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马尔那时代近东外交体系的特征 被引量:9
1
作者 袁指挥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9-125,共7页
阿马尔那体系立足于古代西亚两千多年外交实践的土壤,对后阿马尔那时代的近东外交产生了影响,这是古代西亚外交史的承前启后的阶段。礼物贸易是这个体系运作的核心支柱,这与近东文明中心区资源短缺分不开的。这个体系维持了两个半世纪... 阿马尔那体系立足于古代西亚两千多年外交实践的土壤,对后阿马尔那时代的近东外交产生了影响,这是古代西亚外交史的承前启后的阶段。礼物贸易是这个体系运作的核心支柱,这与近东文明中心区资源短缺分不开的。这个体系维持了两个半世纪的和平,政治格局的转换也不能改变体系的和平特质,这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以及由此带来的各国行动半径的长短有着直接关系。这个体系的参与者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在外交中各国主动寻求文化的调适,从而赋予这个体系多元交融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马尔那时代 近东 外交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俾斯麦外交体系的内在逻辑——兼论对中国和平崛起的启示
2
作者 白若萌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3-36,46,共5页
1870年统一的德国出现在中欧,对欧洲政治地缘版图造成了强力冲撞,也使德国处在错综复杂的矛盾旋涡中。俾斯麦构筑了一个复杂的外交体系,使德国既实现了孤立法国的目标,又避免陷入两线作战甚至大国合围的窘境。俾斯麦外交体系的本质在于... 1870年统一的德国出现在中欧,对欧洲政治地缘版图造成了强力冲撞,也使德国处在错综复杂的矛盾旋涡中。俾斯麦构筑了一个复杂的外交体系,使德国既实现了孤立法国的目标,又避免陷入两线作战甚至大国合围的窘境。俾斯麦外交体系的本质在于以矛盾制衡矛盾,它压制了但未能解决原有存在的矛盾,却造成了一系列新矛盾。这一外交体系的成功依赖于俾斯麦的外交手腕。俾斯麦的继任者违反了这些原则,促成了英法俄三国协约的形成,使德国陷入世界主要大国的合围中。吸收俾斯麦外交思想,对当前中国营造一个有利于和平崛起的友好的周边环境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俾斯麦 外交体系 和平崛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体系:核心内容及其构建逻辑 被引量:2
3
作者 仇华飞 于利花 《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4-172,共9页
新时代中国在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国际社会地位进一步提升,与之伴随的是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和话语权分量的逐渐增加。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掌握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国际秩序构建的主导权与决定权,西方强国塑... 新时代中国在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国际社会地位进一步提升,与之伴随的是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和话语权分量的逐渐增加。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掌握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国际秩序构建的主导权与决定权,西方强国塑造的话语体系虽然初现“式微”趋势,但在国际议题设置、重大议程决定、行为准则制定等方面仍然具有垄断性优势。为了改变话语体系建设滞后于国家力量的现状,我们需要立足中国现实,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批判性借鉴西方话语体系,构建在本质上区别于西方国家的中国特色外交话语体系。考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体系的构建逻辑,有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其本质和价值内涵,提升外交话语感染力和引领力,进而提升外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治理体系 国际秩序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中国特色外交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民间外交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3
4
作者 赵可金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46-54,共9页
民间外交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近七十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与世界的互动越来越频繁和深入,中外民间交流资源十分丰富。如何将丰富的中外民间交流资源转化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外交资源,构建... 民间外交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近七十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与世界的互动越来越频繁和深入,中外民间交流资源十分丰富。如何将丰富的中外民间交流资源转化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外交资源,构建中国特色的民间外交理论体系,以指导新时代的民间外交,是当前中国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新时代的民间外交应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群众史观与中国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努力推进民间外交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外交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新时代 外交理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通中外:中国共产党百年对外传播的基轴 被引量:8
5
作者 刘小燕 赵甍源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6-69,73,共5页
对外传播处于外交与外宣的交汇点,它是中国共产党外交体系和宣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递党的声音、构建党的形象、破除西方舆论偏见、谋求国际支持和合作、促进党的建设和发展均具有重要价值。百年历程中,党在不同时期形成了主动... 对外传播处于外交与外宣的交汇点,它是中国共产党外交体系和宣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递党的声音、构建党的形象、破除西方舆论偏见、谋求国际支持和合作、促进党的建设和发展均具有重要价值。百年历程中,党在不同时期形成了主动发声、联接中外、融通中外等对外传播理念,并在这些理念的指引下,实现了对外传播实践层面的变革与创新。而贯穿于不同时期对外传播理念与实践背后之基轴则是"联通中外"。在联通中外的诸多实践中,"请进来"与"走出去"方式的融合、"小外宣"与"大外宣"的融合,为提升新时代党的对外传播效度、扩大国际意识形态共识,提供了有益的启迪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对外传播 外交体系 宣传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家笔谈:大变局中的中国与世界 被引量:17
6
作者 秦亚青 宋德星 +3 位作者 张燕生 张晓通 朱锋 鲁传颖 《国际展望》 CSSCI 2020年第1期1-26,153,154,共28页
这组专家笔谈主要包括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及战略思考、大变局中的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国际贸易摩擦、网络空间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中国在有关领域的应对策略等。对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思想体系,可以从国际秩序观、国际责任观和国家... 这组专家笔谈主要包括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及战略思考、大变局中的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国际贸易摩擦、网络空间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中国在有关领域的应对策略等。对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思想体系,可以从国际秩序观、国际责任观和国家利益观三个方面思考。在外交战略层次上,对外工作需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并加强战略缔造工作。面向未来,中国的国际战略要体现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理性定位,符合战略缔造的基本逻辑,彰显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取向。在大变局时代,我们既要关注中国的变化,也要加强对国际环境的分析,并加强对国际经贸新形势的研判。中国今后的内外政策选择,将对未来国际秩序演变和调整产生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变局 外交思想体系 外交战略 国际经济环境 网络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