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新余地区东门铜钼矿区辉钼矿Re-Os年代学特征及成矿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邓杨 潘小菲 +4 位作者 杨炎申 武凯 樊献科 张智宇 欧阳永棚 《中国矿业》 2021年第11期169-177,共9页
江西新余东门蛇纹石矿区新发现了大量的铜钼矿化。为了理清东门矿区内铜钼矿化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机制,本文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观察和室内薄片鉴定基础上,开展了岩相学和辉钼矿Re-Os年代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东门岩体与围岩地层发生了强... 江西新余东门蛇纹石矿区新发现了大量的铜钼矿化。为了理清东门矿区内铜钼矿化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机制,本文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观察和室内薄片鉴定基础上,开展了岩相学和辉钼矿Re-Os年代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东门岩体与围岩地层发生了强烈的矽卡岩化蚀变,主要的蚀变矿物有石榴石、透闪石、硅灰石、蛇纹石及绿泥石,伴随夕卡岩化蚀变形成了大量的铜钼矿化,主要的金属矿物包括辉钼矿、磁铁矿、黄铜矿、黄铁矿等。辉钼矿Re-Os年龄测试分析获得了模式年龄为166.9±3.2~167.7±3.2 Ma,等时线年龄为168.1±2.8 Ma(MSWD=0.023),指示东门铜钼成矿时代为中侏罗纪时期,而且与燕山期岩浆有关的东门铜钼成矿作用是早侏罗纪、中侏罗纪华南从东西向古特提斯构造域——北东向西太平洋构造域发生体制转换时的产物,其蚀变矿化特征显示它们是矽卡岩型矿化(或矿床),该区具有燕山期铜钼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门矿区 夕卡岩型铜钼矿化 钼矿RE-OS定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