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夏秋用斑纹全限性家蚕品种锦·绣×潇·湘的选育 被引量:22
1
作者 艾均文 司马杨虎 +4 位作者 何行健 薛宏 李章宝 黄仁志 李学升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99-506,共8页
采用杂交、回交与系统选育等方法,在春、夏、秋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多代定向选择培育,育成了家蚕中系斑纹限性品种"锦"、"绣"和日系斑纹限性品种"湘",并组配四元杂交组合锦·绣×潇·湘。实... 采用杂交、回交与系统选育等方法,在春、夏、秋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多代定向选择培育,育成了家蚕中系斑纹限性品种"锦"、"绣"和日系斑纹限性品种"湘",并组配四元杂交组合锦·绣×潇·湘。实验室鉴定、农村饲养及蚕种场繁育试验结果表明,新品种杂交组合健康好养、产茧量高、茧丝质优良,原蚕体质强健、繁育过程中雌雄易鉴别。在夏秋季进行的实验室联合鉴定中,新品种杂交组合的万蚕产茧量与万蚕茧层量分别比对照组合洞·庭×碧·波高3.0%和4.1%,一粒茧丝长1 167.0 m,解舒丝长1 007.0 m,洁净95.1分。新品种于2012年10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在湖南省等长江中下游蚕区的夏秋季饲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品 锦·绣×潇·湘 斑纹全限性 强健性 夏秋用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种冷藏加工的实践与体会(下)
2
作者 杨希哲 吴钢 《四川蚕业》 2015年第2期16-20,共5页
4蚕种人工孵化技术要点为打破春制越年种进入滞育状态,以解决当年夏秋用种需要,在产卵后适当时间给予蚕种物理或化学刺激,并结合冷藏低温处理打破卵的滞育状态,恢复发育机能,直至正常孵化,这就是人工孵化。
关键词 冷藏加工 人工孵化技术 滞育状态 夏秋用种 化学刺激 低温处理 越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种夏繁的探讨与体会
3
作者 何镜新 邓新江 《广东蚕业》 2006年第3期12-14,共3页
关键词 夏繁 生产能力 丝绸行业 夏秋用种 生产任务 成功经验 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品种饲养品比试验
4
作者 杨琼臻 杨全 《云南农业科技》 2005年第3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品比试验 家蚕品 饲养 蚕桑产业 2004年 苏菊×明虎 祥云县 生产效益 夏秋用种 推广工作 健康发展 正反交 云南省 抗病力 引进 桑园 养蚕 皓月 青松 优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温冷藏浸酸种孵化率的试验
5
作者 彭晓虹 胡丽春 +1 位作者 刘美兰 钟丽军 《蚕桑茶叶通讯》 1998年第1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夏秋用种 室温冷藏浸酸 孵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提高蚕茧解舒率途径
6
作者 仝斌 仝德侠 凡周 《蚕桑茶叶通讯》 2007年第6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蚕茧解舒率 夏秋 春用品 夏秋用种 用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洞庭×碧波繁育的几点体会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朝宇 《四川蚕业》 2010年第2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洞庭 繁育 抗逆性强 夏秋用种 杂交 研究所 湖南省 育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栽培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原路平 牛亚琴 原晓云 《河北农业科技》 2007年第5期15-15,共1页
1选用良种 北方旱地栽培的夏秋用种要选择耐热性较强的高产优种,适宜于旱地栽培的品种主要有:①高脚白。耐热性较强,适宜夏秋栽培。生育期70~75天,亩生产量达3000~5000公斤。②青帮油菜。北京地方品种。叶片近圆形,叶片及叶柄... 1选用良种 北方旱地栽培的夏秋用种要选择耐热性较强的高产优种,适宜于旱地栽培的品种主要有:①高脚白。耐热性较强,适宜夏秋栽培。生育期70~75天,亩生产量达3000~5000公斤。②青帮油菜。北京地方品种。叶片近圆形,叶片及叶柄表面有蜡粉,耐寒、耐贮、抗病。早春栽培亩产1500~2000公斤,夏秋栽培亩产达4000~5000公斤。③白帮油菜。株高40厘米左右,全株叶数22~27枚,单株重0.5公斤,亩产量在5000公斤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栽培 油菜 技术 夏秋栽培 地方品 亩产量 选用良 夏秋用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上簇采茧对原料茧质量的影响
9
作者 龙淑祯 《蚕学通讯》 1994年第4期15-17,14,共4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蚕区已更换了3—4次蚕品种,即1950—1966年无论春秋都用川一×华+为主,还用部分春用种华九×云汉;1967—1972年春苏去<sub>17</sub>×X苏<sub>16</sub>,秋华+×306与东<s...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蚕区已更换了3—4次蚕品种,即1950—1966年无论春秋都用川一×华+为主,还用部分春用种华九×云汉;1967—1972年春苏去<sub>17</sub>×X苏<sub>16</sub>,秋华+×306与东<sub>34</sub>×603;1973—1983年春华合×东肥与川蚕三号,夏秋苏<sub>3</sub>×苏<sub>4</sub>及其三元交杂种(简称苏宇号);1984年至今,春781×782及其三元交杂种(简称七字号)为主,少量菁松×皓月和其他将推广的新品种,今后的趋势,七字号将逐渐减少.夏秋用种较多,如苏字号、781×75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料茧 毛脚茧 蚕品 经济性状 提高茧质 蚕茧质量 夏秋用种 茧丝长 茧层率 新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