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19世纪英国女性作家的女性意识——以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为例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瑛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3-85,共3页
以女性社会性别角色为切入点,运用权力话语理论,解读19世纪英国小说《简.爱》,探讨了女性作家在男权社会文化下的创作是不断挣脱男性权力话语的束缚,反抗男性话语霸权和推崇女性独立意识的矛盾过程。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社会性别角色 女性话语权 夏洛蒂·勃朗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简·奥斯汀到夏洛蒂·勃朗特——英国文学中女性主义的发展轨迹 被引量:11
2
作者 庄冬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7-118,共2页
简.奥斯汀是19世纪英国女性意识觉醒的第一人。她以温和的态度、理性的眼光,驳斥了当时盛行的男尊女卑的观念,给女性智力和性格魅力上的肯定和赞扬。继她之后的夏洛蒂.勃朗特发出了女性意识的更强音。在创作目的、女性意识和婚姻价值观... 简.奥斯汀是19世纪英国女性意识觉醒的第一人。她以温和的态度、理性的眼光,驳斥了当时盛行的男尊女卑的观念,给女性智力和性格魅力上的肯定和赞扬。继她之后的夏洛蒂.勃朗特发出了女性意识的更强音。在创作目的、女性意识和婚姻价值观三个方面,勃朗特与奥斯汀有着巨大差别,正是这种差别,显示了女性主义在英国文学的发展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奥斯汀 夏洛蒂·勃朗特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洛蒂·勃朗特文本的女性社会主体意识 被引量:1
3
作者 冯茜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7-99,共3页
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在看似女性私人化的叙事中,透露着19世纪英国社会公众事务中的诸多信息;作品以边缘人向主流社会挺进的姿态,实现着作者的吊诡,即在双重历史语境下进行着对权利的去势与挑战;夏洛蒂的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叙事与读... 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在看似女性私人化的叙事中,透露着19世纪英国社会公众事务中的诸多信息;作品以边缘人向主流社会挺进的姿态,实现着作者的吊诡,即在双重历史语境下进行着对权利的去势与挑战;夏洛蒂的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叙事与读者成为"同谋",叙说着女作家自身的焦虑与无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洛蒂·勃朗特 边缘人 主体意识 身份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夏洛蒂·勃朗特传》看“责任”之说
4
作者 孟姝怡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X期75-76,共2页
夏洛特·勃朗特是在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期下英国非常著名的批判主义女作家,她的作品充斥着对当下时代社会的不满。夏洛特·勃朗特的作品不单纯是为了体现写作的艺术追求,而是为了进一步表达对社会关注的职能体现,是为了更好的... 夏洛特·勃朗特是在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期下英国非常著名的批判主义女作家,她的作品充斥着对当下时代社会的不满。夏洛特·勃朗特的作品不单纯是为了体现写作的艺术追求,而是为了进一步表达对社会关注的职能体现,是为了更好的诠释文学的背景意义,不是为了迎合任何人的口味进行创作的。夏洛特·勃朗特进行文学作品创作的主要意图就是帮助女性认识自身的社会地位,要求社会大众关注到女性,并且告诉女性应该独立自主的面对自己的生活,为自己的生活创造更多价值,勇敢追求自己的心意。本文对《夏洛特·勃朗特传》进行分析,通过了解夏洛特·勃朗特的生平,分析责任一说在当时社会一直延续至今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洛蒂·勃朗特传》 夏洛蒂·勃朗特 责任之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洛蒂·勃朗特传》的主题思想新探
5
作者 薛婷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Z期58-59,共2页
从《夏洛蒂·勃朗特传》一书中可看出,由于夏洛蒂·勃朗特所创造出来的简·爱形象在当时的年代备受指责与批判,该书作者伊丽莎白·盖斯凯尔在书中对夏洛蒂的行为进行了辩护,同时这也反映出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作家肩负... 从《夏洛蒂·勃朗特传》一书中可看出,由于夏洛蒂·勃朗特所创造出来的简·爱形象在当时的年代备受指责与批判,该书作者伊丽莎白·盖斯凯尔在书中对夏洛蒂的行为进行了辩护,同时这也反映出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作家肩负的多重责任。因此,《夏洛蒂·勃朗特传》一书主题鲜明,充分展示了维多利亚时代英国文学界中的"责任感",具有丰富的文学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洛蒂·勃朗特 维多利亚作家 责任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夏洛蒂·勃朗特的妇女观——解读《简·爱》中的自我意识和自卑心理 被引量:5
6
作者 康丹 《湖北社会科学》 2007年第12期143-144,共2页
夏洛蒂.勃朗特的妇女观是其整体社会观的一部分。夏洛蒂.勃朗特的女性经济独立意识、妇女自我觉醒意识,可以解读小说《简·爱》中主人公的自我意识和自卑心理。她在作品中通过塑造外貌与智慧强烈反差对比的女性形象达到一种自卑心... 夏洛蒂.勃朗特的妇女观是其整体社会观的一部分。夏洛蒂.勃朗特的女性经济独立意识、妇女自我觉醒意识,可以解读小说《简·爱》中主人公的自我意识和自卑心理。她在作品中通过塑造外貌与智慧强烈反差对比的女性形象达到一种自卑心理的补偿,与此同时,她并不满足于灰姑娘故事的重现,敢于追求女性自我的价值,并极力营造她理想中的和谐爱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洛蒂·勃朗特 妇女观 自我意识 自卑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夏洛蒂·勃朗特作品中的创伤记忆书写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莹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6期151-153,158,共4页
在夏洛蒂·勃朗特仅有的四部小说《教师》《简·爱》《雪莉》和《维莱特》中,女主人公成长过程中爱的缺失是一个重要的主题。爱的缺失致使她们在无人呵护的成长过程中伤痕累累,并因此背负了心理创伤。夏洛蒂之所以重复使用这个... 在夏洛蒂·勃朗特仅有的四部小说《教师》《简·爱》《雪莉》和《维莱特》中,女主人公成长过程中爱的缺失是一个重要的主题。爱的缺失致使她们在无人呵护的成长过程中伤痕累累,并因此背负了心理创伤。夏洛蒂之所以重复使用这个主题,与她成长过程中爱的缺失和创伤经历是不无关系的。正是通过诉诸笔触,夏洛蒂本人关于创伤经验的记忆及被压抑的情感也得以宣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洛蒂·勃朗特 《教师》 《简·爱》 《雪莉》 《维莱特》 心理创伤 创伤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简·爱来圆她的爱情梦──试谈夏洛蒂·勃朗特的爱情
8
作者 高秀丽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8年第6期105-106,共2页
让简·爱来圆她的爱情梦──试谈夏洛蒂·勃朗特的爱情高秀丽夏洛蒂·勃朗特不象简·奥斯丁那样去冷眼坐观她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们形形色色的、曲曲折折的定婚过程,夏洛蒂却是把自己写入书中,用艺术来开掘自己的心灵... 让简·爱来圆她的爱情梦──试谈夏洛蒂·勃朗特的爱情高秀丽夏洛蒂·勃朗特不象简·奥斯丁那样去冷眼坐观她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们形形色色的、曲曲折折的定婚过程,夏洛蒂却是把自己写入书中,用艺术来开掘自己的心灵。她的自叙体小说拥有一个与狄更斯所描绘的现实世界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 爱情 罗切斯特 疯女人 希腊神话 女主人公 文学评论 家庭教师 自叙体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爱米莉·勃朗特的文学创作 被引量:8
9
作者 廖洪中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2期53-55,74,共4页
在英国文学长廊中,追溯到维多利亚时期,文学巨匠林立,光芒四射,耀眼夺目,而爱米莉·勃朗特就是其中之一。与她同时代的同行们不同,她匠心独运,继承了18世纪浪漫主义诗歌的精神,巧夺天工,直抒胸意,推出了精炼有力的诗篇和感情奔放不... 在英国文学长廊中,追溯到维多利亚时期,文学巨匠林立,光芒四射,耀眼夺目,而爱米莉·勃朗特就是其中之一。与她同时代的同行们不同,她匠心独运,继承了18世纪浪漫主义诗歌的精神,巧夺天工,直抒胸意,推出了精炼有力的诗篇和感情奔放不羁的《呼啸山庄》。她与世俗决裂,渴望自由,竭力寻求精神解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米莉 呼啸山庄 夏洛蒂·勃朗特 文学创作 凯瑟琳 英国文学 维多利亚时期 浪漫主义诗歌 希思克利夫 女主人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米莉·勃朗特和《呼啸山庄》 被引量:5
10
作者 萨默塞特.毛姆 杨静远 《文艺理论研究》 1981年第4期160-167,共8页
我写艾米莉·勃朗特和《呼啸山庄》,谈了那么多关于她的父亲、哥哥和姐姐夏洛蒂的事情,却没有谈到她本人,不是没有用意的;因为,在谈到这一家的许多书里,写得最多的是他们的事。艾米莉和安妮几乎没有进入画面。安妮是一个温柔、秀丽... 我写艾米莉·勃朗特和《呼啸山庄》,谈了那么多关于她的父亲、哥哥和姐姐夏洛蒂的事情,却没有谈到她本人,不是没有用意的;因为,在谈到这一家的许多书里,写得最多的是他们的事。艾米莉和安妮几乎没有进入画面。安妮是一个温柔、秀丽的小东西,可是无足轻重;她的才华也不突出。艾米莉却大不一样。她是一个奇异、神秘、朦胧的人物。我们从来没有面对面地直接看到过她,而只是象看到荒原里一口水塘里反映出来的倒影那样看到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啸山庄 艾米莉·勃朗 夏洛蒂·勃朗特 希思克利夫 小说 凯瑟琳 勃朗特姐妹 想象力 男人 父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反抗父权制过程中女性的自我实现——关于《简·爱》的女性主义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钱东艳 刘晋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54-156,共3页
通过对父权制和19世纪英国妇女生存状况的阐述,分析了夏洛蒂·勃朗特代表作《简·爱》中女主人公在同表兄约翰·里德和慈善学校校长布洛克赫斯特的斗争中发现自我、寻找自我的成长过程;研究了简在同罗切斯特的爱情关系中的... 通过对父权制和19世纪英国妇女生存状况的阐述,分析了夏洛蒂·勃朗特代表作《简·爱》中女主人公在同表兄约翰·里德和慈善学校校长布洛克赫斯特的斗争中发现自我、寻找自我的成长过程;研究了简在同罗切斯特的爱情关系中的出走和回归,以及拒绝圣约翰·里弗斯的求婚,找到理想中的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爱情,最终走向成熟的自我实现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权制 《简·爱》 夏洛蒂·勃朗特 自我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思、批判与抗争——从后现代主义角度探析《简·爱》 被引量:2
12
作者 郝宝燕 张玉梅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5-116,共2页
《简·爱》从产生年代上来讲,属于现实主义时期的文学作品,但任一时期的文学特征并不只局限于某一个时代或某几部作品;从其写作特点以及作品中人物所展现的艺术特色来看,亦具有相当突出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特征,尤其以小说中疯女... 《简·爱》从产生年代上来讲,属于现实主义时期的文学作品,但任一时期的文学特征并不只局限于某一个时代或某几部作品;从其写作特点以及作品中人物所展现的艺术特色来看,亦具有相当突出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特征,尤其以小说中疯女人伯莎·梅森最为明显。笔者在本文中从《简·爱》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写作及生活背景谈起,尝试从后现代主义角度来探析《简·爱》中疯女人对那个时代正统社会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的反思、批判与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 疯女人 后现代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与恨,尽在不言中──试论《简·爱》中的心理表现手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曾丽洁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82-84,共3页
关键词 《简·爱》 罗切斯特 心理表现手法 爱与恨 夏洛蒂·勃朗特 创作手法 心理状态 心理障碍 移情现象 圣约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爱的女性意识及对当今女性的启示 被引量:2
14
作者 麻欣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110-111,共2页
由凯利·富库纳加导演的新版电影《简·爱》于2011年3月上映。这部新版电影导演改换了风格,以一种新的视角和表述方式为文学原著赋予了新的色彩。《简·爱》迄今已有16个版本的电影了,其同名原著成了英国被搬上银幕次数... 由凯利·富库纳加导演的新版电影《简·爱》于2011年3月上映。这部新版电影导演改换了风格,以一种新的视角和表述方式为文学原著赋予了新的色彩。《简·爱》迄今已有16个版本的电影了,其同名原著成了英国被搬上银幕次数最多的文学作品之一。本文所要重点论述的是简·爱的女性意识及对当今女性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爱》 夏洛蒂·勃朗特 女性意识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翻译理论下的《简·爱》翻译 被引量:2
15
作者 林桂红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X期97-98,共2页
《简·爱》是十九世纪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非常重要的作品之一,作者在这部作品中倾入了很多的心血,这部小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作者自己的一个写照。在我国,对于这部小说的译本也非常多,其中祝庆英的译本是非常具有代表... 《简·爱》是十九世纪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非常重要的作品之一,作者在这部作品中倾入了很多的心血,这部小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作者自己的一个写照。在我国,对于这部小说的译本也非常多,其中祝庆英的译本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而对于文学作品的翻译来说,适当地使用功能翻译理论就一定能够使得其整体的翻译特色更为明显,对于翻译的最终目的的实现也会有比较突出的作用,而在这整个译本中,对于功能翻译理论的使用是比较明显的。下面笔者将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对于《简·爱》翻译进行具体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洛蒂·勃朗特 功能翻译理论 《简·爱》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简爱》与《呼啸山庄》语言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艳萍 《电影评介》 2013年第13期80-81,共2页
本文以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和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为例,以其原著为脚本,通过作品中的戏剧性冲突,突出了人物的独有性格魅力,声情并茂地展现了口语化的戏剧表达。一、《简爱》小说夏洛特·勃朗特是英国1... 本文以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和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为例,以其原著为脚本,通过作品中的戏剧性冲突,突出了人物的独有性格魅力,声情并茂地展现了口语化的戏剧表达。一、《简爱》小说夏洛特·勃朗特是英国19世纪著名的女性作家。《简·爱》是一部具有十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小说,它将女人也可以追求爱情、幸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啸山庄 简·爱 夏洛蒂·勃朗特 艾米莉·勃朗 电影作品 戏剧冲突 口语化 十九世纪 语言表达 性格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传奇原型叙事模式下的双重意蕴
17
作者 刘俊池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7-88,共2页
夏洛蒂·勃朗特的处女作《教师》遵循西方文学的神话传统,以神话变体—传奇的叙事模式展开情节,在此范型下潜隐着深邃的双重意蕴:其一,它既是主人公心理发展与自我实现的写照,也是作家人格成长的外部投射;其二,它更是作家对... 夏洛蒂·勃朗特的处女作《教师》遵循西方文学的神话传统,以神话变体—传奇的叙事模式展开情节,在此范型下潜隐着深邃的双重意蕴:其一,它既是主人公心理发展与自我实现的写照,也是作家人格成长的外部投射;其二,它更是作家对埃热先生情欲幻梦的伪装与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洛蒂·勃朗特 《教师》 传奇叙事模式 人格发展 自我实现 情欲幻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成长视角谈电影《简·爱》中主题的构架
18
作者 王彩云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51-53,共3页
成长是《简·爱》中具有的重要主题,在简·爱的成长经历中,她实现了情感与精神的成熟,并且也树立了独特的信仰、观念与女性意识。2011年,凯瑞·福永所导演的电影《简·爱》,在尽量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对文学作品中的成长... 成长是《简·爱》中具有的重要主题,在简·爱的成长经历中,她实现了情感与精神的成熟,并且也树立了独特的信仰、观念与女性意识。2011年,凯瑞·福永所导演的电影《简·爱》,在尽量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对文学作品中的成长主题作了延伸,并反映出了19世纪女性的社会处境与情感经验,同时通过刻画简·爱这一人物及其成长历程,反映了女性作为独立的社会个体应当具有的人性光辉与人性价值。一、《简·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爱》 成长主题 罗彻斯特 人性光辉 情感经验 社会处境 罗切斯特 人性价值 夏洛蒂·勃朗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视角下《简·爱》两译本研究
19
作者 李新 《电影评介》 2014年第12期101-102,共2页
《简·爱》(Jane Eyre)是19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自问世以来,它一直是英国最受欢迎的小说之一,备受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女性的青睐。1927年,武光建先生开始从事《... 《简·爱》(Jane Eyre)是19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自问世以来,它一直是英国最受欢迎的小说之一,备受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女性的青睐。1927年,武光建先生开始从事《简·爱》的翻译工作,将其节译成中文,取名《孤女飘零记》。然而,第一部完整版的《简·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爱 生态环境 翻译文学 生态视角 译本 译者 夏洛蒂·勃朗特 翻译学 翻译研究 青年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爱》中圣·约翰牧师形象——社会文化环境的产物
20
作者 李新 《电影评介》 2014年第1期109-110,共2页
圣·约翰牧师是《简·爱》中一个重要人物,在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笔下是位虔诚的基督徒,属正人君子形象,“精力充沛、热情真诚地为自己的同类含辛茹苦,他为他们开辟艰辛的前进之路,像巨人一般砍掉拦在路上的信条和等级的偏... 圣·约翰牧师是《简·爱》中一个重要人物,在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笔下是位虔诚的基督徒,属正人君子形象,“精力充沛、热情真诚地为自己的同类含辛茹苦,他为他们开辟艰辛的前进之路,像巨人一般砍掉拦在路上的信条和等级的偏见.”[1]但一经译介到中国文化语境,便成为伪善、冷酷、自私的反面宗教人物.“表面上是一个只热心传教的正派人,实际上是要别人为他牺牲的自私自利的人.”[2]本文拟探索圣·约翰牧师这一形象发生改变的深层原因,旨在说明社会文化环境在人物形象建构与重建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爱》 夏洛蒂·勃朗特 牧师 约翰 社会文化环境 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