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昆仑夏日哈木铜镍硫化物矿床辉石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志炳 李文渊 +3 位作者 张照伟 钱兵 刘月高 彭欣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67-879,共13页
夏日哈木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发现在矿床规模、成矿时代及成矿区带方面都有重要意义。辉石作为最主要的造岩矿物之一,广泛赋存于该矿床的各岩相中,在橄榄岩相中多为填隙相,而在辉石岩相及辉长岩相中多呈堆晶相;总体上,斜方辉石含量大于单... 夏日哈木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发现在矿床规模、成矿时代及成矿区带方面都有重要意义。辉石作为最主要的造岩矿物之一,广泛赋存于该矿床的各岩相中,在橄榄岩相中多为填隙相,而在辉石岩相及辉长岩相中多呈堆晶相;总体上,斜方辉石含量大于单斜辉石含量。辉石Cr_2O_3含量在橄榄岩相、辉石岩相、辉长岩相具有依次降低的趋势,说明从早到晚含矿的橄榄岩相、辉石岩相、辉长岩相先后结晶,并非所有辉长岩相的结晶均早于橄榄岩相和辉石岩相;单斜辉石SiO_2、TiO_2及Na_2O含量之间的关系显示夏日哈木矿床母岩浆属拉斑玄武质岩浆,较高的Al_2O_3含量(2.55%~10.61%)暗示岩体形成过程中与富铝围岩发生了同化混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石 岩浆期次 同化混染 夏日哈木铜镍硫化物矿床 东昆仑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夏日哈木铜镍钴硫化物矿床找矿模型 被引量:8
2
作者 赵海超 张金玲 +2 位作者 刘彩乐 孙婷婷 王永德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6期166-174,共9页
青海省东昆仑造山带发现的夏日哈木超大型铜镍钴硫化物矿床,是中国第二大镍矿,其发现具有里程碑意义。综述国内学者对该矿床的研究进展,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资料,建立夏日哈木岩浆熔离-贯入型铜镍钴硫化物典型矿床地物化综合信息图。补... 青海省东昆仑造山带发现的夏日哈木超大型铜镍钴硫化物矿床,是中国第二大镍矿,其发现具有里程碑意义。综述国内学者对该矿床的研究进展,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资料,建立夏日哈木岩浆熔离-贯入型铜镍钴硫化物典型矿床地物化综合信息图。补充和完善东昆仑造山带夏日哈木型铜镍矿成岩-成矿模式图。总结出控制该类矿床的7个有利找矿标志。建立了祁漫塔格地区区域经验找矿模型,并根据找矿模型进行了成矿潜力评价,共圈定出9个找矿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日哈 铜镍硫化物矿床 找矿模型 岩浆熔离-贯入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夏日哈木超大型岩浆镍钴硫化物矿床成矿特征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照伟 王亚磊 +1 位作者 邵继 李文渊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30-1247,共18页
超大型岩浆镍钴硫化物矿床的形成多与大陆裂谷或地幔柱活动密切相关,是何种机制促使深部幔源金属元素超常富集于东昆仑造山带而形成超大型岩浆镍钴硫化物矿床呢?文章通过剖析夏日哈木岩体及矿体基本特征,发现赋矿岩体整体呈东宽西窄的... 超大型岩浆镍钴硫化物矿床的形成多与大陆裂谷或地幔柱活动密切相关,是何种机制促使深部幔源金属元素超常富集于东昆仑造山带而形成超大型岩浆镍钴硫化物矿床呢?文章通过剖析夏日哈木岩体及矿体基本特征,发现赋矿岩体整体呈东宽西窄的楔状体,以富集轻稀土元素、贫重稀土元素以及Nb、Ta、Zr、Hf等高场强元素的亏损为特征,镍钴矿体主要富集于辉石岩和橄榄岩中,西段矿石富,东段矿石贫,矿石品位与橄榄石含量呈正相关关系。精细矿物学研究发现,寄主矿物"巨型"斜方辉石所包裹的橄榄石Fo值及Ni含量从核部到边部均增高,揭示含矿岩相侵入过程中可能存在至少2次岩浆活动。由橄榄石和铬尖晶石成分分析,推测夏日哈木母岩浆为低Ti、高Mg的拉斑玄武质岩浆,可能起源于软流圈地幔。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和岩体形成时代,认为东昆仑夏日哈木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形成于伸展环境,深部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多次脉冲上涌叠加,地壳混染对硫化物达到饱和具有关键作用,于柴达木盆地南缘东昆仑造山带中构造薄弱部位成岩成矿,可能是伴随古特提斯洋演化开始大陆裂解岩浆镍钴成矿响应的表现。该认识对丰富造山带中的岩浆镍钴硫化物矿床成矿理论研究、拓宽岩浆镍钴矿床找矿空间与潜力、支撑并指导区域找矿新突破,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镁铁-超镁铁质岩 成矿特征 超大型 夏日哈岩浆镍钴硫化物矿床 东昆仑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有气体同位素对岩浆侵入方向的制约:以夏日哈木镍铜硫化物矿床为例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小东 张铭杰 +4 位作者 伏珏蓉 张江伟 李立武 汤庆艳 李中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433-3444,共12页
我国东昆仑造山带新发现的夏日哈木镍铜硫化物矿床是造山带环境产出全球镍资源最大的岩浆镍铜矿床。含矿岩体不同类型岩石中橄榄石和辉石的He、Ne和Ar同位素组成表明:~3He/~4He(0.39~0.03Ra)和^(40)Ar/^(36)Ar比值(292.0~316.9)较低,^(2... 我国东昆仑造山带新发现的夏日哈木镍铜硫化物矿床是造山带环境产出全球镍资源最大的岩浆镍铜矿床。含矿岩体不同类型岩石中橄榄石和辉石的He、Ne和Ar同位素组成表明:~3He/~4He(0.39~0.03Ra)和^(40)Ar/^(36)Ar比值(292.0~316.9)较低,^(20)Ne/^(22)Ne和^(21)Ne/^(22)Ne沿放射性成因Ne及大陆地壳线分布,表明岩浆起源演化过程中有大陆地壳组分和大气饱和流体在橄榄石结晶前加入。He和Ar同位素混合模型计算表明岩浆中有7.8%再循环洋壳组分和87.7%大气饱和流体的加入,再循环洋壳可能带入了大气及地壳组分。~3He/~4He和^(40)Ar/^(36)Ar比值的自西向东系统性降低,以及微量元素、成矿元素和稀有气体同位素的空间协同变化特征表明地壳物质的逐步加入,即岩浆可能自西向东方向侵入,侵位过程中地壳流体的加入促使硫饱和及硫化物的熔离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侵位方向 稀有气体同位素 超镁铁质岩 镍铜硫化物矿床 夏日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山带环境钴岩浆成矿作用——以夏日哈木镍钴硫化物矿床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包亚文 蔡楠 +4 位作者 张铭杰 徐文博 张宏福 胡沛青 乔玉财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604-3621,共18页
东昆仑造山带新发现的夏日哈木和石头坑德等岩浆镍钴硫化物矿床伴生有钴资源,它们与区域上火山-热液型、喷流沉积型等钴独立矿床共同指向早古生代镁铁质岩浆活动相关的钴成矿作用,表明镁铁质岩浆是区域钴富集成矿的重要载体,并预示东昆... 东昆仑造山带新发现的夏日哈木和石头坑德等岩浆镍钴硫化物矿床伴生有钴资源,它们与区域上火山-热液型、喷流沉积型等钴独立矿床共同指向早古生代镁铁质岩浆活动相关的钴成矿作用,表明镁铁质岩浆是区域钴富集成矿的重要载体,并预示东昆仑造山带的钴成矿潜力巨大。夏日哈木超大型镍钴硫化物矿床为造山带环境镍钴岩浆成矿作用的产物,本文在现有岩石地球化学数据甄别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岩相和矿物Co、Ni和Cu等成矿元素的含量变化特征,探讨了镁铁质岩浆钴富集机制和控制因素。镁铁—超镁铁质岩具有较高的钴含量,随空间位置(期次)、岩石与矿物类型钴含量变化较大。在MgO含量最高的橄榄岩、辉石岩相中钴富集,在硫化物矿物中钴含量较高。钴含量与全岩MgO、硫、镍和铜含量正相关,这些规律表明夏日哈木镁铁质岩浆富集钴金属,不同期次岩浆中钴的富集程度不同,硫化物熔体是钴富集的主要途径之一,岩浆演化过程中钴在矿物中的富集机制需要原子层面钴赋存状态的系统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富集 镁铁质岩浆 夏日哈镍钴硫化物矿床 东昆仑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日哈木岩浆硫化物矿床中钴和镍关键金属的赋存状态及分布规律 被引量:6
6
作者 赵达成 王美乐 +4 位作者 李章志贤 魏雅洁 李华 王金宏 张晓琪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40,共24页
东昆仑夏日哈木超大型岩浆镍钴硫化物矿床的工业价值,不仅取决于矿石中Co、Ni的含量,还取决于钴和镍关键金属的赋存状态和分布规律。笔者利用全自动矿物分析系统钻孔样品分析,确定Co和Ni在样品中有2种赋存状态:独立钴、镍矿物和含Co、N... 东昆仑夏日哈木超大型岩浆镍钴硫化物矿床的工业价值,不仅取决于矿石中Co、Ni的含量,还取决于钴和镍关键金属的赋存状态和分布规律。笔者利用全自动矿物分析系统钻孔样品分析,确定Co和Ni在样品中有2种赋存状态:独立钴、镍矿物和含Co、Ni矿物。对钴、镍金属矿物进行原位主、微量元素分析发现,Co在钴、镍金属矿物中含量由高到低为:辉砷钴矿>砷镍矿、方硫铁镍矿、镍黄铁矿>红砷镍矿、磁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Ni在钴、镍金属矿物中含量由高到低为:砷镍矿、红砷镍矿>硫铋镍矿、方硫铁镍矿、镍黄铁矿>辉砷钴矿>磁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选择钻孔中体积分数占比最高的磁黄铁矿、镍黄铁矿和黄铜矿,进行原位核-边微量元素及面扫描分析发现,Co、Ni在镍黄铁矿和黄铜矿单颗粒尺度上是均一分布的,两种矿物的Co/Ni值变化不大,表明矿物没有受到热液作用影响。然而,Ni在磁黄铁矿中分布不均一,并且矿物的Co/Ni值变化较大,表明磁黄铁矿对热液作用更为敏感。矿物原位主、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镍黄铁矿中的Co、Ni含量与镍、钴独立矿物接近,远超岩体中其他含钴、镍金属硫化物。因此,含Ni黄铁矿的矿石应作为选冶重点关注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存状态 Co-Ni 夏日哈岩浆镍钴硫化物矿床 东昆仑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日哈木镍钴硫化物矿床镍钴赋存状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包亚文 张铭杰 +4 位作者 闫继雄 张文龙 逯登栋 胡沛青 杨岳彪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61-1074,共14页
东昆仑造山带夏日哈木超大型镍钴硫化物矿床伴生钴资源,对其钴富集机制的认识离不开矿物中钴含量及其赋存状态方面的制约。本文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和电子探针对夏日哈木I号镁铁-超镁铁质岩体中不同类型的矿物进行了成... 东昆仑造山带夏日哈木超大型镍钴硫化物矿床伴生钴资源,对其钴富集机制的认识离不开矿物中钴含量及其赋存状态方面的制约。本文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和电子探针对夏日哈木I号镁铁-超镁铁质岩体中不同类型的矿物进行了成矿元素含量测定及表征,在矿物层面探讨了钴含量变化和赋存状态。确认钴镍的赋存状态(含量)与矿物类型、岩浆结晶阶段(演化时间)有关:硫(砷)化物的钴含量高于硅酸盐造岩矿物,辉砷钴矿等砷化物钴独立矿物具有最高的钴含量。镁铁质岩浆硫不饱和时,早期结晶橄榄石中镍含量较高,中期结晶辉石岩的辉石晶体结构中的钴发生晶体化学分散;岩浆硫饱和-硫化物熔离过程中钴和镍优先进入硫化物熔体而富集,单硫化物固溶体(MSS)早期结晶的磁黄铁矿中钴含量大于镍含量,钴与镍含量正相关;MSS中期结晶的镍黄铁矿优先富集钴,钴与镍含量负相关,钴可能与镍类质同象替换进入镍黄铁矿而优先富集;MSS早期钴与砷形成辉砷钴矿等钴独立矿物,钴富集程度高、但总量有限。最后,本文认为硫化物熔离是夏日哈木矿床钴富集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存状态 镁铁-超镁铁质杂岩体 夏日哈镍钴硫化物矿床 东昆仑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夏日哈木铜镍矿床Ⅱ号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意义 被引量:13
8
作者 杜玮 姜常义 +3 位作者 凌锦兰 周伟 夏明哲 夏昭德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85-1196,共12页
夏日哈木超大型镍矿床位于东昆仑造山带昆中岛弧带内,其Ⅱ号岩体主要由辉长岩和少量辉石岩组成,局部可见孔雀石、镍华、褐铁矿、磁黄铁矿、镍黄铁矿、黄铜矿等矿化。岩石主量元素化学特征具低硅(w(Si O2)=48.12%~50.18%)、低钛(w(Ti O2)... 夏日哈木超大型镍矿床位于东昆仑造山带昆中岛弧带内,其Ⅱ号岩体主要由辉长岩和少量辉石岩组成,局部可见孔雀石、镍华、褐铁矿、磁黄铁矿、镍黄铁矿、黄铜矿等矿化。岩石主量元素化学特征具低硅(w(Si O2)=48.12%~50.18%)、低钛(w(Ti O2)=0.47%~0.73%)、高镁(w(Mg O)=13.15%~19.59%)的特征,属亚碱性系列岩石,m/f值为3.14~3.88,属铁质超基性岩类。岩石稀土、微量元素标准化配分模式具一致性,表现为轻稀土元素弱富集的右倾型,并具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的特征。辉长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研究表明,岩体形成年龄为(424.1±4.6)Ma,属志留纪。笔者对夏日哈木Ⅰ号、Ⅱ号岩体的主要地质特征作了对比,认为二者同源,结合区域构造及Ⅰ号岩体形成的构造背景,认为Ⅱ号岩体形成于岛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 SHRIMP U-PB年龄 镁铁质-超镁铁质岩 夏日哈铜镍矿床 东昆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夏日哈木铜镍矿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18
9
作者 张照伟 钱兵 +2 位作者 王亚磊 李世金 刘长征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6年第2期45-58,共14页
新发现的青海省夏日哈木超大型镍矿床,在国内是仅次于金川岩浆铜镍矿床的第二大矿床。矿区发育5个镁铁-超镁铁岩体,目前仅Ⅰ号镁铁-超镁铁岩体内发现了具有经济价值的超大型矿体,其他4个岩体多为镁质橄榄岩及榴辉岩,是多种构造体制叠加... 新发现的青海省夏日哈木超大型镍矿床,在国内是仅次于金川岩浆铜镍矿床的第二大矿床。矿区发育5个镁铁-超镁铁岩体,目前仅Ⅰ号镁铁-超镁铁岩体内发现了具有经济价值的超大型矿体,其他4个岩体多为镁质橄榄岩及榴辉岩,是多种构造体制叠加岩浆活动的结果。分析发现Ⅰ号岩体所有岩石的SiO_2含量为34.11%~54.28%,其m/f值为2.01~4.93,属铁质系列的镁铁-超镁铁岩石。通过对橄榄石Fo值与Ni含量研究表明,存在多期次的岩浆成矿作用,橄榄石Fo值与Ni含量正相关和负相关的协变关系,说明存在早期硫化物不混溶作用。结合区域年代学综合分析认为,夏日哈木超大型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形成,是早泥盆世早期岩浆活动于柴达木盆地边缘东昆仑造山带夏日哈木地区具体的成矿表现。在其Ⅰ号和Ⅱ号岩体的深部,仍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而其他3个镁铁-超镁铁质多以镁质橄榄岩为主,不具备镍矿成矿条件,可能没有发现铜镍矿的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地球化学特点 镁铁-超镁铁质岩体 铜镍矿床 找矿方向 夏日哈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日哈木式基性-超基性岩同生铜镍矿床
10
作者 杨合群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5-75,共1页
成矿区带:东昆仑成矿带(Ⅲ-26)。建造构造:古元古界金水口岩群变质岩系中侵入基性超基性岩体,先侵入辉长岩,后侵入辉石岩,底部局部有橄榄岩透镜体,两次侵入体之间为突变关系,铜镍矿与辉石岩橄榄岩关系密切。岩石m/f变化于1.5~6.29。夏... 成矿区带:东昆仑成矿带(Ⅲ-26)。建造构造:古元古界金水口岩群变质岩系中侵入基性超基性岩体,先侵入辉长岩,后侵入辉石岩,底部局部有橄榄岩透镜体,两次侵入体之间为突变关系,铜镍矿与辉石岩橄榄岩关系密切。岩石m/f变化于1.5~6.29。夏日哈木条带状辉石岩锆石U-Pb年龄(393.5±3.4)Ma,而侵入于辉石岩中的闪长岩脉的年龄为(382.5±2.5)Ma(李世金,2012)。成矿时代:泥盆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日哈 铜镍矿床 橄榄岩 闪长岩脉 变质岩系 辉石岩 成矿区带 侵入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夏日哈木铜镍矿床Ⅱ号岩体辉长岩形成年龄与找矿潜力 被引量:10
11
作者 段建华 张照伟 +6 位作者 祁昌炜 王亚磊 钱兵 张江伟 弥佳茹 尤敏鑫 刘月高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80-888,共9页
东昆仑夏日哈木铜镍矿床以赋存110万吨Ni金属成为全球镍床近二十年来最重要的发现之一,也是仅次于金川岩浆铜镍矿床的中国第二大铜镍矿床。矿区发育5个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目前仅Ⅰ号镁铁-超镁铁岩体内发现了具有经济价值的超大矿体,110... 东昆仑夏日哈木铜镍矿床以赋存110万吨Ni金属成为全球镍床近二十年来最重要的发现之一,也是仅次于金川岩浆铜镍矿床的中国第二大铜镍矿床。矿区发育5个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目前仅Ⅰ号镁铁-超镁铁岩体内发现了具有经济价值的超大矿体,110万吨Ni金属均赋存Ⅰ号岩体内;其他4个岩体中仅Ⅱ号岩体发现了矿化,是多种构造体制叠加岩浆活动的结果。调查发现Ⅱ号岩体的主要岩性是辉长岩,LA ICP-MS锆石U-Pb测试获得Ⅱ号岩体辉长岩的成岩年龄为385.2 Ma,比Ⅰ号岩体成岩成矿时代稍年轻,属于早泥盆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岩浆铜镍矿体多赋存于辉石岩与橄榄岩中,辉长岩内一般无经济价值的矿体存在。在夏日哈木矿区,辉长岩基本是含矿辉石岩及橄榄岩的围岩,辉长岩中所见的铜镍矿化也是后期岩浆活动贯入的表现。结合区域年代学综合分析认为,夏日哈木超大型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形成,是早泥盆世早期岩浆活动于柴达木盆地边缘东昆仑造山带夏日哈木地区具体的成矿表现。目前所发现的Ⅱ号岩体以辉长岩为主,不具备成镍矿良好条件,较难发现有经济价值的铜镍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长岩 锆石年龄 铜镍矿床 找矿潜力 夏日哈 东昆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钻孔信息的夏日哈木铜镍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金玲 李领贵 +1 位作者 杨启安 李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123-128,共6页
基于夏日哈木矿床的钻孔信息特征,通过对矿体及其赋存的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表明,岩体以亏损Ta、Nb、Ti等高场强元素,富集Rb、Th、U、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为特征;矿体沿走向,中部完整厚大,品位较高;沿垂深,Cu... 基于夏日哈木矿床的钻孔信息特征,通过对矿体及其赋存的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表明,岩体以亏损Ta、Nb、Ti等高场强元素,富集Rb、Th、U、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为特征;矿体沿走向,中部完整厚大,品位较高;沿垂深,Cu、Ni品位不稳定,向深部Ni品位有增高趋势。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说明岩浆源自上地幔,其演化过程中发生过分离结晶及同化混染作用。矿床可能为通道相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日哈 铜镍矿床 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体 分离结晶 同化混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成矿带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成矿地质条件与成矿规律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良 孙丰月 +16 位作者 李世金 李碧乐 钱烨 王超 赵拓飞 禹禄 王冠 霍亮 王力 张雅静 王琳琳 李浩然 闫佳铭 李予晋 张得鑫 杨延乾 王维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61-1496,共36页
东昆仑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Au-Cu-Co-Ni-Fe-Pb-Zn及其他多金属成矿带,2011年夏日哈木超大型镍矿床的发现使东昆仑一跃成为我国重要的铜镍资源基地。经过多年的勘查,东昆仑成矿带Cu-Ni找矿取得了较大突破,陆续发现了一批具有较大找矿潜力... 东昆仑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Au-Cu-Co-Ni-Fe-Pb-Zn及其他多金属成矿带,2011年夏日哈木超大型镍矿床的发现使东昆仑一跃成为我国重要的铜镍资源基地。经过多年的勘查,东昆仑成矿带Cu-Ni找矿取得了较大突破,陆续发现了一批具有较大找矿潜力的岩体,如石头坑德、阿克楚克塞、浪木日和尕牙河等岩体。笔者依据近些年研究的成果对东昆仑成矿带岩浆铜镍矿床的成矿规律和成矿特征作初步总结,并指出下一步找矿方向。形成的主要认识如下:东昆仑造山带至少发生了4期强度不等的Cu-Ni-Co-(PGE)成矿事件,分别为寒武纪—奥陶纪(535~445 Ma)、志留纪—泥盆纪(440~394 Ma)、二叠纪—早三叠世(271~239 Ma)与晚三叠世(233~208 Ma),其中志留纪—泥盆纪的岩体数量最多、矿化率最高,产出的矿床数量多、规模也最大,而其他期次岩体的数量少、规模小与矿化弱;与其他成矿期的岩体零星分布于整个东昆仑成矿带不同,志留纪—泥盆纪岩体严格产在昆中断裂以北,又以昆中带数量最多,丛聚性明显;成矿具有显著的专属性,成矿岩体均以杂岩体产出,岩相发育齐全,富含贵橄榄石和斜方辉石的超镁铁质岩是最重要的含矿岩石,多属于铁质超基性岩;原始岩浆起源于软流圈地幔的大比例部分熔融,地壳物质混染是硫化物饱和的关键因素;志留纪—泥盆纪岩体找矿潜力最大,主要分布在昆中带,是今后找矿勘查的主攻方向和区域,其他期次找矿潜力较小,但仍需进一步评价寒武纪—奥陶纪岩体的Cu-PGE含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日哈铜镍矿床 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 志留纪—泥盆纪岩体 成矿规律 找矿方向 东昆仑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镍铜镍矿床的特征、形成机制与勘查展望 被引量:10
14
作者 毛亚晶 秦克章 唐冬梅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410-2424,共15页
岩浆铜镍矿床100%硫化物中的Ni含量与赋矿岩石和成矿过程紧密相关,记录岩浆成分、分异程度与硫化物演化过程。硫化物异常高镍(高镍硫化物)往往被认为与科马提质岩浆或者后期热液作用密切相关。近年研究结合勘查证实,赋含高镍硫化物的矿... 岩浆铜镍矿床100%硫化物中的Ni含量与赋矿岩石和成矿过程紧密相关,记录岩浆成分、分异程度与硫化物演化过程。硫化物异常高镍(高镍硫化物)往往被认为与科马提质岩浆或者后期热液作用密切相关。近年研究结合勘查证实,赋含高镍硫化物的矿床(高镍铜镍矿床)不仅限于科马提岩,还与苦橄质、玄武质岩浆有关,另外,热液富集作用并不是必要因素。本文总结了世界上高镍铜镍矿床的基本特征和形成机制,分析提出了不同机制的判别标志,并展望了其勘查前景。详细对比高镍铜镍矿床的产出环境、赋矿岩相、矿石特征、矿物组合等特征,该类矿床往往产于大陆裂谷和造山带环境,与基性程度较高的岩浆有关,以橄榄岩赋矿为主,含镍硫化物组合主要为镍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组合,少数为针镍矿-镍黄铁矿-黄铁矿组合。科马提岩相关矿床可将Ni含量大于16%的硫化物定义为高镍硫化物,苦橄质-玄武质岩浆相关矿床的硫化物可分为高镍硫化物(Ni>10%)、中镍硫化物(5%~10%)和富铜硫化物(Ni<5%,Cu>Ni)。原生高镍硫化物可由富镍岩浆熔离、硫化物从橄榄石中吸取Ni、硫化物结晶分异、硫化物与硫不饱和岩浆反应等机制形成。苦橄质-玄武质岩浆相关的矿床,硫化物与橄榄石的Fe-Ni交换反应是高镍硫化物形成的重要机制。辉石岩源区地幔部分熔融形成富镍岩浆是否为高镍硫化物形成的必要条件尚存争议。不同机制形成的高镍硫化物具有迥异的岩石-矿物组合和地化特征。硫化物矿物组合、橄榄石成分(Fo值、Ni含量、Fo值-Ni含量的相关性)、伴生元素(铜、铂族元素)丰度-配分模式等特征可作为区分不同高镍硫化物形成机制的有效指标。我国新疆黄山南、坡一和青海夏日哈木矿床(部分浸染状矿化橄榄岩)以赋含高镍硫化物为特征,新疆喀拉通克矿床的硫化物则以富铜为特征,中国其余矿床的硫化物均属中镍硫化物。目前研究指示中国的高镍铜镍矿床与母岩浆相对富镍、硫化物与橄榄石Fe-Ni交换作用密切相关,后者可使硫化物Ni含量提升3%~5%。在铜镍矿床勘查方面,稀疏-中等浸染状高镍硫化物矿石即可达到工业品位,稠密浸染状-块状高镍硫化物矿石可达到很高的Ni品位(10%),是高品位镍矿勘查的一个重要方向。造山带环境富水、相对高氧逸度(可高达QFM+1)的岩浆可能是形成高镍硫化物的有利条件,该环境橄榄石Fo值较高(>87mol%)的岩体有利于形成高镍硫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铜镍矿床 高镍硫化物 黄山南 坡一 夏日哈 造山带铜镍矿勘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