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夏日户外时间与近视的因果关系:基于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1
作者 黄莉红 张大铮 刘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方法(MR)研究夏日户外时间对于近视的因果关系。方法本研究进行了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对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的汇总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夏日户外时间是否对近视产生因果影响。暴露事件和结局事件的汇... 目的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方法(MR)研究夏日户外时间对于近视的因果关系。方法本研究进行了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对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的汇总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夏日户外时间是否对近视产生因果影响。暴露事件和结局事件的汇总数据仅来自欧洲裔,以全基因组显著(P<0.5×10^(-8))和独立(r 2<0.001)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作为工具变量,本次夏日户外时间的数据共包含419314例样本,近视数据共包含367906例样本。以OR值评价夏日户外时间对近视风险的因果关系。同时分析了异质性和敏感性的效果估计的稳健性和多效性。结果使用33个SNP进行分析后,随机效应逆方差加权IVW结果:OR=0.6049522,95%CI为0.527~0.693,P=4.959237×10^(-13),研究发现,夏日户外时间和近视有负向因果关系,同时,在效果估计中具有一定的异质性(I^(2)=0.42)及没有发现显著多效性(截距=-0.0066,SE=0.00482,P=0.182)。IVW分析结果显示,夏日户外时间缩短可以增加患近视的风险。同时,使用加权中值法(WM)和MR-Egger回归法分析也表现出相似的结果。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遗传多效性不会对结果产生偏倚。综上所述,对数变换后的夏日户外时间每降低一个标准差,会导致近视的风险增加39%。结论夏日户外时间对近视的发生可能存在负向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德尔随机化 夏日户外时间 近视 因果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日
2
作者 黄旭玲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I0013-I0013,共1页
设计说明:《夏日》设计作品灵感来源于荷兰画家Piet Mondrian的艺术作品《蒙德里安格》,以简单的几何图形为框架,通过将荷花、花瓶和蝴蝶等元素进行提炼、组合和排列来创造出复杂的图案,搭配丰富的色彩,既具有东方审美又蕴含现代感。
关键词 蒙德里安格 夏日 设计作品 Piet Mondri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日随想
3
作者 孙香凝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2期I0001-I0001,共1页
一年复一年,匆匆又夏天。究竟是哪个瞬间,让你发现夏天是真的来了呢?是窗外满眼的绿意,是融化的冰激凌,是蝉鸣和星空,还是三十度的风和酣畅的大雨……六月,有着独属于夏天的浪漫。你看,窗外蝉鸣正欢,风扇悠悠地转着,还有案板上的两块西... 一年复一年,匆匆又夏天。究竟是哪个瞬间,让你发现夏天是真的来了呢?是窗外满眼的绿意,是融化的冰激凌,是蝉鸣和星空,还是三十度的风和酣畅的大雨……六月,有着独属于夏天的浪漫。你看,窗外蝉鸣正欢,风扇悠悠地转着,还有案板上的两块西瓜,仿佛也在诉说着夏天的故事。夏日的花,最具代表性的当数荷花。杨万里似乎格外偏爱荷花,从初夏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到盛夏时节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 接天莲叶无穷碧 荷花 蝉鸣 夏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夏日哈木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岩石成因与拉张型岛弧背景 被引量:84
4
作者 姜常义 凌锦兰 +5 位作者 周伟 杜玮 王子玺 范亚洲 宋艳芳 宋忠宝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17-1136,共20页
赋存超大型镍矿床的夏日哈木Ⅰ号岩体位于东昆仑造山带西段之东昆中早古生代岛弧带。锆石U-Pb年龄为439Ma,由分属橄榄岩相、辉石岩相、辉长-苏长岩相的多种岩石类型组成。堆晶结构与堆晶层理发育,属岩床状层状岩体。不平衡结晶作用在岩... 赋存超大型镍矿床的夏日哈木Ⅰ号岩体位于东昆仑造山带西段之东昆中早古生代岛弧带。锆石U-Pb年龄为439Ma,由分属橄榄岩相、辉石岩相、辉长-苏长岩相的多种岩石类型组成。堆晶结构与堆晶层理发育,属岩床状层状岩体。不平衡结晶作用在岩浆演化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矿物结晶顺序为尖晶石/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单斜辉石+斜长石→褐色普通角闪石。各种岩石均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Ti、P,显示了岛弧环境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Nd、Sr同位素组成均属富集型地幔范畴和EMⅡ型趋势。矿区内的Ⅲ号与Ⅳ号岩体属蛇绿岩套,证明在昆中岛弧带内部存在岩石圈破裂带。区域构造格局与演化历史以及区域地球物理场的研究表明,东昆中岛弧带属拉张型岛弧带。据此,可以认定拉张型岛弧环境是全球范围内第五种有利于形成镍矿床的构造环境,中古生代是我国第三个镍矿主成矿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日哈木层状岩体 岩浆演化 岩浆源区 拉张型岛弧 岩石圈破裂带 东昆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夏日哈木镍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 被引量:45
5
作者 杜玮 凌锦兰 +5 位作者 周伟 王子玺 夏昭德 夏明哲 范亚洲 姜常义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13-726,共14页
夏日哈木超大型镍矿床位于东昆仑造山带昆中岛弧带内.Ⅰ号含矿岩体主要由橄榄岩相、辉石岩相、辉长苏长岩相等多种岩石类型组成.其中,含矿岩石主要为橄榄岩相、辉石岩相和苏长岩相.矿石构造以准块状-块状、海绵陨铁状和浸染状为主,斑杂... 夏日哈木超大型镍矿床位于东昆仑造山带昆中岛弧带内.Ⅰ号含矿岩体主要由橄榄岩相、辉石岩相、辉长苏长岩相等多种岩石类型组成.其中,含矿岩石主要为橄榄岩相、辉石岩相和苏长岩相.矿石构造以准块状-块状、海绵陨铁状和浸染状为主,斑杂状次之,细脉状较少.岩石和矿石的铂族元素(PGE)丰度较低,岩石平均6.45×10^-9,矿石平均456.91×10^-9.岩石和矿石具有相似的PGE配分模式.矿石样品具有高的Ir丰度(0.284×10^-9~1.198×10^-9),低的Pd/Ir比值(9.12~22.34,平均值16.41),显示了岩浆型成矿作用特点.铂族元素(PGE)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Ni/Cu-Pd/Ir关系表明,原生岩浆为高镁玄武质岩浆.母岩浆明显亏损PGE,而硫化物的深部熔离可能是导致母岩浆PGE亏损的主要原因.硫同位素特征显示有明显地壳硫的加入.根据铂族元素特征及矿相学、硫同位素特征分析,成矿母岩浆在深部岩浆房分异,为含少量硫化物的岩浆、含较多硫化物的岩浆和矿浆,分阶段脉动式上侵,在上侵过程中和进入终端岩浆房后硫化物继续熔离,是形成夏日哈木镍矿床的主导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矿相学 S同位素 铂族元素 成矿过程 夏日哈木 东昆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祁漫塔格山地区夏日哈木镍矿床矿物学特征 被引量:24
6
作者 丰成友 赵一鸣 +2 位作者 李大新 刘建楠 刘长征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5-228,共14页
青海夏日哈木是近年来新发现的超大型镍矿床,大地构造位置处于东昆仑造山带之东昆中花岗—变质杂岩带的隆起区,成矿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小侵入体有关,属岩浆深部熔离贯入型。矿体呈透镜状、似层状,主要产于辉石岩、橄辉岩和苏长岩中;矿... 青海夏日哈木是近年来新发现的超大型镍矿床,大地构造位置处于东昆仑造山带之东昆中花岗—变质杂岩带的隆起区,成矿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小侵入体有关,属岩浆深部熔离贯入型。矿体呈透镜状、似层状,主要产于辉石岩、橄辉岩和苏长岩中;矿石为块状、准块状、海绵陨铁状、浸染状、细脉状和斑杂状构造,粒状结构、交代结构和固溶体分离结构等。矿石金属矿物主要为磁黄铁矿、镍黄铁矿和黄铜矿,含少量和微量紫硫镍矿、马基诺矿、铬铁矿、磁铁矿、黄铁矿、闪锌矿、辉铋矿、钛铁矿和自然铋等;脉石矿物主要有斜方辉石、橄榄石、普通辉石、基性斜长石、镁铁闪石、直闪石、滑石、蛇纹石等。文中对夏日哈木和金川我国两个超大型镍矿的主要地质特征作了对比;与世界上主要同类型硫化物铜镍矿床相比较,夏日哈木镍矿具有不少独特的特征,如其成岩成矿时代相对较年轻,矿石中铜的品位较低、亏损铂族元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学 矿石学 镍矿床 夏日哈木 青海 东昆仑山 祁漫塔格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夏日哈木镍铜硫化物矿床成矿岩浆条件:流体挥发份化学组成与碳同位素组成制约 被引量:21
7
作者 汤庆艳 李建平 +3 位作者 张铭杰 宋哲 党永西 杜丽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4-114,共11页
夏日哈木镍铜硫化物矿床是我国东昆仑造山带新发现的全球岛弧环境最大的岩浆镍铜硫化物矿床。早泥盆世镁铁-超镁铁质成矿岩体中不同类型岩石的辉石中流体挥发份化学组成和碳同位素组成表明,流体挥发份总量较低,平均含量为888mm^3.STP/g(... 夏日哈木镍铜硫化物矿床是我国东昆仑造山带新发现的全球岛弧环境最大的岩浆镍铜硫化物矿床。早泥盆世镁铁-超镁铁质成矿岩体中不同类型岩石的辉石中流体挥发份化学组成和碳同位素组成表明,流体挥发份总量较低,平均含量为888mm^3.STP/g(STP:标准温度和大气压)。流体挥发份组成以H_2O为主(48mol%),其次为H_2(26%)、CO_2(15%)和CO(5%)。H_2S含量从二辉橄榄岩(10mm^3/g)、橄榄辉石岩(18mm^3/g)到二辉辉石岩(28mm^3/g)逐渐增加,表明岩浆就位结晶演化过程中含硫组分的加入。CO_2的δ^(13)C值(-23.5‰^-5.0‰)位于地壳和地幔值范围之间。CH_4同系物碳同位素组成随碳数具有总体正序、局部反序的分布特征,显示大洋沉积有机质热裂解成因特征。夏日哈木成矿镁铁-超镁铁质岩体流体组分中较低的H2_O含量和较高的H_2含量表明,岩浆演化处于还原性挥发份条件,地幔岩浆源区存在俯冲洋壳沉积有机质,岩浆房围岩的混染和富S流体的加入可能是夏日哈木岩浆镍铜硫化物矿床硫饱和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源 碳同位素 流体挥发份 岩浆镍铜硫化物矿床 东昆仑夏日哈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夏日哈木矿区闪长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1
8
作者 王冠 孙丰月 +3 位作者 李碧乐 李世金 赵俊伟 杨启安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76-891,共16页
夏日哈木矿区的闪长质岩体呈岩株状出露于矿区南东,岩性主要为石英闪长岩和闪长岩。年代学研究表明,石英闪长岩中岩浆锆石LA-ICP-MS U-Pb谐和年龄为(243±1)Ma,MSWD=0.013,属早三叠世晚期。岩石学及化学成分显示其属于准铝质、高钾... 夏日哈木矿区的闪长质岩体呈岩株状出露于矿区南东,岩性主要为石英闪长岩和闪长岩。年代学研究表明,石英闪长岩中岩浆锆石LA-ICP-MS U-Pb谐和年龄为(243±1)Ma,MSWD=0.013,属早三叠世晚期。岩石学及化学成分显示其属于准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闪长岩。稀土配分曲线呈现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的右倾分布特征((La/Yb)N=8.7~12.7),无明显的Eu负异常(δEu=0.84~1.01)。岩石富集Rb、Ba、K等元素,而相对亏损Nb、Ta、P和Ti。岩石具有不均一的εHf(T)值(-9.0^-1.0)和古老的二阶段Hf模式年龄(1.34~1.84Ga)。结合试验岩石学资料判别,闪长岩主要起源于中元古代玄武质下地壳脱水部分熔融,富集地幔组分的加入可能是导致εHf(T)值和Hf模式年龄不均一的主要原因。微量元素及特征比值显示岩体形成于安第斯型活动大陆边缘的构造环境。综合分析认为,早三叠世晚期东昆中隆起带整体处于俯冲晚期的安第斯型活动大陆边缘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长岩 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 东昆仑 夏日哈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夏日哈木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铬尖晶石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志炳 李文渊 +6 位作者 张照伟 刘月高 钱兵 王亚磊 张江伟 王博林 张洪川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66-975,共10页
为给夏日哈木矿床成因研究提供新的依据,本文在系统岩心编录的基础上,对该矿床的铬尖晶石进行了研究。薄片鉴定表明,铬尖晶石与橄榄石紧密共生,呈粒状或浑圆状分布于橄榄石和辉石晶体内部。电子探针分析表明,铬尖晶石的Ti O2及Fe2O3含... 为给夏日哈木矿床成因研究提供新的依据,本文在系统岩心编录的基础上,对该矿床的铬尖晶石进行了研究。薄片鉴定表明,铬尖晶石与橄榄石紧密共生,呈粒状或浑圆状分布于橄榄石和辉石晶体内部。电子探针分析表明,铬尖晶石的Ti O2及Fe2O3含量较低,Cr#值与Mg#值变化范围较大且二者呈负相关关系,包裹于橄榄石中的铬尖晶石具有较高的Cr2O3含量。由铬尖晶石成分推测该矿床母岩浆属于低Ti、高Mg拉斑玄武质岩浆,起源于软流圈地幔。铬尖晶石Fe3+-Cr-Al、Mg#-Cr#图解和矿物岩石组合表明,夏日哈木矿床可能不是形成于岛弧环境,而可能形成于碰撞后的伸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 夏日哈木 铬尖晶石 构造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夏日哈木矿区早泥盆世正长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75
10
作者 王冠 孙丰月 +4 位作者 李碧乐 李世金 赵俊伟 杨启安 奥琮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85-697,共13页
夏日哈木矿区的正长花岗岩体呈岩株状出露于矿区北部。年代学研究表明,正长花岗岩中岩浆锆石LA-MC-ICP-MS U-Pb加权平均年龄为391.1±1.4Ma,MSWD=0.06,属早泥盆世。岩石学及化学成分显示其属于高钾钙碱性、弱过铝质系列花岗岩。岩... 夏日哈木矿区的正长花岗岩体呈岩株状出露于矿区北部。年代学研究表明,正长花岗岩中岩浆锆石LA-MC-ICP-MS U-Pb加权平均年龄为391.1±1.4Ma,MSWD=0.06,属早泥盆世。岩石学及化学成分显示其属于高钾钙碱性、弱过铝质系列花岗岩。岩体高硅(SiO2=75.55%~76.10%)、富碱(Na2O+K2O=8.23%~8.46%)、高铁镁比(FeOT/MgO=17.40~42.59)、贫钙(CaO=0.54%~0.69%)、贫镁(MgO=0.03%~0.09%);稀土配分曲线呈现"海鸥式"分布特征,显示强烈的Eu负异常(δEu=0.09~0.12);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具有较高的Ga(24.3×10–6~26.9×10–6)、Zr(132×10–6~363×10–6)和Y(86.1×10–6~97.0×10–6)含量,较低的Sr(8.6×10–6~19.5×10–6)、Ba(14.0×10–6~37.9×10–6)含量,在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上显示明显的Sr、Ba、P、Eu和Ti的负异常。以上特征表明夏日哈木矿区正长花岗岩为铝质A型花岗岩。岩石具有高的Rb/Sr(介于14.97~38.26,平均值22.63)和Rb/Nb(介于13.84~16.13,平均值14.54),显示出壳源岩浆的成分特征。综合分析表明本区正长花岗岩为低压下长英质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及构造判别,本文认为该区正长花岗岩形成于造山后伸展的构造环境。在晚志留世-早泥盆世,东昆仑地区构造体制经历了重要的转变,由挤压体制转变为造山后软流圈上涌、岩石圈减薄及地壳伸展。在伸展体制下,软流圈地幔上涌导致上覆长英质地壳直接部分熔融,形成本区A型正长花岗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花岗岩 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特征 构造环境 东昆仑 夏日哈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夏日哈木铜镍矿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10
11
作者 王冠 孙丰月 +4 位作者 李碧乐 李世金 赵俊伟 奥琮 杨启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81-401,共21页
文章报道了东昆仑夏日哈木铜镍矿成矿岩体的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以及锆石Hf同位素资料,以确定该岩体的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及其形成的构造环境。夏日哈木Ⅰ号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位于昆中基底隆起花岗岩带中段,北侧靠... 文章报道了东昆仑夏日哈木铜镍矿成矿岩体的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以及锆石Hf同位素资料,以确定该岩体的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及其形成的构造环境。夏日哈木Ⅰ号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位于昆中基底隆起花岗岩带中段,北侧靠近昆北断裂。岩体走向NEE,剖面呈平缓的"岩盆状",地表出露面积约0.7km2。该杂岩体主要由辉长苏长岩、斜方辉石岩、橄榄辉石岩、斜长二辉橄榄岩和方辉橄榄岩组成,橄榄岩相和辉石岩相是主要的Cu、Ni赋矿岩相。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主量元素具有低硅(w(SiO2)=36.68%-52.58%)、低钛(w(TiO2)=0.13%-0.47%)、高镁(w(MgO)=10.91%-35.81%)、贫碱(w(K2O+Na2O)=0.26%-1.95%)的特征,属亚碱性系列岩石,m/f为3.88-6.29,属铁质超基性岩类(m/f=2-6.5)。岩石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为轻稀土富集型,(La/Yb)N=1.44-2.98,Eu异常不明显,相似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说明岩体的同源性。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K),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岩体中存在新元古代花岗岩的捕虏体以及La/Yb、Ce/Yb、Th/Yb、Nb/La、La/Sm比值显示岩体经历了有限的地壳混染。辉长苏长岩锆石的LA-MC-ICP-MS U-Pb年代学研究表明,岩体形成年龄为(423±1)Ma,MSWD=0.14,属晚志留世。锆石的176 Hf/177 Hf比值为0.282 628-0.282 833,相应的εHf(t)均为正值(4.0-10.9),Lu-Hf的单阶段模式年龄(tDM1)为610-875Ma,平均值为788Ma,大于锆石U-Pb年龄。研究认为,岩体的岩浆源区主要为亏损地幔,可能有早期流体交代的富集岩石圈地幔组分的加入和地壳物质的混染。结合区域构造演化,文章认为岩体形成于碰撞后伸展的构造环境,可能与俯冲板片的断离作用有关。岩浆演化过程中橄榄石和斜方辉石的分离结晶作用和地壳中硫的加入可能是促使岩浆体系达到硫饱和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日哈木Cu-Ni矿床 镁铁质-超镁铁质岩 锆石U-Pb年龄 岩石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 东昆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夏日哈木铜镍矿区发现早古生代榴辉岩:锆石U-Pb定年证据 被引量:22
12
作者 张照伟 钱兵 +4 位作者 李文渊 王亚磊 张江伟 尤敏鑫 刘月高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16-817,共2页
1研究目的(Objective)东昆仑夏日哈木超大型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所在矿区出露5个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编号为Ⅰ、Ⅱ、Ⅲ、Ⅳ、Ⅴ)(图1a),围岩均为金水口群变质岩系。夏日哈木120万吨Ni金属仅赋存于Ⅰ号岩体内,该岩体走向NEE(约60... 1研究目的(Objective)东昆仑夏日哈木超大型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所在矿区出露5个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编号为Ⅰ、Ⅱ、Ⅲ、Ⅳ、Ⅴ)(图1a),围岩均为金水口群变质岩系。夏日哈木120万吨Ni金属仅赋存于Ⅰ号岩体内,该岩体走向NEE(约60°),长约2.0km,宽约1.4km,地表出露长1.6km,宽0.5km,面积约为0.9km2,岩性主要为橄榄岩、辉石岩和辉长岩。Ⅱ岩体由4个小岩体组成(图1),仅在北部辉石岩中见少量矿化,其余均为榴辉岩;Ⅲ号岩体呈椭圆状,地表出露面积约0.5km2,岩性主要由榴辉岩和少量地幔橄榄岩组成,Ⅳ号、Ⅴ号岩体出露面较小,均由地幔橄榄岩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镍硫化物矿床 锆石U-Pb定年 榴辉岩 东昆仑 镁铁-超镁铁质岩体 早古生代 夏日 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夏日哈木镍成矿赋矿机理认识与找矿方向指示 被引量:14
13
作者 张照伟 钱兵 +3 位作者 王亚磊 李文渊 张江伟 尤敏鑫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53-168,共16页
东昆仑造山带夏日哈木超大型岩浆镍钴硫化物矿体全部赋存于Ⅰ号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内,118万t镍,23.8万t铜,4.3万t钴,是迄今为止全球造山带背景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岩浆镍钴矿床。与传统的大火成岩省、大陆边缘裂谷等成矿构造背景认识明显不同... 东昆仑造山带夏日哈木超大型岩浆镍钴硫化物矿体全部赋存于Ⅰ号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内,118万t镍,23.8万t铜,4.3万t钴,是迄今为止全球造山带背景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岩浆镍钴矿床。与传统的大火成岩省、大陆边缘裂谷等成矿构造背景认识明显不同,对其含矿性特点与成矿赋矿机理认识有助于揭示造山带背景岩浆镍钴硫化物矿床形成机制和成矿模式,指示进一步找矿方向和岩体含矿性评价,拓展东昆仑造山带镍钴硫化物矿床的找矿空间,实现找矿新突破。笔者通过对夏日哈木岩浆镍钴硫化物矿床的岩(矿)体地质特点、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的研究,并结合前人的区域构造背景研究成果及野外实际,发现地壳S的混染加入是导致夏日哈木镁铁超镁铁质岩浆硫化物熔离的关键因素,斜方辉石含量高的岩相更有利于赋存富矿体。提出夏日哈木超大型岩浆镍钴硫化物矿床是伴随古特提斯洋演化开始大陆裂解、镁铁超镁铁质岩浆多次脉冲叠加硫化物熔离成矿结果的认识,大断裂为地幔岩浆上侵提供了有利条件。东昆仑造山带沿昆北、昆中断裂带于夏日哈木镍钴硫化物矿床北西、南东方位发育的岩体、铁质系列的镁铁超镁铁质岩相是该区域进一步找矿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铁超镁铁质岩体 镍钴硫化物 成矿机理 找矿方向 夏日哈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夏日哈木铜镍矿床成矿特征及找矿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杜玮 汤中立 +2 位作者 杜玉良 姜常义 贾群子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3期180-186,共7页
夏日哈木镍矿发育星点-浸染状、海绵陨铁状及块状3种主要矿石类型。星点-浸染状和海绵陨铁状矿石为幔源岩矿浆深部初步熔离、上侵就位、结晶分异作用形成,受超镁铁质岩橄榄岩、辉石岩相控制;块状-准块状矿石为幔源岩矿浆深部熔离-分期... 夏日哈木镍矿发育星点-浸染状、海绵陨铁状及块状3种主要矿石类型。星点-浸染状和海绵陨铁状矿石为幔源岩矿浆深部初步熔离、上侵就位、结晶分异作用形成,受超镁铁质岩橄榄岩、辉石岩相控制;块状-准块状矿石为幔源岩矿浆深部熔离-分期贯入作用形成,受构造薄弱带或裂隙控制。根据成岩成矿作用特征及含矿超镁铁质岩、构造薄弱带等主要控矿因素,加强深部岩矿体追索验证,是拓展矿床规模及找矿前景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樣矿床 成矿特征 找矿 夏日哈木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夏日哈木铜镍矿床Ⅱ号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意义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杜玮 姜常义 +3 位作者 凌锦兰 周伟 夏明哲 夏昭德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85-1196,共12页
夏日哈木超大型镍矿床位于东昆仑造山带昆中岛弧带内,其Ⅱ号岩体主要由辉长岩和少量辉石岩组成,局部可见孔雀石、镍华、褐铁矿、磁黄铁矿、镍黄铁矿、黄铜矿等矿化。岩石主量元素化学特征具低硅(w(Si O2)=48.12%~50.18%)、低钛(w(Ti O2)... 夏日哈木超大型镍矿床位于东昆仑造山带昆中岛弧带内,其Ⅱ号岩体主要由辉长岩和少量辉石岩组成,局部可见孔雀石、镍华、褐铁矿、磁黄铁矿、镍黄铁矿、黄铜矿等矿化。岩石主量元素化学特征具低硅(w(Si O2)=48.12%~50.18%)、低钛(w(Ti O2)=0.47%~0.73%)、高镁(w(Mg O)=13.15%~19.59%)的特征,属亚碱性系列岩石,m/f值为3.14~3.88,属铁质超基性岩类。岩石稀土、微量元素标准化配分模式具一致性,表现为轻稀土元素弱富集的右倾型,并具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的特征。辉长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研究表明,岩体形成年龄为(424.1±4.6)Ma,属志留纪。笔者对夏日哈木Ⅰ号、Ⅱ号岩体的主要地质特征作了对比,认为二者同源,结合区域构造及Ⅰ号岩体形成的构造背景,认为Ⅱ号岩体形成于岛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 SHRIMP U-PB年龄 镁铁质-超镁铁质岩 夏日哈木铜镍矿床 东昆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夏日哈木矿区新元古代早期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4
16
作者 王冠 孙丰月 +4 位作者 李碧乐 奥琮 李世金 赵俊伟 杨启安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47-1260,共14页
本文报道了东昆仑造山带中部夏日哈木矿区二长花岗岩体的锆石U-Pb年代学和全岩地球化学资料,以确定岩体的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及其构造属性。夏日哈木矿区的二长花岗岩呈岩株状和脉状捕虏体出露于矿区中部。2件二长花岗岩样品中岩浆锆石L... 本文报道了东昆仑造山带中部夏日哈木矿区二长花岗岩体的锆石U-Pb年代学和全岩地球化学资料,以确定岩体的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及其构造属性。夏日哈木矿区的二长花岗岩呈岩株状和脉状捕虏体出露于矿区中部。2件二长花岗岩样品中岩浆锆石LA-MC-ICP-MS U-Pb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923.7±2.5 Ma(MSWD=0.27)和920.1±2.8 Ma(MSWD=0.18),属新元古代早期。岩石高硅(SiO2=73.24%-73.83%)、富碱(Na2O+K2O=7.96%-9.79%)、贫钙(CaO=0.31%-1.13%)、贫镁(MgO=0.11%-0.21%),属于高钾钙碱性、过铝质系列花岗岩;稀土配分曲线呈现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的右倾分布特征,具明显的Eu负异常(δEu=0.30-0.45);原始地幔标准化微量元素蛛网图显示Sr、Ba、Nb、P、Eu和Ti的负异常。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属于S型花岗岩。岩石具有较低的CaO/Na2O比值(介于0.13-0.26之间,平均0.19),较高的Rb/Sr比值(介于1.27-12.45之间,平均7.61),显示出上部地壳源区的成分特征,可能由泥质岩石部分熔融形成。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及构造判别,本文认为该区二长花岗岩形成于同碰撞的构造环境,岩石成因可能与加厚陆壳上部泥质岩石减压熔融并经历了斜长石等矿物的分离结晶作用有关,热源主要来自于陆壳加厚过程中K、Th、U等元素放射性蜕变产生的热量。综合分析认为,东昆中隆起带中部地区存在新元古代早期的岩浆活动,时间上对应于全球Rodinia超大陆的汇聚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型花岗岩 地球化学特征 新元古代早期 RODINIA超大陆 东昆仑 夏日哈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夏日哈木铜镍矿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18
17
作者 张照伟 钱兵 +2 位作者 王亚磊 李世金 刘长征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6年第2期45-58,共14页
新发现的青海省夏日哈木超大型镍矿床,在国内是仅次于金川岩浆铜镍矿床的第二大矿床。矿区发育5个镁铁-超镁铁岩体,目前仅Ⅰ号镁铁-超镁铁岩体内发现了具有经济价值的超大型矿体,其他4个岩体多为镁质橄榄岩及榴辉岩,是多种构造体制叠加... 新发现的青海省夏日哈木超大型镍矿床,在国内是仅次于金川岩浆铜镍矿床的第二大矿床。矿区发育5个镁铁-超镁铁岩体,目前仅Ⅰ号镁铁-超镁铁岩体内发现了具有经济价值的超大型矿体,其他4个岩体多为镁质橄榄岩及榴辉岩,是多种构造体制叠加岩浆活动的结果。分析发现Ⅰ号岩体所有岩石的SiO_2含量为34.11%~54.28%,其m/f值为2.01~4.93,属铁质系列的镁铁-超镁铁岩石。通过对橄榄石Fo值与Ni含量研究表明,存在多期次的岩浆成矿作用,橄榄石Fo值与Ni含量正相关和负相关的协变关系,说明存在早期硫化物不混溶作用。结合区域年代学综合分析认为,夏日哈木超大型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形成,是早泥盆世早期岩浆活动于柴达木盆地边缘东昆仑造山带夏日哈木地区具体的成矿表现。在其Ⅰ号和Ⅱ号岩体的深部,仍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而其他3个镁铁-超镁铁质多以镁质橄榄岩为主,不具备镍矿成矿条件,可能没有发现铜镍矿的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地球化学特点 镁铁-超镁铁质岩体 铜镍矿床 找矿方向 夏日哈木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玉龙斑岩铜矿带北段夏日多矿区始新世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来自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的证据 被引量:7
18
作者 白涛 樊炳良 +2 位作者 肖霞 张成江 冯德新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08-327,共20页
在夏日多矿区识别出始新世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和石英闪长玢岩,确定其结晶年龄分别为41.6±0.3~41.7±0.3Ma和41.1±0.2~41.2±0.2Ma。首次在夏日多矿区厘定出始新世岩浆活动事件,并认为该矿区铜-钼成矿作用与该期构造... 在夏日多矿区识别出始新世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和石英闪长玢岩,确定其结晶年龄分别为41.6±0.3~41.7±0.3Ma和41.1±0.2~41.2±0.2Ma。首次在夏日多矿区厘定出始新世岩浆活动事件,并认为该矿区铜-钼成矿作用与该期构造-岩浆活动事件有关。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与石英闪长玢岩具有较一致的地球化学特征,均具有略高的SiO_2、富K_2O和Na_2O、较高的K_2O/Na_2O值及较低的TFeO含量,属于弱过铝质的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相对亏损K、Ba、Nb、P、Ti,富集Th、U、Sr、Hf,具有高分异I型花岗岩特征;具高的Zr/Hf、Rb/Sr值和较低的Ti/Eu值。夏日多斑岩的形成与印度-亚洲大陆的陆-陆碰撞诱发大规模走滑系统引起下地壳拆沉,使软流圈物质上涌,引发富集地幔的部分熔融,产生的富集地幔岩浆上升底侵,并发生壳幔物质混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龙斑岩铜矿带 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特征 夏日 藏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西段夏日哈木榴辉岩原岩属性及陆(弧)陆碰撞 被引量:11
19
作者 范亚洲 孟繁聪 段雪鹏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82-502,共21页
东昆仑西段夏日哈木榴辉岩呈透镜状分布于古元古代金水口群中,榴辉岩的SiO_2含量47.4%~50.78%,Mg#值为40~62,表明其原岩为分异程度较高的基性岩,属于拉斑玄武岩系列。基于岩石Nb的含量,将夏日哈木榴辉岩分为两类——富Nb型榴辉岩(Nb>... 东昆仑西段夏日哈木榴辉岩呈透镜状分布于古元古代金水口群中,榴辉岩的SiO_2含量47.4%~50.78%,Mg#值为40~62,表明其原岩为分异程度较高的基性岩,属于拉斑玄武岩系列。基于岩石Nb的含量,将夏日哈木榴辉岩分为两类——富Nb型榴辉岩(Nb>7×10^(-6))和正常榴辉岩(Nb<7×10^(-6))。富Nb型榴辉岩具有贫SiO_2、MgO、Al_2O_3,富集FeOt、TiO_2的特点;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具有右倾的OIB特点,与古生代富Nb玄武岩和Seki玄武岩微量元素特征类似;微量元素具有弱的Nb、Ta、Ti的负异常,与古生代富Nb玄武岩特征类似。正常榴辉岩具有贫FeOt、TiO_2,富集SiO_2、MgO、Al_2O_3的特点;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具有弱右倾的E-MORB特点,微量元素具有弱的Nb、Ta、P的负异常,U、Sr的正异常,类似于Okinawa板内弧后盆地玄武岩微量元素特征。富Nb型榴辉岩的εNd(0)和εNd(t=571Ma)值分别为0~4.55、-0.88~7.26,正常榴辉岩的εNd(0)和εNd(t=571Ma)值分别为2.2~5.19、3.17~6.22,两者均位于加里东HP-UHP变质带和大别-苏鲁HP-UHP变质带榴辉岩Sm-Nd同位素组成范围内。在微量元素图解上,样品显示具有地壳混染的趋势。由此可知,夏日哈木榴辉岩的原岩可能是具有陆内弧后盆地玄武岩性质的岩石,源区受到俯冲板片熔体的改造,岩浆过程中同化混染一定量的下地壳。根据现有的年代学资料,夏日哈木榴辉岩峰期变质可能发生在晚奥陶世—志留纪。夏日哈木榴辉岩可能是在弧后盆地消亡过程中,弧陆发生俯冲碰撞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弧)-陆碰撞 榴辉岩 富Nb玄武岩 夏日哈木 东昆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夏日哈木超大型岩浆镍钴硫化物矿床成矿特征 被引量:13
20
作者 张照伟 王亚磊 +1 位作者 邵继 李文渊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30-1247,共18页
超大型岩浆镍钴硫化物矿床的形成多与大陆裂谷或地幔柱活动密切相关,是何种机制促使深部幔源金属元素超常富集于东昆仑造山带而形成超大型岩浆镍钴硫化物矿床呢?文章通过剖析夏日哈木岩体及矿体基本特征,发现赋矿岩体整体呈东宽西窄的... 超大型岩浆镍钴硫化物矿床的形成多与大陆裂谷或地幔柱活动密切相关,是何种机制促使深部幔源金属元素超常富集于东昆仑造山带而形成超大型岩浆镍钴硫化物矿床呢?文章通过剖析夏日哈木岩体及矿体基本特征,发现赋矿岩体整体呈东宽西窄的楔状体,以富集轻稀土元素、贫重稀土元素以及Nb、Ta、Zr、Hf等高场强元素的亏损为特征,镍钴矿体主要富集于辉石岩和橄榄岩中,西段矿石富,东段矿石贫,矿石品位与橄榄石含量呈正相关关系。精细矿物学研究发现,寄主矿物"巨型"斜方辉石所包裹的橄榄石Fo值及Ni含量从核部到边部均增高,揭示含矿岩相侵入过程中可能存在至少2次岩浆活动。由橄榄石和铬尖晶石成分分析,推测夏日哈木母岩浆为低Ti、高Mg的拉斑玄武质岩浆,可能起源于软流圈地幔。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和岩体形成时代,认为东昆仑夏日哈木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形成于伸展环境,深部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多次脉冲上涌叠加,地壳混染对硫化物达到饱和具有关键作用,于柴达木盆地南缘东昆仑造山带中构造薄弱部位成岩成矿,可能是伴随古特提斯洋演化开始大陆裂解岩浆镍钴成矿响应的表现。该认识对丰富造山带中的岩浆镍钴硫化物矿床成矿理论研究、拓宽岩浆镍钴矿床找矿空间与潜力、支撑并指导区域找矿新突破,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镁铁-超镁铁质岩 成矿特征 超大型 夏日哈木岩浆镍钴硫化物矿床 东昆仑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