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夏河断裂新活动的发现——兼论2019年夏河MS5.7地震的发震构造 被引量:8
1
作者 张波 王爱国 +4 位作者 袁道阳 文亚猛 王维桐 秦满忠 何文贵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29-644,I0002,共17页
2019年10月28日甘肃夏河MS5.7地震发生于临潭—宕昌断裂与西秦岭北缘断裂之间,震中周边断裂的发育情况不明,断裂研究程度低,且无明确的地表断裂与该地震相关。本文通过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完善了震中周边断裂即临潭—宕昌断裂、夏河断... 2019年10月28日甘肃夏河MS5.7地震发生于临潭—宕昌断裂与西秦岭北缘断裂之间,震中周边断裂的发育情况不明,断裂研究程度低,且无明确的地表断裂与该地震相关。本文通过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完善了震中周边断裂即临潭—宕昌断裂、夏河断裂东段和达麦—合作断裂的几何展布图像和新活动特征,结合小震精定位和震源机制,综合分析并构建了夏河地震的发震构造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夏河地震的周边断裂包括两条已知、但研究程度不高的西秦岭北缘断裂和临潭—宕昌断裂,以及仅标绘在地质图上、活动未知的夏河断裂和达麦—合作断裂;首次发现了夏河断裂东段的新活动,活动性质兼具左旋走滑和向北逆冲,前人基于小震定位判定的发震断层(走向312°,倾向42°,倾角48°)可能是夏河断裂东段派生的一条隐伏分支,该分支在平面上与夏河断裂东段呈小角度斜交(夹角22°),在深部归并到夏河断裂,滑动方向(滑动角48°)与夏河断裂东段的活动性质(兼具逆冲和左旋)一致。夏河断裂东段在构造上可能归属于临潭—宕昌断裂西段,是西秦岭北缘断裂正花状构造的组成部分,2019年夏河MS5.7地震代表临潭—宕昌断裂西段的构造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年甘肃夏河MS5.7地震 发震构造 夏河断裂 临潭—宕昌断裂 西秦岭北缘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夏河5.7级地震应急处置及抗震防灾启示 被引量:6
2
作者 石玉成 高晓明 +1 位作者 陈文凯 贺建雄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43-1348,共6页
2019年10月28日甘肃省甘南州夏河县发生5.7级地震。文章从地震应急处置、信息报送与共享、灾情调查与烈度评定、震情监视与趋势判定、应急宣传与舆情引导等方面阐述了该次地震的应对过程和工作成效,通过实地考察对该次地震的震害特点进... 2019年10月28日甘肃省甘南州夏河县发生5.7级地震。文章从地震应急处置、信息报送与共享、灾情调查与烈度评定、震情监视与趋势判定、应急宣传与舆情引导等方面阐述了该次地震的应对过程和工作成效,通过实地考察对该次地震的震害特点进行了分析,编制了地震烈度图,为灾害损失评估、救援救助和灾后重建提供了依据。从加强农村抗震设防管理、完善防震减灾技术服务、强化防震减灾知识普及、加强地震应急准备等方面获得了抗震防灾启示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河5.7级地震 地震应急响应 震害特点 抗震防灾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甘肃夏河M_(S)5.7地震震源机制解和震源深度确定 被引量:1
3
作者 袁伏全 黄浩 +3 位作者 蔡丽雯 李启雷 赵燕杰 刘兴盛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21-528,共8页
为了准确测定2019年甘肃夏河M_(S)5.7地震的震源深度,利用青海、甘肃和四川数字地震台网宽频带数字地震波形资料,采用CAP方法和区域速度模型反演夏河地震震源机制,并采用逆时成像技术进一步约束了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结果表明,夏河M_(S... 为了准确测定2019年甘肃夏河M_(S)5.7地震的震源深度,利用青海、甘肃和四川数字地震台网宽频带数字地震波形资料,采用CAP方法和区域速度模型反演夏河地震震源机制,并采用逆时成像技术进一步约束了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结果表明,夏河M_(S)5.7地震是一次逆冲兼走滑型地震,震源深度为5.4 km;基于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新发现的夏河断裂可能是甘肃夏河5.7级地震的发震构造,即节面Ⅰ(走向305°/倾角52°/滑动角50°)为发震断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河M_(S)5.7地震 CAP方法 震源深度 逆时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夏河MS5.7地震烈度评定及震害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马小平 孙艳萍 +4 位作者 陈文凯 张苏平 高安泰 刘岸果 朱瑞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77-783,共7页
在预评估地震影响范围的基础上,通过对2019年10月28日夏河5.7级地震进行现场震害调查、灾情分析,绘制出地震烈度图并得出此次地震的震害特征。结果表明:此次地震最高烈度为Ⅶ度(7度),该区面积为193 km2,Ⅵ度(6度)区面积为1398 km2;震区... 在预评估地震影响范围的基础上,通过对2019年10月28日夏河5.7级地震进行现场震害调查、灾情分析,绘制出地震烈度图并得出此次地震的震害特征。结果表明:此次地震最高烈度为Ⅶ度(7度),该区面积为193 km2,Ⅵ度(6度)区面积为1398 km2;震区范围内,房屋类型大多数为木构架承重的土木结构,极震区多数房屋外层土墙开裂、坍塌较为严重,但承重木构架出现轻微倾斜和局部破坏现象,无完全倒塌房屋;震区内大多数寺庙基本完好,个别寺庙部分墙体有轻微裂缝;沿着断裂带展布方向,灾情呈现带状分布特征;震区半山腰上的建筑物灾情较为严重,山体放大效应和边坡效应明显。根据对地震灾害特征的分析,提出了增强房屋抗震性能、合理选址,加强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河5.7级地震 灾情调查 震害特征 烈度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夏河M5.7地震的余震序列重定位及发震构造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旭宙 沈旭章 +1 位作者 何骁慧 蒲举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7-208,共12页
甘肃夏河M5.7地震的震中位于临潭-宕昌断裂与西秦岭北缘断裂之间。文中采用g CAP方法及P波初动方法求解了主震的震源机制解,并利用双差定位方法对夏河地震及其余震序列进行了重定位,分析了地震的发震断层。结果显示:节面Ⅰ的走向、倾角... 甘肃夏河M5.7地震的震中位于临潭-宕昌断裂与西秦岭北缘断裂之间。文中采用g CAP方法及P波初动方法求解了主震的震源机制解,并利用双差定位方法对夏河地震及其余震序列进行了重定位,分析了地震的发震断层。结果显示:节面Ⅰ的走向、倾角和滑动角分别为185°、56°和127°;节面Ⅱ的走向、倾角和滑动角分别为312°、48°和48°。重定位后,余震序列的震源呈NE倾、宽2~4km的条带状分布,深度集中于3~9km。余震的分布特征与主震震源机制解的节面Ⅱ相符,由此推断夏河M5.7地震的发震断裂为临潭-宕昌断裂的次级断裂,该断裂的走向为312°,倾向NE。最后,初步探讨了该次地震的发震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河M5.7地震 震源机制解 双差重定位 发震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10月28日甘肃夏河5.7级地震强地面运动特征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文才 苏小芸 +1 位作者 牛延平 陈丽君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84-790,共7页
2019年10月28日甘肃省夏河县发生5.7级地震,中国数字强震动台网的18个专业台站在此次地震中触发。本文处理捕获的54条三分向加速度记录,给出近场台站的地震动参数,绘制了震中附近区域峰值加速度等值线图,其长轴呈WN-ES方向展布。将实际... 2019年10月28日甘肃省夏河县发生5.7级地震,中国数字强震动台网的18个专业台站在此次地震中触发。本文处理捕获的54条三分向加速度记录,给出近场台站的地震动参数,绘制了震中附近区域峰值加速度等值线图,其长轴呈WN-ES方向展布。将实际观测数据与几种常用地震动衰减关系对比,发现俞言祥[1]短轴衰减预测模型能更好地反映此次地震的影响场。将振幅较大的62LBL、62BLX台的反应谱与我国抗震设计反应谱比较,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不同震中距5个台站各周期谱加速度衰减特性,总结了此次地震的反应谱基本特征。运用H/V谱比法对4个典型台站进行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研究了局部场地条件对峰值加速度和峰值速度的影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河5.7级地震 加速度时程 反应谱 衰减关系 场地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东南地球物理场异常与夏河M_(S)5.7地震关系分析
7
作者 苏鹤军 曹玲玲 +3 位作者 范兵 李晨桦 周慧玲 马东正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69-1279,共11页
基于甘东南地区2019年地球物理场年度异常,对该区域的地球物理定点观测资料进行全时空扫描,9个台站18个台项在夏河M_(S)5.7地震前出现异常变化。从异常的重复性、多学科前兆的协调性、异常的时空演化及震后异常变化4个方面对各个异常进... 基于甘东南地区2019年地球物理场年度异常,对该区域的地球物理定点观测资料进行全时空扫描,9个台站18个台项在夏河M_(S)5.7地震前出现异常变化。从异常的重复性、多学科前兆的协调性、异常的时空演化及震后异常变化4个方面对各个异常进行信度划分,并根据划分结果定量计算了各个异常与夏河地震关系的信度值。结果显示:18项异常的信度都在50%以上,表明作为夏河地震的前兆异常基本可信,但异常信度存在差异,其中临夏水位、临夏钻孔应变NS向和武都两水水位的信度最高,达到80%,临夏水温和天水钻孔应变NS、NW向的信度最低,低于60%。空间分布上,分布在光盖山—迭山断裂的异常信度较高,而位于西秦岭北缘断裂北侧的异常信度较低,这与该地区构造应力的集中和孕震机制有关。地球物理异常信度分析对建立有效的地震预报指标体系具有很好的促进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河M_(S)5.7地震 甘东南 地球物理场 异常 协调性 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河5.7级地震藏式木构架房屋震害分析
8
作者 杜永峰 李芳玉 +1 位作者 韩博 李虎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3-161,共9页
具有"内不见土,外不见木"特点的藏式木构架房屋在甘南地区应用广泛,在夏河5.7级地震中,部分藏式木构架房屋产生不同程度的震损破坏。通过开展震害调查发现,藏式木构架房屋震害主要表现为外围护墙体的开裂、歪闪和倒塌;木柱间... 具有"内不见土,外不见木"特点的藏式木构架房屋在甘南地区应用广泛,在夏河5.7级地震中,部分藏式木构架房屋产生不同程度的震损破坏。通过开展震害调查发现,藏式木构架房屋震害主要表现为外围护墙体的开裂、歪闪和倒塌;木柱间填充墙与木构架脱开、墙体开裂;部分屋面与外围护墙体连接处瓦片掉落、衬板和椽子断裂掉落;少数房屋木构架卯榫连接轻微脱开,个别房屋倒塌破坏。房屋震害分析表明,其震害规律主要表现为震害程度大体随烈度升高逐渐加重;具有抗震构造措施的藏式木构架房屋震害程度明显轻于同地区无抗震构造措施的藏式木构架房屋;同一烈度区的不同村落藏式木构架房屋震损程度差异较大。基于对藏式木构架房屋抗震构造和破坏机理的深入剖析,针对其建筑结构体系和震害特点,给出了灾后重建建议,对震区房屋重建和今后甘南地区此类房屋灾害预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河地震 藏式木构架 震害特点 重建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河5.7级地震村镇木构架房屋震害分析及重建对策
9
作者 袁宁 夏广录 +3 位作者 吴建刚 贾军国 王勇 杨全全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2-167,共6页
2019年10月28日甘肃夏河5.7级地震中,藏式村镇房屋受到不同程度破坏。通过地震现场走访调查发现,藏式村镇房屋的木构架表现良好,整体性保持完好,几乎没有损伤;外围护墙体震后破坏较为严重,主要表现为墙体开裂、局部或整体倒塌,同时也导... 2019年10月28日甘肃夏河5.7级地震中,藏式村镇房屋受到不同程度破坏。通过地震现场走访调查发现,藏式村镇房屋的木构架表现良好,整体性保持完好,几乎没有损伤;外围护墙体震后破坏较为严重,主要表现为墙体开裂、局部或整体倒塌,同时也导致部分屋面产生破坏。从围护墙体材料类型来看,从砖砌体墙、生土墙到生土-砖混合墙震害依次加重。震害分析表明,震中距和地形放大作用对房屋破坏有明显影响,构造缺陷和日常维护不足对墙体产生较为严重的破坏影响最大。在对村镇木构架房屋震害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围护墙体类型和破坏特征,主要从构造措施等方面提出了震后房屋的加固修复对策,以期为灾后重建及加固维修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河地震 藏式村镇房屋 震害特征 加固改造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河5.7级地震前青海地下流体台网异常特征研究
10
作者 李滔 马建新 +1 位作者 丁宁霞 苏宁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91-798,共8页
2019年10月28日夏河5.7级地震前,青海地下流体台网出现一系列的异常。本文即选取了青海地下流体台网中出现异常的门源水位水温、平安水位水温、乐都水温、佐署水温、湟源水氡、西宁水氡,对异常变化形态、时间进程和同步性、异常空间分... 2019年10月28日夏河5.7级地震前,青海地下流体台网出现一系列的异常。本文即选取了青海地下流体台网中出现异常的门源水位水温、平安水位水温、乐都水温、佐署水温、湟源水氡、西宁水氡,对异常变化形态、时间进程和同步性、异常空间分布等进行了分析,并异常产生的原因以及与夏河地震的关系进行探讨。认为这些异常不是夏河地震震源体活动导致的,而是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构造应力场整体变化的结果,是场兆而不是源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河5.7级地震 地下流体 前兆异常 应力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