀抱。中美在各自的特殊时期博弈。两国都对外部环境变化十分敏感,都缺乏对对方的信任。同时,影响两国外交的国内因素也日趋多元、复杂。中国的战略对策必须建立在对美国真实战略意图的准确把握之上,否则就可能上大当、吃大亏。中美在日益兴起的新科技革命中博弈。中国必须改变仅仅以国内生产总值和军费多少来衡量国家实力的浅薄认识,对于国际力量对比的判断,必须以准确把握现代科技发展前沿作为基础。战略制定者必须对现代科技具有深刻理解,才能对中美总体实力对比做出准确判断。中美在信息网络化空间博弈。网络安全问题正在中美关系中日益凸显出来,并严重影响着双方对威胁的理解。中美在和平与发展时代博弈。尽管五角大楼曾预计战争将在2020年"定义"人类生活,但也有美国学者认为2012年至2022年的"第三次世界大战"将是"中美创新之战",因为理智最终会占上风,人类会以创新与技术来解决真正重大的问题:人的生存而非杀戮。
-
关键词
中美关系
对美战略
科技革命
外交创新
-
分类号
D822.3
[政治法律—外交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