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春番茄—夏水蕹菜—秋豆瓣菜水旱轮作设施栽培模式
被引量:
7
1
作者
徐媛
陶笑
+1 位作者
袁建玉
江解增
《上海蔬菜》
2017年第6期45-46,48,共3页
张家港地区设施茄果类蔬菜种植面积较大,经济效益较好。但由于多年连茬种植,土壤连作障碍问题日趋严重。水旱连作是降低土壤含盐量、缓解连作障碍的有效措施。我们通过实施《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水生蔬菜新技术集成创新及...
张家港地区设施茄果类蔬菜种植面积较大,经济效益较好。但由于多年连茬种植,土壤连作障碍问题日趋严重。水旱连作是降低土壤含盐量、缓解连作障碍的有效措施。我们通过实施《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水生蔬菜新技术集成创新及示范》项目,总结了大棚春番茄-夏水蕹菜-秋豆瓣菜水旱轮作模式,指导当地蔬菜种植户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番茄
夏水
蕹菜
秋豆瓣菜
水旱轮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夏杨水与东荆河考异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可可
黎沛虹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6期699-706,共8页
夏水在先秦时期就分江入沔 ,明代后 ,在地貌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影响下 ,其上源逐渐演变为建阳河与长湖水系 ,下游逐渐由入沔演为入江。杨水自古以来就是汉水的一条支流 ,其源头由西汉时的沮漳河下游分枝演变为南北朝时期的荆门上游山...
夏水在先秦时期就分江入沔 ,明代后 ,在地貌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影响下 ,其上源逐渐演变为建阳河与长湖水系 ,下游逐渐由入沔演为入江。杨水自古以来就是汉水的一条支流 ,其源头由西汉时的沮漳河下游分枝演变为南北朝时期的荆门上游山丘来水 ;唐代后杨口湮塞。至明清时杨水已演变为建阳水水系 ,但与原来的杨水已大相径庭。夏杨水在南北朝时为分杨水入夏水的一条枝河 ,后随杨口的湮塞而消失。东荆河是明万历间汉江夜汊堤溃口后 ,沿河百姓在夜汊河下游各枝河堵支塞汊、围堤筑垸 ,才使“形如瓜蔓”的东荆河形成单一河道。东荆河口泽口既非杨口 ,东荆河经行又非夏杨水古道 ,因而可断定“夏杨水非东荆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水
杨水
夏杨水
东荆河
地理位置
形成
历史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经注》中著名的三峡描写作者错讹探索
3
作者
刘德谦
《旅游学刊》
1988年第1期64-67,共4页
一 我国古代记述山川景物的文字中,有不少优秀篇章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其中最令人称道的段落中有这样的一节: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缺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 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
一 我国古代记述山川景物的文字中,有不少优秀篇章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其中最令人称道的段落中有这样的一节: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缺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 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经注》
文字
夏水
景物
《太平御览》
《世说新语》
荆州
水经注校
古代游记
王国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鸭什么季节育雏好
4
作者
梅青辉
《养殖技术顾问》
2002年第12期5-5,共1页
关键词
头水鸭
夏水
鸭
秋水鸭
鸭
季节
育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什么季节育雏鸭好
5
作者
梅青辉
《农村百事通》
2004年第6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水鸭
夏水
一季稻
双季稻田
养鸭
母鸭
绿肥
夏至期
早稻
肉用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名称及其别称的渊源和演变探讨
被引量:
2
6
作者
陶农
曾令甫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99-103,共5页
长江,我们伟大祖国的第一条大河,也是世界第三条大河.它奔腾在亚洲东南部,滋润着一百八十多万平方公里的沃土,哺育着三亿多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自古以来,长江流域就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她和黄河、万里长城一样,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
长江,我们伟大祖国的第一条大河,也是世界第三条大河.它奔腾在亚洲东南部,滋润着一百八十多万平方公里的沃土,哺育着三亿多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自古以来,长江流域就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她和黄河、万里长城一样,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长江古称“江”或“大江”.称“江”最早是在周朝的《诗经》上,《周南·汉广》:“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这个“江”就是今日的“长江”.春秋时代吴王的铜剑上刻有:“处江之阳”四字,其中的“江”也是指的长江.我国古代许多书籍和诗文中都有关于“江”或“大江”的记载和描述,屈原《哀郢》:“将远舟而不浮兮,上洞庭而下江”;《左传》:“江汉(目章)漳,楚之望也”;《孟子·滕文公下》:“水由地中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江源
别称
通天河
金沙江
渊源
扬子江
长江水
夏水
犁牛
正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释《水经注》之“襄陵”
被引量:
1
7
作者
马斗全
《江汉论坛》
1987年第4期79-79,共1页
《水经法·江水》中关于三峡的一段描写,确是散文名篇.但对于"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一句中"襄陵"二字,各选本和教材几乎全部解释为"漫上丘陵".将"陵"字释作"丘阜",疑依《尚书...
《水经法·江水》中关于三峡的一段描写,确是散文名篇.但对于"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一句中"襄陵"二字,各选本和教材几乎全部解释为"漫上丘陵".将"陵"字释作"丘阜",疑依《尚书》"荡荡怀山襄陵"一语而来.《尚书》中的"襄陵"为漫上丘阜之意,但不能泥于此而云《水经注》之"襄陵"亦然.长江三峡,诚如郦道元所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经注
长江三峡
郦道元
散文
上丘
教材
夏水
描写
丘陵
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芈强大于南汜”解
8
作者
陈蔚松
《江汉论坛》
1983年第2期70-75,共6页
《汉书·地理志》丹扬郡丹阳县下,班固自注以为熊绎所封,郦道元《水经注》已驳其非:“寻吴楚悠隔,蓝缕荆山,无容远在吴境,是为非也。”同样是班固,关于楚国发祥之地另有一说,值得探讨。《汉书·叙传》自称:“班氏之先,与楚同姓...
《汉书·地理志》丹扬郡丹阳县下,班固自注以为熊绎所封,郦道元《水经注》已驳其非:“寻吴楚悠隔,蓝缕荆山,无容远在吴境,是为非也。”同样是班固,关于楚国发祥之地另有一说,值得探讨。《汉书·叙传》自称:“班氏之先,与楚同姓,令尹子文之后也。……楚人谓虎‘班’,其子以为号。”后世“有子曰固,弱冠而孤,作《幽通之赋》,以致命遂志。其辞曰:……黎淳耀于高辛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经注
楚国
班固
地理志
江汉
夏水
汉书
荆山
百里洲
马王堆帛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峡
9
作者
郦道元
《人民论坛》
1995年第2期1-1,共1页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元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
关键词
御风
江陵
连山
悬泉
春冬季
夏水
郦道元
真灵
天空
瀑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合肥城市历史地理考
被引量:
3
10
作者
笪厥来
《江淮论坛》
1980年第2期119-120,共2页
合肥名称考 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载:“夏水暴涨,施合于肥,故曰合肥。”这就是说,当夏天涨水时,施水和肥水就在这儿相汇,所以叫合肥。这里所说的施水,就是今天流经合肥城北、城东的南肥河。
关键词
城市历史地理
《水经注》
北魏
夏水
巢湖
郦道元
公元
扬州
寿县
史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猪的四季防病要诀
11
作者
叶华君
《农村百事通》
1994年第5期35-35,共1页
根据一年四季的气候特点,坚持科学喂养,认真做好“春防、夏水、秋喂、冬暖”和用中草药防治疾病等工作,可确保生猪持续、稳定的发展。 一、春防:春天气候较暖,但多风,气温多变、日暖夜寒,是猪病易发季节,应狠抓一个“防”字,主要防伤风...
根据一年四季的气候特点,坚持科学喂养,认真做好“春防、夏水、秋喂、冬暖”和用中草药防治疾病等工作,可确保生猪持续、稳定的发展。 一、春防:春天气候较暖,但多风,气温多变、日暖夜寒,是猪病易发季节,应狠抓一个“防”字,主要防伤风感冒,平时注意喂些大葱、大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暖
伤风感冒
科学喂养
夏水
栏舍
土羌活
土麻黄
水黄连
黄荆子
茅根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峡》评说
12
作者
梁杞林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8年第6期59-62,共4页
《三峡》选自《水经注》卷三十四《江水注》中的一节。这段文字在《水经注》中没有注明出处,它的作者一般人都认为是郦道元,但经过今人的考证,系转引自南朝刘宋时盛弘之所著《荆州记》。
关键词
《三峡》
夏水
江水
江流
悬泉
《水经注》
劳动人民
柏树
祖国河山
荆州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学语文课本文言课文的普通话翻译——郦道元:《三峡》
13
作者
宋新
《语文建设》
1963年第4期13-,共1页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缺处;重岩迭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关键词
中学语文课本
隐天蔽日
里中
阻碍物
夏水
字原
人民教育出版社
千二百
座座
三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春番茄—夏水蕹菜—秋豆瓣菜水旱轮作设施栽培模式
被引量:
7
1
作者
徐媛
陶笑
袁建玉
江解增
机构
江苏省张家港市蔬菜办公室
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
出处
《上海蔬菜》
2017年第6期45-46,48,共3页
基金
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水生蔬菜新技术集成创新及示范
SXGC(2016092)
文摘
张家港地区设施茄果类蔬菜种植面积较大,经济效益较好。但由于多年连茬种植,土壤连作障碍问题日趋严重。水旱连作是降低土壤含盐量、缓解连作障碍的有效措施。我们通过实施《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水生蔬菜新技术集成创新及示范》项目,总结了大棚春番茄-夏水蕹菜-秋豆瓣菜水旱轮作模式,指导当地蔬菜种植户生产。
关键词
春番茄
夏水
蕹菜
秋豆瓣菜
水旱轮作
分类号
S641.2 [农业科学—蔬菜学]
S645.9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夏杨水与东荆河考异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可可
黎沛虹
机构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6期699-706,共8页
文摘
夏水在先秦时期就分江入沔 ,明代后 ,在地貌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影响下 ,其上源逐渐演变为建阳河与长湖水系 ,下游逐渐由入沔演为入江。杨水自古以来就是汉水的一条支流 ,其源头由西汉时的沮漳河下游分枝演变为南北朝时期的荆门上游山丘来水 ;唐代后杨口湮塞。至明清时杨水已演变为建阳水水系 ,但与原来的杨水已大相径庭。夏杨水在南北朝时为分杨水入夏水的一条枝河 ,后随杨口的湮塞而消失。东荆河是明万历间汉江夜汊堤溃口后 ,沿河百姓在夜汊河下游各枝河堵支塞汊、围堤筑垸 ,才使“形如瓜蔓”的东荆河形成单一河道。东荆河口泽口既非杨口 ,东荆河经行又非夏杨水古道 ,因而可断定“夏杨水非东荆河”
关键词
夏水
杨水
夏杨水
东荆河
地理位置
形成
历史演变
Keywords
Xia River
Yang River
Xiayang River
Dongjin River
分类号
P942.637.7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经注》中著名的三峡描写作者错讹探索
3
作者
刘德谦
机构
北京旅游学院
出处
《旅游学刊》
1988年第1期64-67,共4页
文摘
一 我国古代记述山川景物的文字中,有不少优秀篇章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其中最令人称道的段落中有这样的一节: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缺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 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关键词
《水经注》
文字
夏水
景物
《太平御览》
《世说新语》
荆州
水经注校
古代游记
王国维
分类号
F590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K919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鸭什么季节育雏好
4
作者
梅青辉
机构
安徽省繁昌县农经委
出处
《养殖技术顾问》
2002年第12期5-5,共1页
关键词
头水鸭
夏水
鸭
秋水鸭
鸭
季节
育雏
分类号
S834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什么季节育雏鸭好
5
作者
梅青辉
机构
安徽省繁昌县农经委
出处
《农村百事通》
2004年第6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水鸭
夏水
一季稻
双季稻田
养鸭
母鸭
绿肥
夏至期
早稻
肉用鸭
分类号
S834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名称及其别称的渊源和演变探讨
被引量:
2
6
作者
陶农
曾令甫
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99-103,共5页
文摘
长江,我们伟大祖国的第一条大河,也是世界第三条大河.它奔腾在亚洲东南部,滋润着一百八十多万平方公里的沃土,哺育着三亿多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自古以来,长江流域就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她和黄河、万里长城一样,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长江古称“江”或“大江”.称“江”最早是在周朝的《诗经》上,《周南·汉广》:“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这个“江”就是今日的“长江”.春秋时代吴王的铜剑上刻有:“处江之阳”四字,其中的“江”也是指的长江.我国古代许多书籍和诗文中都有关于“江”或“大江”的记载和描述,屈原《哀郢》:“将远舟而不浮兮,上洞庭而下江”;《左传》:“江汉(目章)漳,楚之望也”;《孟子·滕文公下》:“水由地中行。
关键词
长江江源
别称
通天河
金沙江
渊源
扬子江
长江水
夏水
犁牛
正源
分类号
K901.9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释《水经注》之“襄陵”
被引量:
1
7
作者
马斗全
出处
《江汉论坛》
1987年第4期79-79,共1页
文摘
《水经法·江水》中关于三峡的一段描写,确是散文名篇.但对于"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一句中"襄陵"二字,各选本和教材几乎全部解释为"漫上丘陵".将"陵"字释作"丘阜",疑依《尚书》"荡荡怀山襄陵"一语而来.《尚书》中的"襄陵"为漫上丘阜之意,但不能泥于此而云《水经注》之"襄陵"亦然.长江三峡,诚如郦道元所云,"
关键词
水经注
长江三峡
郦道元
散文
上丘
教材
夏水
描写
丘陵
解释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芈强大于南汜”解
8
作者
陈蔚松
出处
《江汉论坛》
1983年第2期70-75,共6页
文摘
《汉书·地理志》丹扬郡丹阳县下,班固自注以为熊绎所封,郦道元《水经注》已驳其非:“寻吴楚悠隔,蓝缕荆山,无容远在吴境,是为非也。”同样是班固,关于楚国发祥之地另有一说,值得探讨。《汉书·叙传》自称:“班氏之先,与楚同姓,令尹子文之后也。……楚人谓虎‘班’,其子以为号。”后世“有子曰固,弱冠而孤,作《幽通之赋》,以致命遂志。其辞曰:……黎淳耀于高辛兮。
关键词
水经注
楚国
班固
地理志
江汉
夏水
汉书
荆山
百里洲
马王堆帛书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峡
9
作者
郦道元
出处
《人民论坛》
1995年第2期1-1,共1页
文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元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
关键词
御风
江陵
连山
悬泉
春冬季
夏水
郦道元
真灵
天空
瀑布
分类号
K928.7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合肥城市历史地理考
被引量:
3
10
作者
笪厥来
出处
《江淮论坛》
1980年第2期119-120,共2页
文摘
合肥名称考 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载:“夏水暴涨,施合于肥,故曰合肥。”这就是说,当夏天涨水时,施水和肥水就在这儿相汇,所以叫合肥。这里所说的施水,就是今天流经合肥城北、城东的南肥河。
关键词
城市历史地理
《水经注》
北魏
夏水
巢湖
郦道元
公元
扬州
寿县
史书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猪的四季防病要诀
11
作者
叶华君
出处
《农村百事通》
1994年第5期35-35,共1页
文摘
根据一年四季的气候特点,坚持科学喂养,认真做好“春防、夏水、秋喂、冬暖”和用中草药防治疾病等工作,可确保生猪持续、稳定的发展。 一、春防:春天气候较暖,但多风,气温多变、日暖夜寒,是猪病易发季节,应狠抓一个“防”字,主要防伤风感冒,平时注意喂些大葱、大蒜、
关键词
冬暖
伤风感冒
科学喂养
夏水
栏舍
土羌活
土麻黄
水黄连
黄荆子
茅根汤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峡》评说
12
作者
梁杞林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8年第6期59-62,共4页
文摘
《三峡》选自《水经注》卷三十四《江水注》中的一节。这段文字在《水经注》中没有注明出处,它的作者一般人都认为是郦道元,但经过今人的考证,系转引自南朝刘宋时盛弘之所著《荆州记》。
关键词
《三峡》
夏水
江水
江流
悬泉
《水经注》
劳动人民
柏树
祖国河山
荆州记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学语文课本文言课文的普通话翻译——郦道元:《三峡》
13
作者
宋新
出处
《语文建设》
1963年第4期13-,共1页
文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缺处;重岩迭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关键词
中学语文课本
隐天蔽日
里中
阻碍物
夏水
字原
人民教育出版社
千二百
座座
三声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春番茄—夏水蕹菜—秋豆瓣菜水旱轮作设施栽培模式
徐媛
陶笑
袁建玉
江解增
《上海蔬菜》
201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夏杨水与东荆河考异
李可可
黎沛虹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水经注》中著名的三峡描写作者错讹探索
刘德谦
《旅游学刊》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鸭什么季节育雏好
梅青辉
《养殖技术顾问》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什么季节育雏鸭好
梅青辉
《农村百事通》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长江名称及其别称的渊源和演变探讨
陶农
曾令甫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释《水经注》之“襄陵”
马斗全
《江汉论坛》
198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芈强大于南汜”解
陈蔚松
《江汉论坛》
198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三峡
郦道元
《人民论坛》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合肥城市历史地理考
笪厥来
《江淮论坛》
198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猪的四季防病要诀
叶华君
《农村百事通》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三峡》评说
梁杞林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中学语文课本文言课文的普通话翻译——郦道元:《三峡》
宋新
《语文建设》
196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